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前所述,“从众”不过是人类对孤独的一种应激反应。随着从众程度的加深,“自我”的缺失也越发严重。当你自身及他人完全否定了你作为个体的存在时,个性化的丧失会更加彻底。
因孤独而从众,反而会变得更加孤独。
这是一个互相矛盾的恶性循环。
在这个孕育均质文化的当代社会里,人们的从众度越高,越容易将孤独内涵化、隐秘化。
其实,从众仅是在表层上消除了孤独,给人以摆脱孤独的错觉。所谓“均质文化”就是一种将孤独巧妙隐藏起来的社会现象。加之现代社会中,像便利店、网络这样用来遮掩孤独的工具一应俱全。我记得,一位自家楼下设有便利店的朋友曾笑着对我说:“我家的冰箱就是便利店啊!”总之,只要有便利店,他就可以随时吃到各种美味。
即便每天下班回家后无人送上热腾腾的饭菜,但便利店至少能让他填饱肚子,我认为这才是最要命的“窝家法宝”。
同样,网络也能简单构建起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微妙联系。我们既可以上网看电影、玩游戏,又可以关注新闻时事,你会感觉自己仍是社会中的一分子。
前几日,一位就职于乡村政府机关的单身男对我讲起了他的故事。35岁左右还独身的他,对于周围人的异样目光及双亲的催促备感压力,于是想尽快成家。因此,他尝试参加各种相亲活动以增加接触异性的机会,然而,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当他拒绝了主动跟他搭讪的女性时,不仅不会沮丧还暗自松了一口气。
这位人到中年的先生虽没有任何与女性交往的经验,却自有乐享单身生活的秘籍。闲暇时他喜欢上网,比如听音乐、搜寻有趣的网络漫画,还喜欢用DVD看大片、玩游戏机。此外,他还可以随时与朋友、同事去酒馆小酌一番。
每当他一想到某个女人将打破这种无拘无束的生活,就会感到无比恐惧。可是,当我问他是否满足于现状时,他却表示自己仍然非常渴望寻觅到人生伴侣。
他的一番话让我很有感触,其实他害怕的并不是被某个女人打乱原有生活,而是自己必须直面网络遮掩下的孤独感。
值得庆幸的是,现代社会给我们准备了很多能使人忘记孤独的装备,这些装备将孤独遮盖得天衣无缝。然而,随之而来的从众心理却又带来很多潜在风险。
例如,有些人看似长袖善舞、八面玲珑,其实是不会真心诚意地与人交往。读到这里,我想很多人都会对号入座吧。
如前所述,庆应大学的小此木启吾教授早在三十多年前就将这种人际交往定义为“从众型孤独症”。
虽然极力在众人面前展示活泼开朗的自己,却无法对他人倾诉内心的不安情绪。
由于这类人无法实现与他人的情感互通,其本质与“窝家族”并无区别。他们并不在意对方是否真诚,虽然表面看起来挥洒自如、口若悬河,其实是在根据不同场合、对象来选择不同的“假面”,从而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巧妙地隐藏起来。
英国的精神分析学家维尼科特将之定义为“假面”与“真我”。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戴着“假面”在社会上打拼,所以“假面”本身并无问题。关键是有些人除去“假面”竟然一无所有。
越是缺乏自信的“他本位”者所佩戴的“假面”越坚固,从众心理也最严重。
这样做只会进一步加剧个体的孤独感。
对此,精神科医生常给出“社会适应性较好,病状较轻”的诊断,仔细想来,那些真正的“窝家族”及宅男宅女的自我意识要比“从众型孤独症”患者更强,这两类人群都有各自的纠结与烦恼,但后者的内心压力并不亚于甚至超过了前者。
我认为,他们首先应意识到从众并不会给生活带来正向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