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涛是学汉唐的。所谓汉唐是一句行话,其全称应该是汉唐古典舞,圈内人一说汉唐,都知道其所指,所以也就用其简称了。汉唐舞是已故舞蹈教育家孙颖先生的得意之作。这位人生道路并不平坦的舞人,毕其一生之力创建了汉唐古典舞,以这样的美学观念来实践他的理想并扮靓他的人生,不但在中国舞坛上树立起一面旗帜,同时也促进了中国古典舞蹈文化的复兴。孙颖先师的号召力是相当大的,大旗一挥,便有大量后学响应并入其麾下。看当年那个局面,可以这么说,孙颖先生不啻为一颗火种,他用自己一生的心血点燃了汉唐古典舞熊熊火焰般的希望,也映亮了一批后学的心。王海涛,便是被这一火种燃亮心堂的舞界后生。
认识王海涛,是在由云南省艺术研究院举办的国家艺术基金舞蹈理论人才培养的课堂上。当时,从全国各地选拔出的50人参与其中,集中在云南芒市接受培训。给这个班上了两天课,也结识了这群来自五湖四海的后学们。无论是课上与他们面对面交流,还是课后在小吃摊上促膝欢谈,这帮后生的能量让我印象深刻,使我更加看好这一拨即将登场亮相的中国舞坛之未来。
的确,这个被他们自己戏称为舞蹈学坛“黄埔一期”的青年群体,每个人都拥有巨大的能量,他们已经开始在各自的工作和事业上崭露头角。看着他们的崛起,我的心头涌出一丝暖意:这群人注定是会展翅高飞的!
果然,其后不久的日子里,他们之中便不断出现了各种动静:有的人获得了国家项目,有的人考取博士或博士毕业,有的人获得了职称上的晋升,有的人出版了自己的学术著作。总之,舞界大大小小的研讨会、论坛等学术活动中,总能看到他们活跃的身影:这批学子已经开始在业界小有名气了。
这不,王海涛的新著也即将出版。
只是出乎我的预料,这部新著的内容并没有跟他所学的汉唐古典舞有什么直接关联,而是与另一大领域——非遗舞蹈保护相关。由此可以看出,海涛的学术兴趣已经有所拓展了。
实际上,与孙颖所有的弟子完全相同,毕业后进入重庆大学任舞蹈教师的王海涛始终视汉唐古典舞为自己的生命。这一点,可以从所有学汉唐的学子们身上充分感受到:那是一份潜在心底的责任感。来自恩师的沉甸甸的属望,让这群学子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共同的理想而奋斗。几年前,在由华南师范大学主办的“非遗舞蹈进校园”学术活动中,王海涛就带着他的学生向与会者展示过他的教学成果,让人们看到了他的不懈努力和持续的艺术追索。虽然当时我并没有把他的汉唐舞教学列入非遗的范畴,但是他的努力还是让业界切身感受到了他的能量。不知是不是从那时起,非遗的种子被植入他的学术视野。当我看到这部关于重庆非遗舞蹈保护的书稿时,我的内心是有所触动的。
非遗舞蹈保护是近些年来学界的一个热点。在舞蹈界,既有原汁原味的保护措施,也有对非遗舞蹈再利用而出现的新创作成果。同时在“非遗舞蹈进校园”的热潮中,非遗舞蹈也成了一种切实的教学资源。于是,我们看到了全国各地舞蹈院校对本地区非遗舞蹈资源的利用和弘扬。2019年9月下旬,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与云南艺术学院联合主办的“‘非遗’传统舞蹈生存现状研讨会”,便是一个充分展示这方面经验的学术会议。主办方特别从全国各省、区、市(除港澳台地区)各选出一位与会者,他们的汇聚顿时让这个研讨会产生了空前的力量。
代表重庆来参加此会的就是王海涛。
在这次会议的分片小组会上,海涛就重庆市非遗舞蹈资源展开了从容不迫的讲述,看得出他对这个领域的熟知与自信,其信手拈来的材料实在而确凿,背后自然是他在掌握这些知识上所下的功夫。而眼前这本新著,则让我看到了海涛在这个领域花的大力气:原来他已经做了如此了不起的积累!
王海涛的这本新书是以重庆地区的非遗舞蹈为学术观照对象的,毫无疑问他是本着继承与保护的原则而为之。我注意到,他在写作上的安排是十分走心的,体例之严谨,布局之得当,描摹之细致,让所记录的每一个非遗舞蹈都得到了十分有灵性的呈现。这样的写作安排,的确能透露出作者的心思之缜密。从这本书的内容来看,海涛在学术上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他见到我时告诉我,他已逐渐从教学向研究转移,我想这样的转变一定是他在学术上的提升所致,而这样的转变也自然会进一步推动他的学术发展。
阅读这本书是很有过程感的。除了能看到所记录舞蹈的相关信息和知识,还能看到与人直接打交道的生动体验。书中传承人的口述内容,带给我们具体而鲜活的感受,非遗中“以人传舞”的真谛在这本书中体现得非常到位,从而在静态描述之余,给读者带来了温度。将口述史的研究方法引入非遗舞蹈保护的研究,显然是一个很正确的举措,这会让非遗项目本身呈现一种活态的现实感,是非遗项目在研究上的一大补充。特别是就非遗的舞蹈项目而言,口述史的研究方法完全彰显出其实际可感的价值,海涛的这本书,在这方面很有特点。
看着王海涛这批学子的成长,我满怀信心和冀望:中国舞蹈理论的百花园,又生出几株枝芽。这片新苗的靠拢和汇聚,一定能汇成一抹迎着阳光茁壮成长的新绿!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国唯一非遗公约国际教官
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