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的第五大新型特征是智能化。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以物联网、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等为代表的新经济迅速壮大,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此背景下,智能化已经成为网络媒体转型的必然趋势和关键契机。智能化让新媒体时代内容生产和分发的权力发生了转换,这就意味着编辑们也需要转型,在管理内容时需要具有能够主动找到优质内容和优质作者的能力,同时也要充分理解人工智能等分发算法、产品与内容的关系等,将驱动一场新的内容革命。总的来看,未来媒体是建立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虚拟技术等各类新技术之上的,是高度智能化的新形态媒体,各种媒体不可避免地要走上智能进化之路。
站在技术的视角来看,以往内容生产的底层支持力量是人的经验,今天智能化技术正在成为包括媒体选题、信息采集、信息加工等在内的内容生产的一种新的底层支持。基于物联网传感器的信息采集与应用、语音数据的采集与文字化转化、多语言数据采集与实时翻译、社交机器人采访、新闻现场要素的智能识别、专题的智能化生成与智能化新闻核查等智能化生产技术,将使平台能够通过机器学习,逐步具备像人一样学习和理解事物、处理问题并做出决策的能力。现在来看,智能化应是顺应传播技术智能化创新升级的趋势,运用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最新传播技术提升媒体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如果说,在此前的竞争中,处于融合进程中的传统媒体已经丧失了一些窗口期的话,在智能化的发展方面,则与其他互联网平台处于同一窗口期。此外,智能化还具备如下独特价值:成为互联网发展的主体板块;赋予新型主流媒体不断引领在线社会信息传播系统演进;成为未来媒体探索领跑者的可能;实现“政治价值、社会价值、市场价值”三位一体的持续引导。
站在媒介的视角来看,人工智能时代即将到来,而网络媒体目前处于基于互联网、PC端和移动端的发展阶段,媒体要抓住智能化的契机,以云端化实现所有产品资源的共享,以垂直化实现内容整合,在特定场景实现消费,最后以智能化的判断实现供给方和需求方高度匹配,其关键是在抓好“四个着力点”(连接的智能化、产品的智能化、平台的智能化与广告经营的智能化)的同时,着力提升“三大实力”(智能化基础设施的硬实力、“数据+算法”的软实力和人机协作的巧实力)。传媒智能化体现为大数据与算法结合的人工智能,正在推动社会内容生产和分发方式的升级,以及其他各个领域的生产和交换方式的升级。未来的传媒智能化,也不再仅仅局限于目前部分传播平台更多强调的“千人千面”、算法分发、智能推荐和自动匹配等效能,而是扩展到了具有更为丰富内涵的领域。就本体意义而言,传媒智能化是指传媒作为在线社会信息传播系统,在互联网平台上按照自组织系统的连接、开放的逻辑进化发展,逐步成为人工智能传播系统。从传媒重组的阶段目标来看,传媒智能化则是指运用智能技术优化、提升在线传播平台,使之进入自组织系统进化发展的轨道,并且呈现出产品与用户在线自动匹配的“智能”状态。
站在实践进程的视角来看,业界已推出了一批传媒智能化的应用,既包括新华社“媒体大脑”、新华网的“AI主播”和“生物智能机器人Star”、封面传媒的“智慧媒体”等,又包括机器写作、VR/AR报道、场景化新闻等。但不难发现,诸如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互联网商业平台暂时领先于融合进程中的传媒,而更多的媒体才刚刚开始智能化发展的布局,实施的大多是“嵌入”互联网头部企业生态圈的举措,尚未进入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优化平台的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并抓好“四个着力点”的智能化关键环节。对于社会科学来说,这也是一次巨大的创新机会,因为它可以像物理那样做实验,这样可以推动这些学科变得更加科学,从而带来整个社会价值的提升。
智能化对传媒重组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其将技术作为底层驱动力,在人机协同的新思维下探索新生产模式,构建智能应用场景,并注重垂直化、细分化、场景化和个性消费,同时借助外力,以开放的心态寻找技术合作伙伴,在平台的基础上实现个性化的产品创造,以满足用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