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我一直如此“孤独”

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我已有30多年的从医经验。

目前,我最感兴趣的课题就是“孤独”。很多现代病理学研究都认为孤独与疏离感是精神疾病的病因所在。

很多人将“孤独”简单地理解为一个人窝在家。其实在当今日本社会,除了那些真正意义上的“窝家族”之外,还有相当多的“准窝家族”,这些人每天除了公司或学校外几乎不去其他地方,而日本的“准窝家族”数量已超100万人。

其实,所谓的酒瘾、购物瘾、性瘾、赌瘾、网瘾及网游瘾等都与孤独紧密相关。

请试想一下,我们很少听闻某人因为和朋友一起去购物或赌博而染上了购物瘾或赌瘾,而那些经常在厨房里自斟自饮的人则更易沦为“瘾君子”。

因为他们身边根本没有能劝解、开导自己的人。

众所周知,很多性侵受害者或灾难幸存者都遭受了严重的精神创伤,他们大多变得性情孤僻、郁郁寡欢。“为何没人能体会我的苦楚……”这种排他想法就是病理学中最明显的表现,这种精神创伤会彻底打破个体对所处世界的基本信任感。

用于划分校内学生等级的“受欢迎度排名”就缘于学生害怕被排斥的心理。有的人看起来交友甚广,却无一人可吐露真言,这种疏离感让他们备感苦恼(30多年前,精神分析学家小此木启吾先生将之称为“从众型孤独症”)。

“厕所用餐综合征”(因无餐伴感到极度羞耻从而躲进卫生间用餐)也一度成为热门话题。这也是因为担心被人嘲笑无朋友而采取的极端之举,其病理表现为对他人的极度不信任,也可称为孤独感或疏离感。

例如,Monster Parent(怪异的父母)及离家出走的老人,这些现象都源于无人为伴的疏离感,继而引发过激行为。

人类并不具有超强的抗压力。

孤独感与疏离感是现代精神疾病的病理学成因,它们会使人心理扭曲,也是产生压力的直接原因。

然而,上述那些被定义的病症仅是孤独感与疏离感所衍生出的问题的一小部分。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病理表现程度较轻的症状,如有些人无法在自己家里彻底放松,有些人不愿对别人说出心里话,还有一些人为取悦他人而心力交瘁。

这些人看起来活得顺风顺水,其实关系网里的朋友越多就越反衬出他们身上的“无形的孤独”。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耗尽心力,更有甚者还患上了各种依赖症及精神障碍性疾病,长期受困于莫名的寂寞与不安之中。

学会以孤独为友会给自身的精神世界及人格带来深远的影响。

涉及“孤独”一题的文学作品和格言不在少数,如何以孤独为友更是一道超越国界的人生命题。

我认为,在当今这个似乎能让孤独无迹可寻的时代,主动直面孤独感与疏离感要比被动接受更为重要。

“孤独”究竟为何物?是什么让我们认识不到孤独?应如何与孤独为伴?

只有深入思考这些问题才能认清社会的本质,培养出独创性思维方式,这会更有利于我们完善自身人格,构建坚韧不屈的精神世界。我认为,这正是现代人所需要的“孤独疗法”。

最近,那些广受追捧的所谓如何提升个人魅力的书籍大多治标不治本,其荒谬言论不攻自破。

无论是站在一名精神科医生的角度,还是从个人的实际感受出发,我认为善用孤独疗法的同时,再结交几个知己好友,就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学会与孤独为伴。

萌芽于少儿期的知音难觅之感已伴随我近40年。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一个能开诚布公地进行交流的文化团体,他们都喜爱葡萄酒,大家会在酒醉之时互诉衷肠,通过逐步消解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感而使孤独得到充分释放(虽说不能彻底消除,但保留某种程度的孤独又何尝不可呢)。不可否认,从那之后我至少学会了坦然面对他人。

手握本书的读者朋友们,您一定对那些流于表面的交际厌烦至极,内心非常渴望一种更真实、更贴近本源的思维方式,于是您拿起了这本书。也或者,您外表看起来风光无限,内心却早已想要告别那个孤独又疲惫的自己。

孤独感与疏离感是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终极命题。

虽然我并不认为自己有能力解答这道命题,但30多年的从医经历让我在积累经验、观察社会的同时,能更深入地思考这个问题。

为何我得以摆脱孤独感?

这里,我要将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倾囊相赠。

希望您能从本书中得到某些启发或能感到片刻轻松,又或者您能在它的帮助下成长为一个真正有底气、有魅力的人,那将是作者之一大幸事。

和田秀树 6RBRHdHi42ybTFRx20YgB9n5v40gHbbx+4Y+PjJ+IOkkTv0pAilw5t3sranjA5+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