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译文】 最著名的宝剑名叫“巨阙”,最宝贵的明珠号为“夜光”。
【释义】
讲古代的两件奇珍巨阙剑与夜光珠。巨阙剑是古代名剑之一,相传为春秋战国之交的铸剑大师欧冶子受越王勾践之父越王允常之命所铸。“阙”通“缺”,残缺。沈括《梦溪笔谈·器用》:“剑之钢者,刃多毁缺,巨阙是也。”此剑坚硬无比,号称天下至尊,其他宝剑不敢与之争锋。袁康《越绝书·越绝外传》:“欧冶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卢,二曰纯钧(亦称纯钩),三曰胜邪(又名盘郢和毫曹),四曰鱼肠,五曰巨阙。”或谓“三长两短”的成语出于此,后世用作意外灾祸之称。五剑各有特色:湛卢毫无杀气,剑身无锋,却有其浩然剑气,称为钝剑。纯钧则是最好的佩剑。巨阙的特点是巨剑。胜邪每铸一寸,邪长三分,故只铸半截,就已邪气凛然,成为残剑。鱼肠剑是一柄短剑,刺客专诸用来刺杀吴王僚,因吴王僚爱吃鱼,专诸就假扮厨师,把短剑藏于鱼肚子里,在献鱼之时趁机刺杀了王僚,因为短剑藏于鱼肚,故名。此外,承影剑、纯钧剑、鱼肠剑、泰阿剑、湛卢剑、龙渊剑、工布剑,与巨阙剑合称“八荒名剑”。
珍珠光润皎洁,自古受人珍爱。古谓珠能抵御火灾,《国语·楚语》:“珠足以御火灾,则宝之。”韦昭注:“珠,水精,故以御火灾。”“金银珠宝”合称,说明珍珠与金银、玉石,都是珍宝。古代最著名的珍珠是夜光珠,但历史上没有详细记载,记载详细的是随侯珠。《搜神记》载,春秋时随侯出行,见大蛇被打成两段,觉得此蛇有些灵异,便命随行者用药救治,蛇就立即爬行了。因此就命此处为“断蛇丘”。一年以后,蛇衔明珠来报答随侯,“珠盈径寸,纯白,而夜有光明,如月之照,可以烛室,故谓之随侯珠,亦曰灵蛇珠,又曰明月珠”。《淮南子》载有“蛤蟹含珠,与月盛衰”的故事,“蛤蚌育珠”,月圆之夜,皓月高悬,海面风平浪静。这时,蛤蚌的壳打开,对着月亮开合收放,吸收月华之光,久而久之,贝壳里面的珠会慢慢长大,成为珍贵的月光宝珠。
【解字】
繁体作“劍”,《说文》小篆作“劒”,形声字。《说文》:“劒,人所带兵也。从刃僉声。 ,籀文劒从刀。”本指古代兵器,两面有刃,中间有脊,有短柄。王筠《句读》:“五兵之长短,各有定制,惟桃氏之为剑也,各称其身之长短,则以时常佩带,取其便也。”剑之尤短者,谓之匕首。《左传·僖公十年》:“(里克)伏剑而死。”刃,指事字,《说文》:“刀坚也。象刀有刃之形。”本义为刀口、刀剑等的锋利部分。王筠《句读》:“刀坚者,谓刀坚利之处也。”“刃”小篆作 ,王筠《释例》:“有形不可象,转而为指事者,乃指事之极变,刃字是也。夫刀以刃为用,刃不能离刀而成体也。顾 之为字,有柄有脊有刃矣。欲别作刃字,不能不从刀而以丶指其处,谓刃在是而已,刃岂突出一锋乎?”刀,《说文》:“兵也。象形。”为用于切、割、砍、削的器具的总名,也用作兵器名。僉(qiān),《说文》:“皆也。从亼从吅从从。”本义为皆、都。二人(从)二口(吅)集合(亼),三者都有皆义,故“僉”从亼从吅从从。“僉”简化作“佥”。剑身两边都有刃,两面都有脊,故“劒”从刃僉声。刀、刃形义相近而形符互用,故籀文从刀作“劎”,隶变作“劍”,为常用字。“劒”作“劍”,犹“刅”作“創”。“劒”金文从金作“鐱”。
“剑”也指剑术、剑法,《管子·七臣七主》:“吴王好剑,而国士轻死。”也指用剑杀人,潘岳《马汧督诔序》:“有司马叔持者,白日于都市,手剑父仇。”古人佩剑挟在胁下,故又指挟在胁下,《礼记·曲礼》:“负剑辟咡诏之。”郑玄注:“负,谓置之于背;剑,谓挟之于旁。”孔颖达疏:“剑,谓挟于胁下,如带剑也。”
繁体作“號”,会意兼形声字。號(háo),《说文》:“呼也。从号从虎。”本义为呼叫。王筠《句读》:“呼当作嘑。”张舜徽《约注》:“呼、嘑、謼三字固各有专义,然古人多通用呼。许书以推明本义为主,而说解中不必皆用本字也。號训为呼,呼犹叫也,谓兽叫之声。兽声以虎哮最大,故从虎。此与口部嗥之或体獆从犬同意,犬亦叫声最厉者。”《诗经·魏风·硕鼠》:“乐郊乐郊,谁之永號。”毛传:“號,呼也。”号(háo),《说文》:“痛声也。从口在丂上。”本义为大声哭叫。段注:“凡嗁號字古作号。口部曰‘嗁,号也’,今字则號行而号废矣。丂者气舒而碍,虽碍而必张口出其声,故口在丂上,号咷之象也。”“丂”下“ ”为气出,上“一”为阻碍,口中气出受阻当用力呼叫,故“号”从口在丂上。“號”泛指呼叫,“号”指痛呼,高呼如虎咆哮,段注“嗁号声高,故从号;虎哮声厉,故从虎。号亦声”,故“號”从号从虎,号亦声。简化字作“号”。
“号”引申指动物鸣叫,阮籍《咏怀诗》之一:“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风声如号,故又指风发出声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又指大声哭,《左传·宣公十二年》:“申叔视其井,则茅绖存焉,号而出之。”
“号”又音hào,指召唤、呼唤,《左传·襄公十九年》:“冬,十一月,齐侯围之,见(夙沙)卫在城上,号之,乃下。”又指号令、发令,《周易·夬》:“孚号有厉。”呼声宣扬于外而使人知,故又指扬言、宣称,《汉书·高帝纪》:“羽兵四十万,号百万。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力不敌。”颜师古注:“兵家之法,不言实数,皆增之。”称谓是以名称使人知晓,故又指称谓、给以称号,《左传·昭公四年》:“未问其名,号之曰‘牛’。”又指名称,如国号、年号,《周礼·春官·大祝》:“辨六号。”郑玄注:“号,谓尊其名,更为美称焉。”又指别号,名字以外的别名,陶潜《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又指标志、记号,《礼记·大传》:“易服色,殊徽号。”又为乐器名。又指用号吹出表示一定意义的声音,如起床号。又指排定的次序或等级,如挂号、编号。又用作量词,表示人数或次序,如来了几十号人、六号文件。又特指一个月里的日子,如十月一号。又为中医术语,切脉称号脉。
象形字。《说文》:“巨,规巨也。从工,象手持之。 ,巨或从木、矢。矢者,其中正也。 ,古文巨。”本义为规矩,木工的方尺,音jǔ,后作“矩”。《管子·宙合》:“成功之术,必有巨镬。”赵守正注:“巨镬,规矩。”段注:“规矩二字犹言法度,古不分别。”戴侗《六书故·工事》:“巨,工所用以为方也。”张舜徽《约注》:“巨之本义,盖即今木工所持方尺。凡作器之时,取材正倾,皆必以此为准,所谓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也。古初之矩,形制甚大,工必持之以行。”“巨”金文作 、 、 伯矩卣 、 伯矩鬲 、 ,像人(大、夫)持矩(工)形, 、 则加手(又),示人以手持矩。“工”为直角曲尺,即工字尺。“巨”或体作 ,从木矩声,巨以木制,故加木;《说文》析其构形为“从木、矢”,“矢”乃金文 中“夫”之讹,《说文》既谓从矢,乃说其形符取意谓“矢者,其中正也”,谓矢有正直义,巨能画方直的角线,故“榘”从矢。小篆省 、 之“大、人”作 ,像手(∪)持巨(工)形。“巨”战国文字作 燕·陶汇四·三三 、 楚·巨 王鼎 ,中间斜画为手(又)之讹形,为《说文》古文 由来。高鸿缙《中国字例》:“工象榘形,为最初文,自借为职工、百工之工,乃加画人形以持之……后所加之人形变为夫,变为矢,流而为矩,省而为巨。后巨又借为巨细之巨,矩复加木旁作榘,而工与巨复因形歧而变其音,于是人莫知其朔矣。”演变过程:工→巨→矩→榘。今工作用“工”,巨大用“巨”,规矩用“矩”。
“巨”也指大,《墨子·非乐》:“三者,民之巨患也。”扩展指最、极,曹植《辩道论》:“言不尽于此,颇难悉载,故粗举其巨怪者。”
繁体作“闕”,形声字。《说文》:“闕,门观也。从門欮声。”宫门外两边的楼台,中间有路。徐锴《系传》:“盖为二台于门外,人君作楼观于上,上员下方。以其阙然为道谓之阙,以其上可远观谓之观,以其悬法谓之象魏,象悬书名也。”朱骏声《通训定声》:“凡平地四方而高者为台;不必方而高者为观;其在门左右者,中央空隙为路则谓之阙,亦曰两观,即《周礼》之象魏也。”《释名》:“阙,缺也。在门两旁,中央缺然为道也。”《左传·庄公二十一年》:“郑伯享王于阙西辟。”“欮”为“瘚”之或体,《说文》:“瘚,屰气也。从疒从屰从欠。欮,瘚或省疒。”本义为气逆,俗称岔气。也作“厥”。《释名·释疾病》:“瘚,逆气从下蹷起,上行入心胁也。”屰(nì),《说文》:“不顺也。从干下屮。屰之也。”本义指不顺。段注:“后人多用逆,逆行而屰废矣。”“屰”甲骨文作 乙三九三九 ,为倒人之形,以倒人表示违逆、不顺,为“逆”的本字。“瘚”为气逆,气逆为疾病之一,徐锴《系传》:“屰,逆也。”“欠”甲骨文作 明一八八〇 ,人张口出气打哈欠。岔气为气逆行,故“欮”从屰从欠。阙为宫门外两边楼台之中间空缺,留道路而通大门,故“闕”从門欮声。
“阙”也指石阙,神庙、坟墓之前砌立的石雕,如太室阙,汉佚名《祀三公山碑文》:“东就衡山,起堂立坛,双阙夹门,荐牲纳礼。”也指宫殿,江淹《诣建平王上书》:“升降承明之阙,出入金华之殿。”又为帝王居地的统称,《庄子·让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又指两山如双阙对峙,《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出乎椒丘之阙,行乎洲淤之浦。”两座门观中间是空的,故又指空缺、豁口,《论语·卫灵公》:“吾犹及史之阙文也。”又指欠,应给而不给,《左传·襄公四年》:“敝邑褊小,阙而为罪。”空缺、亏缺犹不足,故又指过失、弊病,《诗经·大雅·烝民》:“衮职有阙,维仲山甫补之。”又为剑名,《荀子·性恶》:“桓公之葱,太公之阙……此皆古之良剑也。”
“阙”又音quē,指损害,《左传·僖公三十年》:“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又指亏缺、残破,也作“缺”,《礼记·礼运》:“三五而盈,三五而阙。”孔颖达疏:“谓月光亏损。”
形声字。《说文》:“珠,蚌之阴精,从玉朱声。《春秋国语》曰:‘珠以御火灾。’是也。”本指蚌壳体内所生的珍珠,圆形小颗粒,有光泽,可入药,也可做装饰品。《尚书·禹贡》:“泗滨浮磬,淮夷蠙珠暨鱼。”朱,《说文》:“赤心木,松柏属。从木,一在其中。”本义为红心木。王筠《句读》:“谓松柏之类,皆赤心之木也。《礼器》曰:松柏有心。”段注:“赤心不可像,故以一识之。”“朱”金文作 毛公鼎 ,木中一点表示赤心。“朱”由赤心木转指大红色。古人重玉,物之贵美者多冠以玉名,珍珠温润如玉,故珠玉连称,珠在蚌壳中如赤心在朱木中,故“珠”从玉朱声。徐锴《系传》:“珠之在蚌腹,与月亏全。今人以美珠以缯帛包之,灼之以火而帛不焦,故王孙圉云‘以御火灾’。”
“珠”也指似珠的宝石,《尚书·禹贡》:“厥贡惟球琳琅玕。”孔传:“琅玕,石而似珠。”又指珠状的东西,如露珠、汗珠,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通“朱”,指朱砂,《后汉书·袁安传》:“朝廷以逢尝为三老,特优礼之,赐以珠画特诏秘器。”李贤注:“《音义》云:‘以朱沙画之也。’珠与朱同。”
繁体作“稱”,形声字。《说文》:“稱,铨也。从禾爯声。春分而禾生,日夏至,晷景可度。禾有秒,秋分而秒定。律数:十二秒而当一分,十分而寸。其以为重:十二粟为一分,十二分为一铢。故诸程品皆从禾。”本义为称量,测物的轻重。段注:“铨者,衡也。《声类》曰‘铨所以称物也,稱俗作秤’。按爯,并举也。偁,扬也。今皆用稱,稱行而偁废矣。”“爯、偁、稱、秤”本一字。《周易·谦》:“称物平施。”孔颖达疏:“称此物之多少均平而施。”爯(chēnɡ),《说文》:“并举也。从爪,冓省。”本为手举物,后作“稱”。甲骨文作 合六一六二 、 合七四二三 ,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契文爯字象以手挈物之形,自有举义,但不能确言所挈何物耳。”或为初民分鱼时用手(爪)掂量鱼 的重量。从渔猎进入农耕社会,主要是称量谷物,故“量”甲骨文作 合一九八二二 、 合三一八二三 ,从日从東,表示白日称量装在袋(東)中的谷物。冓(ɡòu),《说文》:“交积材也。象对交之形。”指相遇、交接,后作“構”。“交积材”指架积木材,段注:“高注《淮南》曰:‘構,架也,材木相乘架也。’按:结冓当作此。今字構行而冓废矣。”王筠《句读》:“对,谓 两相对也;交,谓丨以连其 也……交者,屋材结构必相交也;积者,架屋必积众材而成也。”“冓”小篆作 ,徐灏《注笺》:“象材木纵横相交之形。”甲骨文作 合一五八 、 合一二五七一 ,像两物(李孝定谓像两鱼)对交之形,以两物对交会遘遇、交接之意。“爯”指以手(爪)提物称量,“冓”像相同两物对交,有均等、对称意,称物讲求准确、均衡,亦有均等、对称意,故“爯”从爪,冓省。“稱”指称量禾谷,“爯”为“稱”之初文,故“稱”从禾爯声。简化字由草书楷化为“称”。
“称”也泛指衡量、揣度,《晏子春秋·内篇问》:“称财多寡而节用之。”称谓多是名实相副、恰如其分,如衡量般平准,称谓为大多数人认可施行,如认可称量标准,故又指称谓、名号,赵岐《孟子章句题辞》:“子者,男子之通称也。”又指称为、叫做,《尔雅·释亲》:“妇称夫之父曰舅,称夫之母曰姑。”称量标准为众人所认同、称许,故又指祝贺、颂扬,《论语·宪问》:“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人公认称量标准,有宣扬意,故又指显扬、显名,《论语·卫灵公》:“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爯”本含举义,而颂扬、显扬有抬举、高升意,故又指:1.并举、托举,《尚书·牧誓》:“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2.举行,《尚书·洛诰》:“王肇称殷礼,祀于新邑。”3.举事,《左传·襄公八年》:“女何故称兵于蔡?”4.荐举、推举,《尚书·周官》:“举能其官,惟尔之能;称匪其人,惟尔不任。”又指称贷、借债,《孟子·滕文公》:“又称贷而益之,使老稚转乎沟壑,恶在其为民父母也。”朱熹集注:“称,举也。贷,借也。取物于人,而出息以偿之也。”
“称”又音chèn,指平衡、适当,如称心如意,《荀子·礼论》:“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称心是心意随顺,故又指随,《礼记·檀弓》:“子游问丧具,夫子曰:称家之有无。”孔颖达疏:“称,犹随也。言各随其家计丰薄有无也。”适当则美善,故又指好、美好,《管子·幼官》:“收天下之豪杰,有天下之称材。”章炳麟《管子余义》:“称,好也……好材,犹言美材也。”
“称”又音chèng,测定物体轻重的器具,后作“秤”,《孙子算经》:“称之所起,起于黍。十黍为一絫,十絫为一铢,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
形声字。《说文》:“夜,舍也。天下休舍也。从夕,亦省声。”本义指天黑到天亮一段时间,与“日、昼”相对。段注:“休舍犹休息也。舍,止也。”徐灏《注笺》:“夜之言舍也,夜与亦一声之转。”万物至夜晚而息止,故训“天下休舍也”。《春秋·庄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孔颖达疏:“夜者,自昏至旦之总名。”“亦”为“腋”本字,指人的腋窝,小篆作 ,从大,大即人,以两点(八)指出人(大)两臂下腋窝所在。“亦”借为虚词,再造形声字“腋”。“夕”指夜晚,腋窝位于上肢下凹部分,被两臂所夹而不见,夜晚暗不见物,如腋夹于臂而不见,故“夜”从夕,亦省声。
黄昏如夜晚昏暗,属于夜晚范畴,故“夜”也指黄昏,《诗经·召南·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郑玄笺:“行事必以昏昕。”孔颖达疏:“夙即昕也,夜即昏也。”凌晨天色犹黑,是夜晚的尽头,又指凌晨、天快要亮的时候,《周礼·春官·鸡人》“大祭祀,夜嘑旦,以叫百官”,郑玄注:“夜,夜漏未尽,鸡鸣时也。”夜晚昏暗,故又指昏暗,《潜夫论·赞学》:“是故索物于夜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典。”
会意字。《说文》:“光,明也。从火在人上,光明意也。 ,古文。 ,古文。”本义为光明。通常指照在物体上使人能看见物体的那种光亮,如太阳光、火光、灯光等。徐灏《注笺》:“《释名》云‘光,晃也,晃晃然也。亦言广也,所照广远也’。《广雅》曰‘光,照也’。灏按,光从人持火,盖本义以火烛物,故稚让训为‘照’,因之为光明之称。”《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光,远而自他有耀者也。”古文“炗”,下为火苗(火),上为映入空中的火光(廿)。古文“ ”,是火光(炗)之上再加火光(炎)。“光”甲骨文、金文、小篆从火在人上,会火高照光明意。或谓“光”会人持火炬于头上照明之意,张舜徽《约注》“凡以火照物者,恒伸手高举其火。光字从火在儿(人)上,谓火光高出头上,非谓人头之上有火也”,故“光”从火在人上。
日、月、星最为光亮,故“光”引申指日、月、星辰等天体,《尚书·顾命》:“昔君文王、武王,宣重光。”陆德明释文引马融注:“重光,日、月、星也。”也指明亮、发光,《汉书·晁错传》:“日月光。”光彩照人如日光明亮,故又指光采、风采,如容光焕发。光荣犹名誉的光亮,故又指光荣、荣耀,如为国争光,《诗经·大雅·韩奕》:“不显其光。”与人恩惠如给人带来光亮,故又指恩惠、好处,如沾光,《汉书·礼乐志》载《安世房中歌》:“下民之乐,子孙保光。”光亮明耀,所照之处亦明显,又指照耀、显耀,《尚书·洛诰》:“惟公德明,光于上下,勤施于四方。”景色赖光亮而显扬,景色美丽如光,故又指景色,如风光,王禹偁《黄冈新建小竹楼记》:“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又用作敬辞,如光临,曹植《七启》:“不远遐路,幸见光临。”又指光滑,王嘉《拾遗记·秦始皇》:“其土石皆自光澈,扣之则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