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金生丽水 玉出崑冈

【原文】

【译文】 黄金盛产于云南丽江,美玉广出于昆仑山岗。

【释义】

《千字文》从“金生丽水”至“鳞潜羽翔”讲的是地道。地道指物质层面,如动植物赖大地生存,黄金、玉石等矿物有形并产于地下,与地的重、浊、阴的特性相合。《说文》:“地,元气初分,轻清阳为天,重浊阴为地。”古谓轻、清、阳的物质上升形成天,重、浊、阴的物质下沉形成地。上文的日月星辰自然是在天上,天文历法、季节气候是无形的,也与天的轻、清、阳的特性相合。

两句讲物产,说明黄金和玉石的主要产地。黄金、玉石皆贵重,故先说黄金、玉石,黄金是百金之王,现代科学证明它的抗氧化作用很强,能长久保存,经久不变色,恒久不变质,也是最贵重的流通货币。古代帝王的日常用具多用黄金制作,故黄金为人所重。中国最有名的沙金产地在云南的丽江。当地的土人都在江边筛沙沥金,丽江因为出金沙,自古就被称为“金沙江”。或谓丽水指浙江省南部的瓯江中游,《韩非子·内储说上》:“荆南之地,丽水之中生金,人多窃采金。”梁元帝《与萧咨议等书》:“化为金案,夺丽水之珍;变同珂雪,高玄霜之彩。”又一说,指长江上游自青海省玉树县巴塘河口至四川省宜宾市的一段,以水中产金沙得名。宋应星《天工开物·黄金》:“水金多者,出云南金沙江,此水源出吐蕃,绕流丽江府,至于北胜州,回环五百余里,出金者有数截。”赵翼《哭果毅阿公病殁于军》:“太息金沙江畔路,将星寒落浪花堆。”杨慎《宿金沙江》:“江声月色那堪说,肠断金沙万里楼。”均指金沙江。

玉是珍贵的物产,为古今所重。《礼记·聘义》:“子贡问于孔子曰:‘敢问君子贵玉而贱 者,何也?为玉之寡而 之多与?’孔子曰:‘非为 之多故贱之也,玉之寡故贵之也。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坠),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白虎通·瑞贽》:“玉者,有象君子之德,燥不轻,湿不重……是以人君宝之。”《说文》中玉部字多达126个,可见玉和古人生活紧密关联。《说文》:“冈,山脊也。”崑冈即昆山,昆仑山的简称,为押韵而改为“崑冈”。昆仑山,又称昆仑虚、昆仑丘或玉山,为中国第一神山,是亚洲中部的大山系,也是中国西部山系的主干。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横贯新疆、西藏间,延伸至青海境内,西窄东宽,全长约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宽130—200公里,总面积达50多万平方公里。昆仑山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万山之祖的显赫地位,古人称昆仑山为中华龙脉之祖。昆仑山是著名的玉石产地,自古就是玉石的主要来源,最著名的是新疆和田昆仑山麓出产的和田玉,直到今天,依然有人在当地专门从事采玉工作。另外,古代传说中的王母娘娘就居住在昆仑山上,因昆仑山位于我国西北边陲,故王母娘娘又称“西王母”。

【解字】

形声字。《说文》:“金,五色金也。黄为之长,久埋不生衣,百炼不轻,从革不违。西方之行。生于土,从土;左右注,象金在土中形;今声。 ,古文金。”本义为金属总名。古代分黄金、白金(银)、青金(铅)、赤金(铜)、黑金(铁)等五金,故训“五色金”,张舜徽《约注》:“金本五金大名,即今语所称金属也。金属质坚,因谓之金。金之言紧也,物之紧者无逾于此也。”《尚书·舜典》:“金作赎刑。”孔颖达疏:“古之金、银、铜、铁总号为金。”黄为之长,言黄金为五金之首领,故黄金独称为金。《史记·平准书》:“黄金为上,白金为中,赤金为下。”“久埋不生衣,百炼不轻”,言黄金久埋于地而不生锈,百炼而不损耗减轻,段注:“此二句言黄金之德。”“从革不违”言金可顺人意变革成各种器具,段注:“谓顺人之意以变更成器。虽屡改易而无伤也。五金皆然。”《尚书·洪范》:“金曰从革。”孔安国传:“金可以改更。”孔颖达疏:“此亦言其性也……‘可改更’者,可销铸以为器也。木可以揉令曲直,金可以从人改更,言其可为人用之意也。”“西方之行”者,《白虎通·五行》:“金在西方。西方者,阴始起,万物禁止,金之为言禁也。”金生于土,黄金历久如新,时时如今而不变,故“金”从土今声。金文左边或左右的点像取自土中含金的矿石块,两点、三点、四点不等,其余是形符土及今声。或说 为采矿器具,持器采矿石以炼金属,备参考。

“金”后为黄金的专称,古多以金、铜等金属制造钱币,故也指钱财、货币,《战国策·秦策》:“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又用作量词,古代计算货币的单位,或以一镒为一金,或以一斤为一金,因时而异,《史记·平准书》:“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裴骃集解引臣瓒:“秦以一镒为一金,汉以一斤为一金。”又指金属制的器物,《孟子·离娄》:“抽矢扣轮去其金。”赵岐注:“叩轮去镞。”《庄子·列御寇》:“为外刑者,金与木也。”《法言·孝至》:“带我金犀。”李轨注:“金,金印;犀,剑饰。”王祯《农书》:“耧车,下种器也……一云耧犁,其金似镵而小。”即犁铧尖。苏轼《寒具》:“夜来春睡浓于酒,压褊佳人缠臂金。”乃钏、镯一类饰品。“金”又为八音之一,指钲、钟一类金属打击乐器,《周礼·春官·大师》:“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郑玄注:“金,钟镈也。”又为五行之一,五行学说中,金颜色为白,方位属西,季节秋。中医以肺为金。又特指钟鼎,如金文,《吕氏春秋·求人》:“故功绩铭乎金石。”金玉贵重,故又比喻贵重,扬雄《剧秦美新》:“懿律嘉量,金科玉条。”李善注:“金科玉条,谓法令也。言金玉,贵之也。”金坚固,故又比喻坚固,《汉书·蒯通传》:“皆为金城汤池,不可攻也。”又指金色的,《诗经·小雅·车攻》:“赤芾金舄,会同有绎。”郑玄注:“金舄,黄朱色也。”又为星名,金星的简称。又为朝代名,女真族完颜部首领阿骨打创建金朝。又用作姓氏,《通志·氏族略》:“金氏,金天氏之后也。黄帝之子玄枵,亦为少昊氏,曰少昊挚,亦为青阳氏,己姓。后为嬴姓,鸟官。《汉·功臣表》有金安上。望出渤海。”

象形字。《说文》:“生,进也。象艸木生出土上。”本指长出、生长。段注:“下象土,上象出。此与 、出、 以类相从。”草木芽从地面往上生长,描绘活生生的植物生长进展状态,故训“进”而言“象艸木生出土上”。《诗经·大雅·卷阿》:“梧桐生矣,于彼朝阳。”“生”甲骨文作 合二一九二八 合二一一七二 ,金文作 ,像草木( )生出地(一)上;甲骨文又作 ,金文作 ,中竖加·为饰笔;金文又作 史墙盘 ,中间饰笔变作横,为小篆 所承。

“生”也指人生育,《诗经·大雅·生民》:“不康禋祀,居然生子。”生子则要养育,故又指养育,《周礼·天官·大宰》:“以八柄诏王驭群臣……五曰生,以驭其福。”郑玄注:“生,犹养也。贤臣之老者,王有以养之。”又指出生,如生辰,《尚书·舜典》:“舜生三十征庸。”又指产生、发生,如生效,《左传·成公二年》:“义以生利,利以平民。”又指制造,《诗经·大雅·桑柔》:“谁生厉阶?至今为梗。”又指生产(财物),《礼记·大学》:“生财有大道。”财物是生存的基础,故又指财物、生计,《国语·周语》:“若积聚既丧,又鲜其继,生何以殖?”又表示状态活,与“死”相对,《诗经·邶风·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又指生存、生活,《左传·襄公二十二年》:“生于乱世。”又指生命,《荀子·王制》:“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又指有生命的东西,《宋史·食货志》:“其或昆虫未蛰,草木犹蕃,辄纵燎原,则伤生类。”又指天生的、固有的,《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有生命的东西鲜活,又指新鲜的,《诗经·小雅·白驹》:“生刍一束,其人如玉。”生长表示还未成熟,故又指未经烧煮或烧煮未熟的,如生菜、生饭,《荀子·礼论》:“饭以生稻,唅以槁骨。”又指未经加工或锻制的,韩愈《与陈给事书》:“《送孟郊序》一首,生纸写,不加装饰。”又指生疏、不熟悉,如生手,王建《村居即事》:“因寻寺里薰辛断,自别城中礼数生。”又指年长有学问、有德行的人,《史记·儒林列传》:“言《尚书》自济南伏生,言《礼》自鲁高堂生。”司马贞索隐:“云‘生’者,自汉已来儒者皆号‘生’,亦‘先生’省字呼之耳。”“生”后为读书人的统称,旧指弟子、门徒,今指学生,韩愈《进学解》:“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中国戏曲以扮演男子的角色称“生”,如老生。生物比熟物硬,故又指生硬、勉强,如生搬硬套。也指使柴、煤等燃烧,如生火、生炉子。又指本性,后作“性”,徐灏《注笺》:“生,古性字。书传往往互用。”《荀子·劝学》:“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王念孙《读书杂志》:“生,读为性,《大戴记》作性。”

繁体作“麗”,形声字。《说文》:“麗,旅行也。鹿之性,见食急则必旅行。从鹿丽声。《礼》:‘麗皮纳聘。’盖鹿皮也。 ,古文。 ,篆文麗字。”指结伴而行。王筠《句读》:“旅,俗作侣。《说苑》:麒麟不旅行。”桂馥《义证》:“服虔《左传注》:‘鹿得美草,呦呦相呼。’《毛诗草虫经》:‘鹿饮食则皆鸣相召,志不相忌也。’”鹿,《说文》:“兽也。象头角四足之形。”本为哺乳纲鹿科动物的通称。“鹿”小篆作 ,像鹿形,饶炯《部首订》:“上象枝角,次象头及身尾,下象四足。”甲骨文作 合一〇二六八 英一八二六 合一〇九五〇 ,像头有两歧角的鹿形,鹿以歧角为典型特征,故突显之。“丽”甲骨文作 ,像两人并行之形,上加横线为区别符号(区分于“从”),本义为偶、两,为《说文》古文 、小篆 由来。《小尔雅·广言》:“丽,两也。”《周礼·夏官·校人》:“丽马一圉,八丽一师。”郑玄注:“丽,耦也。”“麗”甲骨文又作 ,金文作 ,像鹿头上著两角形。鹿性好旅(侣),行则相随(并行),食则相呼,“丽”指偶、两,故“麗”从鹿丽声。鹿角美丽而对称,故“麗”引申有华丽、俪偶义,俪偶义后加人作“儷”,夫妇称“伉儷”。综上,“丽、麗”本为二字,简化字省作“丽”。

“丽”也指并排驾两匹牲口,《诗经·鄘风·干旄》:“素丝组之,良马五之。”孔颖达疏引王肃:“夏后氏驾两谓之丽,殷益以一 谓之骖。”鹿多结伴而行,多依附在一起,故又指附着,《周易·离》:“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附着则相连,故又指连接,《周易·兑》:“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孔颖达疏:“两泽相连,润说之盛。”附着物由外而加,故又指施、加,《荀子·宥坐》:“官致良工,因丽节文。”王念孙《读书杂志》:“丽者,施也,言因良材而施之以节文也。”又指中、正着目标,《左传·宣公十二年》:“麋兴于前,射麋丽龟。”并行则聚集在一起,故又指系、缠缚,《尚书·吕刑》:“惟时苗民,匪察于狱之丽。”又指椽柱之类,后作“欐”,《庄子·秋水》:“梁丽可以冲城,而不可以窒穴,言殊器也。”成玄英疏:“丽,屋栋也。”郭庆藩集释:“《列子·汤问篇》:‘雍门鬻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梁欐即此所云梁丽也……柱偶曰丽,梁栋相附着亦曰丽,正谓椽柱之属。”鹿角对称而美丽,鹿皮用于纳聘而有祥瑞之意,故又指美好、美妙,《楚辞·招魂》:“被文服纤,丽而不奇些。”又指华丽,《尚书·毕命》:“敝化奢丽,万世同流。”又指光华,扬雄《甘泉赋》:“云飞扬兮雨滂沛,于胥德兮丽万世。”

象形字。《说文》:“水,准也。北方之行。象众水并流,中有微阳之气也。”本义指水流,又指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分子式为H 2 O。《管子·水地》:“水者,万物之准也。”段注:“准古音追上声,此以叠韵为训,如‘户,护’‘尾,微’之例。《释名》曰:‘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故匠人建国必水地。’”《白虎通·五行》:“水位在北方。北方者阴气在黄泉之下,任养万物。水之为言准也。”段注:“火,外阳内阴。水,外阴内阳。中画象其阳,云‘微阳’者,阳在内也,微犹隐也。水之文与☵卦略同。”甲骨文、金文、小篆像水(河流)蜿蜒流动之形。中流水充足,两边有岸而水少,故中线连续,两旁作数点(短竖)表示水断续状。饶炯《部首订》:“水篆象众水并流,中象深处波涛平易,浑然流行之形。两旁象浅处,波涛汹涌,时断时连之形,故中连旁断。今视川流,适如其象。”

“水”也泛指某些液态物,如药水,《史记·孝武本纪》:“其牛色白,鹿居其中,彘在鹿中,水而洎之。”张守节正义:“水,玄酒也。”水多在河流中,故也指河流,《诗经·卫风·竹竿》:“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又为江、河、湖、海的通称,《尚书·微子》:“今殷其沦丧,若涉大水,其无津涯。”也指用水测平,《周礼·考工记·匠人》:“匠人建国,水地以悬。”郑玄注:“于四角立植而悬以水,望其高下。高下既定,乃为位而平地。”贾公彦疏:“欲置国城,当先以水平地。欲高下四方皆平,乃始营造城郭也。”又指游水,《荀子·劝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又指洪水、水灾,《尚书·舜典》:“咨禹,汝平水土,惟时懋哉!”又为五行之一,五行学说,水颜色为黑,方位为北,季节为冬。中医学以肾为水。又指水星,也名“辰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左传·庄公二十九年》:“火见而致用,水昏正而栽,日至而毕。”

象形字。《说文》:“玉,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尃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桡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絜之方也。象三玉之连。丨,其贯也。 ,古文玉。”本为一种细密、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多呈乳白色,一般用作高级工艺品或装饰品。王筠《句读》、朱骏声《通训定声》作“石之美者”。饶炯《部首订》:“玉生于山,出自方外,与石同类,而质理独美,五德咸具,乃天地茂郁之气所结也。”张舜徽《约注》:“古人以玉比德,恒称玉有五德。许书所称五德,与《礼记·聘义篇》《管子·水地篇》《荀子·法行篇》文字有异,要皆相承旧说传闻异辞,不必尽同也。”《诗经·召南·野有死麕》:“白茅纯束,有女如玉。”甲骨文像一串玉佩之形,绳头或出或不出,玉或三片或四五片,泛指多玉。商承祚《说文中之古文考》:“象丝组贯玉后露其两端。”马叙伦《说文解字六书疏证》:“玉有体质,本可象形,然图画之,天然之玉与石不殊,则疑于石也。”独玉难像,易与他物相混,玉主用于佩戴,故取象于系玉之形表示玉。金文简作丨贯三(多)玉之形,为小篆所承。战国楚系文字作 望一卜 清贰·系五九 中笔画是为别于“王”字而加的区别符号,为《说文》古文 由来, 为隶书 所承,楷书承隶书作“玉”。

“玉”也指瑞玉,古代圭、璧一类的礼器,《尚书·舜典》:“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贽。”孔传:“五等诸侯执其玉。”孔颖达疏引郑玄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又指佩玉,《礼记·曲礼》:“君无故玉不去身。”孔颖达疏:“玉,谓佩也。君子于玉比德,故恒佩玉,明身恒有德也。”又指玉制乐器,磬,陆机《文赋》:“惧蒙尘于叩缶,顾取笑乎鸣玉。”李善注:“缶,瓦器而不鸣,更蒙之以尘,故取笑乎玉之鸣声也。”又泛指玉制品,《老子》九章:“金玉满堂,莫之能守。”玉石温润精美,为人所贵,故又指精美的、珍贵的,如玉酒,俞樾《群经平议》:“古人之词,凡所甚美者,则以玉言之。《尚书》之‘玉食’、《礼记》之‘玉女’、《仪礼》之‘玉饰’,皆是也。”《尚书·洪范》:“惟辟玉食。”陆德明释文引张晏《汉书注》:“玉食,珍食也。”玉晶莹洁白,故也喻晶莹洁白,《楚辞·离骚》:“驷玉虬以乘鹥兮,溘埃风余上征。”又用作敬辞,尊称对方的身体或言行,《左传·昭公七年》:“今君若步玉趾,辱见寡君。”

象形字。《说文》:“出,进也。象艸木益滋上出达也。”本义为外出,与“进、入”相对。小篆取象草木滋生长出形,故言“象艸木益滋上出达也”,段注:“引伸为凡生长之称。又凡言外出为内入之反……艸木由才而屮而 而出,日益大矣。”《说文》“出”与“屮、才、之、生”等字,皆取象于自然中草木之形以言其义,为许慎部首系统性之体现,朱骏声《通训定声》:“才、屯、乙、甲、屮、之、生、耑、出、丰、 、生、乇、 十四文,草木生长之叙。”《诗经·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出”甲骨文像脚(止)从半穴居室内(凵)向外迈出形,取象于人事,孙诒让《名原》:“古出字取足行出入之义,不象草木上出形。”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古人有穴居者,故从止从凵,而以止之向背别出入也。”草木从土里往外长出,人脚板从室内向外走出,构字意图不矛盾。

出外则离开此地,故“出”引申指离开,《诗经·小雅·宾之初筵》:“既醉而出,并受其福。”物出则显现,故又指出现、显露,如出名、水落石出,《庄子·天地》:“至言不出,俗言胜也。”出产犹所产之物出现,故又指产生、出产,《周易·说卦》:“万物出乎震。”又指出仕、做官,《周易·系辞》:“君子之道,或出或处。”又指逾越、超出,《周易·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又指到、临,如出席,《汉书·霍光传》:“筑神道,北临昭灵,南出承恩。”驱逐是被赶出,故又指驱逐,《史记·宋微子世家》:“文公尽诛之,出武、缪之族。”又指发出、发泄,《论语·泰伯》:“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出辞气,斯远鄙倍矣。”制作则出产物品,故又指制作,《礼记·月令》:“命有司,大难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气。”又指往外拿、拿出,《史记·陈丞相世家》:“(陈平)常出奇计,救纷纠之难,振国家之患。”

“崑”是形声字。《说文新附》:“崑,崑崙,山名。从山昆声。”本义为山名,与“崙”构成联绵词“崑崙”,也作“昆仑”,即昆仑山,《山海经·海内西经》:“海内昆仑之墟,在西北,帝之下都……河水出东北隅。”

“昆”是会意字。《说文》:“昆,同也。从日从比。”本义为会同。《太玄·摛》:“理生昆群,兼爱之谓仁也。”范望注:“昆,同也。”比,《说文》:“密也。二人为从,反从为比。 ,古文比。”指亲密、紧密。段注:“其本义谓相亲密也。”“从”小篆作 ,像二人相随形。“比”作 ,为 的反面,像二人侧身紧密相挨形,故训“密”。《说文》“比”古文像二大(人)正立相并形。“从”训“相听”,相听则和顺,有从容之义。从容反面为“比”,有紧迫、紧密义。物之齐同者则易相亲比,所谓方以类聚、人以群分,故比有会同义,日光普照,天下同受其光,徐锴《系传》:“日日比之,是同也。”段注:“从日者,明之义也,亦同之义也。从比者,同之义。今俗谓合同曰浑,其实当用昆、用 。”故“昆”从日从比。或谓“昆”金文像昆虫形,昆虫多而紧密相依,有会同义。崑崙为山名,“昆”指同,盖昆仑山区域广大,所属群山皆是昆仑山,亦有众、相同之意,故“崑”从山昆声。

繁体作“岡”,形声字。《说文》:“岡,山脊也。从山网声。”本义为山脊、山梁。《尚书·胤征》:“火炎昆冈,玉石俱焚。”孔传:“山脊曰冈。”山,《说文》:“宣也。宣气散,生万物,有石而高。象形。”为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徐锴《系传》:“山出云雨,所以宣地气。”徐灏《注笺》:“《艺文类聚》引《春秋说题辞》曰:山之为言宣也,含泽布气,调五神也。”“山”有宣散、产生之用,故训“宣”。“山、宣”上古音同属元部,声近韵同,为声训。张舜徽《约注》引宋育仁:“山者,地之有石而积高者。其命之曰山,以其能宣气散生万物。古人语轻,山、宣之读,固为一音。”山地广大,物产丰富,能够产生动物、植物、矿物,《释名》:“山,产也,产生物也。”“山、产”声同韵近,亦为声训。《礼记·中庸》“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故训“生万物”。“有石而高”指山之构成及外形。王筠《句读》:“丘部云:‘土之高也。’与此对文。无石曰丘,有石曰山,高则所同也。郑注《地官司徒》曰:积石曰山。”“山”甲骨文作 甲三六四二 ,金文作 父丁觚 父壬鼎 ,像群山耸立形。金文又作 克鼎 善夫山鼎 ,山峰线条化。小篆作 ,徐锴《系传》:“象山峰并起之形。”“网”为用绳线织成的捕鱼或鸟兽的工具,甲骨文作 合一○七五四 乙五三二九 ,罗振玉《殷虚书契考释》:“象张网形。”长而高的山脊向四面分散,众多分支坡梁如网状分布,故“岡”从山网声。简化字“冈”是草书楷化而成。

“冈”引申指山坡、斜坡,左思《招隐》:“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也泛指山岭或小山,王逸《九思》:“览高冈兮峣峣。”“岡”后增偏旁山作“崗”,又作“罡”,“岡、崗、罡”音义同。 Yrv39C5LawsGyAKFiPmMBP9kqmq2i2bm8yFk+6gJPhovKXgckzZZyVMaC1GA97q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