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家族姓氏

看点1:诸葛亮家姓氏是如何从“葛”变成“诸葛”的?

看点2:诸葛亮的名字背后有哪些有趣的知识谜团?

看点3:诸葛丰为何因“刚者”美名流芳百世?

看点4:诸葛丰担任的司隶校尉是个什么样的官?

看点5:诸葛丰对诸葛亮从政有哪些重大影响?

认识诸葛亮,先要从他个人说起,再来说他的先世;而要认识他这个人,又应当先从他的姓氏和名字说起。

记得我刚上初中的1956年的一天去看很感兴趣的川戏,戏码是著名的三国戏《借东风》,主要人物是诸葛亮和周瑜。戏台上面专门承担搞笑任务的丑角一本正经地对台下观众发问说:“你们知道周瑜的妈妈和诸葛亮的妈妈分别姓什么吗?不知道吧?可是我就知道!”稍微等了一会儿,他才大声说出答案:“周瑜的妈妈姓‘既’,诸葛亮的妈妈姓‘何’!知道不?”看到台下观众议论纷纷、大惑不解的样子,他又拿出“证据”来说道:“《三国演义》当中,周瑜被诸葛亮气死之前怎么说的呀?他不是高叫了三声‘既生瑜何生亮’吗?可见生下周瑜的就是既家妈妈,而生下诸葛亮的就是何家妈妈呀!”于是台下一片哄堂大笑。

这当然是舞台上的笑谈,并非历史上的真事儿。但是,我要是说孔明先生他们的诸葛家族,原本也并不姓“诸葛”,而是从“葛”的姓氏,变成“诸葛”的姓氏,恐怕你也不会相信吧,然而这倒是千真万确的事儿。下面,我们就来解读这一姓氏文化上有趣的谜团。

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明确记载: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

意思是说,诸葛亮,表字孔明,是东汉徐州琅邪郡阳都县人氏。

当时阳都县的建制,现今已不存在,其故城的遗址,在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南郊约22公里处的砖埠镇孙家黄疃村,已被列为山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故城遗址东临沂河,河岸边尚有残存的故城墙基一段,长1500余米,其附近曾先后出土了大量的各代文物。先秦时期,此处有阳国,后来秦汉时期设置了阳都县。1992年,当地政府在砖埠镇东北直线距离大约4公里处的孙家黄疃村,建了一座诸葛亮故里纪念馆。全馆占地面积2700平方米,馆内有一株千年银杏树,高25米,树围3.75米,已被列为当地重点保护文物。

附带说一句,这砖埠镇还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世代居住之地,所以此处完全可以用“钟灵毓秀”来形容。

关于诸葛亮家的姓氏来源,陈寿《三国志·诸葛瑾传》裴松之注中就有明确的记载,而诸葛瑾就是诸葛亮的同胞大哥。在这里,裴松之引录了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来自孙吴韦昭撰写的《吴书》:

其先葛氏,本琅邪诸县人,后徙阳都。阳都先有姓葛者,时人谓之“诸葛”,因以为氏。

意思是说,诸葛家的祖先原本姓葛,乃琅邪郡诸县(今山东省诸城市)人氏,后来迁徙到了阳都县(今山东省沂南县)。因为阳都县先已有了姓葛的人家,当地的人为了区分,就把从诸县刚刚迁来的葛氏家族,称为“诸葛氏”了。

第二种说法来自东汉应劭的《风俗通》:

葛婴为陈涉将军,有功而诛。孝文帝追录,封其孙“诸县侯”,因并氏焉。

意思是说,秦朝末年的葛婴,当过陈胜(也名陈涉)的大将,立下大功却因冤被杀。到了西汉,文帝追记葛婴的功劳,就将他的孙儿封为诸县的侯爵,而侯爵家族的后代,就把诸县的“诸”字,加在姓氏“葛”字的前面,以显示荣光,这就变成“诸葛氏”了。

以上两种说法,前者说诸县是其原居住地,后者说诸县是其封爵地,但最关键的地方却是完全相同的,这就是他家的先世原本是姓“葛”,而不是“诸葛”,后来只是因为与诸县发生了关系,这才把诸县的“诸”字加到了“葛”字的前面,使得姓氏变成了“诸葛”。由此可见,诸葛亮的家族,原先确确实实并不姓“诸葛”。

这里就产生了一个谜团,即上面的两种说法是完全矛盾、互不相容的吗?

回答是,两种说法表面上虽有不同,实际上并不矛盾,完全可以统一起来。你看,葛婴的孙儿在西汉文帝时被封为诸县的侯爵,就在诸县定居下来,坐享侯爷的清福了。后来的子孙为了显示家族的荣耀,还把诸县的“诸”字,加在“葛”字的前边,姓便成了“诸葛氏”;另外又有一支葛氏子孙迁到了阳都县,因为不屑与当地普通的葛氏人家相提并论,又用同样的办法来抬高自己。但是在阳都县人的眼里,你们诸葛氏,不过就是从诸县迁来的外乡人而已,有啥值得显摆炫耀的呢?于是就把对方改变姓氏的原因,归结于原居住地在诸县。这样一来,两种说法不就统一起来了吗?

如果再追问一句,他们家原本的葛氏,又从何而来呢?唐代专门记载姓氏来源的书《元和姓纂》对此也有记载:

葛天氏之胤,子孙氏焉。夏时葛伯,嬴姓国也,亦为葛氏。

意思是说,葛氏的来源有二:一是远古帝王葛天氏的后裔,一是夏代诸侯国葛国国君的后代。以上两种来源比较起来,还是后一种比较可信和可靠,因为葛天氏是传说中还排在伏羲氏之前的帝王,年代实在太遥远,遥远得难以进行考证了。

这样看来,诸葛亮的老祖宗葛婴,不仅原本姓葛,而且当初在秦朝末年,还跟着陈胜、吴广闹过一阵子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运动,从而在《史记·陈涉世家》中留下一段明确的记载。怎么样,有点意思吧?

说到这里,读者诸君就会有另外一个谜团了:姓氏,那可是一个家族群体的标志性文化符号呀,难道在当时,能够将姓氏如此这般变来变去的吗?回答是,能够变的。且听我一一道来。

清代初期的大学者顾炎武,也就是曾经喊出振聋发聩的口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那一位,他的家乡在今江苏省昆山市的千灯镇,前几年我还专程去拜访过他的昔日故居和青青墓园,还有幸在南京图书馆的书库中亲眼观赏过他《天下郡国利病书》的珍贵手稿。他在自己的文史名著《日知录》中曾专门论述说,上古时候,“姓”与“氏”二者存在明显的区别。以周代的贵族为例,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功能、性质和使用三方面。

首先在功能上。“姓”乃血缘基因的标志性符号,主要用来“别婚姻”,也就是区别婚姻对象的;“氏”乃身份贵贱的标志性符号,主要用来“明贵贱”,也就是区别身份高低的。我们中国古代的先民,早就知道近亲通婚会给后代造成身体上的先天性缺陷,使得子孙都不佳,即《左传》中所谓的“男女同姓,其生不蕃”。为了避免这一严重后果,必须发明一种标志血缘系统的符号,以免同姓的男女相互通婚,于是就有“姓”的产生。

而在同姓的一个大家族中,各个分支的成员,在社会上各自进行打拼,有的身份会上升,有的身份会下降,于是就有了标志身份贵贱的符号产生,这就是“氏”。

其次在性质上。由于“姓”是血缘基因的标志性符号,而人的血缘基因不会随便改变,所以“姓”也不能任意改变。但是俗话说得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氏”是身份贵贱的标志性符号,而身份的贵贱是会改变的。身份改变了,所以“氏”也会跟着发生变化。

最后在使用上。先秦的贵族当中,曾经有一条“潜规则”,就是女子照例称姓,男子照例称氏。姓,大多带有女字旁。比如孟姜女的“姜”(“孟”表示排行老大),秦姬的“姬”(“秦”是其配偶所在国的国名),等等。这些带女字旁的字,其实是母系社会的一种文化遗存。

至于氏的来源,那就多种多样了。根据学者的解释,孔丘的“孔”是以祖先“孔父嘉”的字为氏,孔子学生司马牛的“司马”是以官名为氏,屈原的“屈”是以先祖受封的城邑名称为氏,等等。

但是,在战国这一大变革的时期,“姓”与“氏”之间此前的严格区别开始变得模糊起来。接下来的汉高祖刘邦,又从底层的草根阶层崛起,手提三尺剑,开创了一个统一的汉朝,把传统的贵族社会翻了一个底朝天。这样一来,以往与贵族制社会相配合的姓氏文化,至此无法继续保持了。于是在汉代以后,“姓”与“氏”完全混同为一体,上至尊贵天子,下至草根平民,都有各自的姓氏。而且这时候的姓氏,既用来“别婚姻”,承担过去“姓”的功能,同时又保留有从前“氏”的特性,在特殊的情况下可以发生改变。诸葛亮的先世将“葛氏”改为“诸葛氏”,就是这种社会变化大背景下的产物。

不过,汉代以来,姓氏虽然完全混同为一体,但是因为历来“姓”的数目少,而“氏”的数目多,故而“氏”在数量上处于强势。到了三国,当人们单称姓氏的时候,往往用“氏”来表达。比如,《三国志·诸葛亮传》中,陈寿向西晋朝廷上报自己为诸葛亮编定的文集,就将其命名为《诸葛氏集》,而非《诸葛姓集》。《三国志·关羽传》中裴松之注引《蜀记》,说到曹魏大将庞德的儿子庞会,在攻灭蜀汉政权,为父亲报仇一事时说:“庞德子会,随钟、邓伐蜀,蜀破,尽灭关氏家。”所谓的“关氏家”,即关羽的家族后代。关羽在樊城一战中,曾经擒杀庞德。史书中这种使用“某氏”的习惯,一直延续到现今,诸如我们谈到三国时常说的刘氏、曹氏、孙氏、司马氏,就是例证。

另外,《三国志·后主传》裴松之注引《魏略》云:

及禅立,以亮为丞相,委以诸事,谓亮曰:“政由葛氏,祭则寡人。”

意思是说,后主刘禅继位,任命诸葛亮为丞相,把国家大事委托给他,并对他说:“政务由您葛氏去办,只是重大祭祀由我来主持进行。”史文中“葛氏”二字的称呼,既与诸葛亮先世最初的姓氏完全吻合,也与当时的用语习惯完全吻合。

东汉末年,社会动乱,因此,改变姓氏的现象纷纷出现。有的是为了躲避仇家的报复,有的是因为过继给别人当养子。其中最令人匪夷所思、最奇葩的例子,还要数孙吴的是仪。

据《三国志·是仪传》记载,是仪他家原本的姓氏,正好是姓氏的“氏”字,他原本叫“氏仪”。后来他在北海郡当官吏,上司是郡守孔融——当时闻名天下的一位大名士。孔融对他开玩笑说:“你家的‘氏’字有问题啊!你看‘氏’字的字形,是‘民’字没有上边那一横,暗含的意思就是目无上级,这含义很是不好呀。应当改,必须改,要改为同音的‘是’字才对。”是仪听了,果真就把姓氏改成“是”了。

由于随意改变姓氏成风,成为当时社会管理上的一大问题,所以一些有见识的人就站出来对此进行严厉的批评。比如曹魏的著名高士管宁,专门写了一篇《氏姓论》,坚决反对“妄变氏族”,认为这是“违圣人之制”的严重不良行为。

破解了诸葛亮的姓氏谜团,再来琢磨他名字背后的种种知识性谜团。

诸葛亮,字孔明,这在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一开头,就介绍得清清楚楚。但是,马上就有了两个谜团。

第一个谜团,他的名字是什么意思呢?孔明的孔,是孔洞的孔吗?

其实,孔明的孔,既不是他的姓,也不是孔洞的孔。准确地说,他的名字中,“亮”的意思是光亮,属于名词;而孔明的“孔”,意思是非常,是副词;“明”的意思是鲜明,是形容词。整个名与字相互配合的含义,是比喻他这个男娃娃的出生,好比是一道光亮出现在人间,非常鲜明耀眼。看来他们家在给他取名字时,对他未来的期望值是相当高的。

说到这儿,还必须补充另外一个重要证据,就是三国时期把表字取为“孔明”的,并不止诸葛亮,还有另外一位。此人姓胡,名昭,字孔明,颍川郡人氏,其详细事迹见于《三国志·管宁传》。也就是说,三国不止有一个孔明,而是有两个孔明:一位姓诸葛,是诸葛家的孔明;另一位姓胡,是胡家的孔明。这也充分证明,孔明的“孔”,并不是诸葛亮的姓。这胡家的孔明也很不一般,品行高洁,学识丰富,擅长书法,受人尊敬,而且还对官场敬而远之,一辈子在幽深山林的草庐中当隐士,活到八十九岁的高龄才潇潇洒洒地离开人间。

第二个谜团,为什么诸葛亮有了名,还有字?岂不是多此一举吗?

其实,古人既有名,又有字,是因为两者具有不同的使用功能。一出生后就取名,那是为了与别人有所区别,你张三我就李四,你王五我就陈六,可以有效避免相互混淆。但是,成年之后又有字,后世叫作“表字”,那是出于社交活动的需要。我们泱泱中华,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而社交活动场所,更是展现礼仪修养的重要场合。一般而言,在社交场合称呼平辈时,要称字,以表示尊敬,而不能直呼其名,否则就是失礼;称呼自己时,则要称名,以表示谦卑,而不能称字,否则就是自大。由此可见,如果只有名而没有字,这种谦和有礼的修养,就完全没有办法展现出来。

名和字虽然功能不同,但是在含义上总会有某种联系,从而共同展现出一种美好的意愿或期望。诸葛亮的名和字也是这样。他们家期盼和希望他这个男娃娃,会像一道非常鲜明的光亮,将来能够光大门楣,照耀人间。

那么诸葛亮的家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期盼和希望呢?这就必须要说到他们家的先世了。

《三国志·诸葛亮传》明确记载,诸葛亮的先祖,乃西汉名臣诸葛丰。

这位诸葛丰究竟是何许人也?这是一位有罪必究、执法必严的朝廷监察官。他在西汉的政坛上,曾经有过非常出色的政绩,因而在丹青史册中,得到了“刚者”的崇高美名,从此流芳百世。

当时所谓的“刚者”是什么意思?诸葛丰又为何能够得到“刚者”的崇高美名而流芳百世呢?这是一个必须解读的有趣谜团。

班固《汉书·诸葛丰传》记载,诸葛丰,字少季,在西汉元帝时进入官场,很快被提拔为司隶校尉。这是他一生担任的官职中,最能展现他才能风范的重要职务。要想了解诸葛丰如何在任上展现才能风范,先要对当时的司隶校尉这一官职有所了解。

司隶校尉,又被简称为司隶。诸葛丰所在的西汉,在行政上实行郡县制,以郡管县,以县管乡,全国有上百个郡,上千个县,史书记载的在册人口将近六千万。西汉武帝时,为了强化君权,整肃风纪,又开始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每个监察区派遣一名特派使者刺史,前去巡视该州下属的郡县,重点是监察地方上处于强势地位的两大类违法群体:一是贪污腐败的地方行政官员,二是为非作歹的地方豪强大族。凡有不法情况,必须尽快向中央举报,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由于刺史是皇帝的特派使者,权限不小,所以被尊称为“使君”。其中,负责京城长安所在监察区的使者,官名不叫刺史,而被特别称为“司隶校尉”。这司隶校尉所监察举报的对象,不仅是所在监察区中地方各郡县的不法官员和黑社会势力,而且还包括了京城内中央机构之内的官员,权限更是不小。

诸葛丰一当上司隶校尉,立即严格认真地履行起自己的职责来。凡是不法的官员,无论你的来头有多大,背景有多深,一律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从严从快,如实举报,果断处置。一时间,京城内外贪污腐败的官场人物、欺压良善平民的黑社会头目纷纷落马,不是入监被判刑,就是被问罪掉脑袋,以至于当时的贪官之间有这样一句顺口溜:“间何阔?逢诸葛!”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请问,怎么长时间都没见到你?哎呀,活该我倒霉碰到了那个诸葛丰!”

但是说老实话,经过他这么雷厉风行地一收拾,京城黑白两道的嚣张气焰还真是大有收敛,广大民众当然是人心大快。这时的汉元帝,对他的节操和风骨还很嘉许,所以下令提高他的俸禄以示奖励。

要问诸葛丰为何会有如此凌厉的工作作风,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性格使然。《汉书·诸葛丰传》说他“名特立刚直”,意指他是出了名的为人特立独行和性格刚强正直。二是思想使然。这一点就与当时的政治大背景密切相关了。大体说来,汉元帝的父亲汉宣帝刘询,即汉武帝刘彻的曾孙,在位期间曾经大力推行严格的法治,在政治上收到很好的成效,所以班固才会在《汉书·宣帝纪》中加以高度赞扬:

孝宣之治,信赏必罚,综核名实;吏称其职,民安其业;功光祖宗,业垂后嗣:可谓中兴。

意思是说,孝宣皇帝执政时期,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对官员的名声和实际政绩实行综合考核,因而官员都很称职,民众也安居乐业。他的功劳光耀祖宗,他的业绩流传后代。可以说他是一位实现中兴的君主了。

但是,汉宣帝的儿子汉元帝刘奭,却是一个过于温柔仁慈、非常信奉儒家仁恕思想的人,所以他对于父亲采用法家思想的治国之道非常不以为然。他在当太子的时候,就曾劝谏父亲说:“陛下使用刑法太严厉,应当多多任用奉行仁恕之道的儒生才好。”汉宣帝气得当场就大声斥责他:“汉家天下的政治,向来就有自己的制度和规矩。主张刑法的霸道,主张仁义的王道,必须结合起来施用才对,怎么可以偏向一端,纯粹只采用道德教化,去模仿周朝的政治呢?唉!看来今后搞乱我们汉家政治制度的,就是你了!”

汉元帝尽管受到父亲的严厉斥责,但在父亲死后自己接班当上皇帝之后,依然按照自己喜欢的路子,大搞仁慈宽容的政治。再加上他的性格又是非常优柔寡断,这样一来,就给一心搞贪污腐败的官员提供了大好的机会。于是,不法官员纷纷为所欲为,毫无顾忌,官场风气迅速恶化,政治局势也随之衰败下来。按照诸葛丰本人向汉元帝上奏中的原话来说就是:

今以四海之大,曾无伏节死义之臣,率尽苟合取容,阿党相为,念私门之利,忘国家之政。邪秽浊溷之气上感于天,是以灾变数见,百姓困乏。

意思是说,现今我大汉朝虽然拥有四海之大,却没有敢于为了节操道义而牺牲生命的臣僚,官场中都是不讲原则你好我好大家好、结党营私、追逐私利之徒,全然忘掉了国家的政治大局。邪恶污浊之风气玷污了青天,才会造成灾害性的怪异现象不断发生,使得老百姓完全无法生存!

诸葛丰就是在如此恶劣腐败的政治大背景中,开始就任司隶校尉的。

他到职之后,面前是两条路:一条是以天下为己任,公而忘私,义无反顾,认真履行自己的监察职责,向一切违法行为开刀;另一条则是私字当头,明哲保身,随波逐流,甚至沆瀣一气,同流合污。

性格刚强正直的诸葛丰,早就清醒地认识到:只有恢复先帝当初严格的法治,坚决推行依法治国,才能使国家转危为安。于是,他勇敢地选择了前一条路。

然而不幸的是,正当诸葛丰公而忘私,开始针对违法乱纪的皇亲国戚进行严厉惩治的时候,汉元帝的态度很快就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下令削减诸葛丰执行公务的威权。诸葛丰上奏请求单独面见皇帝解释一切,然而汉元帝不仅断然拒绝了他,而且从此不再采纳他的任何建议。失去汉元帝的赏识和支持,又受到利益集团的抵制和攻击,诸葛丰很快被调离司隶校尉的任上,改去担任看守京城长安城门的城门校尉。然而,就算是这样的次要职务他也没能担任多久,很快又因莫须有的罪名丢官免职,回家后在悲愤中郁郁而终。

以上,就是西汉名臣诸葛丰的一生。

史学家班固在《汉书·诸葛丰传》这一卷的末尾,对诸葛丰有如下评价:

诸葛虽云狂瞽,有异志焉。孔子曰:“吾未见刚者。”

意思是说,诸葛丰虽然显得太倔强和不明智,但是他心中确实抱有异于常人的志向。孔子就说过:“我还没有见过真正刚毅不屈的人。”

孔子所谓的“刚者”,意思是真正刚毅不屈的人。他这句“吾未见刚者”,出自《论语·公冶长》一篇。孔子说了这句话之后,就有人回答说:“申枨就是这样的人。”孔子马上反驳说:“申枨的欲望太多了,哪里算得上刚毅不屈的人啊?”可见“刚者”一词,是孔子对人高度赞美的话。班固的言外之意,即诸葛丰就是孔子所赞美的这种“刚者”。亲自为诸葛丰撰写传记的班固,他的这一评语,显然是正面肯定诸葛丰的高度评价的。

一贯重视法治的曹操,也曾亲口赞美过诸葛丰。《三国志·徐奕传》记载,曹操出征汉中时,后方的邺县有魏讽等人谋反,主管监察的官员杨俊被降职。曹操因为一时难以找到能够承担监察重任的人选而感叹说:“安得如诸葛丰者,使代俊乎!”意思是说,如何才能得到像诸葛丰那样非常称职的监察官来接替杨俊啊!

不言而喻,这种极具个性色彩的故事,这种积极投身政治、崇尚依法治国的思想作风,必定会在年轻的诸葛亮心中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并且对他后来的从政生涯产生重大的影响。

那么诸葛丰对诸葛亮后来的从政生涯,有哪些方面的重大影响呢?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破解的重要谜团,所以在此处要好好来解读一番。

对比后来诸葛亮从政的实际表现,诸葛丰对他的重大影响可以总结为六个方面。

一是从政对象的谨慎选择。

诸葛丰有志向、有才能、有风骨,也有显著的政绩,然而最后却落得被政坛完全排斥在外的悲惨下场。他之所以会有如此的结局,最根本的原因,是碰到了一个并不能让他充分施展抱负的君主。因此,对于诸葛亮而言,如果要从政,一定要对从政对象进行非常谨慎的选择,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终身辅佐的对象,这是他从先祖那里得到的深刻启迪和认识。他之所以长时间在隆中“躬耕陇亩”,一直到二十七岁时才出山投身政治,就是因为他在等人,苦苦等待那个符合自己条件的人,绝对不愿意勉强将就,去辅佐像汉元帝那样的君主。实在找不到的话,那就像他在《出师表》中所言:“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宁可苟且在乱世中保全性命,也不勉强去为那些不符合自己条件的地方割据者服务。可见这两句话,就是他为自己确定的选择底线。

好在上苍眷顾他,让他找到了自己非常满意的辅佐对象刘备。关于两人相遇的情形,后面还要详说。

二是从政态度的坚定不移。

诸葛丰虽然后来的下场非常悲惨,但是当初他一进入仕途,就坚决以天下为己任,公而忘私,义无反顾,认真履行自己的监察职责,向一切违法乱纪的官员开刀;即便后来失去汉元帝的赏识和支持,他依然坚持这样的从政态度绝不改变。不从政则已,一从政就要不忘初心,按照自己的理想坚决走下去,这是诸葛丰无比坚定的从政态度。对比后来的诸葛亮,也是不出山则已,一出山就在施政理想上不忘初心,终身坚持,“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直到贡献出自己的一切,这明显也是继承了老祖宗的从政风范。

三是对从政风气的高度重视。

诸葛丰就任司隶校尉之后,对于官场上从政风气的普遍败坏最为痛恨,认为朝廷政治中最为严重的现实问题,非此莫属。这从上面所引的他给汉元帝的上奏中,就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出来。而他后来被排挤出官场之外,在家郁郁而终,也可以说是从政风气败坏的直接受害者。对比后来的诸葛亮,他在《出师表》中直接向后主刘禅明确提出的施政原则,是应当“亲贤臣,远小人”,而绝对不能“亲小人,远贤臣”。提出这一原则的目的,正是要在官场当中提倡正气,抵制歪风。而他在执掌蜀汉国政期间,确实也做到了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末尾所赞美的“开诚心,布公道,循名责实,虚伪不齿”。这是他以毕生的精力,在优良从政风气上进行切切实实的建设才能取得的成就。从这一点上看,他也从诸葛丰那里吸取了政治的营养。

四是从政行为的严于律己。

诸葛丰自从进入官场,就很注意在从政行为上严于律己,不然他也不会在史书上留下“名特立刚直”的美好声誉。尽管他在与违法乱纪的权贵作坚决斗争之中,不断受到对方的打击报复,但是对方始终不能在他的从政行为中,找到任何违法乱纪的污点,否则早就在这上面大做文章,直接置他于死地了。对比诸葛亮,也是在从政之后,始终坚持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从无贪污腐败的罪恶行为。关于这一点,后面还要详说。

五是从政思想的兼收并蓄。

诸葛丰在司隶校尉任上的作风,显然属于法家奉行依法治国的施政思想。此后的诸葛亮,是以推行法治为突出特色,在指导思想上,重视吸取法家理论的精髓,明显是与诸葛丰一脉相承的。

必须指出的是,诸葛丰与诸葛亮两位,在施政思想上又都是兼收并蓄的,并非只认同法家而排斥其他学派的思想政治学说。只不过在他们施政的时候,根据当时现实政治形势的需要,都正好侧重于法家而已。

诸葛丰早年在从政思想方面的知识储备上,对各种学派都是兼收并蓄的,所以他也同样重视奉行仁恕之道的儒家经典,而且在这方面还很有造诣。一个比较明显的原因,就是他家乡所在的琅邪郡乃先秦时期齐鲁的故地,距离孔子的老家曲阜,直线距离还不到三百里。近水楼台先得月,受到孔子儒学风气如此近距离的熏陶,早年的他才会在儒学上极有造诣。《汉书·诸葛丰传》说他最早是“以明经为郡文学”,即因为通晓儒家经典而被任命为本郡政府中主管文化教育的官员。此处的“文学”,不是指现今文学作品中的文学,而是文化教育的意思。汉代在地方上的郡府中,设置有文学掾,专门主管文化教育,简称为“文学”,相当于现今地级市政府中文化局、教育局的局长。

再来对比后来的诸葛亮。诸葛亮的从政思想同样也是兼收并蓄的。他对刘氏王朝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这明显是儒家的风范。但是他又采用严格的法治来治理蜀汉,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决不乱下大赦的政令,这又明显是法家的作为。另外,修身方面,他在《诫子书》中教育下一代:“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种崇尚淡泊、宁静的思想,又有道家学派的思想渊源。

一言以蔽之,在从政思想上,兼收并蓄才是诸葛丰与诸葛亮最值得注意的家族文化特色,仅仅着眼在儒家或法家单一方面的传承是不够全面深入的。

六是从政举措的审时度势。

前面说了,汉元帝从当太子时起,就偏重于仁恕之道的儒家,主张尽量重用奉行仁义王道的儒生。而诸葛丰在司隶校尉任上的作风,显然属于奉行法治的法家。这就有疑问了:汉元帝继位之后,最初怎么会选中诸葛丰来担任司隶校尉这个极为重要的监察职务呢?

其中的玄机,在于诸葛丰从政之后的举措又根据现实政治形势的需要,及时采取了应变性的变化,改而重点采用法治了。

前面已经说到,诸葛丰最初是以儒学方面的突出造诣而进入仕途的。而他入仕之后,其儒学造诣又引起一位同乡高官的注意。这位高官姓贡,名禹,因为年高德劭,又精通儒家经典,所以深受汉元帝的敬重,被安排在朝中担任御史大夫的高级官职。这贡禹也是琅邪郡人氏,所以特别注意扶持提携故乡的青年才俊。诸葛丰既是他同郡的老乡,又同样具有儒学的深厚造诣,加之年过八十的贡禹又特别思念故乡,向皇帝辞职又得不到允许,于是就把诸葛丰从老家调来,任命为自己御史大夫府署中的随身下属,以便天天能够听一听熟悉的乡音,使自己寂寞的心灵得到一点慰藉。不久,爱才的贡禹,又向汉元帝推荐诸葛丰,让他有更大的发展。汉元帝以为,崇尚儒家的老纯儒贡禹推荐的人肯定也是不折不扣的纯粹儒生,再说诸葛丰也确实是因为擅长儒经而进入官场的,于是痛痛快快给了老臣贡禹一个大面子,破格提拔诸葛丰为司隶校尉。

然而汉元帝却不知道,这位青年才俊诸葛丰,却并非一个只知道一味奉行过于宽容的仁义王道的迂腐儒生,而是一个头脑清醒,手段灵活,能够审时度势,根据客观现实及时在从政举措上进行应变性变化的实干型人才。这一点倒很像汉元帝的父亲汉宣帝:既有儒家的仁义,也有法家的法治,两手都要有,两手都要用。至于具体要用到哪一手,必须审时度势,根据当时的政治现状来对症下药,临机应变。

其实,诸葛丰并不绝对排斥儒家奉行的仁义王道,只是在进入官场之后,深感汉元帝的政策实在过于宽松,宽松得已经走向反面,导致强势的官僚群体肆意妄为,政风大为败坏的严重后果。特别是他从地方基层的郡府进入京城中央的官场之后,这种感受就更加深刻、痛切。面对这种非常严峻的现实,他深感亟须采取法家的法治来改变和纠偏。所以他一上台,就针对现实的急迫需要,重点使出法治的一手,针对弊端痛下猛药,很快就收到明显的成效。

后来的诸葛亮也是如此。关于这一点,后面同样也会详说。

以上,我们从六个方面探究了诸葛丰在从政上对诸葛亮的重大影响。我们必须从这种强劲的文化遗传基因上去观察和审视诸葛亮的人生,才能对他有更为深刻、全面的认识。这正是:

追寻姓氏根何在?先祖为人影响深。

要知道诸葛亮正当小小少年之时,为何就会碰上一场人间的浩大劫难,使得他被迫离开齐鲁大地的故乡,从此漂泊天涯,请看下文分解。 1lvzoG8FnlswMvsCmdl12ZiNl+YHda03+xMoyG3ak7FpDWRtHN/7iEnCzGQc/d3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