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译文】 地气腾升至天而为云,遇冷下降而成雨;寒露之后为霜降,露水夜晚遇冷凝结成霜。
【释义】
《千字文释义》:“阴阳之气既调,于是阳气则蒸而为云雨,阴气则凝而为霜露……此言四时之中,有阳气为云雨,以生万物;有阴气为霜露,以成万物。而后岁功乃成。上句言阳,下句言阴也。”“云腾致雨”言雨水形成的过程,深一层意思是讲天气的转换。云由大地、山川的水气腾升而形成,是水气在空中凝结形,也就是积雨云。云里的水气遇冷而凝结成水滴下落,就形成了雨。地气上腾而为云,雨水下降而润物,故“云腾致雨”也体现了阴阳协和、天地交泰的祥明景象。风雨调和,阴晴适中,则利于万物生长,反之则为灾害。
“露结为霜”字面意思是露水结成了霜,深层意思是讲节气的转换。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霜降,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露”又指寒露,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位,属于九月的节气。九月之时,天气寒冷,露水即将凝结,所以称为“寒露”。“霜”又指霜降,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位,属于九月的中气。寒露之后即是霜降,随着气候的继续变寒,加上晚上气温更低,露水就结成了白色的霜。四季分明、节气有序,则适宜农作物的成长、丰收,反之则为灾年。
《千字文》从开始到“露结为霜”阐述天道,先言天地始分,接着讲日月星辰、天文历法、季节气候,都是天道的范畴,皆为天道“神明”而化育万物的体现。《淮南子·泰族》:“天设日月,列星辰,调阴阳,张四时,日以暴之,夜以息之,风以干之,雨露以濡之。其生物也,莫见其所养而物长;其杀物也,莫见其所丧而物亡。此之谓神明。”
【解字】
象形字,云彩之云后作“雲”,形声字。《说文》:“雲,山川气也。从雨,云象雲回转形。 ,古文省雨。 ,亦古文雲。”本义为云朵,悬浮在空中由大量水滴、冰晶或兼由两者组成可见的聚合体,主要由水气在空中冷却凝结所致。徐灏《注笺》:“《释名》曰‘雲,运也;运,行也’,古文 、 并象云气回转之形。”王筠《释例》:“ 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屈’者。”饶炯《部首订》:“云为山川湿气所生。其形在下,散而为气;其形在上,敛而为云。雲篆从古文云而加雨者,谓‘云行雨施’,云有雨,而其形义尤明也。”《诗经·小雅·白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云遇冷凝结则为雨,故谓“云行雨施”,《说文》“雨,水从云下也”,故“雲”从雨云声。“云”甲骨文像云在天上(一、二)回环重叠形,云气在天,故云上之一或二表示天。中原地区冬天寒冷,人言说则口里有白气(如云)冒出,说话不绝若吞云吐雾,故“云”用作曰、言之义。又增雨作“雲”为本义通行字。古籍中“云”为曰、言义,“雲”为白云义之专字。简化字“云”用古文初形。
“云”也指形状像云者,杜甫《月夜》:“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云高悬在天,故又比喻高,《后汉书·光武帝纪》:“云车十余丈,瞰临城中。”李贤注:“云车即楼车。称云,言其高也。”又为云南省的简称,如云贵川。又用作姓氏,《通志·氏族略》:“云氏,缙云氏之后也。”
繁体作“騰”,形声字。《说文》:“騰,传也。从馬 (朕)声。”本指传递(邮驿)。《淮南子·缪称》:“子产腾辞,狱繁而无邪。”高诱注:“腾,传也。”馬,《说文》:“怒也,武也。象马头髦尾四足之形。”家畜之一,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性温驯而善走,能负重远行。甲骨文作 合一九八一三正 、 合五八四正甲 ,小篆作 ,均像马形。朕,《说文》:“我也。”用为第一人称。《尔雅·释诂》:“朕,我也。”郭璞注:“古者贵贱皆自称朕。”《尚书·皋陶谟》:“皋陶曰:朕言惠,可厎行。”段玉裁谓“朕”之本义为舟缝,泛指缝隙:“按朕在舟部,其解当曰‘舟缝也,从舟灷声’,何以知为舟缝也?《考工记·函人》曰‘视其朕,欲其直也’,戴先生曰‘舟之缝理曰朕,故札续之缝亦谓之朕’……本训舟缝,引伸为凡缝之称。”“灷”(zhuàn)为火种,双手(廾)举火(火)形,舟有缝需要火熏粘胶以修补,故“朕”从舟灷声。“朕”甲骨文作 花东一一九 ,像两手(廾)持工具(丨)填补船(舟)缝状,叶玉森《说契》谓“象两手奉火以釁舟之缝”,引申为缝隙、朕兆,后同音借用为第一人称代词。古驿道邮传急件,须快马奔腾速递,马奔腾时四蹄踏地发出“朕朕”之声,故“騰”从馬朕声。
驿马传递贵快捷,故“腾”引申指奔驰,如万马奔腾,《楚辞·大招》:“腾驾步游。”马奔驰时遇障碍则跳跃而过,故又指跳跃,《庄子·山木》:“王独不见夫腾猿乎?”跳跃是往上跃起,故又指升、登,如腾云,《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马跳跃跨过障碍物,故又指超越,《楚辞·离骚》:“路修远以多艰兮,腾众车使径待。”又指骑乘,慧琳《一切经音义》:“《韩诗》云:腾,乘也。”骑在马上则身体超过马,故又指凌驾,《诗经·鲁颂· 宫》:“不亏不崩,不震不腾。”郑玄笺:“震、腾,皆谓僭逾相侵犯也。”又指挪移、使空,如腾房间。又指抄写,《睡虎地秦墓竹简》:“遣识者以律封守,当腾,腾皆为报,敢告主。”
会意兼形声字。《说文》:“致,送诣也。从夊从至。”本义为送去、送到。《汉书·武帝纪》:“其遣谒者巡行天下,存问致赐。”颜师古注:“致,送至也。”夊(suī),《说文》:“行迟曳夊夊,象人两胫有所躧也。”本指行走迟缓,后作“绥”。徐灏《注笺》:“谓缓步而行夊夊然,若有所曳也。故通作绥。”“夊”小篆作 ,像人两腿有所拖曳形,王筠《句读》:“ 象两胫, 象所躧。”段注:“行迟者,如有所拕曳然,故象之。”甲骨文作 乙二一一○ ,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古文从夊之字皆作 若 ,象到止形,意与止同,均所以示行动。”至,《说文》:“鸟飞从高下至地也。从一,一犹地也,象形。不,上去;而至,下来也。 ,古文至。”本义为到、来到。小篆作 ,像鸟高飞落地形。甲骨文作 乙七七九五 、 粹一○○四 ,金文作 盂鼎 ,罗振玉《雪堂金石文字跋尾》:“ 乃矢之倒文,一象地, 象矢远来降至地之形。”小篆取象自然之飞鸟落地,甲骨文取象人事之矢落地,取象虽异,其到、抵达的构字意图相同。“夊”指行走,“至”指到达,“致”是将物品送(运行)去、送到,故“致”从夊从至。“至”也为声符,朱骏声《通训定声》:“至亦声。”
“致”也指达到,《荀子·性恶》:“故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也。”又指传达,《诗经·小雅·楚茨》:“工祝致告,徂赉孝孙。”郑玄笺:“祝以此故致神意,造主人,使受嘏。”又指施行、执行,《商君书·修权》:“数如严令而不致其刑,则民傲死。”又指招引、引来,《周易·需》:“需于泥,致寇至。”又指求得、取得,《论语·子张》:“君子学以致其道。”又指委、给予,《周易·困》:“君子以致命遂志。”归还是将物送至物主,故又指归还,《礼记·王制》:“五十而爵,六十不亲学,七十致政。”郑玄注:“致政,还君事。”穷尽是到达极致,故又指竭尽、穷尽,《论语·子张》:“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又指详审、推究,《礼记·乐记》:“致乐以治心。”志向是希望达到的,故又指志向、目标,《周易·系辞》:“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又指意态、情趣,如兴致、情致,《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性度恢廓”,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干还,称瑜雅量高致。”又指精密、周密,后作“緻”,今又为“緻”的简化字,《礼记·月令》:“毋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必功致为上。”又用作副词,极其,《荀子·荣辱》:“志意致修,德行致厚,智虑致明,是天子之所以取天下也。”
象形字。《说文》:“雨,水从雲下也。一象天,冖象雲,水霝其间也。 ,古文。”本指从云层中降向地面的水滴。空气中的水蒸气上升到天空中遇冷凝成云,再遇冷聚集成水点,降下来就是雨。《诗经·小雅·甫田》:“以御田祖,以祈甘雨。”饶炯《部首订》:“山川湿气,上结而为云。天阳下降,与云相郁,蒸而为雨。《易》曰‘云行雨施’是也。篆象油然作云、沛然下雨之形。”桂馥《义证》:“‘冖象云’者,垂覆之象。”甲骨文皆像雨从天(一)而降形; 为省体,像雨水降落形;又作 ,为繁体,上横为饰笔。战国楚系文字承此形作 ,秦系文字作 ,为隶、楷所承。
雨能润泽万物,故“雨”也比喻教泽,像雨一样润泽大地万物,简文帝《上大法颂表》:“泽雨无偏,心田受润。”雨滴分散落下,故又指离散,祢衡《鹦鹉赋》:“何今日之雨绝,若胡越之异区。”
“雨”又音yù,作动词指降雨,《诗经·小雅·大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又指自上而下,像雨一样地降落,《诗经·邶风·北风》:“北风其凉,雨雪其雱。”雨点多密集,故又指密集地射击或投掷,《墨子·备蛾傅》:“烧答覆之,沙石雨之。”雨润泽万物,故又指润泽,《说苑·贵德》:“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 雨 人。”雨能灌溉田地,故又指灌溉,孟郊《终南山下作》:“山村不假阴,流水自雨田。”
形声字。《说文》:“露,润泽也。从雨路声。”《玉篇》:“露,天之津液,下所润万物也。”本义为露水,空气中水汽因冷而凝结于地面或物体表面的水珠。《诗经·小雅·湛露》:“湛湛露斯,匪阳不晞。”露珠与雨滴形同,皆能润泽物,露水附于草木,在外表而显明,道路在外显而易见,故“露”从雨路声。
露能滋润物,故“露”引申指润泽,《诗经·小雅·白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陈奂传疏:“是鲜润之白云下露,润彼菅之与茅,使之得长。”在物为润泽,在人为恩泽,故又喻荫庇、恩泽,《国语·晋语》:“知子之道善矣,是先主覆露子也。”王引之《经义述闻》:“露与覆同义。”露水显露在物表,故又指显露,《礼记·孔子闲居》:“庶物露生。”露水暴露在外,故又指暴露,《楚辞·九章·涉江》:“露申辛夷,死林薄兮。”又指露天、在屋外,《史记·平准书》:“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事物泄露则明显,故又指泄露,《后汉书·皇甫嵩传》:“角等知事已露,晨夜驰敕诸方,一时俱起。”机密泄露则会坏事,故也指败坏、破坏,《荀子·富国》:“入其境,其田畴秽,都邑露。”羸弱是身体败坏的体现,故又指羸弱、疲惫,《左传·昭公元年》:“于是乎节宣其气,勿使有所壅闭湫底,以露其体。”露水润物而珍贵,故又指芳冽的酒,又指用花、果、药材等蒸馏成的饮料或在蒸馏水中加入药料、果汁等制成的饮料,如果子露。又指稀酒精中加香料制成的化妆品,如花露水。
“露”又音lòu,显现出来,如露光、露马脚。
繁体作“結”,形声字。《说文》:“結,缔也。从糸吉声。”本义为打结,使条状物相交联形成疙瘩或用这种方式制成物品。徐灏《注笺》:“凡以绳屈之为椎,谓之结。”《周易·系辞》:“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糸(mì),《说文》:“细丝也。象束丝之形。读若覛。 ,古文糸。”本义为细丝。张舜徽《约注》:“细丝谓之糸,犹粟食谓之米,木上谓之末,眉发谓之毛,分枲谓之麻,艸之初生者谓之苗,皆双声语转,并有细义。”“糸”甲骨文作 乙一二四 ,小篆作 ,像束丝之形。罗振玉《增订殷虚书契考释》:“ 象束余之绪,或在上端,或在下端,无定形。”“糸”后作织丝类字的偏旁,简化作“纟”。吉,《说文》:“善也。从士、口。”本义为善、吉祥。士人修道尊礼,口出善言而不道恶语,言皆有理而得体,徐灏《注笺》:“从士、口,所以异于野人之言也。《小雅·都人士》篇:彼都人士,出言有章。”“吉”甲骨文作 合五二四七反 、 合五二六三 ,于省吾《双剑誃殷契骈枝三编》:“象置勾兵于 庐之上,本有保护坚实之意。故引申之为吉善、吉利也。”古人以丝绳(糸)打结,结绳而治求记事的完备牢固,与他人缔结盟约也是求友善关系牢固,缔结、交结皆有吉善之意,故“結”从糸吉声。
“结”也指结子或像结子一类的块状凸出物,如喉结、蝴蝶结,《左传·昭公十一年》:“衣有襘,带有结。”绳结能束缚物,故又指束缚、缠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乃割皮解肌,决脉结筋。”绳结有阻隔之用,故又指箝制、闭住,《史记·淮南衡山列传》:“结九江之浦,绝豫章之口。”打结则两绳交错相连,有构建意,故又指结构、建造,陶潜《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结是两绳相交,故又指交接、连接,《吕氏春秋·勿躬》:“车不结轨,士不旋踵。”结为团状,故又指团聚、联合,《史记·吴王濞列传》:“吴王犹恐其不与,乃身自为使,使于胶西,面结之。”又指结交,《周礼·春官·典瑞》:“琬圭以治德,以结好。”打结则绳子相连,故又指缔结、组织,如结婚,《左传·隐公七年》:“齐侯使夷仲年来聘,结艾之盟也。”又指凝结,江淹《丽色赋》:“鸟封鱼敛,河凝海结。”上古结绳之时,打结或表示一事完成,故又指结尾、终局,《淮南子·缪称》:“故君子行斯(期)乎其所结。”又指总束、了结,如结账、结业。打结则形成结,故又指形成,如结仇、结怨,《汉书·礼乐志》:“登蓬莱,结无极。”打结则绳子缠绕在一起,故又指屈曲、盘结,《礼记·月令》:“(仲冬之月)蚯蚓结。”
“结”又音jì,头顶发髻,通“髻”,《楚辞·招魂》:“郑卫妖玩,来杂陈些。激楚之结,独秀先些。”又指系,江淹《别赋》:“君结绶兮千里,惜瑶草之徒芳。”
“结”又音jiē,指植物生长果实,如结果、结瓜。又指坚硬、牢固,如结实。
繁体作“爲”,会意字。《说文》:“爲,母猴也。其为禽好爪。爪,母猴象也。下腹为母猴形。王育曰:‘爪,象形也。’ ,古文爲。象两母猴相对形。”许慎据小篆字形作母(猕)猴解,徐灏《注笺》:“母猴犹言猕猴,猴性好动,故爲字从爪,象猴形。”许慎“母(猕)猴”之训必有所承,构形亦与“爲”字作为义相合。凡劳作、作为,人则多用手,兽则多用爪,故古人以爪体现作为,而猕猴最为好爪好动,故“爲”从爪。“为”甲骨文从又牵象,会役象劳作之意,本义为作为。罗振玉《增订殷虚书契考释》:“为字古金文及石鼓文并作 ,从爪从象,绝不见母猴之状,卜辞作手牵象形。知金文及石鼓从 者,乃 之变形,非训覆手之爪字也。意古者役象以助劳,其事或尚在服牛乘马以前。”张舜徽《约注》:“远古我国中原一带本为产象之地,故今河南省境古称豫州。豫者,大象也。证以殷墟遗物中有镂象牙礼器及象齿甚多,卜辞中亦有获象之语,知在殷世,象犹盛产于中原,古人役使之,若后世之用牛马然,理或有之。为字从手从象,亦犹牧字从攴从牛,驭字从又从马耳。”以猕猴好动爪子表示多作为,以手牵象表示大作为,都合构字意图,不必以此非彼。“为”战国楚系文字作 包山二·一六 、 铸客鼎 ,为《说文》古文 由来。简化字“为”由草书楷化而成。
“为”也指制作、创作,《周礼·春官·典同》:“典同掌六律六同之和,以辨天地四方阴阳之声,以为乐器。”也指治理,《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又指治疗,《左传·成公十年》:“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又指学习、研究,《论语·阳货》:“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又指设置、建立,《商君书·君臣》:“民众而奸邪生,故立法制,为度量以禁之。”又指谋求,《孟子·尽心》:“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又指演奏、吟唱,《汉书·杨敞传》:“家本秦也,能为秦声。”又指办、行,《尚书·益稷》:“予欲宣力四方,汝为。”郑玄注:“布力立治之功,汝群臣当为之。”又指充当、担任,《论语·雍也》:“子游为武城宰。”又指变成、成为,《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又指行为,《国语·晋语》:“诸侯之为,日在君侧,以其善行,以其恶戒,可谓德义矣。”又指用,《左传·桓公六年》:“在我而已,大国何为?”又指施、给与,《老子》八十一章:“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朱谦之校释引严可均:“‘既以为人’御注作‘与人’。”又指有,《孟子·滕文公》:“夫滕,壤地褊小,将为君子焉,将为野人焉。”赵岐注:“为,有也。虽小国,亦有君子,亦有野人。”又表判断,《论语·微子》:“夫执舆者为谁?”又指使,《周易·井》:“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又用作代词,表示第三人称,相当于“其”。又用作介词,相当于“被,于、在,对、向,与、同”。又用作连词,相当于“和,则、就,如、若,抑、或,与”。又用作助词和语气词。
“为”又音wèi,指佑助、帮助,《诗经·大雅·凫鹥》:“公尸燕饮,福禄来为。”又用作副词,表将要。又用作介词,表示原因或对象。
形声字。《说文》:“霜,丧也。成物者。从雨相声。”本义为自然界的霜,指靠近地面的空气在温度降到0℃以下时,所含水汽的一部分附着在地面上或靠近地面的物体上,凝结成的白色结晶体。朱骏声《通训定声》:“土气津液从地而生,薄以寒气,则结为霜。”“霜、丧”上古音皆为阳部,声近韵同,为声训。《释名》:“霜,丧也。其气残毒,物皆丧也。”《京房气候》:“霜成就万物。”张舜徽《约注》:“霜、雪皆有杀伤之力,凡为患禾稼之害虫,至是始尽,而后来年可望丰收。故古人云‘雪兆丰年’,又曰‘丰年之冬,必有积雪’,皆即此理。许训霜为丧,又申之曰成物者,亦斯意耳。”《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毛传:“白露凝戾为霜,然后岁事成。”霜、雨皆是水汽凝结而成,霜附着于地面,“相”有辅佐、辅助、附着等义,故“霜”从雨相声。
霜是白色晶体,故“霜”引申指白色,杜甫《古柏行》:“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又指像霜的东西,苏轼《送金山乡僧归蜀开堂》:“冰盘荐琥珀,何似糖霜美。”霜洁净无染,故又指志行高洁,陆机《文赋》:“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李善注:“怀霜、临云,言高絜也。”由肃杀义引申指严厉,《南史·陆慧晓传》:“王思远恒如怀冰,暑月亦有霜气。”又比喻锋利,左思《吴都赋》:“钢镞润,霜刃染。”李善注引刘逵:“霜刃,言其杀利也。”又为年岁的代称,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书怀奉呈湖南亲友》:“十暑岷山葛,三霜楚户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