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中国为什么需要新型军队

美军关岛基地2003年9月,俄罗斯著名军事理论家斯里普琴科发表了一篇题为《俄罗斯需要新型军队》的文章,明确提出:俄军应当准备未来的战争,而不应准备过去的战争。他建议在今后的军事改革中,对俄军现有指挥体制和军兵种结构进行彻底的改组:加快研制常规高精度武器的进度,彻底改造以俄罗斯陆军为核心的军队组成。他认为俄陆军现在有9个集团军、1个独立军,28个师,是俄军中人数最多、装备最复杂的军种。可是未来战争是非接触战争,传统陆军将失去作用。交战双方再也不可能像第二次世界大战那样在广阔的战场上投入千军万马的大兵团进行决战了。斯里普琴科建议将陆军进行重新排列组合,将守卫边防、保持国内稳定的任务交给内务部队;撤销现有6个军区,成立一个中央军区,其负责组织国家的天空防御和国家重要目标防御配系之间的协同。在此基础上,将现有军兵种统一组建为战略突击力量和战略防御力量。他认为未来的战争样式是宇宙—空中—海上突击战役和防御战役。陆海空三军不仅仅是联合作战问题,而是“一体”战问题。

由于中俄军事体系结构性的类似,我以为斯里普琴科的见解,对我军有着直接的思想触动价值。

中国也需要新型军队,和俄罗斯军队仅仅出于对技术和编制落后所导致的紧迫感相比,中国需要新型军队的理由更充分。

一、中国需要新型军队的四大理由

(一)我军现行本土防卫战略和军事体系,已不适应国家利益全球化的现实

你能想象一下一户人口众多的农家,任凭自己广袤土地上丰收的作物无遮无拦,屡被盗贼哄抢,却依然手持棍棒守在自己家中的各个角落,夜以继日准备迎击别人打家劫舍——尽管早已不会再有强人破门而入,却因为历史上曾经遭受抢劫的记忆而依然不肯放松准备的情形吗?

这就是今天中国军队国防战略和国家发展现状的基本写照。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军队始终坚持传统人民战争思想,这一战略的核心是国土(主要指大陆本土)防卫。但随着外在大规模地入侵威胁的消失,改革开放,中国国家利益的迅速扩大,“求发展”明显取代“求生存”成为新时代国家与民族的主要矛盾。半个多世纪的卧薪尝胆,中国虽不能算是足够强大,但也是相当强大——核武器、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名列前茅的GDP,均是明证。再加上传统的优势——世界第一的人口,世界最大规模的常备军,世界第三的国土面积,完全可以断言:昔日亡国灭种的危险已经消失。如果今天中国这样的实力,还要担心被人家占领、洗劫,那世界上95%以上比中国综合实力落后的国家,岂不是整天要提心吊胆?但中国似乎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一点。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由于自鸦片战争以来至日本入侵,大大小小西洋和东洋鬼子留给中华民族的记忆过于屈辱惨痛,以至于中国人的生存危机感几乎深入骨髓。尽管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意味着中华民族的生存危机已经过去;1964年中国原子弹试验成功,事实上意味着国土被新的强敌大规模入侵和占领的可能性已微乎其微——此后的发展证明了这一点;到1979年中美建交,中国整体安全形势全面改观,而到1991年苏联解体,大规模地入侵的威胁,更是彻底消失;但是,中国人的思维依旧“猫”在历史的战壕和碉堡里,枕戈待旦。这从中国兵器设计部门研制我军新一代轻武器时,刻意与欧、美、俄等同类兵器口径相区别的“潜意识”就可以看出来。一个美国军工专家说:“为什么中国人不更简单地直接采用已有的5.56×45口径而去重新开发一种全新的小口径系列武器呢?我认为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受中国军队那种纯防卫的教条思想影响,他们认为一旦中国遭遇入侵,敌人将无法使用缴获的中国武器和弹药。”关于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2003年,笔者时任某军事院校科研部“伊拉克战争研究小组”组长时,从某权威媒体上看到发表的谈伊拉克战争观感的文章,竟是从伊拉克民众对美英联军的骚扰性袭击,看到我传统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并言之凿凿地设想我正规军和民兵游击队怎样重现昔日地道战、地雷战的光荣!这种自虐式的“智慧”真让同为中国军人的我感到不安——今天是什么年代?我们怎么还能再允许敌人踏上中国的国土呢?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中国由于历史记忆原因,总是以一种受害者的心态恐惧未来潜在敌人的时候,今天世界一些大国出于对中国现实实力和未来发展趋势的考量,也莫名其妙地担心中国的强大会打乱整个国际秩序。英国一家媒体就这样形容:地球是一个池塘,世界其他国家是在这个池塘里嬉戏的各种动物,而中国是一头正在走进池塘的大象。这个比喻代表了美国、欧洲、日本以及其他许多大国或地区集团的共同看法。无论从经济、军事还是近代史以前的历史的角度,一个稳定、发展的中国,都是它们不敢轻视的庞然大物。“中国威胁论”为什么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原因便在于此。由于沟通不畅和互信不够,中国与世界事实上处于“麻秆打狼,两头害怕”的状态。其实,即使强大如美国,当年朝鲜战争时,新中国百孔千疮,其领导着“联合国军”尚且不敢以日本侵华的模式进攻中国;越南战争时中国一纸声明就让美国画地为牢。美国如此,其他国家更有谁“敢动中国的奶酪”?所以,中国以“抗日战争”为模式形成的传统国土防卫战略,具象地看是守株待兔,抽象地看是杞人忧天,假设的情况都是根本不可能出现的。今天,那些或对中国充满敌意或充满疑惑的国家,没有一个有占领中国本土的胆量和打算,但却不约而同地以延缓、牵制中国发展,阻止中国走向世界为目标。在这一目标下,一些国家和地区力量有可能结成战略同盟“包围”中国。中国应该思考和应对的是:如何从政治上、外交上、经济上瓦解,军事上突破这一围堵,成功融入世界,顺利实现国家现代化发展目标,成为受世界尊敬的强国。在这一转折性的新情势下,中国以传统国防战略为指导的现行军事体系,已日渐显现出结构上的局限性。

1993年,中国一艘远洋货轮在公海上被美国军舰拦截,以怀疑为伊朗运送化学武器为由强行搜查,这就是著名的“银河号”事件。当时身为空军上尉的笔者就发表了一篇《银河号警醒中国人》的文章,指出如果中国远洋船队后面,跟着护航的中国远洋舰队,这种事件是不会发生的。话虽直白,其实意在呼唤国人关注国家国防战略转换问题。可惜人微言轻,此文终成“种树书”。

1996年,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引发台海危机。本为中国内战延续的两岸军事对峙,却引来美国航空母舰群的强行干预。之后,日本也积极“参与”台海局势,于是美日台军事同盟浮出水面。中国人忧虑的目光始越过黄土,朝向茫茫的大洋。

之后中国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且自海湾战争导致油价飙升以来,普通的中国人由于切肤之痛,忽然关心起了马六甲海峡——中国80%的油轮从那个狭窄的地方经过,并由此本能地意识到:超出本土以外,我们掌握自己命运的能力多么脆弱。2006年5月21日,中国的《环球时报》忧心忡忡地说:“目前,中国大部分进口石油是通过海上途径运输,这就使其易受攻击。如果中国与美国关系紧张,在太平洋地区拥有绝对优势的美国海军可轻而易举地切断中国的海上交通线。”

正是从这些很“商业”很“外交”的一系列事件中,中国人开始意识到传统的看家护院式的国土防卫战略已经彻底过时。超出大陆本土,不要说我们不能对孤行远洋的中国商船提供保护,甚至对近在咫尺的我领海和自己国内的事情也不能“做主”。

一个美国的战略学者说:“中国经济的要害就是在能源储备上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严重依赖石油进口。国际能源斗争十分激烈,美国正竭力阻止中国成为世界的一极……”21世纪的国际政治的核心是能源,21世纪的战争样式也围绕这一“核心”来设计。美国在一系列局部战争中展现的信息化能力,迷惑了相当多军事分析家的双眼。其实,那只是军事超级大国对小国的不对称打法。今天对付一个大国,特别是核大国,美国是不会草率进行这种常规军事打击的,而会首先从战略层面着手:掐断它的能源和原料管道,即等于拔掉了一个危重病人的输氧管。对于现代工业化和正在工业化进程的国家,没有能源和原料,会是什么情形?根本用不着进行什么精确式摧毁打击,更不用占领,而只需在远洋拦截和围堵,即可让一个大国的经济濒于崩溃,从而达成自己的战略目的。当年冷战时期,英国首相丘吉尔曾经发表“铁幕演说”,提出要让社会主义国家“肉烂在锅里”的封锁政策。值得注意的是,今天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对其他大国,正显现出从军事战略上采用这一铁幕围堵封锁的迹象:2004年美国海军举行了代号为“夏季脉动”的军事演习,同时调动7艘航母,在全球五大洋进行水面联合作战、反潜战、潜艇战、海空联合作战演习,最后齐集太平洋。明白无误地向世界展示其全球制海权,展示其控制全球16条战略水道的能力。美国学者将此举命名为“新炮舰政策”。这一政策的政治含义是毫不含糊的:所谓公海只是一个世界地理名词,在美国海军的望远镜里,那就是一个“美利坚湖”,顺我者“通”,逆我者“断”。一双美利坚帝国的鹰爪,掌握着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少国家的命脉和咽喉?

2003年5月份——伊拉克战争刚刚由美国宣布结束,美国外交委员会独立特别工作组,由前国防部长布朗和前驻华大使普里赫挂帅,组织50多名专家,历时一年推出了《中国军力报告》。报告说:“中国现在的军力结构和军事方针可以对任何来犯之敌进行有效的纵深防御,可以在周边小国的陆地边界进行兵力投送……但从海洋、航空航天和技术方面的军事力量来看,长期以来中国都是最弱的,这些却是美国的最强项。”

由于拥有这些“最强项”,美国全球机动、全球到达、全球交战;由于这些方面“长期以来中国都是最弱的”,所以中国甚至不能确保家门口的安宁——2001年的撞机事件寓意即在于此。由于核武器,中国的战略打击能力目前已经可以保持最低威慑,但这一威慑只能阻止未来敌人对我进行大规模入侵,却并不能有效维护我国在世界各地的利益。由于我军长期奉行国土防卫战略,陆军是把关守口式的,海军是近岸防御,空军是国土防空型的,从武器装备到战役、战术思想,都落后于现实需要太多。

只有自己手中刀矛锋利、弓硬箭远而不是甲厚壕深,不怀好意者才会敬而远之。中国到了必须彻底更新国防战略,并以此锻造新型军队、建立新型军事体系的时候了。就大战略层面而言,如果继续墨守国土防卫、刻舟求剑地准备诱敌深入,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淹没想象中的敌人,无异于束手交出中国的和平发展权,自我围困在陆地上不战而败;就眼前的局势而论,将再一次错过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机遇,从而落在世界21世纪列强的后面——历史的教训已经证明:国家将因此陷入万劫不复的悲惨境地。

(二)在现代信息化、空中化战争中,我军若不思变连国土防卫的传统使命也难以担当

一个成功的国防和军事战略,首先要具有有效的威慑效果,而威慑又源自其基本的实用性。

在1997年出版的日本《军事研究》中,有一篇名为《自卫队尖阁列岛反击计划》文章,透露了“一旦中国军队驻防钓鱼岛后,日本自卫队反击作战的详细计划”:“通过切断补给增援,孤立钓鱼岛,削弱守岛部队,然后实施登陆作战。在进行拦阻作战和达到封锁目的的同时,使用战斗轰炸机和武装直升机摧毁钓鱼岛上的火力阵地,一个连的空降部队实施空降,3—4个连的舟艇部队由正北面登陆消灭敌军夺回钓鱼岛……”战役计划周密,战术决心坚定。

2006年5月,中外媒体相继爆出:日、美今年夏天举行的联合军演中,将以钓鱼岛列岛的黄尾屿为靶岛进行火炮试射。笔者无暇置评间隔10年的这两则消息的时事因由,但它却不能不让我再一次思考:日军的那个夺岛计划以及日美炮击钓鱼列岛,竟完全无视钓鱼岛背后不远处的中国数百万大军,很显然我军事战略的威慑性在此地未能体现。这只是个例,类似的还有东海、南沙等许多事件。

认真理论起来,我国现行以国土防卫为核心的传统军事战略,历史上并未完全起到“国土防卫”的作用,原因在于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国家尚未实现完全统一,我大量的海洋国土,仍处于被外国侵犯和占领的状态。既然是“国土防卫”,一定应该是包括海洋国土在内的全部“国土”。而在进行真正“国土防卫”之前,我应先收复和解放这些“国土”,但要完成这一工作,还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国家神圣而严峻的任务。怎样厘清收复、统一和守卫的关系?怎样厘清本土守卫与外岛守卫的关系,还是军事学术和理论层面的重大课题。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波士顿大学的两位政治学教授安德鲁·内森和罗伯特·罗斯,在1997年出版的《长城与空城计》中评述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军队时说:“尽管有豪言壮语,但是人民战争加上核武器是一种反映出中国弱点的战略。假如当年发生了最坏的情况——苏联或美国入侵,人民解放军的日子是不会好过的。从最乐观的角度来看,人民解放军可能不得不把大面积的领土让给入侵者,打一场代价高昂的、结局不能肯定的持久战争。入侵者更有可能不会落入中国设下的陷阱,而是沿着边境发动有限的入侵,对中国的工业中心实施空中打击,使人民解放军没有多少办法进行报复。两个超级大国之所以没有入侵中国,更多的是由于苏美都担心在同中国交战的同时,又彼此开战。后来则是由于中国的核威慑,而不是由于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威力或高超战略。”

我并不认为两位美国教授对中国国防和军事战略的理解完全正确,但他们设想的情况——对方只“发动有限的入侵,对中国的工业中心实施空中打击”,“不落入中国设下的陷阱”,的确是传统人民战争理论的一个时代缺陷。设想中的情况由于种种复杂因素的作用都没有发生,中国也因此没有发现这一重大缺陷,依旧不太注意常规报复手段的努力。安德鲁·内森和罗伯特·罗斯说:“毛去世的时候留下了一支庞大的、用核武器武装起来的军队,它遏制了别国对中国领土的进攻。但是他的人民解放军更多地属于一支在很大程度上由步兵构成的、维持国内稳定和边防安全的军队,而不是现代化军队。它在朝鲜的常规战中取得的成功较多地是依靠兵力规模和思想动力,而不是依靠复杂的战术或先进的武器……常规武器的劣势阻碍了北京跟苏联在河内争夺影响力的能力。由于缺乏军事力量投放能力,中国在1988年末同力量较弱的越南军队在南中国海交手以前,甚至不曾打算保卫它宣称属于自己的那片领土。最重要的是,中国在70年代和80年代与苏联相比在军事力量上所处的劣势,迫使北京为了发展同美国的合作关系而在台湾问题上作出妥协。”

从军事技术层面来说,越南战争之后,由于人类社会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迅猛跃进,世界军事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导致战争样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非接触、非线性、非对称”作战,精确、快速、远程、猛烈、短时;空中化——没有或极少地面作战行动,成为现代战争的共性特征。

2003年伊拉克战争后,一个美国学者针对很多中国军事专家仍旧设想以传统人民战争埋葬未来入侵之敌的论述,提出:对中国和俄罗斯这样的大国,是不能进行伊拉克战争这样的地面行动的,应该寻找、确定战略节点,进行拆卸而不是摧毁式的打击,就像敲掉一台庞大机器上的几个螺丝,以停止它的运转。

2006年5月,美国国防大学针对“台海战争”进行代号为“龙啸”的军事模拟推演。第一阶段:战争前夕,美军动用太空卫星、侦察机和部署在太平洋地区的监控船,对解放军部署和战场情况侦察,实施全维一体监控。主要探明解放军近期导弹部队部署、战机调动情况及其他情报;然后将美军作战系统与台军“博胜”作战系统“对接”;第二阶段:“台海战争”一旦爆发,五角大楼迅速向在西太平洋地区待命的四大航母战斗群下达作战命令,作战舰队迅速按作战预案向台湾海峡地带集结。同时,美军将继续利用立体侦察力量和信息战装备对解放军实施不间断监控与电子干扰。演习想定,美军航母战斗群将在台湾东海岸附近遭解放军苏-30MKK战机、新型“宋级”潜艇和先进驱逐舰的立体“饱和”攻击,有1—2艘航母被击沉。此时,解放军在精确导弹和空中火力的掩护下,已摧毁岛内防空阵地群和滩头障碍,准备迅速登陆抢占近岸要地;第三阶段:在舰队损失惨重的情况下,美军迅速出动驻扎在关岛和冲绳的B-2型轰炸机、F-22A和F-35隐形战机,对上海、深圳、广州、厦门、香港等大城市,以及解放军导弹阵地和机场,实施轮番轰炸;同时,加强与中国政府的交涉,并不断施加压力;此外,对中国周边国家加强政治攻势,恶化解放军的作战环境。据资料,配合隐形空军(含无人攻击机)计划,五角大楼准备到2010年时部署高精度远程巡航导弹15万枚,足见美国的演习不是“演戏”。

自行高炮如果说温伯格的假设是明天或后天的战争,“龙啸”推演则显得更接近现实。在这个“现实”的战争样式中,战前是激烈的信息对抗,第一阶段是海空交战;第二阶段则是沿海反空袭而且是反隐形飞机空袭的作战。在美国国防大学的计划中,没有派出地面军队的想法,也没有为中国地面作战部队准备用武之地,更不用说传统的人民武装了。

这场“现实”的虚拟战争,也许并不能反映真实的战争结果,但却可以说明坚持传统国土防卫战略的我军,在现代战争条件下,事实上并不能有效防卫国土。让我们想想并不久远的1999年科索沃战争。“龙啸”推演就总体上说,是那场战争的翻版,只不过根据中国的军情,设计了攻击航母的情节。新八国联军一连78天空袭,把南斯拉夫炸得体无完肤,终于迫使硬汉米洛舍维奇签订城下之盟。开战之初,南联盟也为北约设计了人民战争的陷阱,但落在这个传统“陷阱”里的只有炸弹。让全世界大为吃惊的是:南人民军竟然保存了95%的实力,几乎完好无损。后来俄罗斯军事专家斯里普琴科到中国某最高军事学府讲学,才透出实情:对于这样一支没有能力保卫国家免遭袭击的军队,美国和北约不愿意在它身上浪费弹药和时间!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支比伊拉克军队和塔利班武装下场更悲惨的军队,几乎相当于当年马其诺防线里的法国士兵。

传统人民战争的目标是逐步侵蚀消灭,现代战争则是迅速整体瘫痪;传统人民战争是在以弱对强的态势下,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今天中国军队已相对强大,可以也应该以时间换空间;传统人民战争要求把敌人放进来打,现实要求我军必须保卫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拒敌于国门之外,歼敌于欲动之时;传统人民战争是全面性的战争,未来战争的发展趋势是局部性的;传统人民战争是持久战,现代战争是速决战;传统人民战争是平面围困性的,未来战争是立体攻防性的;传统人民战争产生自历史上的冷兵器、热兵器时代,未来是信息化战争,是太空战,网络战,是无人战争!按照斯里普琴科对战争代际的划分,从传统人民战争产生的热兵器时代到信息化时代,中间整整隔了机械化和核对峙两个时代。

(三)周边军事大国林立,安全形势严峻,和世界军事列强比起来我军技术和理论差距较大

世界上从来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历史上受尽列强欺压,而现实中仍然生活在各个军事大国的夹缝之内。

中国北部的俄罗斯,是与中国有着最长陆地边界的国家。近代150年中,中国有120年是在俄罗斯(苏联)沉重的压力下生活。直到苏联解体,中国和俄罗斯实现全面正常化,中国才开始喘过一口气来。今天中俄关系的良好以及由此产生的如释重负的感觉,让中国人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那个正在给中国现代化输油的伙伴。

俄罗斯在迅猛、全面地崛起。美国《新闻周刊》忧心忡忡地说:俄罗斯“当前着眼的不是作为俄罗斯头号威胁的地方分离主义冲突,而是仍在为打一场世界大战作准备”。

历史上的俄罗斯是一个尚武的民族。紧跟世界政治、经济、科技和军事潮流是它的一贯传统。二战前,苏联及时洞察世界军事大势,不仅建立了强大的空、地大兵团,而且发展出了大纵深作战理论,奠定了卫国战争的胜局。苏联的解体,让俄罗斯军队从世界军事的巅峰状态突然跌落。现在,随着政治改革完成,经济增长强劲,俄罗斯又重新站了起来。美国人说,今天的俄罗斯已经恢复了苏联70%的经济实力和80%的军事实力。俄罗斯的能源优势、庞大的版图、核及太空力量,和新型政治体制的结合,将会对世界政治和军事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已经可以在美、俄最新的不和中看出端倪。

在中国西南,另一个重量级的国家——印度也在崛起。在“立足南亚、控制印度洋,争当世界强国”的国家战略目标的引导下,印度正对传统军事战略进行大幅调整,强调主动出击,打“有限战争”。在努力构筑以陆地核打击力量为主体,以空、海核打击力量为辅的“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体系的同时,印军于2004年明显加快了三军转型步伐:海军向具有远洋进攻作战能力的“蓝水海军”转型,空军向航空航天部队转型,陆军向战略打击部队转型。印军高度重视军队信息作战能力,计划在各军种C4I系统建设的基础上,实现三军在战略、战役、战术层次上的信息系统一体化。

最重要的是日本——那个近代史上与中国生死纠缠近百年且迄今仍摩擦不断敌意颇深的邻居。日本有着惊人的战争潜力,其航空、机械、钢铁等战略工业,除美国外无出其右者,其电子信息技术,许多地方超过美国,这还不算日本对核技术的熟练掌握。借助强大的经济实力,日本正在进行政治上的“右转”。而配合其右转的进程,日本还在进行着瞒天过海的军事筹谋。在和美国全球军事体系“接口”的同时,日本自卫队已建立起以C4ISR系统为核心的指挥控制体系;已经装备并继续生产准航空母舰;着手建立隐形远程空军;独立研制远程弹道导弹;加速壮大太空力量,并暗中展开“准天顶”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研制。日本准备废除和平的宪法。还没有成为名正言顺的“日军”,日本自卫队就提出确保1000海里制空权具体目标和“瘫痪战”的新作战理论。

日本是一只被美国“捆缚”了60多年的老虎,但种种迹象显示,出于全球战略——主要是出于牵制、抵消中国的考虑,美国正在为它“松绑”。美国固然希望日本一直做俯首帖耳的铁杆喽啰,但曾经有过大帝国梦和自身利益要求的日本,绝不会永远甘于做美国的鹰犬。今天日本为其人数仅为20多万的自卫队准备的那些绝非“自卫”用处的战略系统已经表明,一旦日本完成其政治大国的目标之后,必然要水到渠成地同步成为世界军事大国。日本比谁都清楚,没有军事实力的后盾,政治只不过是一个空洞的名词。日本政要为什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参拜靖国神社?就是为了进行全民族的精神动员,壮大其从不曾消失过的军国主义思想基础。有强大的经济做后盾,有强大的美国做伙伴,日本几乎在世界上“傲睨群雄”。它现在要做的就是继续卧薪尝胆等待时机,东山再起。

在中国陆地的豁口,是无所不在的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

美国在军事上的强大不须赘述。中国一直不愿意与美国对抗,但美国右翼势力却一直把中国锁定为潜在的对手。这从美国一年一度出台的《中国军力报告》的做法可见一斑。冷战时期,美国只对苏联如此,今天,美国只对中国如此。由于这只白头海雕翅膀阴影的无处不在,看似距离中国最远的美国,其实距中国最近。

美国认为中国军事整体上比自己落后20年。如果从航空母舰、卫星系统及太空实力、战略核武器等单项大系统比较,差距还不止这个数。对现代战争观念的理解和实践方面,距离更大。在不久前杭州召开的“第七届孙子兵法国际研讨会”上,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海军少将杨毅在反驳平可夫对中国军队发展预言时说:“中国不仅在20年内,即使在100年内也赶不上美国。这是因为,美国不会躺在那里睡大觉,中国也不会走超级军事大国的道路。”杨将军此言确是看到了问题的实质。

中国和周边其他军事大国的技术、装备和理论差距,没有精确数据,但幅度相当大应是不争的事实,这从中国只能从俄罗斯不成系统地购进二流平台的事实中就可以看出来。印度虽然整体实力与中国接近,但在战略上左右逢源,俄罗斯、欧洲、美国(还特别许可以色列)都将一流军事装备敞开供应,最近日本又准备与印度展开军事合作。所有这些,都是中国可望而不可即的。此外,印度还拥有航空母舰。

新邻居后来居上,老邻居争先恐后,甚至一些中等国家也后生可畏,在某些方面“跑”在中国前头。韩国在连续购进远程重型战斗轰炸机F-15K的同时,还准备制造核潜艇,显示出成为地区军事强国的姿态。2006年5月24日,韩国国防部长官尹光雄在首尔说,韩国军队目前以兵力为中心的结构和体系,难以适应和反映战争的变化。韩国国防部迫切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改革,将发展适应现代战争的尖端战斗力体系,将军队改组成适应现代战争的先进型结构。在2020年底前,韩国军队将裁减20多个(陆军)师,扩充海、空军,以便形成精锐化的信息科技军队。很显然,新韩军不仅仅是为老对手朝鲜人民军准备的。

澳大利亚、新加坡都在准备装备F-35隐形战机;中国台湾地区在“决战境外”战略指导下,军事步伐更是举世瞩目。这个世界上第二大军火买家,最近在中远程弹道导弹和空军远程攻击方面,着力甚多,不止一次拿“三峡”说事。

放眼世界,像中国这样被四面军事大国“围”在中间的发展中大国,独一无二。世界现有7个核大国,而3个在中国周围,1个在中国门口。还有一些梦寐以求想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和地区,也都在中国周围。此种困境,也是中国一家独有。

俄罗斯、日本为传统军事强国,美国是传统的、未来的和今天世界最大的军事强国,印度是新兴军事强国,韩国等后来居上,且各国均采取进攻性战略。从政治形势上说,今日中国当然不同于昔日中国;但从军事形势上说,以梁启超形容时局的“百鬼环瞰,万虎眈视”描述今日形势,恐怕不为过。

环顾四周,几无中国立足的战略空间,伫望世界,中国落后列强更多。德国国防部率先取消陆海空三军体制,按照战略攻击力量、战略防御力量和战略支援力量的思路,重塑其28万国防军,一马当先地走在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最前列;英国、法国在德国之后紧锣密鼓,带动整个欧盟作为军事一极的迅速崛起。

一个不能拥有未来的民族,只能重演历史。晚清灭亡最重大的教训是没有跟上时代的潮流,遭受军事打击后又反应缓慢,思变图强不彻底,所以连续遭受屈辱。

(四)止戈为武——为中国和平发展赢得时间的神圣使命,要求我军必须拥有吓阻、遏止战争的能力

中国传统军事思想,崇尚止戈为武,不战而屈人之兵。但只有战争才能消灭战争,只有足以消灭对手的实力,才能迫使对方不敢轻易开战。试图以仁义、道德感化对手,从而换来对手的怜悯,只能是割肉饲狼,抱薪救火。近代史上,中国连续退让了100多年,战争避免了吗?亡国灭种的危机避免了吗?以今日举世关注的中日东海问题为例,150年前,中日之间根本没有什么“东海问题”,之所以今天成为“问题”,完全是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不断进攻,中国不断退让所致。先是日本占了属于中国的琉球群岛(日本今天称为冲绳),强行与中国发生“问题”;接着割占台湾,到今天,本来天经地义的中国领土钓鱼岛竟成了“争议领土”。而由这“争议领土”遂又引出东海中间线的“争议问题”。按日本人这种得寸进尺的逻辑,以后连中国本土都会成为有争议的地方——1931年日本占领了中国东三省,硬弄出个“满洲国”不就是如此吗?假如当时日本征服了中国,它还要与全世界发生“争议”。中国对日本的退让,是世界战争史上和国际关系史上都绝无仅有的“经典”。战前让战中让战后也让,结果是日本的毫不领情,至今仍在对中国步步进逼。

中国近代史上,有两次现代化进程都是被日本发动的战争打断的。甲午战争前,日本恐惧中国的洋务运动可能导致中国走向资本主义,进而如日本明治维新一样给中国带来富强,于是“一赌国运”,密谋策划了甲午战争,一战让中国几乎万劫不复。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再度扼杀了中国复兴,使中国至今还落在世界的后面。今天中国和平发展又呈现出良好势头,一些日本右翼势力和国际上其他反华势力,又有蠢蠢欲动迹象,欲诱使中国在经验不足、理论不备、武器性能逊色的海空战场,绊中国一跤。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就叫嚣要在钓鱼岛与中国打一次英阿马岛式的战争,背后的阴险战略动机,就和甲午战争之前的伊藤博文一样。美国每年在中国周边进行1500次各类演习,日本演习次数虽不多,但指向性极强,还有台湾。三方早已不是什么勾勾搭搭,而是明目张胆地进行着军事一体化。三方的军事体系,早已是互为支援单元的一个大系统了。日本右翼势力和“台独”分子之所以敢嚣张到挑衅大陆的地步,就是幻想一旦动武,有美国的全球和地区军事体系可以作支撑。

我们经常说,中国不会主动发起战争,但也不怕战争强加在我们身上。但仅仅“不怕”就够了吗?我们还必须能够阻止战争找上门来!我们不仅要有“务歼入侵之敌”的能力,还要让战争发起者明白,一旦他们敢于以战争“弑”我,我军一定要让其追悔莫及。当年抗日战争时,我国前线后方唱的都是把日寇赶出中国去,但未来再发生敌人侵犯我国利益的事件,我们绝不能只满足于“赶走敌人”——那样会让战争发动者觉得失败的成本太低,以后还会进行入侵的尝试,必须效法美、苏在“二战”中的做法,直捣黄龙,斩草除根,只是在样式和手段上要更短暂、更猛烈、更迅速。如此方可彻底地摧毁敌战争潜力,震撼敌民族意志,惩罚其战争行为,追偿战争损失,赢得长久的和平。为此,我新型军队必须拥有这种狂飙般卷击敌人后方的能力,而不只是长堤般阻挡敌人的能力。

有效遏制战争,是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军队建设重要课题。“遏制战争”远比赢得战争,对我实现和平发展的国家大目标“效益”更大。如何“遏制战争”?我认为主要应从战略威慑上着眼。不能只满足于敌人不敢入侵我大陆国土,而是要让其不敢轻易动以战争手段解决与我争端的念头。如此,我军就必须拥有让对方“理性思考”战争成本的能力。在这方面,和中国的地缘形势有着惊人相似的国家以色列,可以作为我们的参照者。以色列追杀民族敌人时的锲而不舍——直到20世纪80年代,仍然把隐藏在阿根廷的最后一个盖世太保捉拿归案并绞死;以色列“先发制人”攻势防御的国防战略;以色列重视军事工业,一直在技术、装备和军事理论上领先对手的做法;以色列敢于大胆出奇的战术……以色列面对的威胁比我们大多了,它是鹰式的先敌发现先敌打击。必须说明,以色列的国家战略是防御型的,但它是以进攻实现的。进攻的防御效果比之纯粹的防御,不知道强了多少倍。由于这种战略的有效性,由于以色列民族性格的强悍,它的那些众多的传统敌人,已基本上放弃与以色列进行常规战争的打算,有的还实现了和平。比之新中国成立之初要被赶下大海的危机局面,今天的以色列已经稳如磐石。

二、建设新型中国军队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国际阴谋的暗算

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玩这一招的高手,在古代是中国,在近现代则非美国莫属——其最伟大的成就就是冷战“胜利”。就是在这场“胜利”中,美国曾经对苏联采取陆地进逼的战略态势(主要是北约和美日联盟,以及拉拢中国等),迫使苏联将国防重心放在陆地,从而无力争夺海洋,为其称霸海洋并通过海洋征服世界闪开道路;而后再以海洋围困陆地,最终逼死苏联。在中国热烈地欢迎尼克松访华,庆祝中国打破西方封锁的时候,就有美国学者看破了美国政府的战略用意:激怒苏联进攻中国,从而让两个红色对手鹬蚌相争同归于尽。即使达不到这一目的,也将使双方更加对立,从而将更多的钱扔到陆地,应该说美国成功了。这从中国军队整个军事体系(从理论到装备)至今仍死守本土,就能看得出来。

现在,美国又在对中国来这一手。国家大战略层面,美国对台大肆售武,暗中挑动“台独”分子向中国挑衅,同时给日本松绑,试图造成中国与日、“台独”力量互相抵消的态势,以为其永远统治亚洲,了却心腹之患。其主要手段是到处散布“中国威胁论”,制造恐慌。既大批出售了军火,又为中国周边插上荆棘篱笆。军事战略层面上,美国一再无中生有地编造《中国军力报告》,煞有介事地指责中国“军事不透明”,说中国的军力已超出解决台海问题所需,并唆使日本也如此叫嚷,试图以此让中国捆住自己发展军事的手脚,永远地在军事上落在美国及其盟国的后面,从而可以像历史上一样随心所欲地对付中国。

这种贼喊捉贼的小伎俩本不值得一“戳”,遗憾的是我们有些人竟被美国的战略阴谋所蒙蔽,在思考我之未来军事理论和装备发展方面,缩手缩脚,唯恐惹“山姆大叔”不高兴。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在评述美国2006年《中国军力报告》时说:“如果说我们按照美国人的要求,不建设强大的国防,把国防开支削减为零,军队解散,美国人就会很满意吗?也不会的。它的核心就是阻止一个新的力量的出现,限制你、遏制你,最后封杀你。”

美国前太平洋战区司令布莱尔曾经说:“我们尊重人民解放军在大陆上的权威,但我们必须让他们明白,海洋和天空是我们的。”这句话把美国的真实想法说出来了。美国对世界各国的宽容只在于:在不影响美国利益的前提下,你可以固守你的本土,但不能染指本土以外的世界公用空间——因为美国人已经认为那是他们的了。麻省理工学院政治学教授巴里·波森说:“美国目前享有对全球公用空间——公海、太空和大气层空间的控制权,”正在并将长期“悠闲自在地待在军事食物链的顶端”。美国为什么每年投入5000多亿美元国防经费?美国政治家和战略智囊们的如意算盘是,通过军事实力的保障,美国也将“悠闲自在地”待在政治“食物链的顶端”。在美国军队完成由现代低端信息化状态向高端信息化状态“转型”的同时,美国的国家政治形态,也将由现时的唯一超级大国转型为初期的全球帝国。美国高举反恐的旗号,在朝、伊核问题上大做文章,以及不断推出“中国威胁论”版本,其实都不过是遮掩其全球帝国战略的烟幕。

美国希望瞒天过海,不希望有人看破它,于是就拼命地对着中国鼓噪,既转移世界视线,又限制中国发展,一举两得。

受其影响,日本也有人希望中国一定要落后20—30年。近日,日本右翼刊物《武士》登载了藤原慧三的所谓“新亚太和平新解”理论:“大日本国将在今后的亚太安全事务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中国作为在亚太地区的最大国家,应该懂得如何承认这一实际观点……日本在利用以及开发来自西方军事科技上,远远超过中国。中国海军目前仅仅还存在于黄蓝分界线上,而强大的日本海军,已经是仅次于美国海军的世界级强国海军。中国必须认同日本的强大,并且切实减少自身过于迅猛的军事化科技建设。在亚太地区目前需要的是一个经济中国而绝非是一个军事中国。亚太地区的国际安全,日本是完全可以独立承担的……在早期中国经济改革之初,中国海军低调处理,受到了广大亚太地区国家的赞誉。在那个时代,它一直保持着落后于美国30年落后于日本25年的比较“和平”的水平。但是,随着它的经济实力过快增长,它并没有把增长价值,全力投入到国民待遇提高上去,反而却用于了高速建设其军事武装力量上。这是日本乃至美国和整个亚太国家都不能接受的。在海军建设上,中国很清楚,它的舰队每次前进一个等级,那么就意味着美国需要前进2个,日本则是3—4个级别。只有这样,日本才可以保持对中国在军事力量上较好的优势。”

按照藤原慧三的逻辑,为了让日本感到安全,中国一定要把自己弄成“残废”。但是在近代史上中国“残废”的100多年中,日本是怎样对待“残废”中国的呢?把自己的“安全”建立在别人的“落后”上,这个日本战略学者的逻辑真可谓滑天下之大稽。让那个藤原慧三做他的东洋春梦去吧。我们一定要吸取苏联的教训,认清美国和日本贼喊捉贼的战略阴谋,为了自己的国家利益,为了世界和平,理直气壮地发展自己的军事力量。要说威胁,中国当年的“两弹一星”比现在的常规武器“威胁”大多了,但40多年过去了,中国“威胁”了谁?只是“威胁”了两个超级大国对中国的核讹诈,但是世界和平却因为中国的到来,多了一根支柱。

除了这种战略心理战,美国还从“战术”层面上对中国釜底抽薪,其经典的杰作,是以低价赠售波音-707和MD-90国产化诱惑中国民航,致使“运十”下马,中国战略行业失去一次腾飞良机;另一个是在以色列预警机项目上“忽悠”中国,致使中国空军现代化步伐延迟数年。当中国一边大批大批地购买波音客机的同时,美国对中国的军售却连一枚螺丝钉都不放行。不知已经为美国航空工业送了400多亿美元的中国民航,现在可曾意识到自己当年的失误。还有就是美国对中国航天事业的诡异做法。美国要中国发射的卫星,连最基本的安全检测都不许中国进行,结果导致发射连续失败,极大地败坏了中国运载火箭在世界上的声誉。之后,美国一纸禁令,禁止中国发射美国卫星,致使中国火箭走向国际的努力遭到重大打击。这背后难道没有国家级的战略阴谋?我们一些重要领域的当家人,在和国外“合作”的时候,似乎总是显得过于单纯。须知,涉及战略行业,别人是不会真心实意希望你强大的。

(二)迷失在信息化的口号里

一些国家军队现在正进行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新军事变革。但三军齐呼信息化,千军万马大呼隆,大跃进,这就值得担忧了。

在“信息化”之前,我们要首先回答这样几个问题:未来国家的战略目标是什么?未来的战争样式是怎样的?我们应该准备什么样的军队?采用什么样的理论?现有军事体系中,哪些是有改进价值的部分?哪些是应该淘汰的?哪些需要增加?先从编制上进行理顺,然后是重组,然后是信息化的经费投入——装备、训练等。不解决这个问题,将造成军事变革的无的放矢,在盲目的激进中,不仅将耗尽宝贵的国防经费,还会贻误宝贵的追赶世界先进军事水平的机会。

方向、途径、顺序,这就是顶层设计。顶层设计之后,是系统跟进。当年洋务运动,清朝试图在不变革政治制度的情况下,实现工业现代化;又在工业现代化没完成的情况下,实行军事现代化;而在军事现代化中,又试图在不变革陆军体制的情况下,变革海军。都是只重局部不重整体、只重单元不重系统的先例,结果一塌糊涂。

(三)陷入唯武器论的陷阱

战斗力是武器和人的乘积。在人的精神、智慧相等的情况下,谁的武器好,谁就赢得战争胜利,是不争的算术结果。武器和人,是两个变量。但我们长期却只在武器与人之间进行作用对比,只在人的数值极限上拼命挖掘,结果导致走向重人轻物的意识极端,落入军事唯心主义的巢穴。近来一系列现代化局部战争,让世界看到了信息化武器的巨大威力,一些学者乃至相关部门,又从一个极端转到另一个极端,格外地重视起武器问题。似乎讲信息化战争,就是讲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武器;讲新军事变革,就是讲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不知不觉中落入唯武器论的陷阱。如此,将何以解释我军新中国成立前的历史?

我们当然应该跟上世界先进军事技术的潮流,但世界新军事变革的主要内容,绝不止于此。试想,一个臂短腿短耳背眼近视且思维迟钝的侏儒,就是给他一支长矛,他能打赢一个正常的长枪武士吗?木桶理论认为,最短的那块板子决定了整个木桶的盛水高度;一支军队,最薄弱的环节决定了它的战斗力。以锻造一支全新的军队而言,现在我军的薄弱环节又岂止武器一个?那甚至不是主要的薄弱环节。

(四)务实与务虚

前不久《解放军报》登了一篇谈“军事泡沫化”的文章,意有所指地说“泡沫军事的危害较泡沫经济而言更严重,它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它不像经济,可以在伤痛中慢慢平复。泡沫军事一旦形成,到最后破灭时,带来的往往是国家和民族的巨大灾难,甚至是亡国灭种”。此文值得深思。

(五)重拾创新传统,进一步打破思想禁忌

追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年举世无双的光荣历史,可以发现,其实这是一支勇于创新、敢于出奇的军队。红军时期有惊世骇俗的长征;抗日战争有陷敌于汪洋大海的人民战争;解放战争有运动战;抗美援朝有机动反击阵地战。一场战争一个打法,依据敌情我情,因敌制变,始终在战略上高敌一筹,所以能在武器装备远远落后于对手的情况下,屡胜强敌。这是解放军最主要的军事传统。50多年前,人民空军从初教机,跳过中教机和高教机,直接到喷气式战斗机,速成上阵,实现了震惊世界的奇迹,也使新中国“一夜之间成为世界空军强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空军整体的现代化水平是基本和世界先进水平持平的。我们只用了十几年,就追上了西方空军40年的发展水平,靠的就是这种敢于创新的精神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国在核武器和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也是如此。

但不知何时,这一传统被淹没和覆盖在响彻云霄的政治口号中了。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盛行。思想的禁锢行动的雷区山重水复。

邓小平同志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教条主义,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理论创新的问题, 2006年新一代党的领导集体又提出建立自主型创新国家的问题。创新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主旋律。今天在世界新军事革命和有中国特色新军事变革的大潮流中,是重新发现和恢复这一传统的时候了。

(六)学习赵武灵王,胆子再大一些,步子再快一些

众所周知,俄罗斯是具有悠久军事传统的民族和国家。二战中其独创的大纵深作战理论,曾经创造了苏联红军卫国战争的辉煌。但现在面对新的军事形势和特点,它就“残忍无情”地弃之如敝屣。这是一种可怕的民族意识(相比起来,我们对别人的东西倒可以“残忍无情”地坚决扔掉,但对自己光荣的历史和经验,却显得恋恋不舍、藕断丝连)。我们应该像赵武灵王那样胡服骑射,大刀阔斧学商鞅。说到这里我想多说几句。公元前325年,赵武灵王即位时,赵国正处于“四战之地”,面临胡人和秦、齐等强大邻邦的严重威胁,随时有被兼并的危险。赵国军队一直沿用的兵车战法,行动笨拙,面对胡人凶悍的骑兵突击,疲于应付,被动挨打,几乎不能自保。赵武灵王对整个局势进行了全面地反思之后,决定首先向落后的传统习俗开战,大胆放弃传统的长袍马褂,“国无贵贱,皆效胡俗”,并带头穿胡服,亲自跃马引弓。军事上彻底改造以步兵和兵车为主的赵国军队。一年后,一支以新兴军种骑兵为主的新型赵国军队出现在战场上。7年中,赵武灵王率领这支勇猛剽悍的新赵国军队所向披靡,不仅收服了中山等国,还向胡人开疆数百里。赵国军队一改兵车时代消极防御的落后战略,使用改革后迅速壮大起来的进攻型骑兵部队,“竟袭咸阳”,让虎视天下的强秦也不得不退避三舍。

以小克大,以弱敌强,何其壮哉!后来秦朝实行商鞅变法,富国强兵,扫六合,平天下,翻开中国历史新的一页。几千年后的日本明治维新几乎就是“胡服骑射”和商鞅变法的引进版。

今天中国军队从总体上落后世界先进军事水平太多,非急起直追、争分夺秒,不足以抑制差距继续扩大的态势。而同时,我们的脚下自己为自己设置的思想和行动上的绊马索又重重叠叠,让我们举步维艰。

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前副院长李际均将军曾经说过:我们的民族今天挺立着,那是因为黄继光在我们的前头。

今天我们在冲破国际围堵和国内种种思想限制的时候,也需要黄继光。

丘吉尔说:如果我们不做,谁来做?如果今天不做,什么时候做?

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愿当代中国军人以此自勉。我们也许没有机会投身一场战争,但一样可以在“战争”一样的有中国特色的新军事变革中,完成报效祖国的壮举! +ndusIWuOy4B2bGawG4GTQJQAAII42f3BGGUCurER9pXk8wsUYRm9w2Tpap5wfI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