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艾灸简单易学,操作方便,但是其中也有许多讲究。比如不同灸法的不同作用,怎么正确找穴位等。这些问题一定要弄清楚,才能避开适得其反的艾灸效果。
1 回阳固脱,复脉救急: 治疗虚脱、脉微欲绝等各种危急证候。
2 疏风散寒,调和营卫: 治疗风寒侵袭之外感,营卫气血失调诸症。
3 活血化瘀,温通经脉: 治疗跌打血瘀、经络阻滞及风寒湿痹等各种关节病症。
4 升提中气,固胎止漏: 治疗中气下陷的脱肛、子宫脱垂、冲任虚损胎动不安、崩漏带下等病症。
5 温经散寒,祛风止痛: 治疗各种因风寒而致之痛症。
6 固摄冲任,回转胎位: 治疗各种冲任不固而致的横生倒产、胎位不正等妇产科病症。
7 培补脾肾,增益二本: 治疗脾胃虚弱、运化无力和肾虚阴亏、遗精早泄、阳痿、腰膝无力等症。
8 强壮元阳,祛病延年: 无病自灸,可预防疾病,增强抗病能力,使精力充沛,长寿不衰。
点燃艾条,放于施灸部位之上,距皮肤 2~3厘米,起初可以较接近皮肤,等到患者感觉太热时,再适当提高些,并固定在应灸之处,不要移动。灸时患者自觉有一股温热暖流,直达肌肤深部,有温热舒适感觉。施灸时,温热要保持均匀,不要时冷时热,更不要因过热而使患者皮肤灼热致痛。灸治时间为每次15~30分钟,对痛症有镇静作用。
点燃艾条,对着施灸部位,调节好距离以后,使艾火沿着皮肤表面往复回旋移动,在较大范围内给患者一种舒适温和的刺激。每次灸治时间的长短,可视需要而定。此法适用于风湿痛、神经痛、神经麻痹等症。
点燃艾条,对着施灸部位,使之接近皮肤,待有温热感后,再提高,一起一落,往返动作,如鸟之啄食。灸治时间短一些,一般 5~10分钟,此法有兴奋作用。雀啄灸的热感要强于其他悬灸法,所以适用于急症和比较顽固的病症。
艾条灸,包括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指用火燃烧艾卷的一端,置于离皮肤2、3厘米之上施行烫灸。由于艾火不接触皮肤,仅用手悬起施灸,故称“悬灸”。
它的优点是操作方便,不易烧灼皮肤,除了五官之外,身体任何部位皆可使用,适合患者自己施灸。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三种灸法可以交替进行。
温和灸
用拇指、食指、中指三指夹持住艾条,固定在施灸部位上方,感觉温热不烫为宜,不要移动。
回旋灸
在施灸部位上方水平转圈,不能忽远忽近。
雀啄灸
对准施灸部位,一起一落,往返动作。
艾炷直接在施灸部位燃烧,能让艾的阳气毫无保留地渗入肌肤,透进骨子里。
化脓直接灸是由施灸后局部化脓而得名,又叫瘢痕灸、打脓灸。据文字记载,化脓直接灸最早见于《针灸甲乙经》,而且在唐宋时期非常盛行。
将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施灸,待艾火燃至底部,可用镊子压熄再另换艾炷,当艾炷燃着时不要用口吹艾,以免冷热不均,而应保持火力。换艾炷时,用消毒棉签轻轻将艾灰扫净,但注意切忌强力抹扫,以免破损皮肤。灸至预定壮数后(通常为 5或 7壮),用消毒纱布盖好,然后用胶布封紧,以防感染。通常灸后局部起一小水疱,在3~5天后灸处开始化脓,约12天后结痂,痂脱落后留有瘢痕,故此法又称瘢痕灸,多用于背部四肢穴位,禁用于面部。
灸时在施灸部位皮肤涂少许油膏,然后将艾炷直接放于穴位上,用火点燃艾炷顶端直到患者有灼热感觉。至患者不能忍受时,压灭或以镊子除去艾炷。灸治完毕后,也可用油剂涂抹保护皮肤。
这种灸法,由于灸后不引起化脓,故称为非化脓直接灸。凡宜用灸法治疗的疾病,都可以使用这种灸法,灸治部位除规定禁灸外都可以施行。
直接灸(也称为明灸或着肤灸),是将艾绒直接在皮肤上燃烧,有助于防治疾病,这是灸疗法中最基本、最主要并常用的一种传统灸法。古代医家均以这种灸法为主,现代临床上也常用。
施灸时燃烧所用的艾绒制成的圆锥形小体,称为艾炷。一般直径为15毫米,高度为25毫米,适用于身体、四肢等部位。每燃烧一个艾炷称为1壮,或1炷。
艾绒纯度越高,艾炷越小,灸量小(灸3壮或5壮或7壮),一般不会留下瘢痕。
明代以前医家多采用的是直接灸,如麦粒或者是米粒大小的精致艾绒,在人体特定的穴位上进行施灸。
明代朱权(朱元璋第十七子),在《寻找神芳》一书中,有描述治疗中医外科发背病“用纸实卷艾,以纸隔之点穴,于隔纸上用力实按之,待觉热,汗出即瘥'的记载。后来发展为在艾绒内加进药物,再用纸卷成条状艾灸卷施灸,名为“雷火神针”和“太乙神针”。
隔姜灸就是在皮肤和艾炷之间隔以姜片而施灸的一种方法。把生姜切成 0.3~0.5厘米厚的薄片,贴在穴位上,然后把艾炷置于姜片上燃烧,每次以灸至局部皮肤轻度潮红为度。本法多用于虚寒病症,如胃寒呕吐、中寒腹痛、虚寒泄泻、风寒湿痹等症。
隔蒜灸,又称蒜钱灸,是用蒜作为间隔物施灸的一种灸法。将大蒜切成约 0.5厘米厚的薄片,铺在穴位上,把艾炷放在蒜上施灸,灸3壮另换蒜片。
隔姜灸
将生姜切成0.3~0.5厘米的薄片放在穴位上,然后将艾炷放在上面燃烧。
疮疡需要大面积施灸者,可以将蒜头捣烂,铺贴于皮肤上施灸,此法多用于疮疡痈疽(yōng jū),有散结拔毒作用。灸时将艾炷置于疮头上施灸,如阴疮漫肿无头者,则先用湿纸覆于疮上,择其先干处施灸。
隔盐灸,是一种传统的艾灸疗法,已有一千多年的使用历史。在脐中央凹下处用细盐填满,并在盐上放艾炷施灸。如脐不凹陷或反突出者,用水调面粉,搓成条状围在脐四周,再将盐放入面圈内施灸。此法在临床上用于中风脱证,有回阳复脉之功;亦可用于脾虚泄泻、中寒腹痛,有温中散寒、止痛和止泻的作用。
隔蒜灸
将约0.5厘米厚的蒜片铺在穴位上,把艾炷放在蒜片上施灸。
隔附子(饼)灸是一种在皮肤和艾炷之间隔以附子而施灸的灸法。隔附子饼灸时,取生附子末,用水或酒调匀搓成饼,覆盖于患处,并置艾炷于附子饼上施灸,以灸至微热为度。注意不要使患者感觉太痛,只要施灸后皮肤微呈红色即可。此法用于气血俱虚或溃疡久不收口等阳气不足之症。
隔盐灸
用细盐将肚脐填满,上面再放艾炷燃烧。
灸疗属于中医经络疗法的一部分,是穴位经络、药物渗透、温热效应三位一体的综合治疗,因而灸在何处就显得非常重要。并不是说随意选择一个地方施灸就行,要想获得满意效果,除了需要合适的灸疗壮数(时间)外,还得选择正确的位置,就是选穴。
骨度分寸定位法
骨度分寸是指将全身各部以骨节为主要标志规定其长短,并依其比例作为定穴的标准。按照此种方法,不论是男女、老少、高矮、胖瘦,折量的分寸是一样的,很好地解决了在不同人身上定穴的难题。记住以下口诀,找穴更方便。
常用骨度分寸示意图(胸腹部和下肢部)
常用骨度分寸示意图(背腰部和上肢部)
手指比量定位法
其实穴位的分布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例如,与脏相连的肯定是阴经,多循行于四肢内侧及胸腹。而与腑相连的一定是阳经,多循行于四肢外侧及头面、躯干。若再要仔细划分,太阴、阳明走在外,厥阴、少阳走中间,少阴、太阳走在里。所以,当实在不知道穴位具体位置时,只要沿着经络的大概路线循经寻找,距离穴位的真正位置就不会太远了。
体表标志定位法
这是根据人体体表标志而定取穴位的方法。人体体表标志,可分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两种。
“固定标志”,是指不受人体活动影响而固定不移的标志,比如五官轮廓、指(趾)甲等。以脐为标志,其上 1寸是水分,其下 1寸是阴交,左右旁开4寸是大横。
“活动标志”,是指利用关节、肌肉、皮肤等随意活动而出现的孔隙、凹陷、皱纹等作为取穴的标志。如让手掌五指在同一平面,拇指与其余四指成 90°,根部两个肌腱间的凹陷就是阳溪。
许多人艾灸,常常因为不清楚穴位的具体位置,不知从何下手。其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病痛或者不舒服的部位直接进行灸疗,这便是中医经络学中的“近部选穴'法。
凡是局部出现疼痛、肿胀、僵硬、条索状突起等异常,说明这里一定存在着“筋脉拘急、气血不通”的情况,中医将它称为“阿是穴”“不定穴”。
艾灸盒为盛放艾灸的器材,携带方便,便于存放,体积小,因此很受欢迎。
艾灸盒按其孔数可分为单孔艾灸盒、双孔艾灸盒、三孔艾灸盒、六孔艾灸盒;也可按施灸部位分为腰部艾灸盒、腿部艾灸盒、背部艾灸盒、腹部艾灸盒等。
新奇随身灸,哪不舒服灸哪儿
随身灸随时随地都能进行艾灸,专为出行设计,方便易携,对温经通络、祛寒通便、女性痛经、受风寒等特别适用。随身灸还集养生防病、治病和美容养颜于一身,操作简单、安全又方便。
随身灸是一种特制的金属圆筒,外形分筒体和持柄两部分。筒体上下各有数个小孔,上孔可以通风出烟,下孔用以传导温热。内另有小筒一个,可置艾或药物燃烧。可以祛风散寒、扶正祛邪、活血化瘀、温经通络、清除毒素、改善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治疗多种疾病,保健强身。
用艾灸器施灸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就有记载,“取干艾叶一斛许,丸之,纳瓦甑(zèng)下,塞余孔,唯留一目,以痛处着甑目,下烧艾以熏之”。到明清,灸器灸有了更大的发展,出现了专用的灸具,诸如灸板、灸罩及灸盏等。
(韩国产)陶土烧制而成,分上下两个部分,主要用于胸腹部腧穴的施灸,可以使用艾炷或艾绒。
(韩国产)木制构造,内置陶(韩国产)瓷质结构灸具,可瓷孔状结构。外周钢丝结构,以调节高度,底座平稳,保可以调节艾炷的燃烧高度,暖效果好,适用于肚脐部位、底座宽大,可用于关节等部命门等腧穴的施灸。位的施灸。
(日本产)不锈钢灸具,网孔大小一致,密度均匀,材质优良耐烧。可放置艾条或艾绒,施灸面积大,保温效果好。
《千金方》上说:“凡灸当先阳后阴,言从头向左而渐下,次后从头向右而渐下,乃先上后下也。”
《明堂》也载有:“先灸于上,后灸于下,先灸于少,后灸于多。”
先阳后阴: 即先灸背部、后灸腹部,或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因从阳引阴,使阴平阳秘,而没有亢盛之弊。
先上后下: 即先灸头面部和躯干部,后灸四肢部,或先灸头面与胸部、后灸腹部和下肢部。可以避免面部烘热、咽干口燥等不适之感。
先少后多: 即初灸者壮数(灸量)宜先少后多,艾炷宜先小后大,以便被灸者逐渐适应。这是一般施灸常法,但病情有轻重缓急之分,治则有标本缓急之别,关键在于辨证论治,灵活运用,才能取得应有的疗效。
《千金方》说:“凡灸法坐点穴,则坐灸;卧点穴则卧灸;立点穴,则立灸。须四体平直,毋令倾侧,若倾侧穴不正,徒破好肉耳。”
艾灸时间多则3~4小时,少则30~50分钟,患者采用卧位比较舒适。
在做艾灸过程中,首选平卧位或俯卧位,坐位次之。艾灸过程一般时间都比较长,多则 3~4小时,短则 30~50分钟,舒适的体位是提高艾灸疗效的重要环节。
任何事物在修复或者前进的过程中都会出现“假疲劳现象”,艾灸的过程中,有几天会觉得特别累,特别想放弃。比如我们跑步,开始跑得很快,也很好,可是跑着跑着就觉得腿没力气了,跑不动了,可是只要再坚持一下,又会变得很轻快,这种感觉每个人都有体会。
对于艾灸的效果更是不能着急,需要慢慢来,不能要求艾灸多长时间一定能取得什么样的结果。我们需要坚信:艾灸不但能治病,更能提高身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使五脏六腑阴阳调和,经络通畅,减少得大病的概率和提高身体的综合素质。以这样的心态去艾灸,效果反而更好。
信念是原动力,艾是刺激源,穴是施灸对象,灸量是方法,感传是效果。灸时中有久,久均则传,6个因素构成了一个整体。
艾灸治疗疾病,提高人体机能,这是毋庸置疑的。做好艾灸,达到艾灸应有的疗效,是很多医家或被灸者的共同目标。
灸愿(被灸者主观愿望)
艾灸过程中有烟雾的产生,给很多人带来心理障碍,担心烟熏火燎会加重病情。还有人担心会烫伤皮肤、留下瘢痕影响美观。如果被灸者对灸法不了解,或有抵触情绪,必要的解释、沟通十分重要,这有助于达到预期效果。
灸材(艾绒、艾条)
优质的灸材能使灸疗效果显著。各种艾灸材料(艾绒、艾条、艾段等)必须要由优质、纯正的艾草制成,这点尤为重要。优质的艾材燃烧时易燃、气味芳香、热力温和,能穿透皮肤,直达深部,使人感觉舒快,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消肿散结等功效。
现在,市面上有些不法厂家会在艾条中掺加杂质或有害物质(如木屑、石灰粉等),大家购买时一定要加以辨别。
灸量
对于不同的身体状况,有不同灸法的选择,灸量是一个重要的变量因素,也是影响艾灸疗效的重要因素。在辨证的时候,要考虑选择单穴位、单经脉,还是多穴位、多经脉。尤其是当下的人们,寒湿体质随处可见,“轻描淡写”或“蜻蜓点水”般的灸量,只能改善当时的舒适度,不足以达到“翻转”效应。
在施灸过程中,需要保持火力的均衡稳定。以艾条灸(悬灸)为例,距离皮肤太近,容易产生灼痛,让人抗拒;距离皮肤太远,没有作用。以直接灸为例,每炷之间的间隔时间不建议过长,需要保持火力的持续性。灸量足,灸感炙;灸量弱,疗效差。
灸时
灸时包括三层意思,一是灸法的时间选择,建议在白天或上午施灸,效果最佳,晚上9点以后不建议(失眠或其他情况除外),所谓白天为阳,晚上为阴,到了晚上,人体气血趋于平静,不建议艾灸。二是单次灸法的时间,以艾条灸(悬灸)为例,通常一个穴位,需要灸10~15分钟,艾炷直接灸(明灸)一般灸5或 7壮,甚至更多壮。三是灸疗的疗程,轻者短,重者久,灸必须久,效由久出,从火从久,灸义自明。
对于一些慢性疾患或疑难疾患,艾灸的时间是需要以月或年为施灸单位的。所谓灸,从久从火,意思就是用火长久地来治疗。
灸,从久从火,意即要用火长久治疗。
灸穴
艾灸时,作用于人体经络腧穴。灸者,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取经选穴,才能提高艾灸的疗效。《灸绳》说:“夫灸者穴之用也,穴者灸之法也。”灸不离穴,效由穴生。灸疗一定要针对穴位刺激,即点刺激。这里的穴位有两层含义,一是穴位刺激,二是正确选穴配穴。如果做直接灸,一般只选择要穴、大穴来施灸。
灸感
在灸法过程中,出现“酸麻沉重”的感觉,是自然的、本能的反应,不要刻意控制,也不要刻意追求。《灸绳》说:“定穴着艾,气随火生;酸麻胀重,气至病所。”病有轻有重,感应有减有增,感传既有多样性,又有规律性。大多沿着经络的走向传导,患处中心最为强烈。随着病情的好转,感传也逐步减弱与消失。
下午5~7点艾灸三阴交穴,可达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