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3.1 在线化

媒介融合的第一大新型特征是在线化。如果数字化是媒介融合的基础,那么在线化则是媒介融合的逻辑起点。在线化是传统媒体“上线”而整体迁移到互联网,与互联网全面连接成为其主体的一部分,随互联网的演化而演化。只有传统媒体整体实现在线化,基于它的移动化、社交化才有价值,才可能实现自组织进化,并且进阶到“数据化”。

站在技术的视角来看,数字化是将物理世界比特化,代表的是信息,但若仅仅是数字化则意味着是离线的。在线化则是要完成比特的“上线”,代表的是数据,可实现物理世界的实时虚拟映射,并实现服务立体化。数字化仅仅为在线化准备了必要条件,如果不能完成与互联网的连接,就没有在线化。从这个角度来看,也可以说“连接”是在线化的充分条件。所谓“整体迁移”,即实现“充分连接”。实际上,“连接”与“在线”共存共生。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线和连接互为补充、并驾齐驱,在线是连接的属性,连接又是在线的结果,如此往复循环,最终实现具备交互关系等属性的多维度连接。因此,一旦建立连接,其内在动力将不断孕育、激发新的连接形成,并在不断进化的“在线社会”内生、拓展、扩张,发现更多新的价值体系。

与此同时,在线化具备重新连接新的社会主流群体、激活离线数据价值、形成构建新商业模式的基础等独特价值。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61.2%;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人,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1%;网络新闻、网络购物、网上外卖用户、网络支付用户、网络视频用户规模已分别达到6.86亿人、6.39亿人、4.21亿人、6.33亿人、7.59亿人。由此可见,中国网民已经在线化,并习惯于通过互联网进行“场景重构”,以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站在媒介的视角来看,如此巨大的用户规模及场景,将不仅局限于造就众多去中心化、分布式传播的节点,而且将引爆数据能量的核聚变并带来更多网络内容的“产消者”,还将引发传媒机构组织在线(如可以在线找到任何一个媒体人或设备资源等)、沟通在线(如多个媒体人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跨时空沟通等)、协同在线(如多个媒体人可以同时处理同一任务等)、业务在线(如可以在线及时收集媒体流信息等)、生态在线(如用户数据汇聚到云端进行智能处理,终端又从云端汲取智慧等)等多个领域的在线化,继而带来企业、城市与政府等的在线化,最终成为“在线社会”的重要景观。因此,作为人类社会信息传播系统的传媒必然要进化为在线社会信息传播系统。

在线化对传媒重组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其以互联网为中心进行基础设施资源重组,继而吸纳、采用“智能+”技术,优化其基础、架构与应用,成为在线社会信息传播系统。 tLalDiwsqKivcA9B+UAbIGJmbgDyfMxTSFoVjSS/XTNEhCjGfILRjuQuduOMwh4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