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寒来暑往 秋收冬藏

【原文】

【译文】 冬天到来而夏天过去,寒暑往复不息;秋季收割庄稼,冬天储藏粮食。

【释义】

“寒暑”总言气候变化,“秋冬”总言四季轮换。“寒来暑往”出自《周易·系辞》“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一年中,季节、气候不断变化,人们当顺应季节来从事相应的农业生产和生活。

上古时期我们的祖先生活在中原(今河南、山西、陕西)一带,中原四季分明,人们观察自然,根据中原地区的气候变化,把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寒暑是季节中最明显的变化,这里举冬寒夏暑,春秋两季也包含在内。一年四季更迭,循环不息,这是气候变化的总规律。《周易》六十四卦,末卦是未济卦,表示终而复始,与宇宙规律相合。

中国文化讲求天人合一,人们的生产、生活,要顺应天地自然之道和万物运行规律,才能顺利吉祥。顺应四季的自然规律来调整我们的生产活动,庄稼才能随季节和谐生长。如小麦秋季下种,在地里经历寒冷的冬季,下雪可以滋养小麦生长所需的水分,气温寒冷可以使小麦不受病虫之患,来年才能有好收成。夏天炎热,万物生发,树木繁茂,也是瓜果成熟的季节。

“秋收冬藏”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言“秋收冬藏”,也包含“春生夏长”在内。中国自古为农耕社会,农作物的生长与季节、气候息息相关。农耕特别要遵循农时,不同的谷物何时播种,何时收割,不同的气候会导致何种收成,古来积累了丰富而详尽的经验。如“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等,这类农谚正是历代先祖的智慧总结。为适应农耕的需要,按不同的气候、季节进行相应的农田管理,促使先祖很早就开始天文、历法的研究。早在夏、商、周三代,我国的天文学已有完备的系统,《史记》有《天官书》,专门记载天文学方面的学问。此后历代都设置掌管天文的官职,称司天台、司天监。周秦时期确立的二十四节气与农耕紧密相关,至今还在应用。如小满,指小麦等夏收农作物颗粒饱满,但还没有成熟;芒种,指此时适合有芒谷物的播种,若过了这个季节再播种,就难成熟了。顾炎武《日知录》:“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天’,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也指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古人提倡人的生活起居、待人处事也要遵循这个规律。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这时人也要顺应春天生发的规律,多到室外活动,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吕氏春秋·孟春纪》讲,春天之时当禁止砍伐树木,禁止破坏鸟巢,禁止伤害小动物,不可以兴起战争,称兵必有天殃。告诫世人要顺应春天生发的规律,不可以违逆,否则就会导致不吉祥。《说文》:“祠,春祭曰祠。品物少,多文词也。从示司声。仲春之月,祠不用牺牲,用圭璧及皮币。”古代重视祭祀,春天万物生发而忌杀伐,故祭品不用牺牲,用圭璧及皮币,也是顺应春天生发的规律。宜多写、多念祭文,表达人的诚心。因是“多文词”,故春祭命名为“祠”,用声训表明得名由来。

同样,秋收不仅指粮食的收藏,也指秋天的收敛肃杀之气。古时处罪犯以死刑,要顺应四时的规律。汉代法律规定,刑杀只能在秋冬进行。此后历代都有秋后问斩的惯例,正是顺应秋天收敛肃杀之气的做法。冬藏也不仅指储藏粮食,冬天万物有闭藏之象,树木凋零,气候寒冷,河水结冰,动物蛰伏过冬,都是具体表现。《黄帝内经》称冬天为“闭藏”,指导人们顺应冬天的闭藏规律,早些休息,晚些起床,不要有剧烈的活动,以免耗散体内的阳气,所谓“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解字】

会意字。《说文》:“寒,冻也。从人在宀下,以茻荐覆之,下有仌。”本义为寒冻、寒冷。桂馥《义证》:“‘以茻荐覆之’者,茻当为艸,上艸为覆,下艸为荐。本书:‘宛,屈艸自覆也。’”冻则冷,寒比冷更冷,《尚书·洪范》:“曰燠,曰寒。”孔颖达疏:“寒是冷之极。”茻(mǎnɡ),《说文》:“众艸也。从四屮。”本指众草。朱骏声《通训定声》:“经传草茻字皆以莽为之。”屮为一棵小草形,茻为众草,故“茻”从四屮。仌(bīnɡ),《说文》:“冻也。象水凝之形。”本指冰冻。“仌”金文作 卣文 ,小篆作 ,像水冻凝结后冰凌重叠堆积而有裂缝形。徐灏《注笺》:“水凝成仌,有坼文,故象其坼裂之形。”“冰”(nínɡ)为“凝”之本字,后世以“冰”替代“仌”,别制“凝”字代替“冰”,“仌”则用为构字形旁作“冫”。从冫的是冰冷类字,如“冷、冻、凉、寒”等,从氵的是水类字,如“河、湖、泠、流”等。“寒”小篆像寒冬时人在陋室(宀)里,仅以草(茻)垫、盖取暖,底下有冰(仌)。以此体现寒冷,俨然一副贫苦人家过冬的写实画面。张舜徽《约注》:“寒、宛两篆,皆所以状贫者之居也。说详宛下。寒篆会意,尤逼真矣。今通称家贫为寒,乃本义也。许君以 、寒比叙,意即在此。”故“寒”从人在宀下,以茻荐覆之,下有仌。“寒”甲骨文从宀从人,人旁小点像冰,会寒冻之意。金文从宀,人在茻中,会寒冻之意。克鼎下加两横(何琳仪谓是饰笔),为小篆 由来。

我国北方冬季寒冷,故“寒”引申指寒冷的季节,用指冬天,与“暑”相对,《周易·系辞》:“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也指感到冷,《左传·宣公十二年》:“师人多寒。”贫苦者冬天易受冻,故又指贫困,《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范叔一寒如此哉!”贫困者多被视为身份低微,故又指卑微、微贱,《晋书·刘毅传》:“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又以卑微、卑贱义用作谦辞,如光临寒舍,《镜花缘》十一回:“如蒙赏光,寒舍就在咫尺,敢劳玉趾一行。”人恐惧则内心有寒凉感,故又指恐惧、战栗,《战国策·秦策》:“若是,王以十成郑,梁氏寒心。”人、动物恐惧则声音亦随之凄凉悲怆,故又指声音凄凉,潘岳《秋兴赋》:“蝉嘒嘒而寒吟兮,雁飘飘而南飞。”草木至寒冷季节则凋零、枯萎,故又指凋零、枯萎,汉崔寔《农家谚》:“黄梅寒,井底干。”寒冬草枯萎则停止生长,故又指终止,《左传·哀公十二年》:“若可寻也,亦可寒也。”杜预注:“寒,歇也。”孔颖达疏:“若可重温使热,亦可歇之使寒。”又为中医术语,1.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一,寒属阴邪,易伤阳气而影响气血活动,《素问·疟论》:“夫寒者,阴气也。”2.病名,由寒邪引起的机能衰退病症,《孟子·公孙丑》:“有寒疾,不可以风。”又用作姓氏,《通志·氏族略》:“寒氏,夏时诸侯寒浞之后,或言周武王子寒侯之后,且寒浞为夏诸侯矣。周无寒国,今潍州东二十三里寒亭是也,其后以国为氏,望出寻阳。”

繁体作“來”,象形字。《说文》:“來,周所受瑞麦來麰。一來二缝,象芒朿之形。天所来也,故为行来之来。《诗》曰:诒我来麰。”本义为小麦。小麦为嘉谷,是中原地区主食,可口而养人,故谓“瑞麦”。古人称“来”为瑞麦,称“禾”为嘉谷,体现了古人对农作物的感念之情。徐灏《注笺》:“来本麦名。《广雅》曰:‘大麦,麰也。小麦,麳也。’是也。古來麥字只作來,假借为行来之来,后为借义所专,别作麳、 ,而来之本义废矣。”《天工开物·乃粒》:“凡麦有数种,小麦曰來,麦之长也;大麦曰牟、曰穬。”段注:“自天而降之麦,谓之来麰,亦单谓之来,因而凡物之至者皆谓之来。”张舜徽《约注》:“黍稷乃上世常食之谷。麦则至周之后稷,始教民种之。民颂其德,至比之如天所降。《思文》篇既称‘贻我来牟’,《臣工》篇又云‘于皇来牟’,皆言后稷之功,以此为大耳……来为小麦之名,而用为行来之来者,盖古人就周土而言,此麦种得自外来,与黍稷之为西土所固有者不同,而行来之义出焉。《淮南子·地形篇》云‘渭水多力而宜黍’,又云‘西方宜黍’,而《诗》篇中言及黍者凡二十余见,大氐皆周《诗》,可知西土民食,以黍为主,而来与麦又屡见于殷虚卜辞,则中原之地,原自有麦。周之祖先,盖始得麦种于此,教民播殖,故《大雅·生民》篇又以‘诞降嘉种’颂之也。”“来”小篆像一棵麦穗形,故言“一来”,中间竖画像麦秆;“二缝”之“缝”同“夆、锋”,像麦穗两面麦子上部尖锐锋利形;上之出头像麦芒形,麦为芒谷,故言“象芒朿之形”;下左右两垂者,像麦熟下垂之叶。饶炯《部首订》:“盖象一來二夆在茎之形。二夆者,谓一穗两面实结成夆,即俗所谓人字路也。”甲骨文像长有麦穗芒刺的麦子形,上部斜画像麦穗下垂(或省斜画,以上竖表麦穗直立),两旁像叶,下像根。罗振玉《增订殷虚书契考释》:“卜辞中诸来字皆象形。其穗或垂或否者,麦之茎强,与禾不同……假借为往来字。”“来”甲骨文又作 铁二四·二 ,商代金文作 ,石鼓文作 ,表麦穗的斜画变平下移,为小篆由来。

“麦”之繁体作“麥”,形声兼会意字。《说文》:“麥,芒谷,秋种厚薶,故谓之麦。从來,有穗者。从夊。”本指麦子。段注:“有芒朿之谷也。”秋天种麦是将其深埋土里,上古音“麦”为明纽职部,“薶(埋)”为明纽之部,声同韵近,为声训。“秋种厚埋,故谓之麦”,《淮南·地形训》:“麦秋生夏死。”高诱注:“麦,金也。金王而生,火王而死也。”“來、麥”一字,“夊”指行走,古谓“瑞麦天来”,麦种从天上来,或鸟衔飞掉下来,周人麦种或从殷商传来,故加“夊”表天来、外来意,徐铉等注:“夊,足也。周受瑞麦来麰,如行来,故从夊。”故“麦”从来从夊。后分工,名词麦子用“麦”,动词行来用“来”。“麦”甲骨文作 花东一四九 合一一〇〇五正 ,从来从夊,罗振玉《增订殷虚书契考释》:“象自天降下,示天降之义。”或谓“夊”像麦根,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来、麦当是一字。夊本象到(倒)止形,于此但象麦根。以来假为行来字,故更制繁体之麦以为来麰之本字。”

“来”由行来扩展指由彼至此、由远到近,与“去、往”相对,《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也指招致、招之使来,《论语·季氏》:“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邢昺疏:“使远人慕其德化而来。”既来则来时已成过往,故也指以往、过去,《诗经·大雅·文王有声》:“匪棘其欲,遹追来孝。”又指未来、将来,如来年、来日方长,《荀子·解蔽》:“不慕往,不闵来。”又指某一时间以后,《孟子·公孙丑》:“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又表某段时间,杜甫《送李校书二十六韵》:“小来习性懒,晚节慵转剧。”由“来”的动作转指干、做,如胡来。又放在另一动词前表行动,如我来示范。用在动词后表示估计或着眼于某方面,如看来容易、说来话长,苏轼《满庭芳》:“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又用作助词,表示比况、约数、列举等。又用作语气词。

“来”又音lài,勤勉、劝勉,《礼记·中庸》:“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来百工也。”王引之《经义述闻》:“来读劳来之来,谓劝勉之也。”

形声字。《说文》:“暑,热也。从日者声。”本义为炎热,主要指湿热,故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谚。段注:“暑与热浑言则一,故许以热训暑,析言则二……暑之义主谓湿,热之义主谓燥,故溽暑谓湿暑也。《释名》曰:暑,煮也,如水煮物也。热,爇也。如火所烧爇也。”朱骏声《通训定声》:“暑近湿如蒸,热近燥如烘。”《周易·系辞》:“日月运行,一寒一暑。”“暑”为炎热,夏季日在正午时最热;“者”为别事词,炎热的夏季区别于春、秋等温度适宜的季节,故“暑”从日者声。“者”金文作 ,或谓像下部器皿(日)积聚蒸汽腾升 之形,是“煮”之本字。“煮、暑、都、堵”等从者声字都有区别一般的特殊义。或谓“暑”从日,煮省声,以日晒加烧煮会湿热意。

夏日气候炎热,故“暑”引申为炎热的季节,即夏季,《淮南子·人间训》:“民春以力耕,暑以强耘,秋以收敛,冬间无事,以伐林而积之。”也为节气名,如大暑、小暑。又为中医病因“六淫”之一,以为暑是阳邪,多在夏季致病,《素问·热论》:“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王冰注:“阳热大盛,寒不能制,故为病曰暑。”

形声字。《说文》:“往,之也。从彳 声。 ,古文从辵。”本义是去、到,与“来、返”相对。《尔雅·释诂》:“之,往也。”《周易·系辞》:“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彳(chì),《说文》:“小步也。象人胫三属相连也。”本义指小步行走。王筠《句读》:“行,人之步趋也。彳得其半,故曰小步。”饶炯《部首订》:“如依《尔疋》言之,则彳较行缓,故彳象 足三属微动,以为小步字。”马叙伦《六书疏证》:“杨桓曰:‘彳,道之隘而半于行者,象半行之形。’……‘行’字金甲文作 象四达之道形。彳为行之省,本部字皆与从行者义无歧别。”从彳字均与行走有关,如“往、後、復、循、徐”等。 (huánɡ),《说文》:“艸木妄生也。从之在土上。读若皇。”本义为草木蓬勃生长。“之”小篆作 ,像草木(屮)出地(一)滋长形。王筠《句读》:“‘之在土上’者,犹言出于土上也。”故“ ”从之在土上。古人来往多是走路前往,“ ”是草木往上快速生长,往上、往外义近,故“往”从彳 声。甲骨文 为“往”之初文,季旭昇谓从止从土,会从土上长出意;学者多谓从止王声。

人出外多与人交往,故“往”也指交际、来往,《礼记·檀弓》:“非兄弟,虽邻不往。”人到目的地后,出发前往的时间已成过去,故又指昔时、过去,《周易·系辞》:“夫《易》,彰往而察来。”将要行往的路程是以后要走的路,故又指以后,《周易·系辞》:“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人死如昔时不可复,故又指死者,《左传·僖公九年》:“送往事居。”杜预注:“往,死者;居,生者。”又指外,超过某种限度或范围,《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人往行则有一定的目的、归向,故又指归向,《老子》三十五章:“执大象,天下往。”又用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相当于“朝、向”,如人们往东边走了。

形声字。《说文》:“秋,禾谷孰也。从禾, 省声。 ,籀文不省。”本义为庄稼成熟。张舜徽《约注》:“《尔雅·释天》云‘秋为收成’,《太史公自序》云‘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是古人多以收说秋,谓百谷自此成熟,可以收取耳。”《尚书·盘庚》:“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 (jiāo),《说文》:“灼龜不兆也。从火从龜。《春秋传》曰:龜 不兆。”本义为龟烧焦而不显兆纹。龟(龜),《说文》:“旧也。外骨内肉者也。从它,龟头与它头同。天地之性,广肩无雄;龟鼈之类,以它为雄。象足甲尾之形。”龟为爬行纲龟科动物。生命力强,寿可至百岁以上。龟、旧上古音同属之部,为声训。旧,久也,龟寿久长,故训“旧”。“龟”甲骨文作 花东四四九 合一七五九一 ,小篆作 ,像龟之头、足、甲、尾,为侧视形。金文作 龟父丙鼎 ,《说文》古文作 ,为正视形。秋天禾谷成熟,段注:“其时万物皆老,而莫贵于禾谷,故从禾。”“ ”有焦义,焦为黄、黑色,禾谷成熟则色黄如焦,故“秋”从禾, 省声。“秋”甲骨文前二形,郭沫若《殷契粹编考释》:“字形实象昆虫之有触角者,即蟋蟀之类。以秋季鸣,其声啾啾然。故古人造字,文以象其形,声以肖其音。更借以名其所鸣之节季曰秋。”谓以秋虫表示秋。第三形,季旭昇谓“象以火烧 ,以绝虫害”。战国文字作 晋·侯马三:三 ,从禾从火,为小篆由来;又作 晋·玺汇四四三三 ,从禾从火从日。

“秋”也指一年四季中的第三季,农历七月至九月,《诗经·卫风·氓》:“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庄稼春种秋收,一年多是一次,故也指年,《史记·梁孝王世家》:“千秋万岁后将传于王。”又指时期,如多事之秋,诸葛亮《出师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又指飞貌、腾跃貌,《荀子·解蔽》:“凤凰秋秋,其翼若干,其声若箫。”杨倞注:“秋秋,犹跄跄,谓舞也。”秋天草木凋零,万物收敛而气温转凉,故又指凄凉忧愁,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古代五行以金为秋,五色以白为秋,方位以西为秋,五音以商为秋。又用作姓氏,《通志·氏族略》:“秋氏,《姓苑》:古有秋胡子。宋中书舍人秋富。望出天水。”

形声字。《说文》:“收,捕也。从攴丩声。”本义为逮捕、拘押。王绍兰《段注订补》:“手部‘捕,取也’,此谓收为捕取辠人也。‘叔’字解云‘拾也。汝南名收芋为叔’,则凡拾取亦谓之收。”《诗经·大雅·瞻卬》:“此宜无罪,女反收之。”毛传:“收,拘收也。”攴(pū),《说文》:“小击也。从又卜声。”本指轻击。“又”指右手,“卜”指手持之小棒,后为“攴”之声符。“攴”甲骨文作 摭续一九〇 ,小篆作 ,像手(又)执棍棒扑打形。攴为责罚用具,责罚是以教育为目的,轻轻击打而不伤害人身,故训“小击”。丩(jiū),《说文》:“相纠缭也。一曰瓜瓠结丩起。象形。”本为相纠缠。“丩”甲骨文作 乙三八○五反 ,小篆作 ,像二物相纠缠形,后加糸作“纠”。“收”为逮捕、拘押,多是手持器具(攴)缠缚(丩)犯人,故“收”从攴丩声。

被捕者多是聚集一处关押,故“收”也指收集、聚集,如收藏,《诗经·周颂·维天之命》:“假以溢我,我其收之。”收集之物归为己有,故也指获取、占取,《史记·项羽本纪》:“(项梁)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又指收获、收割,《史记·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又指收回、取回,《战国策·齐策》:“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债)于薛者乎?”又指接受、收容,如收留,《左传·昭公十四年》:“长孤幼,养老疾,收介特。”杜预注:“介特,单身民也,收聚不使流散。”又指收殓,《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被拘捕则受约束、控制,故又指约束、控制,《礼记·学记》:“夏楚二物,收其威也。”郑玄注:“收谓收敛整齐之。”被捕则抓捕过程结束,故又指结束、停止,如收工,《礼记·月令》:“是月也,日夜分,雷始收声。”

会意兼形声字。《说文》:“冬,四时尽也。从仌从夂。夂,古文终字。 ,古文冬从日。”本义为一年四季的最后一季,农历十月至十二月。“时”指季节,冬为四季终尽的季节,故训“四时尽也”。《尚书·尧典》:“月短星昂,以正仲冬。”“冬”甲骨文在绳头或丝弦两端打结表示终结。叶玉森谓像枝垂叶落,上有二硕果形,以此表示冬象。郭沫若《金文丛考》:“冬字多见,但均用为终。”冬为四季之终,“夂”为“终”字古文,中原及北方地区冬季天寒地冻,河、水结冰,王筠《释例》“四时之终,恒有仌也”,故“冬”从仌从夂。段玉裁、王筠皆谓“夂亦声”,“冬”战国金文作 ,从日,表示冬季之时,为《说文》古文 之由来。

“冬”也指冬月,农历十一月的俗称。古“冬、终”同字,故也指最后、终了,后作“终”,《释名·释天》:“冬,终也,物终成也。”《老子》五十五章“终日号而不嗄”,马王堆帛书《老子》乙本作“冬日号而不嗄”。

形声字。《说文新附》:“藏,匿也。”指收存、储藏。徐铉等注:“《汉书》通用臧字,从艸后人所加。”钮树玉《新附考》:“汉碑已有藏字,知俗字多起于分隶。”《荀子·王制》:“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臧(zānɡ),《说文》:“善也。从臣戕声。 ,籀文。”义为善、好。《诗经·邶风·雄雉》:“不忮不求,何用不臧。”毛传:“臧,善也。”戕(qiāng),《说文》:“枪也。他国臣来弑君曰戕,从戈爿声。”本指杀害。段注:“枪者,歫也。歫谓相抵为害。《小雅》曰:‘子不戕。’传曰:‘戕,残也。’此戕之正义。”《周易·小过》:“弗过防之,从或戕之。”李鼎祚集解引虞翻注:“戕,杀也。”爿(qiánɡ)乃劈 为二的左半边,“戈”为杀伐兵器,以兵器劈木表杀戮,故“戕”从戈爿声。“臧”甲骨文作 合三二九七反 合六四○四反 ,金文作 白臧父鼎 ,从戈刺目,战争中俘获奴隶,刺瞎其眼以防止逃脱,称为“臧获”。杨树达《释臧》:“盖臧本从臣从戈会意,后乃加爿声……甲文臧字皆象以戈刺臣之形,据形求义,初义不得为善。以愚考之,臧当以臧获为本义也。”《汉书·司马迁传》:“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颜师古引晋灼:“臧获,败敌所被虏获为奴隶者。”张舜徽《约注》:“臧之本义为奴隶,而许君释之为善者,盖谓其性驯善可役使也。此与臣字训牵意近。”作为私产的奴隶藏于各家,草丛能隐藏人、猎犬(莽)等,故“藏”从艸臧声。段注:“凡物善者必隐于内也,以从艸之藏为臧匿字始于汉末。”物品储藏则隐匿不见,故也指隐匿,《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怀藏之物隐而不见,故也指怀、蓄,《周易·系辞》:“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藏”战国金文作 ,从宀从酉,会酒(酉)藏于室(宀)意,爿声。章太炎云“本谓臧获,引申为守臧”。

“藏”又音zàng,宝物多隐藏于相应之地,故也指宝物及其储处,如宝藏,《史记·平准书》:“山海,天地之藏也。”物被埋则隐藏不见,故又指埋葬,《荀子·礼论》:“舆藏而马反,告不用也。”内脏藏于体内,故又指内脏,后作“脏(臟)”,《周礼·天官·疾医》:“参之以九藏之动。”郑玄注:“正藏五,又有胃、旁胱、大肠、小肠。”贾公彦疏:“‘正藏五’者,谓五藏:肺、心、肝、脾、肾,并气之所藏。”又指佛教经典的总集,后也称道教的经典,如大藏经、道藏,慧皎《高僧传》:“出家修道,博晓经藏。”又为我国少数民族名,主要分布在西藏、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地区。又为西藏自治区的简称。

“藏”又音zānɡ,善,《诗经·小雅·隰桑》:“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u3vdgfZ/tVfX2HkjUFlyO2m69HrkW/R4VtbsomBuA8rNmAKg7tw68dioxmbIPJW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