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

7

从“心理考古”看环境意象

题目中的“心理考古”是我杜撰的术语。若干年后,这个术语可能会非常流行。

过去考古,主要靠挖掘。当然不是用蓝翔的挖掘机,而是用精细的小铲子之类的,挖掘出古代墓葬中、远古人类遗址中或者化石层中的物理遗留物,然后通过分析这里面发现的东西来推测、印证古代所发生的事情。当然,水下考古不是挖掘而是打捞,洞穴考古则是钻洞。

现在又有了一种新的考古方式,是通过一种古代遗留下来的活的东西进行的,那就是基因考古。这种新型考古不是在土地中、海水中或者其他地方寻找古代遗留物,而是从死去或者活着的人的基因中寻找。通过分析人的基因,可以获得很多的信息。例如,小到曹操的基因有什么特点,以及曹操墓中的尸骨是不是曹操本人。我个人希望,有一天秦始皇墓能被挖开,通过和其他秦王的基因对比,看看吕不韦究竟是不是嬴政的亲生父亲。大到了解远古人类迁移的历史,从而知道印第安人是如何从远东迁移到美洲的,或者尼安德特人和智人是否有过后代。

将来会出现的一种考古方式叫作“心理考古”。心理考古不是利用人的肉体以及其中的基因,而是通过分析人的精神世界,发现那些留在人的精神世界中的古代遗留物,并以此来反推人类的历史事件。

荣格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发现是“原型”,他说人的精神世界中存在一种潜在的感受和行为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不是后天的人生经验带来的,而是先天的,是人类在世世代代的生活中形成的。比如,母亲都有一种喜欢孩子、愿意保护和养育孩子的倾向,这就是所谓的“母亲原型”。这种倾向更多来源于本能,正常的女性生了孩子之后,不需要别人教育就会本能地喜欢自己的孩子。这种原型就是人的精神基因,它们是人类长期进化的产物。通过发现人的各种原型,就可以进行心理考古。

当然,人类有些经历并没有久远到可以形成一个原型,但是也会在精神世界中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这些影响出发也可以进行心理考古。

人类世世代代生活在某种环境之中,因此,人类精神世界中一定有某种与环境有关的感受和行为倾向(虽然有些已经成为原型而有些还算不上),简单来说就是, 人天生就偏爱某种环境。 为什么人会偏爱某种环境呢?有些是人类几万年来形成的习惯,这叫作原型;有些还没有那么久远,所以不叫原型,但也还是有某种倾向。

人类所喜欢的环境,就是在人类长期发展历史中经历过的环境。人喜欢什么样的环境,实际上是一种代代相传的“乡恋”,也就是说,人喜欢自己祖先世世代代生活的那个故乡。而全世界的人天生都喜欢的环境,就是全人类共同的故乡,这是一种更广义的“乡恋”。一个人会怀念自己童年生活过的故乡,一个民族也会怀念先民生活过的那个故乡,而全人类会怀念人类共同的故乡。或者我们反过来说, 人类在远古时期生活的环境,决定了今天的人们天生喜欢什么样的环境。

那么,人类天生喜欢什么样的环境呢?我们可以想一想自己天生喜欢什么样的环境,并在脑海中勾画一些我们所喜欢的环境的心理意象。

首先,我们都喜欢有绿色植物的环境,而不喜欢不毛之地(例外当然有,以后再分析)。我们喜欢树木、草地,更加喜欢鲜花。很多环境心理学家反复研究,发现有植物的环境可以让人感到放松、喜悦和舒适。当人心理压力太大或是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时候,如果能到一个植物丰茂的环境中生活一段时间,他们的身体和心理状态就都会向好的方向转变。即使没有机会去这样的地方度假,在办公室中放上几盆绿植,也多多少少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甚至连塑料做成的假树和假花,也能给人带来少许慰藉。鲜花更是所有人的挚爱。漫山遍野鲜花盛开的场景,可能是人类所能见到的最像天堂的一幕了。

其次,所有人都喜欢清澈湛蓝的天空,以及天空中飘着白云的场景。所有人都喜欢清澈的湖水、河流、小溪,也喜欢大海,尤其喜欢在沙滩上欣赏微波起伏的大海。当然,享受沙滩和大海的一个必要条件是晴朗且气温适宜。全世界有那么多海滩被开发成旅游胜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们都可以在这里得到享受。

当夜幕降临,大概没有人不喜欢篝火晚会。人们喜欢一边看着木头燃烧,一边听那噼噼啪啪的声音,喜欢围着篝火烤肉、唱歌跳舞。

最后,人们心中的好环境,还要有可爱的动物,比如小鸟、蝴蝶、小松鼠、浣熊、兔子、羊以及水中的鱼虾。而那些危险或者有害的动物则不受欢迎,没有谁喜欢在郊外野餐时看到毒蛇、蝎子、狼,或者在海滨戏水时看到鲨鱼。可能有人会说,对于这一点似乎有例外,因为在一些环境很好的发达国家,人们会很高兴看到熊。熊的确是猛兽当中,人类在感情上更愿意接受的一种动物。原因之一,也许是在象征层面,熊有时象征着母亲。另一个原因是,熊是杂食动物而不是食肉动物,所以对人类的威胁会稍微小一点。

因此,这也许就是远古人类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在绿荫下和草地上生活,附近有清澈的水源,白天看蓝天白云,晚上在篝火边烧烤、歌舞。基因考古发现,最早的人类生活在非洲,那里是一片长着稀疏树木的草原。如果我们用心理考古与之对照,基因考古的说法似乎是可以接受的。当然,除了非洲,其他地方也有这样的环境,所以心理考古还不能完全验证基因考古的结论。人类也喜欢海滩,海滩和非洲稀树草原的样子是截然不同的。有一种观点解释了人类对海滩的偏好,这种观点认为,人类曾经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生活在海边,主要靠吃贝类生活。据说在某些海滨曾经发现大量的贝壳化石,化石的样子看起来像是被人吃过后抛弃的贝壳所形成的,而且这里的某种贝类因为太好吃而绝种了。有观点认为,人类之所以身体上没有毛发,正是因为在海边生活的过程中,常常浸泡在水里,毛发失去了保暖作用,反而使人感觉更冷,因此在进化过程中,人身上的毛发逐渐退化了。野生动物也一直存在于原始人类的生活环境中。天蓝水清也是远古人类生活环境的一大特点,这当然是不容置疑的事情。

写到这里,我不禁感慨,原始人类的生活可能真的不像我们以为的那么苦,生活环境更是比现在要好得多,也许与我们今天到郊外度假的环境比较相似。

钢筋水泥楼房和水泥街道所构成的现代城市,在人们的心理世界中,只不过是古人眼中的秃石头山或者山洞而已。山洞是有用的,但如果只有山洞而没有绿植和水体,就只会让人感觉到荒凉,而不是美。

我在想,也许休闲环境或者疗养环境的设计者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验证自己的设计是不是好设计:在园林设计完后,想象有一个原始人来到这个园林。想象一下原始人在这个环境中感觉如何?如果有什么地方让他感觉不舒服,那么就修改一下;如果他感到很舒服,就说明这个环境很适合疗养放松。

也许有人会怀疑,要是这样做,设计出的环境可能会让原始人很喜欢,但是我们是现代人又不是原始人,我们会喜欢吗?

这一点大家大可以放心,因为从心理学角度看,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住着一个原始人。而我们能不能感到放松,能不能感到舒服,能不能感到开心,最主要的就是看我们内心的这个原始人是不是如此。我们内心属于现代人的那部分更多的是思考如何工作,如何挣到更多的钱,它们负责成功而不负责快乐,因此不会特别关心环境是不是舒服。

下面说一点例外的情况。前面我们提到,有些环境人类在其中生活的时间并没有太久,也许只生活了几十上百代人,还没有形成一种原型,但也初步形成了一定的环境偏好,这些偏好不同于人类的普遍偏好。比如,祖祖辈辈在江南生活的人,潜意识中对烟雨蒙蒙的环境有一种天生的偏爱,而土生土长的西北汉子对黄土高坡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这不是人类共有的环境偏好,但也不是后天培养出来的结果,而是几十上百代人共同形成的一种心理倾向。我们如果知道一个人偏爱什么样的环境,就可以大致推断出他祖先的迁徙历史。比如,如果一个生活在北方的人,并没有读过多少宋词,却天生喜欢江南烟雨那种感觉,说不定就是因为其父母的祖先是江南人。那么,住在一个类似江南的环境中,或是在生活环境中引入一些江南的元素,或者干脆迁到江南生活,也许会让他感觉更加快乐幸福。 LIChmjhUTrHggv6I+xnvefcgYEclkfXz+YweT3/Ht6ad62IQpj1pbPe5RNntbon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