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16:诸葛亮“身长八尺”相当于现在的多高?
看点17:诸葛家男人的面部有哪五个突出的特征?
看点18:诸葛亮最喜爱的“啸”究竟是怎样的才艺?
看点19:诸葛亮最喜欢在哪里飙歌?
看点20:《梁父吟》歌词的真正作者为何不是诸葛亮?
看点21:为什么诸葛亮十分喜欢《梁父吟》?
诸葛亮他这农民一当,就当到了东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年),也就是他二十七岁的时候。那么此时这位隆中的农村知识青年,从外表上看,究竟是一个什么样子的青春风貌呢?
先看外表,包括身材、容颜和面部特征三项。其中单是前两项,他就非同凡响。用现今流行的话来说,那是要身材有身材,要颜值有颜值。
《三国志·诸葛亮传》对此有如下的明确记载:
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
说是诸葛亮当时不仅身材修长,而且容颜很是奇伟,即现今所说的“颜值很高”,当时的人们看到他都会感到惊异。
八尺究竟相当于现今多高呢?关键之处在于,三国时期的一尺,究竟相当于现今公制长度单位的多少。2006年7月23日晚,易中天教授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举办“三国圣地品三国”的讲座,我有幸受邀作陪,与听众共同交流。现场有听众询问诸葛亮的身高问题,我答以三国时期一尺相当于现今24厘米,八尺约合今1.92米。由于时间关系,当时并未就此问题多加引证。此事后来不断引起多位有兴趣者的垂询,故在此进行一番探究。
此前学术界对于三国时期一尺的长度,多采用相当于现今23厘米的数值。但是这一数值,乃20世纪60年代初期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当时的学者通过清代的营造尺进行折算之后,算出当时的一尺约合现今0.23米。按此数据计算,八尺就折合现今1.84米。
众所周知,考古实物提供的资料数据,相对而言准确性和可靠性是最高的。最新的考古实物出土得越多,新测得的数据又更精确的时候,以往的数据就不能不进行必要的修正,中国古尺的长度即是如此。到20世纪90年代,单单是东汉一朝出土的古尺实物,即有四十余件之多。1993年1月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其分册《文物·博物馆》中“中国古尺”条,即综合引用了90年代所能见到的大量考古实物资料,对中国古尺长度的实测数据,以及其长度随时代而变化的情形,作了非常翔实、系统的叙述,对于了解古代度量衡制度文化的演变,极有学术价值。文中列举的各个时代的古尺一尺约合现今公制长度数据(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如下:
商朝:16~17厘米;
东周:23厘米;
西汉:23~23.6厘米;
新莽:23.1厘米;
东汉:23~24厘米,均值23.4厘米;
魏晋:24~24.5厘米;
南朝:24.5~25厘米;
北魏:前尺27.8厘米,中尺28厘米,后尺29.9厘米;
隋朝:30厘米;
唐朝:29~30厘米;
宋朝:31.6厘米;
明朝:营造尺32厘米,量地尺32.6厘米,裁衣尺34厘米;
清朝:营造尺32厘米,裁衣尺35.6厘米。
从上述数据中,可以清楚地知道两点:一是古代一尺的长度,在各个王朝或者时代,是不断变化的,而且宋代以前,即使是同一朝代也不完全一致;二是变化的总趋势,是每尺的长度逐渐加增。这种加增,应当是封建王朝对农民剥削程度的不断加重造成的。因为古代农民每年要向朝廷交纳谷物,属于土地税性质;又要交纳布帛等,属于人头税性质。量取布帛是用尺来进行的,如果加增每尺的长度,无形中就加大了征收的数量,这对封建王朝当然非常有利,所以掌控了度量衡标准制定权的封建王朝,就不断加增每尺的长度以加重剥削。
就三国时期而言,它位于东汉之后,西晋之前。东汉每尺的长度,正由23厘米向24厘米过渡;而魏晋每尺的长度,又从24厘米向24.5厘米过渡。所以三国时期的每尺长度,正好位于24厘米的坐标点上。所以我确定:三国时期的每尺长度,应当从23厘米校正为24厘米。这一数据,又得到考古实物的证实。1984年6月,安徽省马鞍山市南郊发现了孙吴大将朱然的墓葬,其中出土了完整的木尺一件,其长度不多不少,正好就是24厘米。
以此为准,算得孔明身长八尺,相当于现今1.92米;刘备身长七尺五寸,相当于现今1.8米;嵇康身长七尺八寸,相当于现今1.87米。1995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拙著《三国志注译》,即采用以上校正数据,在《先主传》中注为:“七尺五寸,约合今一公尺八十公分。”在《诸葛亮传》中则取其整数,注为:“八尺,约合今一公尺九十公分。”
假如采用20世纪60年代用的老数据,每尺23厘米,刘备身长七尺五寸,约合今1.725米。这样一种身高属于常人之列,并不算突出,史传当中是否有必要特别为此书写一笔,恐怕值得怀疑。但是,如果身高约合今1.8米,那就属于高个儿之列,可以载入史传也。
蜀汉的彭羕,与诸葛亮相同,也是“身长八尺,容貌甚伟”,见《三国志·彭羕传》。同时代人比诸葛亮更高者,则有曹魏的许褚,《三国志·许褚传》称其“长八尺余”。八尺有余,便是接近两米的高度。只是许褚“腰大十围”,虽然身材高,体型却有点粗肥,不如诸葛亮的玉树临风了。
诸葛亮的籍贯,是在今山东省境内。“山东出高个儿”,是今人的总结。但是山东地界,古代也屡出“高人”。除了诸葛亮,确凿记载于史传者,尚有先秦的孔子和西汉的东方朔。《史记·孔子世家》云:“孔子身长九尺有六寸。”按照上面《中国大百科全书》提供的数据,取东周时的一尺约现今的23厘米,则九尺六寸约合今2.2米,那是相当惊人的身高。即使对于圣人有所夸大,两米左右总是有的。东方朔,西汉平原郡厌次(在今山东省惠民县东)人氏。《汉书》记载他“长九尺三寸”,西汉武帝时应诏至京城长安,在宫廷作侍从,以诙谐的谈吐给汉武帝提供娱乐,算是专职的搞笑者。他的身高,出自他向汉武帝上书中的自我介绍,而身高是可以当面检验的,所以他绝对不敢虚夸以欺君。取西汉每尺的低值23厘米的话,九尺三寸约合今2.14米,其高度也是相当的惊人。
相比于孔子、东方朔,诸葛亮1.92米的身高,又不算奇特了。可见山东出高个儿,古已有之。因此,我们不必对此有所怀疑,倾向于使用每尺23厘米的老数据,去有意降低诸葛亮的身高。笔者此处引录孔子、东方朔以及许褚的史文,用意就在这里。
最后还有诸葛亮的面部特征。他本人的面部特征,史书没有明确描绘,但是却有一个相当可靠的参照者,这就是他的侄儿诸葛恪。
诸葛恪,诸葛亮胞兄诸葛瑾的大儿子。《三国志·诸葛恪传》裴松之注引《吴录》中,对诸葛恪的面部特征有如下明确记载:
长七尺六寸,少须眉,折頞广额,大口高声。
说他身高七尺六寸,相当于现今1.82米,看来诸葛恪也有身材高大的家族遗传基因。而他的面部特征,史文中记载有五点:
一是“少须眉”,即眉毛和胡须稀少而不浓密;
二是“折”,即鼻梁的凹陷处很深;
三是“广额”,即额头宽广;
四是“大口”,即口形不小;
五是“高声”,即声音非常大。
根据史文对诸葛亮这位侄儿的细致描绘,那么诸葛亮本人的面部特征,就大体可想而知了。
再来看风采,他也非同凡响。这方面的趣事就更多一点了。但是归纳起来,一是有情调,二是有才艺。
诸葛亮虽然自愿下乡当了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一颗汗珠摔八瓣儿,但是官宦家族的文化修养,知识分子的高雅情调,他却并没有抛弃,而且还在日常生活中,时不时地展现出来。
《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魏略》说他“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又说他“好为《梁父吟》”。此处的“从容”一词,乃当时的习用语,准确含义是空闲。说他早晚有空闲的时候,经常抱着膝盖高声长啸;还喜欢对着那绿水青山,放歌一曲《梁父吟》。看来一个长啸,一个高歌,正是诸葛亮的最爱了。
为何他会最爱这两样呢?你看《诗经》当中的《江有汜》篇,不是有“其啸也歌”的诗句吗?还有《白华》篇,不是也说“啸歌伤怀”吗?所以诸葛亮的长啸和高歌,那都是对儒家文化传统一种继承性的弘扬,而不能将其视为一般性的个人情趣和爱好了。
那么“长啸”的啸,究竟是怎样的呢?按照东汉后期儒学大家郑玄的解释,是“蹙口而出声”,也就是将嘴巴撮起来然后发出声音。郑玄是诸葛亮之前不久的名流,泰斗级的文化学者,他的权威性解释当然最能准确吻合诸葛亮的长啸。不过,郑玄只是解释了长啸时的口型,却没有说明长啸时究竟发出的是何种声音。好在不久之后的西晋,有一位著名文士叫作成公绥,擅长音乐,也是一个玩长啸的好手,为此他还专门写了一篇《啸赋》,对啸的种种特点如实加以描绘,在《晋书》和《文选》中都有全文的引录,可以作为我们的重要参照。
按照成公绥的形容,长啸时发出的声音,至少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声音有高低变化,从而形成曲调,即所谓的“动唇有曲,发口成音”;
二是曲调并不固定,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即所谓的“曲无定制,随事造曲”;
三是声音响亮而高亢,即所谓的“逸气奋涌,缤纷交错,烈烈飚扬”。
归结起来,成公绥笔下描绘的啸,是一种使用口腔随意发出响亮声音曲调的特殊才艺。与后世的口哨或口技,具有某些类似之处。水平一般的类似于口哨,水平高超的则类似于口技了。
魏晋时期喜欢长啸的雅士名流不少,可以称之为“啸客”或“啸士”,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深山密林中的隐士,比如苏门先生和孙登(见于《三国志·王粲传》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另一类是社会政治场合中的名士,比如“竹林七贤”中的领军人物阮籍。爱好者虽有两类,然而通过长啸来表现自己傲然挺立的超然风采和独立人格,却是共同的意愿和特征,所以才有“啸傲”一词的诞生。比如东晋陶渊明有诗云:“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诸葛亮的抱膝长啸,也是同样的情形。打一个带点洋气的比方,我们看那些美国好莱坞大片中的西部牛仔,每逢得意忘情、傲视众生的时候,不也是要把手指放在口中,呼地一声吹出响亮的口哨来吗?
不过,长啸虽好,却没有歌词相配,难以表现更为复杂的心境和感情,还得要有配词的歌曲来做搭档,所以诸葛亮还要高唱一曲《梁父吟》。
歌手唱歌,最好要有一个合适的歌台,才能尽情展现一番。我们眼前这位隆中最喜爱飙歌的“麦霸”,有没有自己亲自选中的歌台呢?
当然有的。唐代欧阳询等编辑的《艺文类聚》卷七引录的《荆南图制》记载:
邓(县)城西七里,有作乐山。诸葛亮常登此山,为《梁父吟》。
说是邓县城池的西边七里郊外,有一座山,名叫作乐山,诸葛亮经常会登上这座山顶,放歌一曲《梁父吟》。
看来这座作乐山,顾名思义,就是当地人们在此登山寻找快乐的地方。当时的邓县,就在襄阳的北面不远,从邓县管辖的隆中前往作乐山,也就十多里路的距离。每当诸葛亮忙完农事有了闲空,来到这作乐山的山顶纵情高歌《梁父吟》之时,胸中的豪情总是奔涌起伏,大有傲视古今、吞吐宇宙之意了。
那么这首《梁父吟》究竟是什么样的歌曲呢?
《梁父吟》,又名《梁甫吟》,这是一首先秦时期出现的乐曲。“梁父”或者“梁甫”,原本是泰山附近一座小山的名称。西汉时期,汉武帝在中央设立了专门掌管音乐的官署,叫作乐府。乐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收集流传在民间的大量歌曲,于是这首《梁父吟》也被收集在乐府之中。《艺文类聚》卷四十四引录东汉蔡邕的《琴赋》,其中就有“梁甫悲吟,周公越裳”的文句,而蔡邕也是东汉后期的文化大家,著名才女蔡文姬的父亲,生活年代比诸葛亮稍早一点。由此可见,《梁父吟》的民间曲调,早在诸葛亮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梁父吟》的乐曲自西汉时被收入乐府之后,后世就不断有人使用这首乐曲的标题,来写作与之配唱的歌词,比如诸葛亮之后的西晋陆机,也就是孙吴名将陆逊的孙子,还有南朝的著名文士沈约、陆琼以及唐代的诗仙李白,都留下了名为《梁父吟》的作品,而且文句还各不相同,这只要看一看宋代郭茂倩编集的《乐府诗集》就会明白。由此又可见,《梁父吟》的传世歌词,并不只有诸葛亮所吟唱的这一首,而是有多首。用现今流行的话来说,不只有孔明版,还有陆机版、沈约版、陆琼版、李白版等等。
明白了《梁父吟》是什么样的歌曲之后,我们就可以来破解诸葛亮与《梁父吟》之间的谜团了。《艺文类聚》卷十九引录了一首作者署名为诸葛亮的《梁父吟》歌词,文句如下: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
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冢?田疆古冶子。
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
笔者先将其翻译成押韵的白话文,再来进行解读。云:
慢步走出齐国故都临淄城门,远远眺望荡阴里那一片地方。
只见接连出现了三座大坟墓,土堆高高垒起彼此都很相像。
请问是谁家坟墓呀?是田开疆、古冶子等三位勇士的墓葬。
他们的力气大得可以排除南山,文化高得能通晓地理状况。
可惜有一天他们被谗言陷害,只用两个桃子就把三人杀光。
是谁策划出这样的计谋来呢?是晏婴啊,齐国的那位国相。
诗中的“二桃杀三士”,出自春秋时期齐国的一个著名故事。故事在《晏子春秋》这一版本中是这样的:齐景公时,有三名骁勇的大力士——公孙接、田开疆和古冶子。三人仗恃自己立下功劳,所以在朝廷中举止无礼。辅佐齐景公的国相晏婴,建议齐景公除掉他们以免除后患,并且设下计谋,由齐景公赏给三人两个桃子。三人果然中计,为了争夺桃子而比拼功劳,争论不休,最后相继愤然自杀。
《晏子春秋》这本书,相传出自晏婴本人,所以这个版本中,晏婴是以正面人物出现的,他之所以要设计铲除三人,纯属出自公心,一心想要为国家消除隐患。
但是,在上面这首《梁父吟》当中,展现的情景就大不一样了:三名勇士变成了正面人物,他们都是难得一见的文武全才;而晏婴则变成了反面角色,不仅向齐景公进献“谗言”,而且设计阴谋使得三人纷纷自杀。显而易见,这首歌词的立场,完全是站在三名勇士这一边的。
这样一来,同一件“二桃杀三士”的故事,就出现了立场截然不同的两种版本。原因究竟何在?这是值得破解的谜团。
根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晏婴,字平仲,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大臣,先后辅佐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代国君。他在任期间,厉行节俭,提拔人才,直言进谏,取得了显著的政绩,从而“显名于诸侯”。司马迁认为:晏婴治国的政绩,几乎可以与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的前辈大臣管仲相媲美,所以感叹说:“如果晏子现今还在,我就是给他充当挥鞭驾车的马夫,也会高兴不已的!”正是出于这样的仰慕,司马迁才把晏婴与大名鼎鼎的管仲写进同一列传当中,命名为“管晏列传”。
司马迁的记载,当然是客观可信的。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晏婴虽然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却并不意味着他所有的言行都完美得毫无瑕疵。事实上,比他早一百多年的管仲老前辈,就已经受到孔夫子“管仲之器小哉”的严厉批评,说他大量收取民众的市场租金,还违反礼仪的规定,在家中安装了君主才能享用的设施。同样,晏婴在“二桃杀三士”的事件上,明显做得也有欠缺。欠缺至少有三:
其一,三名勇士全都是齐国的有功之臣,虽然恃功而骄,却并没有犯下祸国殃民的确凿罪行,罪不至死;
其二,就算他们真有祸国殃民的确凿罪行,那也应当光明正大地进行审判,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对他们进行定罪,不能暗中使用非正当的阴谋手段;
其三,使用挑拨离间的计谋,使三人相互争执而全部自杀,手段未免过于阴损刻毒,不符合治理国家的正道。
总而言之,晏婴在治理国家上面确实有重大贡献,但是在这件事情的具体处理上却不够完美。宽容一点来说,是所谓的“大醇小疵”;严厉一点来说,就是“英雄也有卑劣的瞬间”了。
弄清楚了《梁父吟》出现不同版本的复杂背景,我们再回到诸葛亮的身上,来继续破解其他的谜团。
第一个谜团,这首歌曲真的是诸葛亮本人的作品吗?
歌曲的曲调和歌词,两者的版权肯定都不属于他。关于曲调,前面已经说得很清楚,那是先秦时期出现的一首古曲,早在他之前就已经流传很久了,论版权自然没有他的份儿。至于歌词,也不可能出自他本人之手。因为《三国志·诸葛亮传》说得非常之明白,他最钦佩的前辈,第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管仲。如果他本人要想来为这首古曲配词,他还不如直接去写形象比晏婴更为光辉的老前辈管仲好了。同样都是齐国的大臣,他干吗不去写自己最为倾慕的管仲,却要去写次一等的晏婴,还把晏婴写成一个进谗言、耍阴谋的角色呢?
第二个谜团,歌词的真正作者究竟是谁呢?
歌词当中,对齐国故都临淄(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的地方风物,有相当细致、具体而生动的描绘。因此,原创者应当是齐国故地,甚至就是临淄这一带对三位勇士的悲惨遭遇抱有深刻同情的民众。他们经常在临淄荡阴里的三座大坟堆前面来来往往,自然会有所感触和议论。其中有文化的人士,再把这种民众的感触和议论加以提炼,写成可以与古曲相配的文雅歌词,这首《梁父吟》就诞生了。
虽然诞生的具体时间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最为合理的推断是,歌词的原型,应当产生于先秦时期的齐国故地,所以才会在西汉时与相配的曲调一起,被收集到乐府当中。
但是,到了东汉时期,歌词的文本应当又经过了一次更为精细的文学加工,最后才形成《艺文类聚》中的样子。理由何在呢?这是因为,我国古典诗歌当中的五言古体诗,也就是不讲格律的早期五言诗,是从东汉时期才开始定型并且流行的。比如著名的《孔雀东南飞》《古诗十九首》,就是其中的代表。这种五言诗在体裁上的突出特点,即全篇都是非常整齐的五言句式,而不像此前先秦时期的四言诗,或者汉代早期那种句式长短不一的杂言诗。而《艺文类聚》记载的上述《梁父吟》文本,不仅全篇是整齐的五言诗句,而且还出现了“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这样带有原始对仗性质的句子。具有这种文化因子的文本,不大可能产生于东汉之前,所以一定经过了精细的加工,而且加工的时间就在东汉。
第三个谜团,为何《艺文类聚》又把诸葛亮说成是歌词的作者呢?
原因有四。首先,歌词原型的作者,已经遥远难考。其次,经过诸葛亮的传唱,这首歌曲才得以著称于世。再次,他也很可能在不断传唱当中,对其中的文句有所加工,使之更加雅驯和上口。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明确记载他“好为《梁父吟》”。基于这四点,《艺文类聚》就直接把他当成这首歌曲的作者了。准确地说,诸葛亮应当是这首歌曲的主要传唱者,甚至还有可能是精细加工者,但肯定不是歌词的原创者。
第四个谜团,为何诸葛亮会十分喜欢这首歌曲?
前面说过,诸葛亮的老家在阳都县。而阳都县的正西边,直线距离不到三百里处,就是春秋时鲁国的都城曲阜(今山东省曲阜市);阳都县的正北面,直线距离三百里左右处,又是齐国的故都临淄。所以他的家乡,就在齐鲁大地的交汇地带。他十分喜欢这首歌曲,根本原因在于它所蕴含的故乡色彩实在是太浓厚了。具体说来有如下三点:
一是曲调。《梁父吟》这首古曲,相传是孔子的弟子曾子在泰山脚下耕种田地时所作,正好就出自齐鲁大地之上,所以对诸葛亮而言,这是不折不扣的故乡之音。
二是歌词。歌词唱的是齐国都城的风土人物,这又是不折不扣的故乡之情。
三是内容。这一点非常之关键。歌词的内容,必定触发了他对自己未来如何从事政治的深刻思考,因为这又是不折不扣来自故乡的前车之鉴。晏婴治理国家,功劳相当大;然而仅仅因为在处理三位勇士这一件具体事情上出现失当,就引来民众的批评,使得负面的口碑长期流传于后世,成为难以消除的政治污点。这样的情形,难道不会令他深思吗?
晏婴此举留给后世的深刻教训是,一个施政者,如果要想成为完美型的政治家,那么他在对待任何人、处理任何事的时候,都至少应当做到四个“必须”:
一是必须重视民众观感,而不能漠然视之;
二是必须开诚布公,而不能搞阴谋诡计;
三是必须合理合法,而不能任性行事;
四是必须以人为本,而不能蔑视生命。
这四点总结起来说,则是笔者同窗学友王炎平教授《释诸葛亮“好为〈梁甫吟〉”》一文中指出的“相德”,即担任宰相者应当具备的道德修养。
那么这样的教训,在诸葛亮身上有作用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请看《三国志·诸葛亮传》的末尾,陈寿对诸葛亮治理蜀汉的功绩,做了一番相当全面的总结。其中列出的“抚百姓,示仪轨”“开诚心,布公道”“用心平而劝戒明”“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这四项,就正好与上面所说的四个“必须”一一对应起来。
而诸葛亮在他的整个政治生涯之中,又一直在向完美型的政治家努力,终生坚持,死而后已。由此可见,诸葛亮十分喜爱并且经常吟唱《梁父吟》还有一层最为重要的深层次原因,那就是要激励起自己的雄心壮志:一定要借鉴前人,并且超过前人,在将来从政并且施政之后,努力做一位既具有杰出治国才能,又具有深厚道德修养的完美型政治家。
上面所介绍的青年诸葛亮非凡的外表和风采,这都属于外在的美好,可以称之为“外美”。但是,他最重要的非凡之处,还在于内含的优秀品质,可以称之为“内秀”。正是因为有了内秀的实质性根本,再与外美形成绝佳的配合,所以当时人们给他的评语也同样非凡,这就是广泛流传而众所周知的“卧龙”,即等待时机充分施展远大抱负的杰出人才。这正是:
兼修内外雄心在,美誉人称是“卧龙”。
要知道诸葛亮在“卧龙”的称号上还有什么样的谜团,他又在“内秀”上具备了哪些非凡的优秀品质,请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