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章

人格是什么:是特质,还是冲动

我们为什么要了解自己

如果不了解自己,就像只听到水滴答滴答,却不知道水管哪里漏了,让人觉得很烦,想解决却又束手无策。

人在出生后就一直在试图了解自己,不论是通过父母的反馈、别人的评价,还是心理测试。人类想尽办法、创造各种手段来了解自己:

· 为了了解自己的长相,人类发明了镜子;

· 为了了解能力,人类发明了考试;

· 为了了解身体的状况,人类发明了各种体检项目;

· 为了了解智商,人类发明了智力测验;

· 为了了解心理状态,人类发明了一系列心理测验。

人类为什么如此热衷了解自己呢?

如果一件事人们从古至今一直都在做,那么这件事一定有非常强大的力量,在推动着人们热衷去做。

以最简单的照镜子为例,通过了解自己,我们能获得什么?我们在穿衣服时照镜子能看到自己穿衣服的样子,我们可以根据这个样子(现状)了解自己哪里需要改善、该如何改善。镜子为我们提供的反馈让我们知道现在的搭配效果如何,这也成了让我们了解是否需要调整的基础。

如果我们不了解自己的实际状况,就无法清晰地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从而难以改善现状、让生活变好。由此可见,人类之所以一直热衷于了解自己,是因为想要更加准确地了解现状,以了解是否需要调整和改善,并基于这些信息为改善提供方向。这也是我写本书的目的,即帮助你通过深入学习有关人格的知识,并借助一系列觉察训练,逐步了解自己的人格特点及其对自身的影响,知晓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好。

为什么不说“性格”而说“人格”

如果把人格比作太阳,那么性格就是整个太阳系。

人们常常会用“这个小伙子性格不错”来评价一个脾气好的年轻人,而不是说“这个小伙子人格不错”。

不仅如此,如果你去网上书店搜索,就还会发现非专业心理学书籍多用“性格”这个词,而心理学专著则常用“人格”这个词。这两个词的差异如表1–1 所示。

表1–1 性格与人格的差异

可以用一个比喻来总结二者的差异:人格就像材质,性格则像是这个材质被塑造成了什么样子。

如果说人格是木材,那么性格就是家具。

因此,在探讨人格时,就如同在探讨不同木材的材质有什么区别,是在讨论每个人的本质有什么区别,而不是每个人被塑造成了什么样子,以及这些样子有什么区别。因此,我们探讨的其实不是内在心理这栋大楼的样子(即性格),而只是在探讨这栋大楼的地基(即人格)。

人格是性格的内核,只要人格得到了成长,性格就会发生变化。这就好比一双皮鞋,只要皮质得到了改善,那么整双鞋看起来都会显得非常光亮。你需要根据皮质的特性来选择不同的保养方法,而不是根据这张皮是被做成了皮包还是皮鞋。

因此,本书努力的方向并非改善性格,也不是要把你从一双鞋变成其他皮具或是更加新潮的款式;而是帮助你让人格获得成长和完善,即提升皮质。也就是说,本书将对于自我了解的方向聚焦于人格,而人格的成长和完善将使性格发生全方位的改变,这终将引发人生的改变。

各种各样的人格理论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心理学家眼里也许有一千种人格理论。

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在创造着各种各样的人格理论,既有中国的命格、面相、手相学说,还有西方国家的颅相学、希波克拉底的体液学说,也包括流行于大众的血型说、星座说,还有如今心理学家们所研究出的各种人格学说。

通过这些不同的学说,我们能看出人们一直都相信,有各种各样的元素会影响人们的人格,人们可以通过辨析这些元素的不同了解人格的不同。

这些具体的元素包括(当然不只这些):头颅、出生时间、长相、手相、体液、血型、基因、环境、家庭、教养、社会、文化、经历等。只要有一种可以被区分出差异(“不同”)的特点,就可以把它和人格联系在一起,并形成一种独特的人格理论。

能区分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胡扯,是一种智慧。

经过时间和历史的检验,头颅、出生时间、长相、手相、体液、血型等元素和人格基本没什么关系;而基因、环境、家庭、教养、社会、文化、经历等元素则和人格具有相关性。

人格的不变性和可变性

假如你的人格是一颗杨树种子,你的内心就不可能长成一棵柳树的样子;但是养分的多少能够决定你会成为一棵茂盛的杨树,还是枯萎的杨树。

我们可以认为,幼年时期的人格在基因和幼年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一颗种子,而这颗种子决定了成年时期的人格及其特定的人格运作模式。

因此,人格既具有不变性,又具有可变性。不变性是因为人格基调和基本模式是固定的,这些已经被基因和幼年经历设定好了;可变性是因为人格的成熟程度和社会适应程度是可以通过修炼和成长实现调整和提升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说的就是人格的不变性。但人的命运其实也掌握在自己手中,这就是指人格的可变性,两者并不冲突。

每个人都只有一种人格类型,但是这种人格类型的状态和表达方式可以通过努力得到调整。

在人格的不变性和可变性的基础上,我们确立了本书第一个关于人格的基本原则——每个人都只有一种人格类型。

在本书的九型人格体系中,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即你不可能这两天是1号,过几天又变成3号,幼时却是9号。

因此,我们想要了解的对象是相对稳定的,很容易就能观察到。虽然人格类型的状态和表达方式会在不同的时间因不同的情况有所波动,但是通过了解哪些因素会影响人格类型的状态和表达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这些波动会对生活造成什么影响。

在本书中,自我觉察就是了解相对稳定的人格类型状态和表达方式,了解人格类型状态和表达方式的波动则是更加深入的自我觉察。而通过这两种不同层面的自我觉察,我们就可以了解到一个立体而动态的人格,进而就可以清晰地知道:需要在哪里调整?朝哪个方向调整?如何调整?这就是自我觉察和成长的意义。

特质论的来龙去脉

从古时的占卜开始,人格就被设定成一种特质。

如果一个人在生活中遭遇逆境并挺了过来,我们可能就会说这个人有坚强的品质,这种品质就是一种特质。

一直以来,我们都是用一些特质来评价他人的。不论是算命说还是星座说,还是如今心理学家们使用的人格理论,都认为每个人身上有不同的特质。

比如,现代心理学的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就是卡特尔根据统计学分析,最终得出16种人格特质。和大五人格、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MBTI)、DISC测评等一样,都是根据不同人具有的不同特质来帮助我们了解人和人之间的不同。

特质论是一种方法论,为了明确特质论对人格理论的影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方法论,以及不同的方法论对九型人格的理论和实践会带来什么影响。

如果以疯子作为正常的标准,那么所有正常人都是疯子。

不同的思想假设会带来不同的方法论,用不同的方法去研究,最终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方法论就是关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论。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方法论包括了认识世界的基本假设和改造世界的方法手段。

我们以缺陷论和天赋论为例来看看不同的方法论会带来什么影响。

缺陷论的基本假设是,一个人因为自身的某种缺陷而引发生活的某类问题。基于此,我们就会去寻找到底是哪种缺陷导致了这类问题的发生,然后再去想办法改善这种缺陷,最终以解决这类问题。如此看来,缺陷论的具体操作方法是找到缺陷、改善缺陷。

天赋论的基本假设是,一个人的成功和幸福都建立在把某种天赋发挥到极致的基础上。基于此,我们就会去寻找自己有哪些天赋,该如何去开发才能够发挥到极致,最终获得更加成功、幸福的人生。如此看来,天赋论的具体操作方法是找到天赋、发挥天赋。

这个世界不缺少美,但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用缺陷论和天赋论去看待同一个现象是有差别的。以家庭教育为例,如果你是一个秉承缺陷论的家长,你就会寻找孩子的缺陷,并且通过教育,让孩子慢慢改善这种缺陷,这样他就能获得更加幸福的人生;如果你是一个秉承天赋论的家长,你就会寻找孩子的天赋,通过挖掘孩子的天赋潜能,让孩子慢慢变得强大,这样他就能获得更加幸福的人生。

一道菜放的调料决定了这道菜的味道,一个人有什么特质就决定了这个人的样子。

在人格研究领域,有一个方法论一直占据人格研究的主流,即上文中提到的特质论。特质论的基本假设是,每个人都有一些相对稳定的特点,这些特点就是特质。认识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找到这些特质,以此深刻了解这个人,并预测其行为。

基于这个基本假设,自我觉察的焦点就是找到自己相对稳定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我们人生的影响。

我们通常会用归纳法来确定一个人具有什么特质。归纳法的基本思路是,如果一个人在A、B、C三个不同的时刻都表现出X特质,那么我们可以推论这个人具有X特质。这个科学方法的实证的思路是,如果在第D、E时刻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这个人表现出这个X特质,那么可以证实这个人真的存在X特质。

比如,我们看到一个人失恋后自己挺过来了,在生病的时候就很少需要别人的照顾;如果他在父亲去世后很冷静地操办了父亲的葬礼,那么我们可能就会认为这个人存在坚强的特质。尤其是如果这个特质后来在其他时候又得到验证,我们就会对这个人存在坚强这个特质更加深信不疑了。

可是,对于这个被广泛认可的特质论,著名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却不大认同。

人格与情境有关吗

惧怕蛇的人,却热爱蹦极。

沃尔特·米歇尔的棉花糖实验应该是公众知晓的心理学经典实验之一了,这个实验揭示了延迟满足的能力对人生的巨大影响。当然,这并不是米歇尔全部的成就,只是米歇尔人格理论研究中的一个而已。

1958年,哈佛大学开展了一项性格测评调查问卷,问卷收集的数据并没有支持盛行的“人格特质一致性”理论。10年以后,米歇尔出版了《人格与测评》( Personality and Assessme nt)一书,指出传统人格理论关于“个体的行为在任何情境中都能稳定突显人格特质(如有责任心、善于社交)”的观点缺乏支持证据,认为个体的行为高度依赖于当时的情境。

关于人格与情境的关系,米歇尔的关于“儿童在一系列情境中的攻击性行为”的研究,推翻了根据特质论得出的“攻击性是一个稳定的人格特质”的看法。在这个实验中,米歇尔发现,孩子的反应基于与他人互动的细节。同一个孩子可能会强烈反抗老师的处罚,却在被另一个孩子的欺负时默不作声。

对旧方法论的质疑会带来新的思考,进而产生更加有效的新方法论——对缺陷论的质疑产生了天赋论,对特质论的质疑让人格心理学家开启了对情境的重视和思考。

情境和人格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比如,A超级热爱蹦极,但是每次见到昆虫、蛇就会非常害怕。那么,A是勇敢还是胆小呢? B在参加读书会的时候总是侃侃而谈,但是在生活中却惜墨如金,那么他是热情善谈的,还是冷漠寡语的呢?

对此,米歇尔指出,一个人稳定的人格特质也许不在任何情境中都有表达,人格确实是高度依赖情境的。

常识让我们知道水能结冰;科学研究让我们知道了水在什么条件能结冰,以及为什么能结冰。

为了检验人格和情境的关系,社会心理学家和研究团队们做了很多研究。

1.关于为什么人们一直在运用特质来判断人的研究——自发特质推论倾向的研究

这是一项关于自发特质推论的研究,研究确认了人们存在这种倾向,该研究的基础假设是“人们可能忽略情境,自发地从行为推论特质”。比如,我们看见某人帮助老奶奶提东西过马路,就会自发地认为他乐于助人是真实的,这种推论出来的特质“乐于助人”会变成我们对这个事件的存储记忆的一部分。这项研究有众多的研究者,本书不在此详细列明。这项研究揭示了为什么数千百年来,我们会以特质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且自发地认为人格具有广泛存在的特质——跨情境和跨时间的行为一致性的品质。

2.关于是否存在普遍特质的研究——跨情境和跨时间的行为一致性的人格特质的研究

1928年,哈特肖恩(Hartshorne)与梅(May)研究了关于诚实相关行为的一致性。该研究发现,从没人注意的桌子上偷钱的孩子,未必就会篡改分数,也就是说,并不存在跨情境的人格一致性,即“某种特质在这个情境中存在,就意味着在另一个情境一定存在”的观点是错误的。但是如果某个孩子会篡改分数,那么在隔一段时间之后,依然容易有篡改分数的行为,这表明某种特质在时间跨度上具有适度的稳定性。

1929年,西奥多·纽科姆(Theodore Newcomb)开展了一项更大范围的研究,这项研究是关于与外向有关的九个不同特质的跨时间和跨情境的一致性研究。研究发现了类似的现象:一个孩子在午餐时间喜欢讲话,并不能代表他在面对辅导老师的时候也会如此。这项研究同样证实了上述研究成果,即不存在统一的跨情境的特质。

这两项研究的结论告诉我们,特质不存在跨情境的行为一致性,但是存在适度的跨时间的行为一致性,这个结论成为以下实验的基础。在这两项研究之后,又有多项类似的研究展开,研究的结论都是一致的。这也就是为什么米歇尔会在1968年出版的《人格与测评》一书中,对特质论提出了强烈的质疑,并主张人格心理学家应该探究新的方法去描述个人和情境的因素是如何联合起来决定行为的。

3.关于情境和行为关系的研究——行为—情境模式一致性的研究

1994年,米歇尔及其同事发表了一项研究报告。他们对参加为期六周的夏令营的53个有情感困扰的儿童的行为进行了研究,他们确定了五种有心理意义的情境,通过观察为每个儿童在五种情境下的行为创建了一个模式图,包含了这个行为在每种情境中的表现程度。通过对比在不同时期的模式图的稳定性,最终得出结论:尽管个人行为从一个情境到另一种情境的一致性是很低的,但是同一情境内的模式却很一致。这个研究结论证实了在同样的情境下,人们具有同一的反应倾向的特点。

1995年,他们对这项研究的数据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后发现,参与者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否具有一致性,和在同一情境下的观察数据的吻合程度是很高的,但是跨情境就失去了这种相关性。这说明在同一情境下,人们对自我认识的直觉是能够比较准确反应行为一致性的。

同年,他们关于外向程度也做了类似的实验,分别对三种情境(一对一、小群体和大群体)下的外向性程度的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同样支持上述研究结论。

4.关于人格识别的研究——行为片段准确性的研究

1992—1993年,安巴蒂(Ambady)和罗森塔尔(Rosenthal)的研究表明,人们只要观察另一个人行为的片段(通常只需要看30秒的无声录像),就能相当准确地预测此人长期的行为表现。他们制作了三段时长为10秒钟的录像,经过研究发现,基于30秒非语言行为基础上的人格评估能够很好地预测教师的实际表现。

上述科学研究揭示了关于人格诸多有益的信息,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 关于人格 :并没有一个普遍(跨情境)的特质存在,但是在同一情境下存在一致性的行为反应模式,同时在时间维度上这种反应模式也具有一致性。

· 关于人格识别 :我们可以通过行为片段中的非语言信息识别出非常准确的人格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我们预测这个人接下来的行为反应模式。

人格与情绪有关系吗

同一个人的同一句话,总能让你生气。

日常生活中有这样一种现象:使每个人生气的触发点好像是有一定规律的。比如,我很不喜欢被比较,只要有人拿我和别人比较,我就会生气。我还发现自己总会因为某些特定的事情而生气,而一些让别人生气的事却无法让我生气,身边的人也有这样的情况。

可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使其生气的触发点,而且这个触发点是特定的、相对稳固的。我们假设,每个人的每种情绪的引发都有特定的触发点。

长期从事心理咨询工作,让我从现象学的层面上确认了这个假设的正确性——“每个人的情绪都存在特定的触发机制,在情绪被触发之后会引发特定的反应(集)。”比如,我的一位来访者在很多人面前讲话会感到非常紧张,不论这些人是陌生人、熟人还是亲人,都会唤起其紧张情绪。又如,另一位来访者每次在听到母亲用特定的声调讲话时,内心都会烦躁,然后就很容易和母亲发生冲突。

在探索这种机制存在的原因时,理查德·J.戴维斯(Richard J.Davidson)和沙伦·贝格利(Sharon Begley)合著的《大脑的情绪生活:做情绪的主人,神经科学来教你》( The Emotional Life of Your Brain: How Its Unique Patterns Afect the Way You Think, Feel, and Live and How You Can Change Them )给了我很多启发。这本书里介绍了“情绪风格”(emotional style)的概念,并对情绪风格做了以下阐述。

· 研究情绪的神经科学家数十年来的工作揭示出关于大脑情绪生活的一些根本性的东西:每个人的性格都可以由一系列被称为“情绪风格”的维度来刻画。

· 情绪状态通常只能持续数秒钟,往往由某种经验触发;能够持续数分钟、数小时乃至几天内保持不变的感觉,被称为心境;如果一种感受不仅仅会持续几天,而且会持续数年,它就成了某种情绪特质……一种情绪特质(习惯性的、一触即发的愤怒)会增加一个人经历某种情绪状态(狂怒)的可能性,因为这种情绪特质降低了该情绪状态的触发门槛;情绪风格指人们对生活经验做出反应的某种持续不变的方式。

拿愤怒情绪来举例。如果某人因为朋友迟到一小时生气,则他正处于愤怒的情绪状态;假如某人因为被别人骗了一万元钱生气了好几天,则他处于愤怒的心境;假如某人总是会因为一些大多数人都不太会生气的事情而生气,则他可能拥有易怒的情绪特质;假如一个人会因为某类事总产生某种情绪反应,那么这就是情绪风格。

可以说,我们的生活里有一些固定的情绪反应模式——情绪风格,这背后的过程可以通过詹姆斯·J.格罗斯(James J. Gross)创造的情绪“模态模型”来了解。

你也许不想生气,但是如果总有什么惹你,你就没办法不生气。

情绪风格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基于情绪产生的过程发展出来的。比如,你在早上起来时心情不错,可是在上班路上遇到某人开车不遵守交通规则,还差点撞到了你的车,这时你就会愤怒;如果这种情况是常态,那么当你以后再遇到类似的现象时,你都会迅速产生愤怒情绪,这就是情绪风格。

在这个例子里,我们可以看出情绪不是独立出现的,而是在某种情境中产生的反应。反应和情境高度相关,如果这个情境常常出现,并让人记忆深刻,那么这种情境–情绪反应就会变成一种无意识的关联状态,这种关联状态就是我们感知到的特定情境下的自动化情绪反应状态,即情绪风格。

格罗斯创造出的情绪模态模型(modal model)就是描述情绪过程的模型——任何情绪的产生都经历了这样的过程:情境→注意→评价→反应。这个模型简化后就是“情境→内心过程(注意和评价)→反应”。

比如,前文中的那位来访者在面对很多人讲话时很紧张,其情绪模态模型为:情境(面对很多人)→内心过程→紧张和焦虑带来的一系列反应。

这个可以描述情绪过程的模型能让我们深刻地理解情绪是如何产生的,以及情绪风格是如何形成的。著名情绪心理学家保罗·艾克曼(Paul Ekman)在《心理学家的面相术:解读情绪的密码》( Emotions Revealed: Recognizing Faces and Feelings to Improve Communication and Emotional Life )一书中,阐述了其对这个过程的更深入的研究。

如果说情绪是一个程序,那么情境就是启动这个程序的按钮,而自然进化法则才是这个程序的造就者。

关于情绪的产生,还有三个更加深入的问题:(1)什么样的情境能够引起内心过程?(2)在注意后进行评价的过程是什么样的?(3)具体会引起什么反应?这本书都给出了答案。美剧《别对我撒谎》( Lie To Me )就是基于艾克曼的理论并以艾克曼为原型的,剧中提到了艾克曼的一个著名理论:微表情可以让我们判断对方是否在说谎。

书中的部分观点如下。

1.关于情绪是什么

情绪是一个特殊的自动评估的过程。这个过程受到演化和个人经历的影响,当我们感觉发生某种对我们幸福很重要的事情时,我们就会产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和情绪性行为,通过这些行为让我们得以开始处理当前的情境。情绪开始的时候,会在几毫秒内掌控我们的行为、言语和思想。情绪让我们做好准备,以处理重大事件,而不需要思考该如何反应。情绪使大脑的一部分产生改变,促使我们处理引发情绪的原因;情绪也会改变自主神经系统,以调节心率、呼吸、出汗,以及许多身体的变化,让我们准备好做出不同的动作。情绪还会放出信号,改变我们的表情、神色、声音和身体姿势。这些改变一定会发生,我们无法加以选择。

2.为什么会产生情绪

在产生情绪的那一瞬间,人所做的决定或评估是非常快速的,完全无法觉知。我们有一套一直在监测周遭世界的自动评估机制(自动评估群),查看是否发生严重影响我们的幸福和生存的事件。凭借检视情绪发生的时间和发生了什么,我们可以推测自动评估机制对什么事件敏感。

强有力的自动评估机制会不断扫描环境,在意识觉察之外,一直在注意与生存有关的主题和各种事件。以电脑做比喻,自动评估机制会一直搜索环境有没有符合存储在“情绪警戒资料库”的事件,这个资料库一部分是透过达尔文发展的物竞天择原则记录在生物信息里面,还有一部分是个人经验记录。

同类型的诱因会引发不同文化中的人的相同情绪,但是引发某种情绪的特定事件是有文化差异的。例如在每一种文化中,失落都是引发哀伤的重要诱因,但失落什么东西会引发哀伤,在各个文化中就有所不同。情绪反应的形成主要是受到演化的影响,引发情绪的共同主题很有可能是演化来决定的。这些主题是天生的,只有主题的变形和细节是学来的。

3.如何确认情绪的发生

当我们陷入情绪时,在短短的几秒内会发生一连串变化,是我们无从选择也无法立即觉察的,包括脸部和声音的情绪信号、预先设定的行为、学习来的行为、自主神经系统调节身体的活动、相关记忆与期望的唤起,以及我们对自己和周遭世界的解释。

情绪性行为衍生出一套关于情绪的信号系统,这个系统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就是它总是“开启”的,随时准备播放我们感受到的每种情绪。情绪开始时几乎会立刻出现信号,例如,伤心时声音会自动变得较轻柔低沉,眉毛內缘会向上。表情是不可能藏住的情绪信号,声音的情绪信号可以通过不说话隐藏,但是只要开口讲话就无法隐藏。同时我们的身体也会由于情绪冲动,产生相关的身体动作,比如生气和某些种类的愉快,会有身体靠近情绪诱因的冲动;害怕时如果可以避免被发现,身体就会有僵硬不动的冲动,如果无法避免被发现,则会有逃开伤害源的冲动。

4.情绪的共通性和表露规则的差异性

作者在40年的情绪研究过程中,曾经专门去巴布亚新几内亚找证据证明人类某些脸部表情的情绪是有共性的。表情是不需要学习的,天生失明的人会表现出和无视力障碍的人一样的表情。但是表露规则是在社交中学来的,常常有文化差异,这些与表情有关的规则说明某人可能是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时候表现出何种情绪?这就是为什么在大部分公开的运动竞赛中,失败者不会表现出心里的难过和失望。这些规则会支配真实感受的情绪表达,或是减轻,或是夸大;或是完全隐藏,或是加以掩饰。

这些观点是艾克曼经过40年对情绪及情绪性行为的研究所得出的重要的核心结论。这也让我们对于情绪的过程[即“情境→内心过程(注意和评价)→反应”]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下面我们用情绪模态模型来梳理艾克曼的核心观点。

1.关于内心的注意和评价过程

我们内心存在一个自动评估机制,它不断地在意识的后台注意和扫描我们周围的环境,来看是否存在关乎我们生存和幸福的重大事件。当环境中存在符合情绪警戒资料库中的事件,这个事件就会成为情绪的诱因,引发情绪的过程。

2.关于反应

当我们产生情绪的时候,我们会产生一系列的情绪性行为,包括表情、声音、身体动作等非语言信息组成的情绪信号系统,它无法隐藏并自动运行。表情和声音会根据特定的情绪产生相应的变化;而身体动作会因为特定的情绪产生相应的行为冲动。但是根据不同的表露规则,人们会对是否应该表露某种情绪存在不同的看法。这些看法会支配对情绪感受的表达,可能减轻、夸大、隐藏或掩饰。

经过这个梳理,我们能更深刻地了解情绪的过程。其实,我们还需要更深入地了解情境识别和冲动反应。

危险来了,快跑。

我们如何判断一个事件是否属于情绪警戒资料库?比如,在一次参加同学聚会时你没有注意时间,导致你回家很晚。到家的时候,看到爱人脸色很难看,你突然意识到爱人可能生气了,于是你产生了一种害怕的情绪,怕爱人向你发火。这时,你会格外注意言辞以期不引发爱人的愤怒,尽量缓和其情绪。这个过程其实和“危险来了,快跑”没有本质区别,你迅速识别出“爱人生气了”,然后产生“害怕”的情绪,因为这个情绪,你产生了想要避免被爱人怒火伤害的冲动,因此你做了“哄对方,尽量避免爱人发火”的行动策略,以实现避免被攻击的愿望。在这个过程中,你是如何识别出爱人生气的?

艾克曼在书中介绍了他研究并命名为FACS的表情识别系统,以将人类的表情分类。这是人工智能识别人类表情的基础,我们看懂表情和对应的情绪信息的过程大致如此,不同的是我们会进一步判断出意义。

你认为他骂你,你才会生气和想回击;你认为这句话无关痛痒,你只会一笑而过。

既然情绪的本质是对环境的自动评估机制,即时刻确认环境中是否存在属于情绪警戒资料库的事件,那么当出现这样的事件时,这个机制会迅速启动人的反应,以利于自己的生存和幸福。

从环境中识别符合情绪警戒资料库事件的过程,就是我们要研究和探寻的对象,即我们如何从一个现象中识别出一个事件的意义,比如从周围的环境中发现危险,这个危险就是我们识别出的意义。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常常把电脑比作人脑,借以更深入认识人脑的许多运行机制。人工智能是用电脑模拟人脑,让我们来看看人工智能是如何识别事物的。

比如,识别男性和女性对人类来说是很容易的,但是对于电脑来说却并非如此,因为它不知道什么样的人是男性,什么样的人是女性。因此,编程人员需要在电脑中编制一套能够划分男性和女性的分类器,这个分类器会运用一种被称为“特征识别”的方法来帮助电脑进行判断。特质就是物体具有的一些特点,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特点或属性来区分它们。比如,我们会运用性征来区别男女性别——第一性征(性器官)、第二性征(性发育带来的身体差异)、第三性征(性激素带来的心理差异)。

同样,人工智能识别不同的事物,只要把这些物体各自的特征输入分类器,不同特征要素的事物就会被电脑分类成为不同的类型,可以说电脑具备了和人类同样的分类能力。正如上面提到的电脑识别男性和女性,编程人员将性征的要素输入分类器中,具备男性性征的人就会被识别为男性,具备女性性征的人就会被识别为女性。

人工智能识别事物的过程是这样的:第一步,特征提取,即将能够区分不同事物的若干特征提取出来;第二步,特征分类,即按照该特征所属的类别进行类别的划分。这样,电脑就能够识别事物的意义。其实,这也是人类识别周围环境、构建有心理意义情境的过程。比如,看到有尖牙特征的动物,我们会认为存在危险;看到微笑的脸,我们会认为这是友好的表达。

我们可以把这个过程叫作“情境识别”,即从环境中确认是否符合情绪警戒资料库中储存特征的过程。通过这个情境识别过程,我们将外在环境转换为有心理意义的情境,这个情境就是可以启动情绪过程的按钮。

听了一堂课,学到的其实就是你记的笔记。

综上所述,关于人格和情绪的关系的探索的简单清晰的总结,即关于情绪风格和情绪过程的发现和结论如下。

· 我们内心存在的自动评估机制时刻扫描周围的环境,确认是否需要迅速做出行动,以有利于我们的生存和幸福。

· 具体的过程:我们周围的环境经过情境识别,构建为对心理有意义的情境。当这个情境符合内心储存的情绪警戒资料库的情境特征时,就自动产生情绪和情绪冲动。这种冲动驱使我们产生一系列的情绪性行为,如表情、声音、身体动作和行动倾向的变化,同时释放一系列非语言信息的情绪信号。在不同的表露规则的调控下,我们会产生不同的表达。

· 情绪风格就是特定的情绪反应模式,其形成原因是:(不论任何原因)我们对某种情境更加敏感,当这种情境出现时,我们就会自动产生特定的情绪变化过程。

用情绪模态模型可以这样表述这个过程:环境→情境识别→[情境→内心过程(注意和评价)→反应(情绪和情绪冲动)]→情绪性行为(同时释放一系列情绪信号)→表达(受表露规则调控)。情绪风格,即特定的情境→特定的情绪反应(情绪和情绪冲动)。

通过对情绪风格的探索,我们看到了情绪在人类行为模式中的作用,让我们可以看清情绪和人格的关联。人格心理学家、社会心理学家、情绪心理学家和认知心理学家的实验研究和理论,帮助我们构建出一幅新的人格图景。

原来如此的人格

盲人摸象,摸的都是一样的,说出的却是不同的。

社会心理学家和情绪心理学家的不同研究的结论,最后都指向了相同的方向。

社会心理学家关于人格的结论:并没有一个普遍(跨情境)的特质存在,但是在同一情境下存在一致性的行为反应模式,同时在时间维度上这种反应模式也具有一致性。关于人格识别的结论:我们可以通过行为片段中的非语言信息识别出非常准确的人格信息,这些信息帮助我们预测这个人接下来的行为反应模式。这两个结论中间缺失的就是情绪心理学家们的研究——关于情绪风格和情绪过程的补充。

情绪心理学家关于人格的结论:没有跨情境的特质存在,因为不同的情境会触发不同的情绪;同一情境会触发相同的情绪,相同的情绪总是带着相同的情绪冲动和行动倾向,推动人们产生相同模式的行为;这种情绪反应模式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在时间跨度上这种反应也具有一致性。关于人格识别的结论:通过行为片段中的非语言信息识别出非常准确的人格信息,是因为情境触发情绪时的非语言信息可以让我们看到情绪风格——稳定的情绪反应方式,这个信息可以帮助我们预测这个人接下来的行为反应模式。

因此,人格就是我们的一些特定的情绪反应模式的集合。但是,比如你被蛇咬过,因此你形成一种情绪反应模式——见到蛇就会恐惧,进而想要远离蛇,这个情绪反应模式不是人格,即并不是所有的情绪反应模式都是人格,那么人格到底是哪些情绪反应模式呢?我们会在第2章揭晓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冲动论。

什么是冲动论

只有命名了男人和女人,才更容易谈论他们有什么区别。

通过前面的探讨,我们已经明白人格运作的机理了,那么如何命名呢?缺陷论、天赋论、特质论都是以核心特点来命名的,也就是说这套方法论最关注什么,就用什么来命名。如何能够知道最核心的特点呢?

各种方法论的简化表达如下。

· 缺陷论 :人→缺陷→改变缺陷。

· 天赋论 :人→天赋→发挥天赋。

· 特质论 :事件(不同的事件)→特质→模式化的行为。

· 冲动论 :情境(具备某种特征)→情绪冲动→模式化的行为。

我们可以看出这套新的人格方法论最核心的特点是情绪冲动,由情绪引发的行为冲动,最终导致出现模式化行为。就像特质论表达的是特质导致了模式化行为,而在新的方法论表达的是冲动导致模式化行为。

因此,人格就是一类在某种特征情境下导致特定模式化行为的(情绪)冲动的集合,我们把这套方法论命名为“冲动论”。

电影只是快速划过的图片,人却因为不能识别而产生了错觉。

为了更好地了解冲动论,我们需要了解特质和冲动的关系。持续性的冲动看起来很像特质,其实这只是一种错觉。例如,A是我们要探讨的主角,A的朋友B和C在探讨“A是什么样的人”时产生了分歧:B认为A很坚强,C则认为A比较懦弱。这样的情况在我们的生活中常会发生。B和C之所以会对A的个性产生截然不同的看法,是因为他们分别看到了A面对不同情境感受到不同冲动而引发的行为,却按照特质论的归因认为这个人有不同的特质。原来,B是A的同事,B看到A在工作中不向困难低头的状态,便认为A是坚强的。而C是A的朋友,C看到A在面对情感问题想放弃的状态,便认为A是懦弱的。

如果用特质论来评价A,就会出现A到底是坚强的还是懦弱的问题。如果用冲动论,那这个问题就不复存在,而且非常容易理解。A在工作情境有突破困难的冲动,而在情感情境有容易放弃的冲动。

冲动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客观、全面地看待一个人,更加清楚地知道这个人在面对不同情境时的反应状态。

再美的美女也只有摘下面纱,才能看到她的美丽;在你摘下真理的面纱的那一刻,你就会被它彻底迷住。

综上所述,人格就是一种关于具备某种特征的情境下产生的冲动模式的集合,人类因为这些特定的冲动模式会产生特定的行为倾向。

这些行为倾向的固定化和模式化,广泛地影响着个人的生活。不论是从时间的角度(童年、青少年、壮年、老年)来看,还是从生活领域的角度(学习、工作、生活、恋爱等)来看,都是被这些行为倾向所影响着。因此,人们需要深入了解人格对于自己生活的影响,从而提升自己对生活的驾驭能力。

本书的所有观点、看法、应用手段都是建立在冲动论的基础上的,并在此基础上重新梳理九型人格理论,建立了九型人格新理论之冲动论。

我们在第2章将进一步探讨为什么要在冲动论的基础上重建九型人格而不是其他的人格类型学问。 5q222yMdzqadIURCZ8Ie9c6B2Zv+cRD163kSRwz3ZcGiYuPdhAoEuwnajNfIi1v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