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中医病名现代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克罗恩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对临床提出了巨大挑战,中医防治克罗恩病的研究也逐渐得到了重视。中医对克罗恩病的认识也在逐渐发展,逐步开始构建中医诊治克罗恩病的理论体系。为了使研究具有普遍适用性,首先要做的就是厘清所研究疾病的中医病名,而目前中医在诊治克罗恩病上多依据症状,这样难以应对克罗恩病复杂的临床表现,如果找不到克罗恩病的核心病机,则临床诊治无法进一步突破。另外,在病名上没有统一、恰当的认识,既不能满足临床、教学、科研的需求,也成为构建克罗恩病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障碍。纵观现代中医对克罗恩病的研究,针对克罗恩病病变的确定,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性的观点:一是从《黄帝内经》所提出的“肠痈”角度去认识:因为克罗恩病是一种以肠道溃疡为主要病变的全身性疾病;二是从“泄泻”“久泄”“小肠泻”去认识:腹泻是克罗恩病常见的症状之一,但中医“泄泻”的范围太广,涉及多种现代的疾病,与克罗恩病的契合度不高,并不能体现克罗恩病的核心问题,从泄泻角度认识克罗恩病无法为本病的中医诊治提供有效的思路;三是从“腹痛”角度去认识:与泄泻一样,其外延太宽,虽然腹痛是克罗恩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而且气机郁滞也是克罗恩病的主要病机之一,但涉及腹痛的中医古代文献太多,缺乏特异性,不能很好地指导临床。

鉴于克罗恩病的临床表现复杂、症状多样化,我们认为基于陈实功对疮疡的论述,“肠痈”这一病名较为契合克罗恩病的整体情况,推荐使用“肠痈”作为克罗恩病的中医病名。对于消化道以外的病变,则在肠痈诊断基础上参考“肛痈”“痔漏”“流注”诊治,这样有利于进行中医药诊治克罗恩病的进一步研究。 6Av9SMetwFEf0P02QnTbA9Ed4CBnLkEcrYMEDLrk5KN3AYihFnkMPRsLDeMWYY0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