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说说宝宝常见病用药

◎发热

发热是身体对抗感染的积极防御机制,它本身不是一种疾病。所以如果宝宝发热不超过38.5℃,就可以用物理降温的方式应对;如果发热超过38.5℃,就要服用退热药了。泰诺林(对乙酰氨基酚)和美林(布洛芬)是推荐的两种退热药,家长可以放心给宝宝选用。此外,小儿退热栓剂也是很安全的退热药,而阿司匹林如今已经不建议用于宝宝退热了。

泰诺林(对乙酰氨基酚)

适用年龄: 3个月龄以上。

用法: 两次服药要间隔4~6小时,每日不超过4次。给宝宝用的有两种剂型——婴幼儿使用相对浓缩(100毫克/毫升)的滴剂,大一些的宝宝可以使用相对稀释(32毫克/毫升)的配剂。

优点: 吸收快速而且完全,口服30分钟内就能产生退热作用。对胃肠道基本没有刺激,对血小板功能以及凝血功能没有影响,没有肾毒性,所以安全性比较高。

缺点: 控制退热时间为2~4小时,短于美林的控制退热时间。主要不良反应是肝脏损害。如果宝宝患有肝脏方面的疾病,使用泰诺林之前要先咨询医生。

美林(布洛芬)

适用年龄: 6个月龄以上。

用法: 服药间隔6~8小时,每日不超过4次。

优点: 退热平稳而且持久,控制退热时间为6~8小时。而且它对39℃以上高热的退热效果比泰诺林要好。

缺点: 不良反应比泰诺林多一些,有轻度的胃肠道不适,偶有皮疹和耳鸣、头痛、影响凝血功能等,也可能引起胃肠道出血而加重溃疡;在脱水的状态下偶见可逆的肾损伤。如果宝宝有肾脏疾病、哮喘、溃疡或其他慢性疾病,使用美林之前要先咨询医生。

小儿退热栓剂(对乙酰氨基酚栓剂)

小儿退热栓剂是直肠给药,适用于呕吐或者对口服药抗拒的宝宝。每千克体重的用量为10~15毫克,家长可以根据宝宝的体重决定是用半粒、1粒、1.5粒还是2粒,可以4小时使用一次,每日不超过4次。使用时可以在栓剂上涂少许橄榄油作为润滑剂。

宝宝发热如果不超过38.5℃,可以用湿毛巾敷在额头上物理降温。

无论是泰诺林还是美林,理想的用量是根据宝宝的体重来计算,而不是年龄,但这在实际中却不太方便操作。实际上往往会根据宝宝的年龄决定用药量,也就是说明书上标注的用量。如果宝宝与同龄宝宝的体重相差不大,这种按年龄用药的方法也是安全有效的。

注:表格数据仅供参考,以医嘱为准。

吃了退热药再捂汗?千万别这样做

一些家长会在给宝宝服用退热药后再捂上被子,认为宝宝服药后再出汗,退热效果更好,其实这种做法是错的。宝宝出汗后肯定会退热,但体内同时也会消耗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对于成年人来说,出汗后可能只是感觉口渴,而宝宝却容易脱水,一旦出现大脑和脏器损伤,后果可比发热严重多了。

所以千万不要给宝宝捂汗,而是要尽量让宝宝多喝水,只有充足的水分经皮肤散热,高热才能退去。因为体内缺水时,即使服了退热药也达不到预期的退热效果。

如果宝宝发热,最好是选择一种退热 药服用,以后也坚持使用这种药。为了确 保用药安全,应该避免同时或交替给宝宝 使用两种以上的退热药。想这样用一定要 先咨询医生,得到允许后也应该在医生的 指导下进行。

为了保证用药量的准确和用药安全, 在给宝宝服用泰诺林期间,也不能同时服 用其他含对乙酰氨基酚的药品。同样的, 在给宝宝服用美林期间,也不能同时服用 其他含布洛芬的药品。

◎感冒

宝宝一有感冒,很多家长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带宝宝去医院,吃药和输液反正得有一个才放心。其实是否需要给宝宝用药,要根据感冒症状的轻重,以“不用、少用、局部用药、口服药物”这样的思路去考虑。吃不吃感冒药都不会缩短病程,而且感冒药并不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的,只是用于缓解感冒伴发的发热、流鼻涕、咳嗽等症状。

慎用复方感冒药

我国还没有对复方感冒药进行年龄上的限制,所以目前仍然有大量的复方感冒药应用于各个年龄段的宝宝身上。而在美国,4岁以下的宝宝是不推荐使用复方感冒药的,2岁以下更是禁止使用。这主要是基于以下三点的考虑:

1.感冒药在2岁以下宝宝身上做的研究很少,通常是根据成人的剂量推算出儿童的剂量,所以无法保证用药安全;

2.儿童感冒药多为复方制剂,含抗过敏成分、减轻充血的伪麻黄碱等成分,一旦过量会造成很大危害,特别是年幼的小宝宝;

尽量给宝宝选择单方感冒药,慎用复方感冒药。

3.宝宝的大部分感冒是自限性疾病,病程一般是5~7天,即使服用感冒药也不会缩短病程。感冒药成分复杂,以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为例,在说明书中的“有效成分”这一栏里,就标明它不仅含有退热止痛成分的对乙酰氨基酚,还含有抗过敏的扑尔敏等成分,所以,只要感冒不严重,不必吃药。

那么,普通感冒既然没有特效感冒药,也不推荐使用复方感冒药,那该怎么办呢?家长最好的做法是做好护理,缓解宝宝的感冒症状,应该让宝宝多饮水,多休息,保证正常排尿和排便。不得已时再选择控制症状的药物,而且尽量对症选择单方药品,即只有一种有效成分的药品。

常见的儿童复方感冒药,如优卡丹(小 儿氨酚烷胺颗粒)、护彤(小儿氨酚黄那敏 颗粒)、金立爽(氨金黄敏颗粒)等,家长要 慎重给宝宝使用,务必对症选择正规药厂 生产的,而且不能再使用含相同有效成分 的其他药品,避免有效成分过量,最好有 医生的指导。

比如复方感冒药里通常含有抗过敏的 成分扑尔敏,在一些感冒药里用的名称是 氯苯那敏,在另一些感冒药里可能用的是 氯苯吡胺,氯苯那敏和氯苯吡胺看上去是 不同的药,其实却是同一种药,如果不加 注意,就容易造成重复用药。

◎抗生素

由于经常有滥用抗生素导致不良反应事件的报道,导致很多家长都不敢给宝宝使用抗生素,这和一生病就用抗生素一样,都是错误的做法。如今大医院的儿科都比较正规,一般的感冒发热也会检查血常规。如果宝宝的感冒是细菌感染,就要使用抗生素;如果医生连血常规都不做就开抗生素,就有滥用抗生素的嫌疑了。

儿科常用的抗生素主要是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相比于感染对宝宝的损伤,这些抗生素的副作用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此外,大环内酯类中的阿奇霉素也是比较常用的抗生素。

青霉素类

青霉素类是杀菌性抗生素,干扰细菌的细胞壁合成。青霉素在人体组织和体液中的渗透性比较好,由于细菌细胞有细胞壁,而人体细胞没有细胞壁,有效抗菌浓度的青霉素对人体细胞几乎没有影响,所以青霉素类对人体的毒性很低。

儿科常用的青霉素G(注射剂)、青霉素V(片剂、颗粒剂)和普鲁卡因青霉素(注射剂)等,都属于一级抗生素。

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分级

滥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强,甚至导致最后无抗生素可用。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国家从2012年开始对医院抗生素的使用进行严格限制,将不同抗生素分三级管理,赋予不同资历的医生开不同级别抗生素的权限。

一级抗生素:非限制使用级,指经过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的抗生素,有处方权的医生都可以开。

二级抗生素:限制使用级,与一级抗生素相比,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的耐药性等方面存在某些局限性。这类抗生素的使用要接受主治医师以上级别的医生指导和监督。

三级抗生素:特殊使用级,包括不良反应明显、不宜随便使用的;常用容易使病菌过快产生抗药性的;疗效、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少,不优于现用药物的;适应证、疗效、安全性还有待检验的新上市的、价格昂贵的。如果需要使用这些抗生素,应由感染专科医师或有关专家会诊同意才行。

在首次使用青霉素前,医生都会给宝宝做青霉素皮试,以判断宝宝 是否对青霉素过敏,家长要记好皮试结果,以便以后用药安全。如果宝 宝对一种青霉素过敏,可能对其他青霉素类药物、头孢类药物也会过敏。 有哮喘、湿疹、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的宝宝应该慎用青霉素。

头孢菌素类

头孢菌素类如今已经发展到第四代了,一代头孢主要的副作用是肾毒性,到了二代时肾毒性降低,到了三代时肾毒性已经很小了,到了第四代头孢时,已经没有了肾毒性。第一代到第四代的头孢菌素类,具体药物根据各自的特性被分入一级或二级抗生素。

阿奇霉素

阿奇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商品名包括希舒美、泰力特、丽珠奇乐等。阿奇霉素的口服剂型属于一级抗生素,而注射剂型属于二级抗生素。阿奇霉素口服后吸收迅速,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组织,在组织内的浓度可以达到同期血药浓度的10~100倍。口服的生物利用度为37%,食物可以减少其生物利用度约50%,所以应该空腹服用。

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后,血液中的白 细胞会减少,有些人因此认为头孢类消炎药 会杀死白细胞,其实这完全是误解。使用头 孢菌素类抗生素后,绝大多数细菌被消灭,因 此血液里的白细胞会降低到正常水平。如果 这时候合并病毒感染(在细菌感染的时候,人 体的抵抗力会下降,病毒容易乘虚而入),往 往会导致白细胞降到正常水平以下,这其实是 病毒感染所致,而不是抗生素的副作用。

◎过敏

宝宝过敏一直是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实际上过敏的发生率确实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年幼的宝宝更是易发人群,这与生活习惯和环境的变化有很大关系。如果宝宝出现过敏症状,家长首先要带宝宝去医院做过敏原测试,确定过敏原具体是什么,然后有针对性的预防和用药。

第一代抗组胺药的代表药物就是扑尔敏(氯苯那敏),特点是药效迅速可靠,因此也被广泛用在感冒药里。但不好的地方就是服药后会出现嗜睡、头晕、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反应,而且维持的时间短。

第二代抗组胺药属于长效药物,每日只能使用一次。虽然抗过敏的效果比第一代稍差些,但嗜睡的副作用更小一些,几乎没有明显的镇静作用,代表药物有开瑞坦(氯雷他定)和仙特明(西替利嗪),这也是现在推荐给宝宝使用的2种抗过敏药。

1.仙特明(西替利嗪)

仙特明主要用于治疗季节性鼻炎、眼结膜炎,长期性过敏性鼻炎、瘙痒引起的荨麻疹。片剂的规格是10毫克。儿童多用滴剂,规格为10毫克/毫升。12岁以上的儿童每日1片,在晚饭前服用,或者每日2次,每次5毫克。6~12岁的宝宝每日服用10毫克;2~6岁的宝宝每日服用5毫克。

仙特明有轻微的镇静作用,与开瑞坦相比有一点嗜睡作用,但不同的宝宝反应会不一样,个别宝宝的嗜睡症状可能更明显。总体来说不良反应轻微且多为暂时性。

2.开瑞坦(氯雷他定)

开瑞坦主要用于过敏性鼻炎、急慢性荨麻疹等。糖浆的规格是60毫克(60毫升),片剂是10毫克。12岁以上的儿童每日10毫克;2~12岁的宝宝则要按体重决定用量:30千克以上的宝宝每日10毫克;低于30千克的宝宝每日则是5毫克。

开瑞坦没有镇静或抗胆碱作用,罕见乏力、头痛、口干、胃肠道不适等反应。

过敏体质

宝宝如果从小就表现出很明显的过敏症状,比如揉眼睛、揉鼻子、打喷嚏、反复咳嗽甚至喘息,就可能是过敏体质,将来发生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概率会明显增高。

过敏体质的宝宝很容易生病,特别是爱感冒咳嗽,很多家长不知道这是过敏体质引起的系列病症,而是当作感冒咳嗽来治疗,结果宝宝的病情总是反复,始终不能痊愈。

◎咳嗽、咳痰

和门诊的同事在一起交流的时候,印象比较深的就是很多家长在宝宝咳嗽时,对选用的止咳药只有一个笼统的概念,并不清楚是以祛痰为主还是以镇咳为主。而我们平时说的止咳药,其实分为祛痰药、镇咳药和平喘药3种,选择哪种不仅关系到疗效的问题,而且关系到是否对症,由于影响宝宝健康安全,因此马虎不得。

从医生的角度说,首先要明确咳嗽的原因,如果是感染引起的,就要治疗感染;如果是过敏引起的,就要进行抗过敏治疗……

普通感冒引起的轻微咳嗽,一般不需要吃止咳药,感冒好了,咳嗽自然也会消失。对于一般的咳嗽痰多,给宝宝所选的药物应该以祛痰为主,而不能粗心使用镇咳药。只有因胸膜、心包膜等受刺激而引起的频繁剧咳、干咳,才能短时间地使用镇咳药,即使是肺炎也要慎用,因为镇咳药对宝宝的神经系统影响很大。

沐舒坦(氨溴索)

宝宝常用的止咳药是以祛痰为主的沐舒坦,用于咳嗽不严重而痰多的情况。沐舒坦是一种酶类药物,它会将痰液里的蛋白质消化掉,使特别黏稠的痰液变得很稀,就很容易排出来。但要避免和镇咳药合用,因为如果宝宝的咳嗽受到抑制,就容易出现痰液排不出的情况。

口服液剂型的沐舒坦,2岁以下的宝宝每次2.5毫升,每日2次;2~6岁的宝宝每次2.5毫升,每日3次;6~12岁的宝宝每次5毫升,每日2~3次;12岁以上的儿童每次10毫升,每日2次,最好在进餐时间服用。

现在市面上有许多止咳糖浆,让家长们选择时左右为难。宝宝咳 嗽时虽然能喝止咳糖浆,但服用不当也会带来不良影响,所以给宝宝选 择和服用止咳糖浆要慎之又慎。

对症:先请医生查明咳嗽的原因和类型,和选择其他止咳药一样, 对于一般的咳嗽痰多,应该选择以祛痰为主的糖浆;如果是剧烈的干 咳,可以选择以止咳为主的糖浆。

不过量:止咳糖浆味甜,宝宝容易接受,所以一些家长由着宝宝多 喝,这是错误的做法。止咳糖浆往往含有抗过敏成分、中枢性镇咳成分、 扩张支气管成分等,过量服用容易导致不良反应,甚至是中毒。因此不 建议一咳嗽就喝,更不能多喝。

◎腹泻

宝宝腹泻的主要原因就是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常见的细菌性感染包括痢疾杆菌、沙门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等的感染,拉脓血便就是主要特征,这种感染多发生在炎热的夏天。病毒性感染主要指的是轮状病毒感染,也就是常说的秋季腹泻,多是以高热、呕吐起病,紧接着出现水样便,宝宝容易出现脱水症状。

细菌感染性腹泻,治疗要从病因入手;而对病毒感染性腹泻的治疗,重要的是及时补充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首选是口服补液盐Ⅲ。此外,宝宝腹泻时常用的药物还有思密达(蒙脱石散)和妈咪爱等。

口服补液盐Ⅲ

目前市面上的口服补液盐有Ⅰ、Ⅱ、Ⅲ共3种类型,建议给宝宝首选口服补液盐Ⅲ,它的配方几经修改,渗透压和张力更适合宝宝的身体,最有利于吸收。

每次稀便后,开始时服50毫升/千克,4小时内服用。以后根据宝宝脱水程度调整剂量,直至腹泻停止。婴幼儿应用时应少量多次给予。

思密达(蒙脱石散)

思密达适用于急、慢性腹泻,是通过减少肠黏膜所受刺激来达到止泻效果。在两餐之间给宝宝服用,服用后可以均匀覆盖肠腔表面,并将多种病原体吸附并固定在肠腔表面,6小时后随着肠蠕动排出体外。

用法用量:将1袋散剂(3克)倒入50毫升温水中,摇匀后服用。1岁以下的宝宝每日1袋,分2~3次服用;1~2岁的宝宝每日1~2袋;2岁以上的宝宝每日2~3袋。需要注意的是,给宝宝服用思密达的同时应该注意补水。

妈咪爱(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

妈咪爱是一种益生菌制剂,适用于宝宝腹泻、痢疾、便秘、消化不良、胃肠炎等。妈咪爱除了含有枯草杆菌、屎肠球菌这两种活菌外,所含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C、烟酰胺、乳酸钙、氧化锌等成分,是根据宝宝每日摄取推荐量的标准添加的,因此可以放心使用。

妈咪爱用40℃的温开水或牛奶冲服,也可以直接服用。2岁以下的宝宝每次1袋(1克),每日1~2次;2岁以上的宝宝每次1~2袋,每日1~2次。

◎便秘

便秘多是在饮食、排便习惯、精神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所以如果宝宝便秘了,家长也应从以上三方面寻找原因,然后做针对性的改善,大多可以使宝宝的便秘缓解。如果便秘症状依然没有缓解,可以考虑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使用药物,目前最常用的是开塞露、益生菌制剂和乳果糖。

开塞露

说起开塞露,很多家长应该都不陌生,其实就是一种直肠润滑剂,主要成分是甘油。它的作用原理是借助甘油的高渗作用,刺激肠壁引起排便反射来协助排便。用法也很简单,把容器顶端刺破或剪开,涂少量橄榄油,缓慢插入宝宝肛门深约2厘米,然后将药液挤入直肠内就可以了。

益生菌制剂

益生菌制剂可以调节肠道菌群,不仅可以保护肠道黏膜,还可排除肠道内的有害菌,促进营养物的消化和吸收。所以无论是腹泻还是便秘,都可以通过服用益生菌制剂来改善,宝宝常用的有妈咪爱、双歧杆菌制剂、乳酸杆菌制剂等。服用益生菌制剂的同时,适当搭配摄入益生元(如低聚糖),可以使益生菌的活性增强。

乳果糖

乳果糖是人工合成的非吸收性双糖,口服后在肠道内不会被身体吸收,也不会对肠壁产生刺激作用。但乳果糖具有双糖的高渗透性,可以使水、电解质保留在肠道内,产生高渗效果,使粪便软化后便于排出。

1岁以内宝宝的起始服用剂量是每次5毫升;1~6岁宝宝的起始剂量是每次5~10毫升;7~14岁儿童的起始剂量是每次15毫升,早餐时一次服用,不同宝宝可以根据个体差异适当调节用量。

服用乳果糖偶尔会有胀气、腹痛等不适,剂量大时个别宝宝可能会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而长期大量使用也会导致腹泻,但这些反应在减量或停药后会很快消失。

开塞露虽然方便有效,偶尔用一两次没有问题,但不能经常使用, 否则会形成依赖,导致宝宝习惯性便秘。家长要明白一点,开塞露只是 缓解便秘,并不能治疗便秘,家长应该找出宝宝便秘的原因,对症治疗 才是解决之道。

◎湿疹

目前还没有药物可以根治湿疹,但科学的护理和必要的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控制湿疹,减轻湿疹对宝宝生活和成长发育的影响。

激素类药膏不会影响内分泌

国内外的临床经验都表明,对于轻度湿疹,可以用低敏的婴儿保湿润肤霜来护理,但对于中、重度湿疹,外用激素类药膏是首选。但很多家长一听到激素就抗拒,会将激素与“性早熟”“内分泌失调”等联系起来,宁愿宝宝寝食难安也不愿意使用,这其实是不对的。

其实作为外用药的激素类药膏并不存在家长们联想到的副作用,通常只有长期、大量口服激素或注射激素,才会对内分泌产生影响。外用激素类药膏的不良反应仅限于皮肤,最“严重”的也只是激素依赖性皮炎,而且这也是在长期、大剂量滥用强效激素类药膏的情况下才会出现,所以家长不用担心使用激素类药膏会给宝宝带来伤害。

治疗宝宝湿疹,通常使用弱效的1%氢化可的松或尤卓尔(0.1%丁酸氢化可的松)就可以。

红臀和鞣酸软膏

鞣酸软膏是护理小宝宝红臀的常用药膏,有收敛作用,能沉淀蛋白质,使皮肤变硬,从而保护皮肤,也能减少局部瘙痒、疼痛,而且还有防止细菌感染的作用。

使用时要注意,每次只能用很少一点点,在宝宝屁股上轻轻涂抹一层,然后轻轻拍打即可。涂抹过多过厚,容易导致毛孔堵塞,反而会加重红臀。而且鞣酸软膏不能大面积或长期使用,否则会因创面吸收而发生中毒,并加深创面,延缓愈合。

1.尽可能选用弱效的药膏。控制中、重度湿疹时可以选用稍微强效的, 一旦症状得到控制,就要换成弱效的药膏。

2.激素类药膏一般每日只需要涂抹1~2次。如果症状较轻,每日1次 就可以。

3.涂抹面积尽量不要超过体表面积的1/3,否则会增加产生副作用的 风险。

4.在家自行护理湿疹时,一般以5~7天为宜。如果湿疹症状还没有 改善,就要再次请医生评估病情和调整用药。 gaABuSO/d7UplIgG/8uEXXFKKBf7TSzqUMyWMaJcw6peG9obr6EAo2g65BwO0AI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