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为何要从众

孤独引起的三种应激反应

如果孤独产生于“我是谁”这一人类的终极命题,那么就不难推导出“人类在本质上就是孤独的”这一结论。

即便你发现了自己的天赋,找到了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也无法回避这道命题,就像所有人都无法摆脱的宿命。

然而,为什么我们都不愿承认自己很孤独呢?

有些人事业有成,手眼通天;有些人交友甚广,家庭和睦;还有些人儿孙满堂,德高望重。在别人看来他们活得顺风顺水,完全与孤独无缘,让人艳羡不已。

“他总是那么快乐啊!”

“他总是笑容满面啊!”

对比之下,自己就越发显得孤独寂寞、形单影只。

然而,这些所谓的“成功人士”在本质上也不过都是孤独的个体,这一点毫无疑问。只不过他们对孤独的感受度要低于其他人,即便如此我们也会不由自主地羡慕他们,并且在产生孤独感与疏离感的时候下意识地保护内心不受伤害,这在精神医学中被称为“应激反应”。

我认为,产生于现代社会中的应激反应主要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为从众型。即听大家听的音乐、看大家看的电视节目、穿大家穿的服装,无论谈话、做事都尽量与他人保持一致,以此来消除被排斥感。

第二种为网络交际型。即通过在SNS(社交网站)及留言板上留言、聊天,在需要时进行一些非见面式的交流。这种交际方式的心理负担较小,虽然不如面对面交流直接,却也不失为一种遮掩孤独的方法。

第三种为沉迷网络及游戏的与世隔绝型。即因无法调和与现实社会的疏离感,而将自己完全沉浸在虚拟世界里。

“温和的叛逆青年”vs“X世代”

我认为,上述三种应激反应中的前两种会给当下的社会氛围与民众意识带来显著影响。

您是否知道获得日本2014年度新词·流行词大奖提名的“温和的叛逆青年”一词?该词出自博报堂品牌设计青年研究所所长原田曜平先生的著作《叛逆青年经济消费的主角与新保守阶层的真面目》(幻冬舍新书)。

该书指出,曾给人以叛逆印象的年轻人正逐渐消失,而态度温和、做事谨慎的年轻人却越来越多,即便驾驶改装摩托车也会戴起头盔,并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这些温和严谨的年轻人通常有如下特征:

· 大多生活在远离市中心的城乡部。

· 低学历、低收入者偏多。

· 喜欢当地环境,其活动范围不超过以自家为圆心、5公里为半径的区域。

· 无论年纪多大也会和初中时的朋友一起玩耍。

· 常回家啃老,成家后与妻儿关系较好。

· IT读写能力较低。

· 消费欲强于其他阶层,对于普通年轻人感兴趣的汽车、摩托车、香烟、弹珠机、名牌等并不在意,有一些另类的消费倾向。由于时常回家啃老,其可支配收入要高于自身收入水平。

· 休闲场所为大型商业街、卡拉OK及保龄球馆。

· 男性的偶像为Exile,女性的偶像是安室奈美惠。

我们暂且不讨论“温和的叛逆青年”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青年”这一问题,当我听到该词时,首先想到了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热点话题——“X世代”。

所谓“X世代”,指的是在美国生于1961年至1981年间的人,其特征有:

· 住在乡村(老家)。

· 房子大多附带小型车库。

· 月收入多为20万至30万日元的中低收入水平。

· 在大规模裁员的背景下进入社会,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

· 大多驾驶单厢式两用轿车(皮卡)。

· 人生乐事就是和家人驾车去便宜的汽车旅馆度一个小长假。

· 对政治及社会漠不关心。

· 多为性格内向的个人主义者。

· 最喜欢和朋友在家庭餐馆聚会。

看了上述内容,您难道不觉得“X世代”与当代日本的“温和的叛逆青年”极其相似吗?

提倡从众的20世纪90年代美国郊区型社会

我曾于1991年至1994年期间留学美国,恰逢人们对“X世代”这一社会现象的关注度最高。于是,我在对实际见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日本人的心理构成情况,并写就了《精神分裂的日本人》一书。该书也是我首次从精神科医生的角度来阐述日本人的内心世界。

我于留学期间居住在堪萨斯州的首府托皮卡市。堪萨斯被称为美国的“超级乡村”,当时的常住人口有240万,面积相当于日本国土面积的60%,且多为平原地貌。

托皮卡虽为州首府,却是一个人口不过十几万、高层建筑不过数栋的“泛乡村型”城市。虽然那里的乡村气息较为浓重,但商业街与大都市的商业街并没两样。在商店里GAP等服装品牌应有尽有,甚至还有沃尔玛这类大型超市。

如此一来,人们就无须特意前往大城市购物。

当时,“X世代”已成为美国青年的主流,当地高中生的成绩优异者多为人口占比较少的华人。白人和黑人毫无进取心,从没想过努力学习考入名牌大学继而出人头地。

并非只有堪萨斯才出现这种情况,那些居住在纽约郊区的“X世代”中也有很多人甚至连曼哈顿都没去过,尽管曼哈顿距他们不过几站电车的距离。

除去纽约、洛杉矶、波士顿、旧金山等少数几座城市,美国其他城市的模式几乎完全相同,简直就是“克隆之国”。

人们选择同样的马克杯和汤勺作为礼物(除了商标不同),吃着同样的食物,穿着同样的服装,泡在同样的酒馆里。很多城市毫无地域特色可言,满眼充斥着似曾相识的“风景”,让旅行变得乏味无趣。

过分从众会丧失个性

我想很多读者看到这里都不禁惊叹,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与当今日本的地方城市是何其相似啊!

目前,日本地方城市之间的相似性正逐渐加剧。矗立在高速公路两旁的快餐店、连锁餐饮店鳞次栉比,郊外的大型商业街接连拔地而起,而特色小街却走向末路。驱车前行,满眼都是相似的景致。不过,最令人费解的是商业街竟成了人们周末出行的首选,任何地区商业街的停车场总是拥挤不堪。

无论是优衣库、无印良品、GAP等服装品牌,还是星巴克、麦当劳、甜甜圈等快餐品牌,以及家庭餐厅、便利店等都是应有尽有,让身处乡村的人们充分感受到了城市生活的便利。

然而,正如美国的“X世代”引发的个性丧失、毫无存在感等问题一样,日本地方城市的趋同化也带来了同样问题。

美国精神分析学家、人类文化学家埃里克森为个性论的倡导者,他通过以下两个要素定义了个性。

首先,真正的“自我”具备与过去“自我”的紧密连续性。

其次,有足够的自信让他人正视这样的“自我”。

满足以上两点者,即可定义为“个性化”。具体说来,就是对“我从何处来”“我是谁”有着明确认识,同时确信外界对自己也抱有同样认识。然而,过度均等化却削弱了这种个性化感受,让很多人都迷失了自我。现代日本社会正呈现出“失去自我、盲目从众”的窘态。

如果人们不能坚持个性,就会惶惶不安、备感孤独,同时还会丧失对于自身的归属感,凡事都要察言观色、如履薄冰。如此一来,孤独引发的应激反应使得他们更加屈从于他人。很多人表面看似长袖善舞、八面玲珑,其实他们在待人接物中压根儿没投入感情,一切不过是逢场作戏罢了。

为什么有些人谈及熟悉的话题或身处熟人中间便会备感心安,那是缘于他们只对与自己有关的交谈感兴趣。 fcWbWy4yM/v7veFQiGUjrpauShBJng9vdvS6kcSs6++0Gil4x+7H1i8THz3qRkU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