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七章
礼聘出山

看点34:诸葛亮的隆中对策具有哪些智慧光芒?

看点35:诸葛亮为何是“天府之国”美名的最早定义者?

看点36:为何说三顾草庐堪称“智慧聚英雄”?

看点37:哪三个战略总设计打造出了风云三国?

看点38:为何说隆中对策是其中最难的战略总设计?

看点39:刘备对诸葛亮的充分尊重突出体现在哪些方面?

看点40:为何说刘备和诸葛亮的相见与数字“三”很有缘?

作为三国时期顶尖级的智者,诸葛亮的“隆中对”,堪称是他的智慧光芒第一次亮丽而充分的展现。那么他的智慧光芒又有哪些具体展现呢?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破解的谜团。

一是视野的开阔。诸葛亮虽然是在为刘备提供面对面的创业咨询,但是他的视野却并未局限在刘备一人的身上,而是统观全局,涵盖北方的曹操和东面的孙权,并且进一步提出了天时、地利、人谋这三个创业发展的基本要素,以此来指导刘备创业战略方针的策划和制定。一位年仅二十七岁的青年,身处隆中的山野之中,视野却穿越黄河、长江,洞悉曹操、孙权之情势,深入天地人的巨大空间,这在汉末三国时期可谓极为罕见。

二是原则的正确。诸葛亮的隆中对策贯穿着一个基本原则,这就是“因人制宜”。这是针对刘备的具体情况而提出的,充分考虑到了刘备最为紧迫的实际需要,是为他“量身打造”的。

三是思路的清晰。诸葛亮的对策大体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告诫——告诫刘备必须避免两个错误方向,那就是北面曹操占领的中原和东面孙权占领的江东,因为他们都已经成了气候,在他们的地盘上根本没有刘备发展的空间。后半部分是规划——为刘备规划出逐步推进的三步走创业步骤:第一步,做好准备占领眼前的荆州,从而解决事业上“从无到有”的紧迫问题;第二步,等待机会再占领西面的益州,解决事业上“从弱到强”的提升问题;第三步,努力打好基础,积蓄力量,最后从荆州和益州两个方向,向中原的曹操发起巨大的钳形攻势,从而实现兴复汉室的宏伟目标。纵观整个思路,先说必须避免的,再说逐步推进的,后者又分为三个步骤——堪称是环环紧扣,层层深入,思路清晰,显耀着智慧的光芒。

四是措施的具体。各个创业步骤都有非常具体的措施,这就使得整个战略设计具有非常易于掌握的可操作性。既有总览全局的务虚,更有明确深入的务实,虚实结合,相互呼应。此后诸葛亮之所以能够胜任治国理政的繁重任务,从这一对策当中已经显露出端倪来。

五是文字的精练。作为一项意义重大的创业发展战略对策,要是放到现今的人来写,洋洋洒洒上万字都会收不住。但是诸葛亮的答卷,只有近三百字,可谓简练到了极点。为何会这样?因为他清楚地知道刘备究竟最想要什么。最想要什么呢?是一个高度浓缩的行动纲领!因为只有高度浓缩的行动纲领,才最容易牢记于心,才最容易付诸行动,刘备听起来也才不会昏昏欲睡。能够根据对方的实际需要,给对方提供最为实用的东西,这当然是充满智慧的表现。

六是选例的贴切。对策最后用了刘邦当初的成功先例,这一点更是在“因人制宜”上的神来之笔。诸葛亮说得不错,当初刘邦创建大汉王朝至关紧要的一步,就是在率先攻入关中灭亡秦朝之后,表面上乖乖服从公然违背诺言的西楚霸王项羽,从咸阳翻越秦岭,前往汉中郡的南郑县(今陕西省汉中市),去当封地在汉中和巴、蜀的汉王,然而暗中却在积聚力量,准备与项羽一决雌雄。果不其然,刘邦到达南郑仅仅四个月之后,就从陈仓的故道杀回关中的咸阳,从此所向披靡,最后以弱胜强,打败项羽,建立起西汉王朝。由于刘邦就是刘备本人高度认同的先祖,所以这一先例的举出,就为刘备树立起成功的榜样,不仅为整个创业战略策划指明了光明的前景,更可大大激发起刘备的自豪之感和奋斗之心。

但是,情况还不止于此。如果从更加开阔的历史视野来观察,诸葛亮在用刘邦先例时所说的“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这话时,又散发出另外一种亮丽而敏锐的智慧光辉,诸葛亮也因此成为“天府之国”这一四川美名的最早定义者。

为何这样说呢?且听我一一道来。

所谓的“天府”,即上天汇聚财富物资的府库,用现今的话来说,就是自然条件极其优越、物产极其丰富的罕见地区。但是,现存的古代历史文献中,最早使用“天府”一词且被用来形容和美化的地理区域,乃包括了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在内的大关中地区。《战国策·秦策一·苏秦始将连横》一节,在记载苏秦向秦惠王进献连横策略时就说:“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田肥美,民殷富……沃野千里,蓄积饶多,此所谓‘天府’。”

在古代中国的西部,有两块巨大而肥沃的平原,即渭河流域的关中平原和岷江流域的成都平原。这两大平原,最早为险峻的秦岭山脉所阻隔,并未连成一体。而最早开凿蜀道,将两大平原串联起来的,就是苏秦进言的对象秦惠王。从苏秦的话中可以看出,他在进献上述策略之时,位于关中平原的秦惠王,就已经把成都平原所在的巴蜀大地,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中了。肥沃的关中平原以及同样肥沃的成都平原,这两大经济上的坚固基地,再加上因为经济繁荣发展而带来的丰富的人口资源,就形成了苏秦口中所形容的“天府”。

由于“天府”在综合实力上的独特优势,所以在南方的经济和人口尚未得到发展和增大的先秦时期,拥有如此丰富的物力资源和人口资源,就有了统一天下的基础和有力凭借。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苏秦进一步向秦惠王提出了“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的方案。虽然统一天下的宏大规划未能在秦惠王在位时得到实现,但是他的玄孙秦始皇嬴政将这个规划变成了前所未有的辉煌现实。

秦王朝的统一,是采用了先得关中平原再得成都平原,进而统一天下的模式。对于从关陇地区崛起的秦国而言,采用以关中平原为主导的模式,完全是理所当然的。但是,接下来刘邦的西汉王朝,却在先后及主次顺序上发生了颠倒性的变化,刘邦是采用以成都平原为主导的模式,即先得成都平原再得关中平原,进而统一天下。那么刘邦这样做,为何也能够取得辉煌的成功呢?

原来,刘邦兴起时的成都平原,与当初秦惠王时的情况相比,综合实力上早已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秦昭王晚期,一位杰出的水利专家李冰,被秦国委派为蜀郡守,即大成都地区的郡级行政长官。李冰父子在成都西面的岷江之上,创新性地建造了一座伟大的水利工程,这就是现今天下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

都江堰的成功开凿建造,不仅消除了岷江对成都平原造成的严重的洪水灾害,而且除弊兴利,充分灌溉,使得广阔肥沃的成都平原从此旱涝保收,物产更加丰饶,人口得到更快的增长。用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中的话来形容就是:“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有了都江堰,成都平原的经济得到了繁荣、人口得到了增长,不仅能够与关中平原并驾齐驱,甚至还出现了后来居上的态势。刘琳先生的《华阳国志校注》曾经指出:“至东汉初班固作《两都赋》,谓关中‘郊野之富,号为近蜀’,则是蜀地物产之富,已超过关中。”他的结论是完全正确的。

正是因为成都平原后来居上,才使得刘邦以成都平原为主导的统一天下的模式,最终也能够取得成功。

年轻的诸葛亮竟然在遥远的襄阳隆中草庐,敏锐地观察到成都平原这一极为重要的历史性改变,因而果断提出“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这一战略指导论断。这一论断不仅为当时的刘备提供了创新性的道路指引,而且具有非凡的现实意义。由于这是现存历史典籍中最早将成都平原单独升格称为“天府”的明确记载,从此,“天府之国”就成为四川的综合性美好代称,因而也为现今四川省大力提倡发展“天府文化”和“天府经济”,提供了早期历史典册之中极为宝贵的借鉴和参照。

作为最早将“天府”一词专门作为对蜀地进行综合性定位的智者,诸葛亮这种能够敏锐感知历史大势变化的智慧光辉,真是令人惊叹不已。

但是,令人惊叹的还不止于此,诸葛亮还是“天府之国”这一美名的认真维护者。这是他后来执掌蜀汉政权之后发生的有趣故事,我将在第二十八章《造福后世》中再来一一介绍。

事实上,刘备的三顾以及他对问题的提出,同样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也就是说,从“智慧”这一角度来看,诸葛亮与刘备在隆中草庐的会面和对答,完全可以称为“智慧聚英雄”了。为何这样说呢?

一是自我反省上的智慧。刘备之所以会“三顾草庐”,起因于他对自己创业遭受重大挫折后的深刻反省,这在上面已经论及。后世常说的“失败是成功之母”,确实是一句名言。但是,真要想这句名言得到实现,必须在失败之后有一番深刻的自我反省,找到失败的原因,想办法加以有效的解决,这才能够真正让“失败”变为“成功之母”。如果没有深刻的自我反省,这句名言就会变成空话。

二是信息核查上的智慧。刘备从徐庶口中得知诸葛亮的信息之后,尽管徐庶当时就是刘备的下属,刘备也很信任徐庶,但是他没有偏听偏信,他还要对信息的真实性进行一番认真的核查。

首先,刘备精心选定了一个合适的对象,就是水镜先生司马徽。为何要选司马徽?因为他是客观的第三者,又是荆州知识分子中的领军人物,对于本地的人才群体非常了解,还在识别人才上具有极为精准的眼光,所以他是最为合适的人选。

其次,刘备又精心设计了两个巧妙的现场提问。《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对此有如下生动的记载:

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

刘备前去拜访司马徽,问他能不能对时务发表自己的看法。当时所谓的“时务”,就是现今的时事政治之意。司马徽回答说:“我是一个只能阅读儒家经典的普通书生,哪里懂得什么时务啊!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卧龙、凤雏两人能够做到。”刘备又明知故问:“这卧龙、凤雏两位究竟是谁呀?”司马徽悠然回答:“就是诸葛孔明和庞士元呀!”

请注意刘备的提问,是远远从时务问起,完全没有提到诸葛亮的名字,但又与诸葛亮有密切关系,因为诸葛亮若真的是杰出人才,那就必然精通时务,就会被司马徽自然而然地主动说出来。自己完全不提诸葛亮,才能保证信息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总而言之,从“智慧”这一主题的角度来看,“三顾草庐”完全可以称为“智慧聚英雄”。

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很有趣:诸葛亮之所以离开齐鲁大地的家乡,辗转漂泊,来到荆州,躬耕隆中,最初是因为曹操在他家乡的大屠杀;刘备之所以来到荆州襄阳,投奔刘表,也是因为曹操的强力打击。也就是说,曹操在北方的强势崛起,在无形之中驱使北方的两位英杰先后来到南方荆州的襄阳,通过智慧相聚,君臣鱼水相契,共同做出一番事业,最后又给曹操打造出一个难以对付的强大敌国来,曹操想得到会出现这样一种苦涩的结果吗?恐怕很难吧。

如果我们把视野扩大到当时的东西南北,就会发现除了蜀汉,孙吴、曹魏两方也在创业发展的战略总方针上有过成效非常显著的卓越设计。这堪称是三个战略总设计打造出一个风云三国。为了更加深入了解和更加客观评价诸葛亮的“隆中对”,就有必要与其他两方的战略设计进行一番对比,好好破解这个谜团。

孙吴方面,有后世所谓的“合榻密对”。其“设计师”鲁肃,也是一位极具战略眼光的杰出人物,《三国演义》中把他描绘成智商很低的角色,那是小说家之言,完全不是史实,当不得真。

《三国志·鲁肃传》明确记载,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年轻的孙权会见鲁肃,叫人把鲁肃的坐榻移到自己身边,与自己的坐榻并合在一起,然后就今后江东如何发展壮大的总体战略进行了一番深入的对话。孙权先提自己的问题:

今汉室倾危,四方云扰。孤承父、兄余业,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顾,何以佐之?

意思是说,而今汉朝倾危,四方动乱。我继承父、兄留下来的江东基业,很想建立如同过去齐桓公、晋文公那样扶助周天子的霸主功业。鲁君您既然赐予我见面的机会,能用什么策略来辅佐我呢?

耿直的鲁肃也不推辞,立即直抒胸臆,说出自己的对策来:

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意思是说,从前汉高祖诚诚恳恳,要把当时的义帝当作君主来尊敬侍奉却未能如愿,其原因就在于项羽把义帝害死了。如今控制了皇帝的曹操,就像从前的项羽,将军您又怎么可能成为齐桓公、晋文公呢?我私下预料,汉朝复兴已经无望,而曹操也难以一下子铲除掉。为将军您考虑,只有割据江东,观望天下形势的变化,从中寻找发展机会才是最好的办法。做出这样的打算,也无所忧虑。为什么呢?北方现今确实是多事之秋啊。趁北方多事而曹操无暇南顾之机,我们向西进军铲除长江上游的黄祖,再继续向前讨伐上游荆州的刘表,一直进攻到长江上游的最远点,把长江流域全部据为己有,然后建立帝王的称号,以攻取整个天下:这就是当年汉高祖功业的重现呀!

鲁肃的总体战略设计,不仅当场深深打动了孙权,而且从此成为孙吴政权做大做强的总的指导方针,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

曹魏方面,也有类似的发展战略总设计,其“设计师”是曹操的重要下属毛玠。

《三国志·毛玠传》明确记载,东汉献帝初平三年(192年),曹操打下兖州,自称兖州牧,第一次拥有了州一级的根据地。此时,他还只是北方割据群雄中的一员,其实力只能算是中等,与割据群雄中实力最强的袁绍还无法相比。如何才能在群雄环伺的严酷环境中,把自己的事业做大做强呢?他向下属毛玠虚心求教。毛玠提出如下建议:

今天下分崩,国主迁移,生民废业,饥馑流亡,公家无经岁之储,百姓无安固之志:难以持久。今袁绍、刘表,虽士民众强,皆无经远之虑,未有树基建本者也。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蓄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

意思是说,现今天下分崩离析,皇帝流亡,民众失业,饥饿漂泊,公家没有哪怕能维持一年的储备,百姓更没有安稳的心态:在这种严峻状况下是难以持久生存的。现今的袁绍、刘表,虽然兵民众多、力量强大,但是都缺乏长远的考虑,没有一个是有心树立基础、建设根本的人。用兵要有正当的名义才能取胜,确保权位则需要财力作为后盾,因此,将军您应当奉迎天子以命令那些不肯臣服的人,同时大力发展农业,积蓄军用物资,这样一来,扶助天子安定天下的霸主大业就可以成功了。

纵观毛玠的战略设计,具有两大支撑点:一是在政治上,尽快把在外流亡的汉献帝奉迎回来,控制在手中,从此以天子的号令讨伐对手,取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二是在经济上,抢先努力发展农业生产,努力积累军队急需的粮食和其他物资,从而为军事实力上的扩大打下稳定而雄厚的经济基础。

智商本来就超越常人的曹操,立即看到这一设计的正确性,于是认认真真加以采纳,并在此后的行动中将其作为总的指导方针。四年之后的建安元年(196年),曹操找准机会,抢先把四处流浪的汉献帝迎接到自己控制之下的许县(今河南省许昌市),然后在许县一带实施大规模的屯田制度,积累起大量的军粮,为此后击败强敌袁绍完全控制北方、在政治和经济两方面都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先决条件。

三个战略方针上的总设计,打造出了一个三国鼎立的风云时代。

对比之下,上述三个总设计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

共同点在于,它们都闪烁着视野开阔、原则正确、思路清晰、措施具体、文字精练的智慧光芒。

不同点在于,它们出现的时间不同,面临的局势也不同,因而导致设计的难度有明显的差别。

最先出现的是毛玠的设计,在东汉献帝初平三年(192年)。此时处于北方群雄混战正酣之际。

其次出现的是鲁肃的设计,在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之后。此时曹操已经攻灭袁绍,基本控制了北方的中原大地。

最后出现的才是诸葛亮的设计,时在建安十二年(207年)。此时曹操已经扫平辽东乌丸族的强大武装,开始准备挥师南下荆州进攻刘表;而孙权已经牢牢控制江东,并且按照鲁肃的设计,开始向长江中游的荆州发起攻击,进行势力扩张。

不言而喻,同样是汉末崛起的群雄,如果想要获得成功,那么有战略设计的,要比没有战略设计的更容易;如果都有战略设计,那么设计得好的,要比设计得不好的更容易;如果都有好的战略设计,那么设计出现时间早的,要比设计出现时间晚的更容易。

诸葛亮的“隆中对”,在上述三者之中出现的时间最晚,所以设计的难度也就最大,也就最值得高度赞赏和评价。为何这样说呢?

说诸葛亮的难度最大,是因为先机上的便利早已经被曹操、孙权占去,并且已经转化成强大的实力存在。此时想要做出能够获得成功的设计,诸葛亮必须付出比毛玠、鲁肃更多的智慧和精力,这是“隆中对”应当得到高度赞赏和评价的第一点。

更值得注意的是,毛玠、鲁肃做出设计的时候,曹操、孙权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力,拥有了各自的战略根据地,即中原的兖州、南方的江东。毛玠、鲁肃两人的设计,只需要解决“由弱到强”的问题,而根本不涉及“从无到有”的问题。但是诸葛亮的情况却不同,他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刘备既没有固定的根据地,更没有成建制的武装力量,完全是一穷二白、两手空空。因此,诸葛亮的设计,既要解决刘备“从无到有”的紧迫问题,还要解决刘备“从弱到强”的问题,其难度显然大得多。然而诸葛亮的设计,却完美地解答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两大方面的问题,这是应当得到高度赞赏和评价的第二点。

介绍了隆中对策之后,对于诸葛亮为何就完全认同了刘备,从而决定出山为之献出自己的一生这个问题,也是非常值得破解的有趣谜团。

刘备完全具备了理想辅佐对象的四项条件和八个“非常”,诚然是打动诸葛亮的原因。但是最关紧要的,则是刘备对诸葛亮诚心诚意的充分尊重。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有如下一段对往事的回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意思是说,微臣原本只是一介平民百姓,在南阳郡的隆中乡下,亲自耕种田地养活自己,而先帝根本没有嫌弃微臣身份的卑微低下,劳动大驾屈尊来看望微臣,竟然一连来了三次之多,并且向微臣咨询当时的政治大事,微臣因此深受感动和激励,于是同意出来,从此追随先帝奔走四方。

这是一段传诵千载、脍炙人口的不朽文字。不过,后世读者的注意力,大多只集中在刘备前往隆中的次数上,认为一而再,再而三,这难道还不是诚心诚意的尊重吗?

其实,刘备诚心诚意的尊重不仅体现在拜访的次数之上,更体现在两人之间悬殊的差距之上。

最为悬殊的差距,是在身份地位方面。此时的刘备,已经进入官场打拼了二十多年,早已经拥有东汉朝廷正式授予的左将军官衔,在东汉高级军职当中属于第三等。刘备还当过州一级的行政长官,即徐州刺史和豫州牧。至于跟随刘备的关羽,当过东汉朝廷的偏将军,还有汉寿亭侯的爵位;张飞当过中郎将。反观诸葛亮,没有任何官职,仅仅是社会底层的一介草民,在襄阳西郊乡下耕种田地的农村青年。

另外,在年龄辈分方面,两者差距也相当悬殊。这一年刘备虚岁已经四十七,诸葛亮虚岁才二十七,相差几乎有一倍,刘备是名副其实的老前辈,而诸葛亮则是年轻的后生。

最后还有资历,诸葛亮完全没有从政的工作经验,算是名副其实的“白丁”一个,而刘备却是已经在官场打拼了二十多年的“老江湖”了。

在非常讲究身份、地位和辈分的封建时代,当拜访者的身份、地位和辈分都大大高于受访者时,一连登门拜访三次,这样诚心诚意的尊重,就堪称古今少见了。于是,上面一章中所说的,诸葛亮预先定下的面对面测试方法,就取得了大大超过预想的满意效果。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还能不心甘情愿地接受刘备的礼聘,从此出山为他鞠躬尽力,效力终生吗?

事实上,从诸葛亮的行文来看,最先强调的就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两句,也就是两者间悬殊的差距;在这之后,才简短提到来访的次数“三顾”。可见他本人心中最受打动的原因,首先还在于刘备没有计较年龄、地位和资历的差距,其次才是来访的次数。因为两者的悬殊差距,属于内在的质量;而拜访的次数,只是外在的数量。内在的质量是主要因素,外在的数量是次要因素。

后世说到诸葛亮被打动,大多都只把眼光聚焦在次要因素的数量上,却很少注意到主要因素的质量上。为何没有聚焦在质量上?因为质量浓缩在“先帝不以臣卑鄙”的“卑鄙”两个字当中,而“卑鄙”这个词语,现今的含义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变成品德上的负面评价,于是就把人们的眼睛遮挡住了。今天在这里,算是从人性观察的角度来进行一番正本清源。

笔者曾经不止一次心生奇想:要是诸葛亮穿越到今天,前往各个职场去求职找工作,会是什么情况呢?很可能都会有下面这样的对话:

有学位证书吗?没有。

有工作经验吗?没有。

有很硬的社会关系吗?也没有。

哈哈,你原来是三方面条件都没有的“三无”人员呀,那你请回吧。

总之一句话,能够具有刘备那种眼光、判断和勇气的招聘老板,恐怕很难找到。

但是,诸葛亮之所以完全认同刘备,除了对刘备诚心诚意的尊重,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他对刘备“兴复汉室”的政治目标也是全心全意地赞赏、支持和高度认同的。关于这一点,还要在后面第二十七章《施政回眸》中加以讨论。

就这样,二十七岁的诸葛亮,终于等到了他理想的辅佐对象刘备。

说来也奇了,这两位的见面,与三国的“三”这个数字似乎很有缘。你看,刘备到隆中去了几次?当然是三次啊。刘备一行一共去了几个人?加上关羽、张飞,刚好是三位啊。两人见面时,诸葛亮又是什么身份?用现今的话来形容,要学历没学历,要从政经验没从政经验,要拼爹还无爹可拼,因为他爹早就死了,可见他是一个典型的“三无”人员。最后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三”,就是诸葛亮与刘备从刚刚认识开始,就先后在历史舞台上做出了三件大事。哪三件大事?上面讲的隆中对策,为刘备设计出今后开创建国大业的总体战略方针,这是第一件。接下来的两件大事,下面将会一一讲来。

诸葛亮刚刚从隆中出山,就碰到一场极其严峻的考验,考验来自前面提到过的曹操。就好像老天爷有意安排曹操来不断“帮助”刘备:先是让曹操逼迫刘备来到荆州,使他得以与诸葛亮碰头,两人成为君臣;然后又让曹操亲自前往荆州,代替刘备来对诸葛亮进行一场实战性的临场考试——看你究竟是一条龙,还是一条虫。

原来,北方的政坛强人曹操,亲自统领大批精锐兵马,浩浩荡荡杀到荆州来了!

此时的曹操,已经将北方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掌控在自己的手中,所以踌躇满志挥兵南下,想要一举荡平长江流域的荆、扬二州。表面上看来,曹操此举对于刘备君臣二人而言,是一场极其严重的灾祸与危难。但是,正如《老子》一书中所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世间之事,总是具有两面性。如果从深层次来看,这场灾祸与危难,恰恰又是君臣二人巨大的机会和好事。为何这样说呢?请看又一谜团的破解。

当初诸葛亮在隆中为刘备所设计的战略策划,大体是分三步走:第一步据有荆州,第二步进取益州,第三步两路夹攻北方中原。其中,最为困难的当然是第一步,即据有荆州。因为眼下的刘备,没有任何的地盘,也没有强劲的实力,完全是两手空空、一穷二白。从一无所有,要变成据有荆州这一大块根据地,纯粹属于俗话所说的“空手套白狼”,那是容易办到的吗?如果荆州依然平静无波,刘表一家依然对你们客气相待,你刘备和诸葛亮君臣二人,难道就能像吕布那样野蛮无理,那样不讲信义,突然唱一出“鸠占鹊巢”的丑恶戏码来吗?何况人家刘表的手里,还有十万以上的精锐兵马呢!结论很明确:荆州越是平静无波,刘备要想占有荆州的希望就越是渺茫。

但是,曹操一出现,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偌大的荆州,马上人心动荡、局面混乱起来,一下子就变成有可能趁机染指的大蛋糕了。何况刘琮举手投降之后,荆州已经变了天,在名义上成为曹操控制的势力范围,那么从曹操手中夺取荆州,刘备不仅完全摆脱了道义上的紧紧束缚,反过来还使这种行为变成了“兴复汉室”的正义之举。因此,这场突如其来的灾祸与危难,冥冥之中又为刘备在荆州从无到有,凭空占有一大块根据地,提供了千载难逢的绝佳机会,这难道不是好事一桩吗?

但是,真正要把灾祸转化成好事,危机转化成良机,还要看你有没有非凡的才干和过人的手段。于是乎,真正考验诸葛亮的关键时刻就到了!

那诸葛亮也真是不含糊,用魄力,逞才智,显身手,施手段,辅佐刘备,联络孙权,上演了一场“联孙抗曹”的历史精彩大戏。

建安十三年(208年)七月,曹操动员近二十万大军,对外声称是八十万兵马,浩浩荡荡南下讨伐荆州。

就在大军开始出动的八月间,荆州的当家人刘表却突然病死了,改由小儿子刘琮接班当家。曹操闻讯,立即加快行军步伐。刘琮闻风丧胆,迅速举手投降。

眼看死对头曹操就要杀到,刘备与诸葛亮等心腹密商之后,立即离开驻地樊城(今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向南面的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方向加快撤退。就在途中的当阳(今湖北省当阳市),忽然碰上从孙吴来的特使鲁肃。

《三国志·鲁肃传》记载,这鲁肃字子敬,乃徐州下邳国东城县(在今安徽省定远县东南)人氏。他家境富裕,为人仗义疏财,见识超卓,是一位难得的杰出人才。在周瑜的力荐之下,孙权特别召见鲁肃,咨以政事,对他格外尊重。

得知刘表的死讯,鲁肃就请求孙权委派自己,前往上游观察荆州的形势变化,结果在这里碰上了刘备一行。鲁肃立即建议双方结成联盟,共同抵御曹操。诸葛亮也立即自告奋勇,请求刘备让自己前去向孙权联络求援。于是诸葛亮和鲁肃一同起程前往江东。

此行途中,面对长江之上的无限风光,诸葛亮心中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就是与孙权见面之时,究竟应当谈什么、怎样措辞,才能说服和打动对方结成联盟,抗御强大的曹操。

说到这里你会有疑问了:此前的鲁肃,不是主动邀请刘备一方与孙权结为同盟吗?既然如此,孙权怎么还需要诸葛亮来说服和打动呢?后世的一些论说三国者,也认为当时孙刘两家之所以能够联盟抗曹,诸葛亮在其中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基本上是摘了现成的桃子而已,其实不然。

当初鲁肃西上荆州,孙权原本给他的使命仅仅是以吊丧为名,借机观察刘表死后荆州的虚实和动向而已。也就是说,原本鲁肃仅仅是一名观察员的角色。谁知道荆州局势的变化竟是如此之快,曹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进了荆州。到了这时,鲁肃最初的使命,实际上已经自动失去作用,第一要务已经变成了如何抵抗曹操,从而保全江东了。

在这种来不及向孙权禀告的紧急情况下,鲁肃就显出他的英杰本色来,他马上采取权变之策,劝说刘备一方,与江东结成抗御曹操的战略同盟。但是,结盟抗曹,无疑属于事关江东生死存亡的重大决策,必须得到当家人孙权的点头批准,而原本只是观察员的鲁肃,并没有这样的权力。既然孙权还没有得知此事并且亲自拍板,事情就还存在着巨大的变数。在与鲁肃同行的途中,对这一切深入了解之后的诸葛亮,完全不敢对自己的使命掉以轻心。说他不过是摘了现成的桃子,这种论断显然不符合客观实际。

另外,诸葛亮肯定还会利用同船前行的难得机会,从鲁肃那里尽量了解江东这位当家人孙权的各方面情况。要知道,这一年的孙权孙仲谋,年方二十七,比年轻的诸葛亮都还小一岁。更年轻,又是江东的当家人,当然就气盛。面对气盛的人,什么样的说服方式最有效呢?对谈话对手进行深入了解之后,诸葛亮的心中也有了主意。

这一日,诸葛亮来到孙权此时的驻地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在鲁肃的带领之下,进入孙权的行辕大厅,开始了他一生之中在外交大舞台上的第一次亮相。他要凭借自己的高智商,再加上三寸不烂之舌,联合孙权,共抗曹操。不仅要解除自己一方极其严重的生存危机,而且要开创三分鼎立的初始格局。那么在这场具有典范性的“危机公关”中,他的表现究竟如何呢?

诸葛亮首先向孙权转达了刘备的问候和敬意,然后不卑不亢地说出一番开场白来。这番开场白很是精彩,《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记载如下:

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据有江东,刘豫州亦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

意思是说,当今海内大乱,将军您起兵据有江东,我们刘将军也在汉水南岸招集人马:大家与曹操一起争夺天下。现今曹操削除了各支强大的割据势力,北方大体上已经被他平定,接着他又出兵攻破荆州,声威震动四海。由于无法独自与曹操抗衡,所以刘将军才暂时避于此地。至于将军您,可以衡量自己的力量然后做出选择:如果能以江东的军队与中原对敌,不如早点与曹操断绝关系;如果抵抗不住的话,为什么不放下兵器,捆起铠甲,向曹操跪拜称臣呢!如今将军表面上服从曹操,而内心却在犹豫观望,事情如此紧急还不赶快做出决断,那么巨大灾祸马上就要临头了!

诸葛亮原本是来求援的,如今刚一见面,就大说特说一番曹操势力是如何如何的强大,末了还劝孙权最好是举手向曹操投降,似乎他并非刘备派来求救的特使,倒像是曹操派来劝降的说客了,这明显是在使用激将法。一旁的鲁肃,身为邀请者和引见者,觉得很是意外。因为他完全没有料到,这位比自己要小九岁的年轻的孔明先生,心思竟然如此深细,性情竟然如此沉稳,事先在途中完全没有透露出一点点信息,直到正式会谈开始才使出这样的招数来。

不过,孙权虽然年轻,毕竟是当领袖的,他很淡定,并不激动,反倒是不动声色地反问来客道:

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

意思是说,如君所言为是,那么你们身任豫州牧的玄德将军又为何不去投降曹操呢?

诸葛亮等的就是孙权这一问。事实上,他在这一路的长江行舟之中,眼望着滚滚波涛,通过与鲁肃交谈中得到的信息,已经在心中考虑好了一整套的谈话对策。江东的当家人孙仲谋,年轻气盛,又是英雄之器。如果要向他求救,那就绝对不能低声下气,苦苦哀求。因为这样就会被他轻视、被他看不起,从而不屑一顾,置之不理。最好的办法,就是挺起脊梁骨,说出最为硬气的话来,尽量激起他“威武不能屈”的豪情壮志,事情才有成功的可能。

诸葛亮设计好的具体步骤是怎样的呢?

其实,就是一套两步走的连环激将法。先是用曹操去激孙权,这是酝酿气氛的铺垫;然后再用刘备去激孙权,这是重心所在。现今势力强大的孙权,必然不甘心输于势单力薄的刘备,那他就只能有一种选择——坚决抗曹。

于是,诸葛亮微微一笑,朗朗回答道:

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

意思是说,我们身任豫州牧的刘将军,乃当今大汉皇室之后裔,加之又是盖世英杰,深受众多贤士的钦慕敬仰,就好比百川之水自动汇聚到海洋一般,如果事情不成功,那是天意如此,他怎么能够去屈膝投降曹操呢!

完全如诸葛亮所料,这几句话准确点中了孙权心理上的敏感穴位。终于被激怒了的孙权,愤然作色道: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意思是说,那么我孙权也坚决不能拿江东这么大的地盘和强劲的十万军队,去接受曹操的任意制约。我抗曹的决心已定!除了刘将军,没有别的人能抵挡曹操,不过你们刚刚在当阳遭受了挫败,又有什么力量与我共同抵抗这场巨大的危机呢?

诸葛亮这时才有理有据,说出一番早就成竹在胸,而且是此行最重要的话语来:

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弊,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

意思是说,我们虽然刚刚在当阳的长坂受挫,但是现今回归的战士和关羽的水军,加起来也有精兵上万人马。还有与我们合作的刘琦,也拥有不下万人的兵力。曹操的军队虽然人数众多,但是远道而来已经疲乏不堪,听说因为追逐刘将军,轻装的骑兵一日一夜就跑了三百多里,已成为射不穿薄薄鲁缟的强弩之末。再说他们北方人,完全不擅长水战;现今荆州的百姓,又对曹操极不认同。如果孙将军愿意派遣勇猛主将统领数万雄兵,与我们刘将军同心协力,击败曹操是必然的事!一旦曹操败退回去,鼎足三分的形势就会出现。我们双方生死成败的机会,完全就在眼前!

听了诸葛亮有理有据的回答,孙权大体有了主意。双方暂时告辞,稍后再做定夺。

与此同时,曹操写来的劝降信,也送到了孙吴。孙吴君臣经过一番极其激烈的大辩论,坚决主张抗战的周瑜和鲁肃,其主张得到孙权的最终批准。孙权委派周瑜、程普统领前部的三万劲旅,西上迎战曹操;又以鲁肃为军事参谋,协助筹划作战方略;自己则带领机动部队在后面随时准备支援。

至此,诸葛亮出山之后所办理的第二件大事,即“联孙抗曹”的重大外交使命,终于圆满完成,他可以回转樊口(今湖北省赤壁市),去向在此焦急等候的刘备复命了。而决定三国鼎立初始格局的赤壁之战,即将爆发。这正是:

启动柴桑三寸舌,清除樊口百重忧。

要知道赤壁之战促成了一个什么样的三分鼎立的初始格局,诸葛亮又是如何圆满完成他的第三件大事即帮助刘备打好蜀汉政权的前期基础的,请看下文分解。 8CqLfCiDdSpU9Muai9xgfbYiHYV4gwFwZcfGv9CY9LONI6vtamwJ/mM+TwgM/SM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