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吕诺尔夫松(Brynjolfsson)教授解释说,数据的测量正是显微镜的现代等价物。如今,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日益普及,自人类文明以来,从未遇到过这样对人的个体行为或群体行为的全面、深入、细致的观察(或者理解为监视)——它能365天、一周7天、每天24小时地全时段监测身体测量数据。它能提供包括你遇见的人、和他人的对话、去过的地方、参与过的事件在内的互动记忆;它能提供包括所有你生产的东西、写下的文字或说过的话在内的完整存档;它能提供一种组织、构造以及解读你自身生活的方式。2017年《经济学人》5月刊《世界上最宝贵的资源》文章称“数据已经取代石油而成为当今世界最有价值的资源”。哈佛大学尼曼新闻实验室的主任约书亚·本顿(Joshua Benton)在演讲时指出,在2018年的时候最大的一个危险就是黑客入侵,而黑客之所以频繁入侵社交媒体,就是因为人们在网上积累的各种信息具有很大的价值,从而被黑客盗取贩卖获取利益。由此可见,“连接”有着多重内涵和层次。从内涵维度看,包括物理连接(如人、机、物的连接等)、内容连接(如超文本链接等)、固网连接(如与全世界服务器连接等)、手机连接(如与全世界人连接等)与物联网连接(如物理实物连接等)。而从层次维度看,有专家在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将其概括为三个“tion”:connection(连接)、interaction(交互)、relationship(关系)。
站在哲学的高度理解,新一代智能化、跨媒体、泛内容信息技术,会让越来越多的人和物在信息空间中留下愈加清晰的数字痕迹,使人和机器、在线和离线的活动、物理和虚拟世界、自然和人工的界限变得模糊,而数据、表情、行为、语义等数据分析正成为从“关系”角度出发研究用户行为、捕捉社会结构形成的态度和行为的重要方式(尽管并非全部方式)。由此可见,基于海量、多元的用户行为数据积累和结构完善的知识图谱,既可描述信息空间(表达、流动、隐私、安全等),又可描述客观物理空间(物联、车联、人联、业联等),还可刻画人类社会空间(家庭、社区、城市、政治、经济、军事、国家等),将成为集资源管理、协同传感、数据预处理、数据分析以及应用于一体并全面融合“信息空间(Cyber Space)—物理空间( Physical Space)—人类社会空间(Human Society)”三元世界的纽带,正在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影响着每位用户的生活,构建并决定着媒介融合创新的力度和走向,已成为实现新型数字生态的基础要素。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全价值链融合,如图 1-8所示。
图 1-8 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全价值链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