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形态是同样的内容通过不同的形式包装成适合不同媒介的产品,提供了转换事物新知觉和新视野的途径,实现了从“多种媒介,一个声音”到“一个媒介,多种声音”的转变。而不同形态的媒体之间相互支持、回馈和宣传,起到了相互造势和增值的作用。过去,传统媒体的传播形态主要集中于图文或音视频,形式较为单一;如今,基于智能技术,传统媒体已经涉足几乎所有的基于不同媒介、不同接收终端、不同互联网应用平台的新媒体种类,可通过多种形式(H5、交互设计、动画、3D等)、多种应用(微信、微博、App客户端等)、多种终端(电视、手机、平板、手表、汽车、VR等)、多种网络(数字电视网络、互联网、IPTV网络等)并采用“Data+Story+Design”方式实现消费内容从可读到可视,从静态到动态,从一维到多维的数据展现。比如部分传统媒体客户端在全国两会期间便推出了AI两会、机器写稿,而小冰(《我是未来》)、索菲亚(《吉米今夜秀》)等智能机器人也频繁加入电视综艺节目,其角色也转变为“主咖”而再非“配角”等。此外,在图文、音视频持续融合之外,也呈现出了部分智能化的沉浸式媒体,比如3D、VR/AR、H5等技术,使媒体传播的形态得到了更大范围的扩展。
例如,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今日头条的一个名叫“张小明”的新闻机器人让用户眼前一亮,其通过对接奥组委的数据库,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消息撰写、赛事汇总等工作。数据显示,“张小明”以2秒的生成时间发布赛事报道,平均每天发布30多篇稿件,6天发布超过200篇稿件。又如,2017年大阅兵期间,人民日报社打造的“军装H5”(《我的军装照》),能将个人照片合成为我军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军装照,用户在参与互动的同时可直观地了解我国军队的成长史,便获得了近1.6亿的互动独立访客,这背后都是机器深度学习、人脸识别技术的功劳,用户上传的照片参与内容生产,实现了裂变式传播。再如,2018年10月,科大讯飞与光明日报宣布即将推出第一张“智能化有声报纸”,让光明日报“能听会说”。按照计划,用户通过手机扫一扫报纸上的二维码,就可发出阅读指令,报纸就会读出报纸内容。除了可以选择讯飞人工智能播音员为自己读报外,甚至以后还可以通过输入家人或朋友的语音,选择家人或朋友读报,实现从“看报”到“听报”的转变。
未来,新、老媒体业务形态和产品内容的整合并不意味着产品类型的单一化,通过聚合加工的产品能够更方便地实现相互嵌入、重组,从而产生更多样化的版本,满足用户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随着用户的媒体使用习惯和共性被打破,媒介形态将更加多元化、小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