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章

人格的真面目:从看见人格到看清人格运作瞬间

人格可以被“看见”

如果你想知道世界上的每条河流有什么区别,你就要亲自走到每条河流那儿去看看。

我从小就对人特别感兴趣,无聊的时候喜欢坐在街边看走过的人有什么不同。这个爱好为我日后对人格类型的研究埋下了伏笔。我从很小就开始学习各种各样的人格类型分类学问,从星座、血型到16PF、MBTI等,逐个学习、研究,最终我锁定了九型人格。

我从2009年夏天开始接触、学习和研究九型人格,2013年8月起开始接受九型人格的培训课程,后来建立了一套颇有特色的九型人格课程系统。

在这个过程中,我从初出茅庐到逐渐被九型人格圈内的前辈、大咖们认可,最后还幸运地被推荐为国内第一本高校九型人格选修课教材《九型人格与成长的智慧》一书的副主编。

有人说九型人格不够科学,没有经过实证研究;也有人说九型人格和星座、血型没什么区别。可是我却深刻知道自己为什么钟情九型人格,而不是其他的人格分类学问。

尺码能告诉你哪件衣服适合你,但是到底穿不穿得上还是试了才知道。

正如这句话所说,分析也许可以帮助我们接近真相,但是只有真实的感知才是真相。其他的人格分类学问能够帮助我们分析一个人可能是什么样子,而九型人格可以帮助我们看见一个人是什么样子。这就是九型人格的魅力,随着对它的深入了解,我们会慢慢发现在生活中看到人格类型的差别是十分明显的。分析和看见之间到底有什么差别呢?分析是推理结论,而看见是真实存在。

现代医学在诊断病症方面,就是运用看见的力量(现象学诊断),看见(不限于人的五官,可以用机器去扩展)什么现象,可以初判是什么疾病。

所有的分析类检测都只是发现线索,只有现象类的证据才是诊断的依据。比如,在癌症诊断中,拍片可以让人们推测在某个地方存在癌细胞(分析),但是只有取样切片检测才能够确定是否存在癌细胞(看见)。

现代法律判定嫌疑人是否有罪也是一样的,可能所有的线索都指向某个嫌疑人是杀人凶手,但是如果没有确凿的证据就无法给这个人定罪。这里的线索就是分析,证据就是看见。比如,某个嫌疑人说过想要杀人,这会让你分析出这个人有杀人动机;但是必须有目击证人或者凶器上的指纹等证据,才是看见这个人确实杀了人。

九型人格的前世今生

只有看见能够告诉你真相,再多的分析也只能告诉你可能性而已。

为什么九型人格能够帮助人们看见人格,而其他人格分类学问不能?这是因为与其他人格类型学问的诞生相比,九型人格是诞生于日常观察,而不是理论假设。

由于本书篇幅有限,这里仅简单介绍九型人格的由来,希望将来有机会可以进行更详细的介绍。

九型人格思想雏形源于柏拉图(前427—前347年)的学说,柏拉图在创建伦理学时对善恶概念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形成的本体堕落论,解释人为什么作恶(即偏离我们的美好愿望去做事),其大致的思想是“当灵魂进入身体时,就会被物质身体的欲望和激情(渴望和情绪冲动)所影响,这是本体(人善的本性)堕落的原因”。本体堕落论思想被新柏拉图主义者普罗提诺[Plotinus,205—270年,新柏拉图主义奠基人,著有《九章集》( Ennead )]继承,并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新柏拉图主义思想在宗教世界中的传播最为广泛:经过天主教多位主教的发展,形成了对恶的许多分类(本体堕落论的分类版本)。他们把这些恶称为“原罪”,其中最出名的就是七宗罪。除了七宗罪以外,最接近九型人格的是由拉曼·鲁尔(Ramon Llull,1232—1315年)创造的九宗罪(九种恶习和对应的美德),这是九型人格的直接源头。

另外,8世纪中叶到11世纪的阿拉伯语翻译运动把本体堕落论传播到了伊斯兰世界,并被伊斯兰教修行体系之一的苏菲派充分吸收,逐步形成了对恶的涤净/修行方式(伊斯兰教苏菲派认为,去除恶可以帮助信徒接近真主)。这种修行实践出的知识(本体堕落论的修行版本)最终传承到了G.I.葛吉夫(G.I.Gurdjief,1866—1949年)创造的第四道修行体系中,这是九型人格的另外一个直接源头。

生于1931年的玻利维亚裔神秘主义者奥斯卡·伊察诺(Óscar Ichazo),沉迷于各种哲学与神秘学说,对宗教和灵性运用原型分析(基于荣格的“原型”概念的分析方法)进行了探索,经过研究发现了这两种不同版本的本体堕落论的差异,并发展出了现代的九型人格理论(Enneagons)雏形。

著名的完型治疗大家克劳迪奥·纳兰霍(Claudio Naranjo)于1969年去智利阿里卡附近的沙漠中跟随奥斯卡·伊察诺进行了为期10个月的研讨会后,将其带回美国并传播给诸多九型人格先驱,如海伦·帕尔默(Helen Palmer)、唐·理查德·里索(Don Richard Riso)、拉斯·赫德森(Russ Hudson)等,并被这些先驱通过书籍和课程的形式传播到世界各地,其中里索和赫德森写的《九型人格:了解自我,洞悉他人的秘诀》( Personality Types: Using the Enneagram for Self Discovery )和海伦·帕尔默1988年写的《九型人格》( The Enneagram: Understanding Yourself and the Others in Your Life )传播最为广泛。

因此,里索和赫德森在《九型人格》一书中,给出了对九宗罪中“罪”的理解——强烈的情感(状态)。由于每种情感状态都会驱使我们的行为以某种方式偏离我们的美好愿望,因此这种偏离愿望的状态就被称为“罪”(在西方的宗教思想当中,失控被解释为类似于魔鬼附身思想,情绪就会带来这种失控的结果,因此就是罪恶的)。

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人们发现不同的人容易出现不同的强烈情感状态,并最终总结为九种强烈的情感状态,因此引发的九种不同的失控倾向,就是九宗罪,也被称为九种不同的习性,伊察诺正是基于对这九种习性的深刻认识和扩展建立了九型人格理论(见表2–1)。

表2–1九型人格对应的九种习性

续前表

条条道路通罗马,不同道路也总是能够通向同样的真理。

九宗罪与我们在第1章论述的情绪风格非常相似,虽然没有情境与冲动,但有效地捕捉因情境引发冲动过程中最为显著的情绪,应该是人类最早关于情绪风格的观察和描述总结。

20世纪60年代,伊察诺将原始的九宗罪发展为更多的特质描述,并得出了12套九型人格的图形及相关的简短词汇描述,这就是伊察诺创立的108九型人格系统。其中最为主要的有4套——私欲的九柱图、美德的九柱图、固着的九柱图,以及神圣理念的九柱图。

如果仅有伊察诺的整合,那么九型人格也许只是一个心灵修行的工具,未必会走入大众的视线。克劳迪奥·纳兰霍沿着伊察诺的成果继续进行九型人格的研究,并结合自己的精神病学的背景,将伊察诺的简短描述进行扩充。同时,最为重要的是,纳兰霍用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向人们展示了九型人格的有效性:将认同同一人格类型描述的人聚集在一起进行讨论并观察他们的反应,这样人们就看到,有着同样情绪风格的人具有同样特征的触发情境。当他们谈论这种触发情境或者谈论由于被这种触发情境引发的情绪感受、精神现象和由情绪冲动导致的行为倾向等话题时,就能够非常理解彼此的感受,并表现出类似的状态和反应。这种方式让人们可以直接看见人格的存在,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分析的层面。以前只有那些深入学习这套系统的人才可以看见这些人格的存在;而现在可以通过将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触发情境带到讨论的当下,让整个集体产生同样的反应——情绪反应和行为倾向(冲动)。这种方式在专业的九型人格教学中,仍然在使用或是经过一定变化后而使用。

这个观察结论也符合第1章关于人格类型的研究,说明人格类型的线索可以通过一定时间内行为片段中的非语言信息找到。如果大量的同种人格类型的人聚集在一起,同时因为某种情境产生类似的非语言信息,那么这种非语言信息更容易被捕捉到。经过长期训练的人会对非语言信息更加敏感,更容易在生活中直接看见人格的运作,也就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他人的人格类型和内心运作。自然而然,也就知道该如何因人而异,用不同的方式与他人相处和沟通。

从看见到看清

眼睛让你看见事物,显微镜帮你看清事物。

以上我们讲了人格如何能够被更多人通过简单的方式看见,当然我们不会满足于此,我们想要努力去看清现象中的规律,这也是我会发展出冲动论的原因。如果说在特质论时代建立起的九型人格帮我们看见人格的样貌,那么冲动论则能帮助我们看清人格运作瞬间的样子。

最初人们对九型人格的描述往往都是概括、抽象的词汇,这就会引发一个问题:人们虽然可以看见人格的存在,却不大清楚人格的运作形式。伴随九型人格的学习而产生另外一个问题:人格类型的识别多是凭借直觉或者导师的观察,而非证据。因此,在学习九型人格之后,人们关于自己的人格类型就容易产生争议——某人认为自己是某种人格类型,老师却认为他是另外一种人格类型;甚至某些老师自认为的人格类型,其他老师却不认可。一方面,人们会开始怀疑九型人格的正确性;另一方面,由于能够亲眼看见人格就又相信人格的存在性,因此产生苦恼和纠结,不明白到底怎么回事。这也是我学习九型人格的一个烦恼,也正因为这个烦恼,让我开始深入地思考并最终得出冲动论。

一切科学实践起源于现象,发展于研究,定论于实证;同理,不论是研究还是实证,都要基于现象。

上面这句话既是说九型人格理论,也是说人格识别过程。九型人格理论的形成是一种科学实践。科学实践不仅仅是一门学科建立的基础,也是得出科学结论的基本过程,比如医学诊断、法官定罪,当然也包括人格识别。既然人格识别是一个科学实践过程,那么对于一个科学的结论来说,最为关键的就是科学的证据。

对于九型人格来说,什么才是科学的证据呢?这就是本书第1章通过探索并最终确认的——人格不是特质,而是冲动。

做一道菜,放不同的调料会在最终形成不同的味道;做一件事,用不同的方法会在最终产生不同的结果。

人格是特质还是冲动,会影响证据搜集的方向和方法,最终影响人格识别的结论。因为行为不具有跨情境的一致性,所以根据不同情境下的行为总结出的特质会截然相反。如果以特质论为基础去进行人格识别,势必会出现这种状况,不同的人会看到一个人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并得出差异很大的特质结论。这也是九型人格领域之前广泛存在的现象。我们最开始是以特质论为基础学习九型人格的,因此也会运用特质论进行人格识别。但是在运用特质论的时候,会出现几种让人疑惑的现象:有的学员常常说自己的人格类型变了,或者在遇到其他老师之后觉得自己是另外一种人格类型,还有其他老师说的人格类型和自己所认同的人格类型不同等一系列现象。

为了解决这些疑惑,我开始在心理访谈过程(人格识别过程)和教学实践中观察,慢慢总结经验,发展出许多人格识别的技术,确立了许多很有帮助的原则[如要寻找心理机制而不是行为,要全面地看待一个人(时间和生活领域)等],但还是避免不了这个问题。

后来我就开始去探索到底在人格识别中最有帮助、最能够作为证据的是什么。我发现每种人格都存在一些特有的元素,这可以帮助我更好地区分人格类型。我称其为人格类型专有特征(只有这个人格类型有,其他人格类型没有的一些特征),同时也在教学实践里把这个概念应用于观察和使用专有特征的训练。

这个“专有特征”的概念帮助我慢慢在人格识别过程中从努力分析转变为看见,甚至可以从看见转变为看清人格运作瞬间的样子,并最终发现冲动论。

看清人格运作瞬间

看清一个人,才是真正地认识一个人。

在我对人格类型专有特征概念的发展过程中,我最需要感谢的是7号(表2–1 中习性为“饕餮”的人格类型,后面我给它起了名叫“趣味型”)的伙伴们,正是他们让我对专有特征有了极大的认识。

通过总结和归纳这些专有特征,我慢慢形成了一个专有特征系统。我在人格识别的时候开始依靠这套系统,逐渐发现了这套系统的强大,并在此基础上发现了冲动论这个新的人格方法论。后来,我发现这些专有特征不是孤立的,而是有规律出现的。

真理是一个顽皮的孩子,总喜欢躲在日常现象中跟你玩“藏猫猫”的游戏。

因此,正是在探索专有特征的过程当中,我发现人格并不是静态的内在心理结构,而是会因为某些特定情形的出现而瞬间运作的模式化心理反应。这个领悟让我突然间好像开窍了一样,我开始能够慢慢地看清人格运作瞬间的样子了,而不仅仅是只能够看见人格而已。

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一些其他知识的专业训练和学习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正是这些不同的能力支持我得出关于冲动论的洞见。

第一,能够留意到这些瞬间也得益于我专门接受过大量的心理咨询训练,这些训练尤为强调观察对方每时每刻的状态。我习惯于在和别人交谈的同时,时刻去留意对方的非语言表达(表情、肢体语言和语音语调的变化),这个习惯帮助我最终捕捉到人格运作瞬间。

第二,我一直在研究有关情绪的知识,特别是保罗·艾克曼的研究成果(微表情和微反应的相关知识)。我发现,瞬间的非语言表达确实是人格运作的体现,这也意味着情绪在运作,非语言表达正是情绪运作所伴随的微表情和微反应。

在发现了人格是瞬间运作的心理反应之后,我意识到需要看清人格运作的瞬间。在后来的人格识别访谈中,我开始更加仔细地观察在那个运作的瞬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以7号人格为例,发现原来触发情境和触发反应之间的那个瞬间,就是由触发情境激发的瞬间情绪变化,我们可以表示为:

· (触发情境)遇到有意思的事情——(触发情绪)伴随兴奋的开心——(触发反应)非常强烈的、兴奋的、戏谑的笑;

· (触发情境)气氛沉闷——(触发情绪)无聊、烦闷——(触发反应)注意频繁转移。

这样,我们就看到了完整的人格反应瞬间过程的模样。这个过程的核心就是情境触发了情绪变化,根据保罗·艾克曼的研究,在情绪变化的瞬间会无法抑制地释放大量非语言信息;也正是因为存在大量伴随情绪而产生的非语言信息,人格运作的那个瞬间才能够被看清。

当你愤怒的时候,你会想攻击对方。

人格运作的瞬间过程,就像上面这句话一样,当你有某种情绪的时候,就会因为这种情绪产生对应的冲动(及行为倾向)。

我们对7号人格类型的人们进行了更多访谈性的调查,发现了关于上面两种反应后面的冲动:

· (触发情境)遇到有意思的事情——(触发情绪)伴随兴奋的开心——(触发反应)非常强烈的、兴奋的、戏谑的笑——(触发冲动)想要继续保持这种兴奋、有意思;

· (触发情境)气氛沉闷——(触发情绪)无聊、烦闷——(触发反应)注意频繁转移——(触发冲动)想要摆脱无聊。

当然,这种冲动只是一种主观感受,至于到底选择什么样的行为来实现这种冲动是多样化的。

对于7号人格类型的人来说,如果感觉到气氛很沉闷,就可能会在朋友聚会时讲个笑话,让气氛变得热烈起来;在课堂上想一些有趣的事或者搞恶作剧,让课堂不再那么无聊;在亲密关系中,可能拉着爱人去一起看一场新上映的电影,让二人世界更富有情趣。

在发现了这些之后,我又开始好奇这两种不同的情境在引发冲动时,是否存在某些联系。

手心和手背都是手的一部分。

简化7号人格的上述两种反应,可以表示为:

· (情境)有意思——(冲动)保持有意思;

· (情境)沉闷——(冲动)摆脱无聊。

我们可以发现,虽然情境不同,但是冲动其实只有一种,对于7号人格类型的人来说,感觉到趣味是其核心渴望,即让生活充满趣味。因此,7号人格类型的人常会有让生活变得有趣的冲动,我把这个冲动称为“造趣”,这是7号人格类型的人的核心冲动。你可能会问,造趣就是喜欢开玩笑吧?其实开玩笑是一种经过表达后的行为,而造趣是一种内在体验形成的冲动。

如何区分行为和冲动?

行为是冲动的某种具体表达,冲动是行为的原动力。例如,当7号人格类型的人有了想要造趣的冲动,未必都会选择开玩笑的行为。也许当时在上课,不适合开玩笑,因此他可能只是在脑中想有趣的事。也许当时7号人格类型的人正独自在家,他可能自己和自己玩。

上述这些行为都属于造趣的表达,但是不同的7号人格个体会有不同的表达,而且表达还会受到当下所处情境的影响。我们会在第5章探讨冲动的多样化表达形式。

现在,我们在九型人格和冲动论的基础上,不仅能看见人格,还能看清人格运作的瞬间。那么,如何把这种洞见更清晰地呈现出来呢?

人格运作瞬间模型

人类最原始、最常用的模型就是地图。依靠地图,你可以找到路线;依靠模型,你可以找到方法。

某一领域的现象只有被模型化才能够更容易、更加直观地被掌握,人类把相关的现象总结成模型之后,就能更好地驾驭这些领域。

九型人格冲动论其实就是在讲这个过程:我们将客观世界的情况识别为有意义的心理情境(进入主观世界),这种心理情境经过我们内在的判断系统的处理(看看是否符合个体的核心渴望)。不符合核心渴望的情境会引发个体的情绪,因为想要消除情绪,让个体产生改变现实情况的冲动。同时也因为考虑到现实情境,个体产生了在不同情境下的不同行为倾向(离开主观世界),并通过这个行为来改变客观世界。

从情境到情绪冲动再到行为的过程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紧密地联结起来。从这个过程来看人格运作的本质,其实就是个体因为对客观世界的不满足而产生了改造客观世界的冲动,并由冲动引发具体的行为,进而改造客观世界以满足核心渴望(主观世界)的过程。

我们把上述过程简化为以下模型:

客观世界——情境——核心渴望——冲动(伴随情绪和非语言信息)——用行为改造客观世界

人格运作部分则可以表达为:

情境——核心渴望——冲动(伴随情绪和非语言信息)

我们可以看清人格运作的瞬间,其实就是看到了人格运作瞬间过程中由情绪运作而产生的非语言信息。

本书第二部分将详细介绍每种人格类型的下述过程。

1号秩序型

(情境)非秩序——(核心渴望)秩序感——(冲动)矫正

他们渴望体验秩序感,所有的事情都要井井有条。当环境中出现非秩序的情况时,就会产生想要矫正的冲动,想要将非秩序变为有秩序。

2号照料型

(情境)需求——(核心渴望)关怀感——(冲动)照料

他们渴望体验关怀感,希望每个人的需求都能得到及时回应。当任何人存在着未被及时响应的需求时,他们就会产生想去照料他、想去及时响应那个需求的冲动。

3号进取型

(情境)非理想——(核心渴望)成就感——(冲动)改善

他们渴望体验成就感,每次都希望自己能够表现得最为理想。当他们表现得不够理想时,他们就会产生想要变得更好的冲动,想要让自己可以变成那个理想的样子。

4号求真型

(情境)现实阻力——(核心渴望)意义感——(冲动)真实面

他们渴望体验意义感,希望能够活出真实的自己。当出现现实阻力时,他们就会产生想要呈现真实面的冲动,想要让自己走向真实的、有意义的生活。

5号洞察型

(情境)兴趣现象——(核心渴望)透彻感——(冲动)原理探究

他们渴望体验透彻感,希望能够搞清楚感兴趣现象的规律。当出现他们感兴趣的现象时,他们就会产生探究这个现象背后的原理的冲动,想把这些现象的规律都弄清楚。

6号多虑型

(情境)没把握——(核心渴望)确定感——(冲动)考虑周全

他们渴望体验确定感,希望让所感受的一切都是确凿清晰的。当出现没把握的事物的时候,他们就会产生考虑周全的冲动,直到让没把握的事物开始变得相对有把握。

7号趣味型

(情境)无聊——(核心渴望)趣味感——(冲动)造趣

他们渴望体验趣味感,希望让所有的体验都变得有趣好玩。当感受到无聊时,他们就会产生做些能够造趣的事情的冲动,直到让体验的事物变得新奇有趣。

8号突破型

(情境)阻碍——(核心渴望)突破感——(冲动)突破

他们渴望体验突破感,希望没有阻碍地勇往直前。当遇到阻碍时,他们就会产生冲破阻碍的强烈冲动,直到再次进入勇往直前的状态。

9号平静型

(情境)扰乱——(核心渴望)平静感——(冲动)平复

他们渴望体验平静感,希望持续地让内心处于安宁舒适的状态。当遇到扰乱内心平静的事情时,他们就会产生平复自己的冲动,直到能够回到内心安宁舒适的状态。

我们把各种人格冲动进行了模型化,以便更容易掌握和理解。需要注意的是:人类的冲动不仅仅有人格冲动,还有很多不同的冲动。我们将在第3章具体探讨人格冲动在人类的众多冲动中的地位。 QlMA5BG9P+j2DODIKEqd7yqK+F1sszYhX9xV8fSjvOSo2oq0j71WGvLtEBeILmB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