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帝国的行省

以上说明了建立哈德良皇帝和安东尼·庇护皇帝、马可·奥勒留皇帝威严的稳健精神,以及维护这种威严的军力。接下来,我想尽可能准确地叙述从前的行省,它们曾经因罗马人的征服而合并在一起,但现在,它们已经分裂成许多独立且互相对立的国家。

西班牙 ——日斯巴尼亚。这个国家不管是在罗马帝国、欧洲还是古代世界,全位于西端,自然边界为比利牛斯山脉、地中海、大西洋,从未改变过。

这个大半岛当时由奥古斯都皇帝分成卢西塔尼亚、贝缇卡、塔拉科西班牙三个行省,现在则分为大小两个王国。以前好战的卢西塔尼亚人的土地,现在由葡萄牙王国占领,失去的东部由北部的新领土补足。

格拉纳达和安达卢西亚地区,相当于古代的贝缇卡。西班牙剩下的部分、加利西亚和阿斯图里亚斯、巴斯克、纳瓦拉、莱昂和两个卡斯蒂利亚、穆尔西亚、巴伦西亚、加泰罗尼亚、阿拉贡等地,全形成罗马帝国第三个重要行省,取其首都名,称为塔拉戈纳行省,也就是塔拉科西班牙。

在土著蛮族中,凯尔特伊比利亚人最为强大,坎塔布里人和阿斯图里亚斯人则是最难驾驭的民族。他们借助比利牛斯山脉这个天然要塞一直抵抗到最后,最早切断阿拉伯铁链的也是他们。

高卢 ——古代的高卢包括比利牛斯和阿尔卑斯两座山脉、莱茵河、大西洋环绕的所有区域,比现在的法国还要广大。除了不久之前获得阿尔萨斯和洛林的法兰西王国的广大统治地区,还包括萨伏伊公国、瑞士各省、莱茵地方的四个选帝侯国,另外还有列日、卢森堡、埃诺特、佛兰德、布拉班特等领土。据说奥古斯都皇帝在分割这片被恺撒征服的高卢地区时,对设定法制、派遣军团、水文地理以及多达一百多个独立王国的主要国民特征都曾深思熟虑过。

朗格多克、普罗旺斯、多菲内等地中海沿岸地区,殖民城市纳博讷的名称就直接作为行省名。卢瓦尔河和塞纳-马恩省河之间的地区,叫作凯尔特高卢,但不久就改成了那个著名的殖民地卢格杜努姆(里昂)的名称。

塞纳-马恩省河对岸,以前只以莱茵河作为边界的比利时高卢,在恺撒独裁不久之前,被骁勇的日耳曼人占领了相当大的部分。对罗马来说,那样的状况似乎非常有利,因此高卢从巴塞尔起到莱顿为止的莱茵河边境,就被赐予上、下日耳曼尼亚(“上日耳曼尼亚”“下日耳曼尼亚”)两个响亮的名称。

以上是安东尼·庇护、马可·奥勒留两位皇帝时期高卢的六个行省,也就是纳博讷高卢、阿基坦高卢、卢格敦高卢、比利时高卢以及两个日耳曼尼亚的概要。

不列颠尼亚 ——不列颠尼亚的征服和边界设定已如上述。这块领土除了英格兰整个区域以及威尔士之外,还包括到邓巴顿、爱丁堡为止的苏格兰低地。失去自由之前的不列颠尼亚,受到约三十个蛮族的各种分割。在这些蛮族中最具势力的,西部是贝尔盖人,北部是布里甘特人,南威尔士是西留尔人,诺福克和萨福克是爱西尼人。从习俗和语言的类似性来看,一般认为西班牙、高卢和不列颠尼亚的人民,似乎都是同出一源的勇敢民族。

在这个岛上,各个蛮族为抢占土地纷争不断,但是在被罗马人征服后,这座岛最终成为欧洲行省群中的西端行省。

意大利 ——现在被叫作伦巴第的国家,在被罗马帝国征服之前,并没有被视为意大利的一部分。这块土地以前受到强大的高卢人统治,他们定居在从皮埃蒙特到罗马涅为止的波河沿岸,从阿尔卑斯山脉到亚平宁山脉都响遍其英勇的名声。

形成现在的热那亚共和国的岩石林立海岸地带,以前是利古里亚人的土地。威尼斯城当时还没有诞生,不过阿迪杰河东岸这片广大的土地上已经有威尼斯人定居。

现在是托斯卡纳大公国和教皇领地的半岛中央部分,在古代是伊特拉斯坎人和翁布利人的土地,前者对意大利文明的发祥有很大的贡献。从罗马七座山丘的山麓流过的是台伯河。从这条河到那不勒斯国境的萨宾人、拉丁人、沃尔西人的土地,正是罗马帝国崛起时的胜利舞台。就是在这一著名的地区,早期的执政官赢得光荣的胜利。其继承者装饰宅邸,其子孙则兴建修道院。

现在是那不勒斯王国的地区,当时由卡普阿人和坎帕尼亚人统治。王国领地内的其他地区,则住着马尔西人、萨莫奈人、普利亚人、卢卡尼亚人等许多勇猛的民族。海岸地带以前就是繁荣的希腊殖民城市。小小的伊斯特拉,则在奥古斯都皇帝将意大利分割为十一个地区时,被编入皇帝的直辖地区。

莱茵河、多瑙河的周边地区 ——接下来是往昔保护欧洲各行省的莱茵河和多瑙河这两条大河,多瑙河在离莱茵河只有三十英里处发源,大致流向东南方,全长一千三百多英里,途中汇流的、可以航行船只的支流有六十条,最后经由六个河口注入黑海。

多瑙河周边的各行省,不久就获得伊利里库姆,也就是伊利里亚边境的总称,被视为帝国中民风最骁勇善战的地方。下面我们想在雷蒂亚、诺里库姆、潘诺尼亚、达尔马提亚、达契亚、默西亚、色雷斯、马其顿、希腊等条目下再稍微详述这些行省。

温德利西亚这个旧名刚消失不久,雷蒂亚行省便出现在了位于从阿尔卑斯山脉到多瑙河岸,以及从多瑙河源头到与莱茵河汇流点之间的地区。不过到了现在,巴伐利亚选帝侯拥有这个地区大部分的平坦土地。另一方面,奥格斯堡则被纳入德意志帝国的保护伞下,格劳宾人受到高山的保护,蒂罗尔地区成为奥地利家族(哈布斯堡家族)的行省之一。

莱茵河、多瑙河、萨瓦河这三条大河之间的广大地区,也就是奥地利、施泰尔马克、克恩顿、克拉尼斯卡、下匈牙利、斯拉沃尼亚等地区,在古代以诺里库姆和潘诺尼亚知名。

这个地区的各民族都性格凶悍,以前虽处于独立状态,但因关系密切,所以在罗马统治下有不少受到合并。或许就是这个缘故,现在这里也是一个家族(哈布斯堡家族)世袭的领地。就连自称罗马人皇帝的德意志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的住处也在这里,这使其成为奥地利势力范围的中心。

因此,除了波希米亚、摩拉维亚、奥地利北部、蒂萨河和多瑙河之间的匈牙利领地以外,如果说哈布斯堡家族其他的统治地区全位于罗马帝国的版图领域内,也是没有什么不妥的。

事实上,伊利里库姆的称呼比达尔马提亚更为人熟知,这是一条在萨瓦河和亚德里亚海之间的狭长地带。其临海的最富庶地区,现在仍然保留古代的名称,分成威尼斯共和国的一个行省和拉古萨共和国。

内陆部分以克罗地亚和波斯尼亚这样的斯拉夫名称呼,前者服从奥地利总督,后者听命于土耳其省长。因为这个国家仍有无数蛮族混杂其间,所以基督教圈和伊斯兰教圈的界限并不分明。

蒂萨河与萨瓦河汇流后的多瑙河流域,至少在希腊是以伊斯特河之名称呼,以前是默西亚和达契亚的边界。正如上述,后者作为图拉真皇帝的征服地,是这条大河对岸唯一的行省。

多瑙河左岸的蒂米什瓦拉和特兰西瓦尼亚,经过几次革命后与匈牙利王国合并,而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的小公国,则承认奥斯曼土耳其的宗主权。至于多瑙河右岸在中世纪时期被分为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两个蛮族王国的默西亚,现在也合而为一,纳入土耳其人的统治之下。

鲁米利亚 ——现在土耳其人也还是用罗马里亚这个称呼,泛指包括色雷斯、马其顿、希腊在内的广大地区。这个名称作为曾经是罗马帝国统治下的一个国家的一种纪念被保留了下来。

从海姆斯、罗多彼两条山脉到博斯普鲁斯、赫勒斯滂(现在的达达尼尔)两个海峡之间的尚武之地色雷斯,在安东尼·庇护、马可·奥勒留两位皇帝时期也是罗马的行省之一。君士坦丁大帝在博斯普鲁斯海边建设了都城,这座都城见识过各式各样的统治者和宗教。但即使如此,这座都城不管在什么时代都是伟大王国的首都,这个事实是始终不会改变的。

读者应该也都非常清楚,马其顿在亚历山大大帝时代曾经是统治了亚细亚的国家。这个王国从前在两位腓力王的政策下,维持了稳固的霸业,将从爱琴海到爱奥尼亚海之间的伊庇鲁斯和色萨利这两个国家纳为属国。

接着来到在古代希腊大放光彩的底比斯、阿尔戈斯、斯巴达和雅典。但这些历史上不朽的城邦在成为罗马的行省后,由于以前是亚该亚联盟的成员,所以被统合在亚该亚行省这个通称下。不管是谁,都会一时难以置信吧?

罗马帝国治下的欧洲状况,正如上述。至于亚洲各行省,在图拉真皇帝时期,也曾暂时被纳入征服地,现在全部位于土耳其的势力范围内。但是要区分这些地方,比起无知的专断,还是重视不变的各种自然相貌更为妥当。所以首先我想从这个观点出发,来探讨绵延于托罗斯山脉和哈里斯河(现在的克泽尔河)西方的那片广大而繁荣的土地。

亚细亚 ——罗马人特别称为亚细亚的这个行省(小亚细亚的一部分),包括了特洛伊、吕底亚、弗里吉亚等古王国,潘菲利亚人、吕基亚人、卡里亚人等族群建立的海洋国家,以及在艺术方面堪与祖国的光辉相匹敌的、爱奥尼亚海岸上的希腊殖民地等。比提尼亚和本都两个王国,位于这个半岛从君士坦丁堡到特拉比松(特拉布宗)的北侧,南方的奇里乞亚行省一直延伸到叙利亚山地。

在罗马领地的亚细亚哈里斯河以东,和亚美尼亚幼发拉底河以北的内陆地带,往昔有过被称为卡帕多西亚王国的独立国家。

位于特拉比松另一边,广大的黑海北岸地区,人们承认罗马皇帝的宗主权,有时候接受属王,有时候迎接罗马军守备队。布德扎克、克里米亚鞑靼、切尔克西亚、萨梅格列罗正是现在对这些蛮国的称呼。

叙利亚地区 ——在亚历山大大帝的继承人时期,叙利亚是塞琉古王朝的大本营,在被崛起的帕提亚人逼进幼发拉底河和地中海之间以前,这个王朝统治着上亚细亚,但不久就臣服于罗马,成为帝国东方的边境。从这里开始,北方有卡帕多细亚山地,南方只有埃及和红海,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边界了。

腓尼基和巴勒斯坦,不断与叙利亚合并又分离。前者占有岩石满布的狭长海岸,而后者在土地的肥沃度与面积方面则酷似威尔士。地理上并无特殊之处,但是这两者对美洲和欧洲,一方提供了文字,另一方则提供了宗教,应该会永远留在人类的记忆中。

叙利亚的边界并不明确。沿着那模糊的边界,从幼发拉底河到红海都是无水无树的荒凉沙漠。这个地方的阿拉伯人的独立性来自他们的游牧生活。因此,一旦找到长着些许草木的土地,他们便会定居在那里,然后立刻臣服于罗马帝国。

埃及 ——接着是埃及,但这个埃及到底指的是怎样的范围,自古以来地理学家的定义也不甚明确。唯一可以确知的是它位于非洲东北部,并且不管哪个时代,都是所谓来自亚洲的侵略者必经的通路之一。

虽说埃及有自己的统治者,不过当时是由罗马长官霸占了托勒密王朝奢华的宝座。现在则由继承往昔马穆鲁克王朝铁笏的土耳其省长治理这个地方。尼罗河流经从北回归线起到地中海的五百多英里广大土地,其每年的泛滥为两岸带来肥沃的土壤,所以人们才会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昔兰尼位于西边的海岸旁,以前是希腊的殖民城邦,后来成为埃及的一省,现在则消失在沙漠中。

非洲 ——从昔兰尼到大西洋为止的非洲海岸长达一千五百多英里,夹在地中海和撒哈拉沙漠之间,宽度不超过八十或一百英里。罗马人头脑中的非洲的是那肥沃的东部,在腓尼基殖民地出现之前,那里住的是野蛮的利比亚人。之后在加尔塔戈的统治下成为商业和国家的中心,现在则分成连治安也不如往昔的两个弱小国家——的黎波里和突尼斯。

现在在阿尔及尔军事政府压制下的努米底亚全部土地,从前是由马西尼萨和朱古达统一的。这个地方在奥古斯都皇帝时期变得弱小,以加上表示恺撒的形容词“恺撒恩西斯”的毛里塔尼亚之名,至少有三分之二的国土臣服于罗马。这个毛里塔尼亚,亦即摩尔人的国家,是个以得自古都廷吉(丹吉尔)的廷吉塔纳之名而广为人知的地方,到了近代则由非斯王国取代。

大西洋东岸的塞拉,自古以来就因海盗而恶名昭彰,其统治范围固然不用说,就是在地理知识这一点上,它也被罗马人视为最偏远的土地。因此,现在以摩洛哥皇帝的尊称命名的蛮人首府梅克内斯近郊,要发现罗马人建设的都城,并非没有可能性。

只不过更南方的领地——摩洛哥和西格美萨,似乎一次也没有被并入行省中。

最后是其支脉分割了非洲西部的阿特拉斯山脉。事实上,这个阿特拉斯山脉是诗人幻想出来的产物,现在则成为意指横亘在新旧两大陆之间的大洋。

这样,我们将罗马帝国浏览了一遍。通过以上的说明,各位应该可以知道非洲和西班牙之间被约十二英里宽的海峡隔开,大西洋就从那里流进地中海。

古代人家喻户晓的直布罗陀的“海格力斯之柱”,是两座大概因地壳变动而裂开的岩山,位于欧洲那边的山麓,现在筑有要塞。

地中海 ——地中海的海岸和岛屿全都是罗马帝国的领土。在主要的岛屿当中,巴利阿里的两座岛,依据大小而被称为马略卡和梅诺卡,现在前者隶属西班牙,后者是英国的领土。

接着是现状固然不用说,其悲惨的历史命运尤其让人忍不住一掬同情之泪的科西嘉。另外还有两个意大利君主僭称为王的撒丁尼亚和西西里,同样也不能忘记克里特(别名干地亚)和塞浦路斯。

最后是孤岛马耳他。尽管希腊和亚细亚的小岛大半都向土耳其投降,但只有马耳他没有让土耳其军得逞,还在骑士团的统治下博得了财富和名声。

在这一长串的行省列举中,我们看到其中很多行省已经分裂并在今天变成了强大的王国,通过这一点,我们或许可以原谅古人的虚荣与无知。

广大的征服地区和无敌的军力,再加上历代皇帝的稳重温和(不管事实是否如此),受到这些现象迷惑的古罗马人,不只瞧不起周边还没有开化的各国,有时候甚至把这些国家的存在都给忘了,逐渐把自己的国家和全世界混为一谈。

但只要是近代的历史学家,不管是从知识或做学问的态度上来说,无论任何事情,都一定会寻求更正确、冷静的表达方式。

如果是这样的话,要表现罗马的伟大,就应该客观地指出罗马的版图才对。

也就是说,罗马帝国从西边的大西洋到东边的幼发拉底河,其跨度为三千多英里;从北边的安东尼长城和达契亚北境到南边的阿特拉斯山脉和北回归线,其跨度为两千多英里。它位于温带最良好的地区——北纬二十四度至五十六度之间,总面积推测约占一百六十万平方英里,而且这一地区的大部分都是经过用心开垦的丰饶肥沃土地。指出这样的事实,应该才是最中肯的吧? VlMqdJnOOZDWtsOAAlUvsjimZoaSSqIwoIl0uR5FTU3E6/sYBX/boDiCYA88S7Z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