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911年 辛亥 一岁

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一)午后12时45分 ,陈梦家出生于南京,当时全家住在南京市汉中路的金陵神学 ,父亲陈金镛(1869—1939)是金陵神学的提调 ,即是金陵神学的中方负责人,“父亲是书院里最有权势的华人,且在壮年,不免为许多神学生所最畏惧的人了” 。母亲蔡灵恩(1879—1962),德清人,比陈金镛小十岁,“我母亲粗通文字,懂罗马拼音,极壮,有统治家务的才能”

陈梦家祖籍浙江上虞,祖居位于上虞县城百官镇小桃园的陈家道地。高祖父叫陈学元,曾祖父叫陈文宝。祖父陈玉兰是个魁梧高大的汉子,凭着家里一只木船,在曹娥江一带谋生。祖母是位基督教徒,一个寡笑严正的人。陈梦家的弟弟陈梦熊有文:“玉兰公在一次族里间打群架的斗殴事件中,不幸伤重不治而死,年方42岁。陈玉兰生前养育了两男两女。两男分别叫陈金镛和陈金铃,就是我们的父亲和叔父。” “因为我们是入景教籍的人,宗祠不填我们的名字。”

关于祖居的下落(变卖),陈梦家也有过描述:“(祖父)因为饮酒,致到临终时把所有祖传百官镇上小桃园的房屋卖掉。这里隐隐遗给我们一种强傲的特性,因为那座祖产的邻居,有个富户姓谷的,他欺负我家的衰落,把豆子一盘一盘晒在我们的空院上,我祖父为此生气一脚踢翻了,引起谷家发誓要收买我们的祖产,直到祖父临死时为债务胁迫才答应出卖。”

陈金镛出生于浙江上虞县的百官镇,抗战期间卒于上海,字敂应。他幼年失怙,从小寄居在他自己的外婆家,得到机会进入教会学校读书并入了教。陈金镛宗教观的形成,他自己曾说过:“鄙人自七岁就曹娥镇教会小学读书,常听见我的外祖母对我说:你能学到你的先生做一个传道人,我愿已足。鄙人宗教观念的起点,即基于此。”

陈金镛7岁就读于曹娥镇教会小学,经杜秉绅老先生介绍,11岁(1879)那年,他单身过钱塘江进教会学校杭州育英义塾读书 ,接受新式的西方教育,而后陈金铃也到了育英义塾学习。除诵读圣经外,他们还学习了天文、地理、格致、数学等。陈金镛19岁毕业后因为年小体弱又住了一年,之后做过几年传教的职务,“曾先后在杭州延定巷、德清新市镇、武康上柏镇等地的小学担任教席,生活动荡不定,十分清苦” 。大约25岁那年,陈金镛在上柏镇遇到一位老牧师蔡礼英,蔡牧师将次女蔡灵恩许配给了他。接着,陈金镛应宁波江北岸崇信书院和崇德女校之聘,迁居宁波,开始建立家庭生活。

陈金镛夫妇俩住在宁波有十三年,陈金镛任宁波崇信书院 教习与崇德女校 校长。“我父亲当教习与女校校长都以严明闻……他的通时识务为当时一般人所不及。”

十三年中生下了陈梦家的四个姐姐,分别是陈秋光、陈调盐、陈郇磐、陈冕珠,出生于1906年的陈梦杰也是在宁波出生的。由于陈金镛的识见,陈梦家的姐姐们都免受了缠足的痛苦,先后被送到教会学校苏州景海女子师范学校 学习,受到正规的教育,并且都学了钢琴。

清光绪三十年(1904),美国南、北长老会共同在南京创办金陵圣道书院,1906年正式开学。院长甘路得函聘陈金镛任教,于是陈金镛就圣道书院半教半读,并且成了这个书院的创办者之一,全家搬到南京,“鄙人于1906年冬,承长老会金陵圣道书院董事部之聘请,来任教席” 。当时上海的商务印书馆是由陈金镛的几个同窗发起创办的,竭力要他去,而陈金镛立志献身他的信仰,前往南京。1908年,陈金镛毕业留校,成为正式教师。司徒雷登也在金陵圣道书院任教,两人成了朋友,有过合作,上海广学会于1910年9月初版的《圣教布道近史》由司徒雷登口述、陈金镛执笔。

1910年,由美国长老会的圣道书院、卫理公会的圣道馆、基督会的圣经学校合并成立金陵神学,校址设在金陵圣道书院内。

金陵神学位于当时的南京西城,神学院的墙外是五台山,朝西有座庙。他们家在校门附近,上去一个斜坡,一个大草坪,上坡三座大洋楼。沿坡尚有两座西教习的住宅,有藤萝爬在楼台上,永年发青。

1914年2月,金陵神学创刊《神学志》,为季刊,陈金镛主编,专以发扬教义、指导牧师为宗旨。

1919年,由于金陵神学内部的人事纠纷,全家迁往上海,陈金镛任上海广学会书局《明灯》杂志主编。陈金镛还先后出版有《余之生活观》(1926)、《雅各书之研究》(1926)、《讲范》(1927)、《中国的宗教观》(1939)等著作。

南京和上海时期,陈金镛夫妇又先后生下五女、次子陈梦士、三子陈梦家、六女陈余妍、四子陈梦熊、七女陈智灯、五子陈梦罴。五女伴着她终身不治的夜遗症长大,没能活过14岁。陈余妍在5岁时被疯狗所咬,死于狂犬病。陈家除陈梦家外的其他几个子女的情况:

长女陈秋光(1895—1971) ,在景海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留校当了教员,后来又当了教务主任,因为要照顾孩子和父母一家而辞职,她的丈夫杨益慧是陈金镛的学生,毕业后在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工作

次女陈调盐(1897—1940),17岁开始自食其力,以教钢琴谋生,独身,四十多岁因肺病离世。

三女陈郇磐(1901—1976),毕业后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实验学校当音乐教员,抚养了陈梦家及其以下的四个弟妹,曾赴法留学,在巴黎结识了学者金树章,后来两人结婚。

四女陈冕珠(1903—2002),在苏州景海师范学校留校任音乐教员,后来成为陈梦家夫人的赵萝蕤 就是她的学生。她的丈夫刘仁政(1904—1987),是位思想进步的民族资本家,在北京和上海都开设了公司,在上海开设了正德兴进出口公司,主要从事出口贸易。新中国成立后,陈冕珠夫妇去了香港,曾多次回内地。

长子陈梦杰(1906—1988),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在上海开设美大进出口行,做进出口生意,大约1950年代中期全家去了香港。

次子陈梦士(1909—1990),中央大学毕业后在广东林厅工作,1943年前后转到香港经商,开过中亚药房,后改做珠宝生意。

四子陈梦熊(1917—2012),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南联大毕业后到了位于重庆的中央地质调查所工作,1952年地质部成立后,陈梦熊被分配到地质部工作,全家从南京迁到北京。夫人沙频之(1922—1984),是书法家沙孟海的次女,育有两子,分别是陈思行、陈泽行。

七女陈智灯(1920—2000),景海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南京鼓楼附近的幼稚园工作,她的丈夫官知义是陈梦熊西南联大的同学。

五子陈梦罴(1922—1952),他的工作一直不稳定,当陈冕珠一家去香港时,刘仁政把在上海经营的公司交给陈梦罴。陈梦罴在“三反”运动中被作为有贪污行为的“大老虎”抓了起来,在一次批斗时,突发脑出血而过早地去世。

据说陈梦家出生时,他母亲梦见一大群猪。据赵珩回忆:

我印象最深的是有次在院中玩耍,陈梦家伯伯忽然向我招招手,让我跑到他身边。他突然对我说:“你知道我为什么叫陈梦家?”我摇摇头说不知道。他继续说:“我娘生我的头天晚上做了一个梦,看见一大群猪。猪是什么?猪在古时候也叫做豕,我总不能叫梦猪吧?于是我娘就在豕的上面加了个宝盖,我就叫梦家了。”

婴孩时期的陈梦家受到了宗教洗礼,“当我是婴孩的时候一位老牧师为我施洗。我知道父亲一定私心切望我能继承他的职志”

10月,武昌起义爆发。下旬,南京城内戒严。此时,陈梦家出生才几个月,还在襁褓中,全家一度逃难到上海。那时辫子军把持城门,父亲和五岁的大哥一同装了假辫子,出南京城时受兵士阻难,正巧一个熟悉的外国教士骑马出城,因而得救。 ve5/YBnk68QpzQhvs+mGsah5sXwjERAO9psPMuAd67r1Btzt/aRvWKYPv0pXHD3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