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素养教育,主要指以追求媒介素养为最终目的的教育,是传媒学、教育学与管理学的交叉学科,要求传媒人才通过对媒介素养的学习、认知从而具备对媒介信息的独立思考与批判能力。实际上,无论我们身在何处,都摆脱不了媒介,这就如同我们无法摆脱天气一般。唯有通过媒介素养教育,才能赋予传媒人才对媒介影响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和解读的能力,以及控制其信念和行为的能力,从而具备正确使用媒介和抵御媒介不良影响的能力,就像人类通过长期的生活经验学会了在面对各种天气情况时如何躲雨、避风和拥抱阳光一样。媒介素养教育,开启了智媒时代传媒人才基本素养构成的重新认知,对传媒人才在接触、辨识、解读、使用智能媒介和智能媒介信息时所表现出来的素质和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媒介素养教育最直接的方式是提高新闻伦理与社会责任意识,回顾、反思信息传播中的瑕疵、失误甚至失实,认真吸取教训,完善工作流程,从而维护媒体公信力。基于此,传媒高等教育应拓展课程内涵,发挥媒介素养教育在纠正技术偏差中的作用,以此帮助传媒人才提升信息的批判意识及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掌握并懂得合理运用媒介完善自我、服务自我,间接培养用户的媒介识读能力。
智媒时代,传统的传媒教育体制机制、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评估、考评体系、教材编写及教学方式等,都很难适应现有的传媒运作要求,而过往的“传播渠道”“频道频率”“栏目节目”“题材视角”“主题表达”“叙述层次”已跃升为“平台与连接”“赋能与共生”“解构与重构”“激活与重组”。智媒时代,现代传媒人才应全面具备高度社会化(分工与组织)、高度现代化(技术与智慧)与高度专业化(道德与规范)的属性,应成为“人文—专业—技术”三位一体的极具竞争力的“复合型”“全流程”“跨媒体”“兼备型”等“跨界”人才。
新的研究场景以及新视野、新方法、新工具的出现,使人才培养的产品线和供应链都发生了改变,意味着交叉、跨界、融合和创新已成为其鲜明特点,这自然要求及时深化和拓展传媒高等教育的内涵与外延为此传媒高等教育应。,“顺势而为”,在做好“继承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转型与创新”,把握好守正创新中“定”与“变”的辩证关系,不断推进理论体系的创新和研究方法的创新。
因此,高度重视媒介素养教育对智媒时代传媒人才的重要性,发挥媒介素养教育在纠正技术偏差中的作用,以此提升传媒人才建立对信息的批判意识及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掌握并懂得合理运用媒介完善自我、服务自我,间接培养用户的媒介识读能力,将对传媒高等教育产生更多正向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