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把自己的奇思妙想报告给上司,并为此兴奋不已的时候,却被上司当头泼了一盆冷水。这可能是因为你没把话说到点子上。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
(1)让老板自己做出决定
大多数人在发表自己的意见时,都会很有自信且具有鼓舞性。但是向老板推销你的设想的时候,要站在他的立场上来考虑,让他做出最后的决定。因为很多时候你想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超越了你的权限的。这时候你应该列出一些方案供老板选择。你可以选择这样的方式向老板说明你的想法:“您觉得这样是否妥当?”“您认为这个方案可行吗?”等等。这种请教的语气常常会不露痕迹地把自己的想法灌输给老板,让他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这些问题,并且付诸实施。
在美国前总统威尔逊的智囊团中,只有霍士最得信任,而其他人的意见往往难以被采纳。后来霍士成了副总统。霍士自述:“我认识总统以后,发现了一个让他接受我的建议的最好办法,那就是我先把计划偶然地透露给他,使他感兴趣。这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现的。我有一次去谒见总统,向他提出一个政治方案,可是他对此表示反对。但是几天后的一次宴席上,我吃惊地听到他将我的建议当作他自己的意见发表了。”
正是用上述启发的口吻,霍士成功使威尔逊坚信一切思想、方案都是出于自己的头脑,并且贯彻实施了它们。
职场、政界本有相同之处,那些常常为了自己的好点子不能被老板采纳而发愁的人不妨试试这种方法。
(2)间接委婉地提出你的建议
春秋时期的齐景公姜杵臼喜欢打猎,但箭法却不高明,常常大张旗鼓出猎,一无所获而归。齐景公对此很恼火。后来,有人想出一个办法:在鸟的脚爪上拴细线,使它像风筝一样,可收可放,操纵自如。一次射不中,可以再射。反正有线绳系着,无法逃脱,总会被他射中的。有一次,不知什么原因,一只鸟飞得无影无踪,齐景公火冒三丈,把看管鸟的官员烛邹找来,下令当场处死。
宰相晏子当然不能支持这种残暴行径,但是齐景公从来就没有明主的称号,改变他的决定十分不易。弄不好连自己都得搭进去。于是,才思敏捷的他,请求齐景公让他陈述为什么要杀烛邹的理由,然后再执法,要他死得心服口服。齐景公想想也是,便同意了。然后,晏子声严色厉地申斥:“你知道吗?烛邹,你为吾王管鸟,却把鸟管丢了,罪该死。因为鸟丢了,害得吾王生气,为了鸟的缘故开了杀戒,罪该死。杀了你倒还罢了,如果被别国诸侯以为吾王重鸟轻人,造成极坏影响,罪更该死。”说到这里,他对刽子手说:“三条罪状已经宣告完毕,你可以执行了!”
齐景公这位昏君还算没有糊涂到底,于是收回成命。晏子敢于相谏,是凭借他的机智、干练和正直。不过,最重要的是他很懂得讲话的技巧,能够把握讲话的时机,了解讲话的对象。对至尊至贵的君主,臣下是没有资格教导他该怎样、不该怎样的,只能拐弯抹角地予以晓喻。
同样,向老板提出建议时也要讲究沟通的技巧,哪怕你是他的心腹。唐太宗李世民以善于纳谏著称,而他的大臣魏征也以直言进谏而著称。李世民虽然多次采纳了魏征的建议,但是魏征经常让他下不来台,也曾使他动过杀机。
领导者不一定都会糊涂到齐景公的程度,但是你要知道怎样应付这种局面。如果你遇到的正是这样一位君主式的蛮横跋扈型老板,那么这个技巧就用得上了。
当你遇到一位让你痛苦不堪的坏脾气老板,在上下权力不对等的情况下,似乎只有两条路可选择:接受或走人。不过,若是你一遇到状况就选择走人,可能平白损失了许多学习、成长甚至青云直上的大好机会。而且,世上本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老板。那么,除了跳槽以外,难道就没有更好的方式可以见招拆招、降低损害?
身为秘书或下属,在职场要遵循的首要原则就是服从上司,圆满完成上司的命令或要求。即使从某种角度上而言,上司的要求有些过分,也应该尽量从大局考虑,没有必要非来个刀光剑影,这样虽然一时痛快,但却极有可能对你后面的工作造成不利影响。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当的情绪管理,是为工作加温、增加晋升机会的良方。
“火山型”老板,性格就跟六月天一样,阴晴不定,而且发起脾气来六亲不认,骂起人来口不择言,全然不顾员工自尊。与这种老板相处,千万不要在他盛怒时直撄其锋,而是应该先控制自己的情绪,采用“甘当沙袋、后冷静陈情”的方法慢慢化解。因为老板通常也很爱面子,若员工当众挑战他的权威,哪怕员工多么有理,都只会使情况更恶化。所以对老板讲道理只能在事后讲,别在当下两不相让时说。
通常情况下,上司不合理的责备,或许让你当下很没面子,但毕竟他是你的上司,有职务上的权力,就算做不到对他的尊重,也要衡量一下与他针锋相对后的后果。其实有时候,态度柔软些,反而能让风暴快点过去。因此,老板盛怒时,应该逆向操作,用一种谦虚稳重的态度洗耳恭听,感谢上司指教,并拿个本子一一记下老板的要求或不满之处。等他发完脾气后,再对老板说:“你能否听听我的解释呢?”在得到许可后,你就可以“一、二、三、四”地说出自己的观点了。如果当时条件不适合解释,那么,一个有经验、成熟的员工,应该等到老板脾气过后,另外选一个恰当的时机,找一个气氛不错的场合,含蓄而轻松地重新解释自己的立场,那时候彼此才能够理性讨论事情。当然,要注意的是,不能有其他人在场,否则还是会让上司有“面子挂不住”的感觉。而如果自己真的有过失,就不要为自己找一丝借口,当老板指责时,若你说出:“对不起,我想得太天真了!”“对不起,是我疏忽,不够周全。”“如果一开始照您说的方式做,就不会变成这样了。”保证老板听到后,火气马上会降下来大半。当然,在最痛苦的当下还要忍住自己的脾气并不容易,但这却是使“火山”最快降温的方式。用一种“受教了”的态度响应老板的脾气,立即满足他想修理人的欲望,这样老板反而很快就会收手了……
所以说,老板盛怒时,想把话说到点子上,要注意几个要点:三思而后行;找出他想法的可取之处;别在气头上说重话;要知道适可而止;千万别在火爆时刻跟上司硬碰硬,更别死缠烂打理论到底。
总之,因为工作失当或绩效不彰,成为老板发泄愤怒的“受气包”,对谁都是痛苦和可怕的体验。但是,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气。当受到老板批评时,如果我们只是局限于从自我的角度考虑问题,可能就会认为是老板故意找自己的碴、跟自己过不去。这种想法,不但不利于改正错误,还会形成抵触情绪,影响与上级的正常工作关系。所以,在遇到老板发怒、指责时,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
(1)换位思考,站在老板的角度考虑问题
设身处地从老板的角度考虑一下:如果我是老板,遇到这种情况会有何感受?如果因此对工作造成负面影响,甚至产生严重后果,老板又将怎样?他会怎样对待犯了这种错误的下属?能够丧失原则、放任自流、姑息迁就吗?答案显然是不能!这样一想,往往就会心平气和了。
(2)顾全大局,理解老板,不要情绪化行事
要知道,由于每个老板的工作方法、修养水平、性格特征各不相同,对同一个问题的批评方式就会表现出明显差异。作为下级,不可能去左右上级的态度和做法,但应该认识到,老板是为了工作、为了大局,为了避免不良影响或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哪怕是态度生硬一些、言辞过激一些、方式欠妥一些,作为下属也要适当给予理解和体谅。如果不去冷静反思、检讨自己的错误,而是一味纠缠于上司的批评方式是否正确,甚至出言当面顶撞,只会激化矛盾,更加有损于自己的形象。
(3)修炼忍功,放宽自己的心胸
但凡职场中人,受到打击或遭遇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如果遭遇困境就针锋相对地反击,结果只能是后患无穷。反之,如果把每一次挫折都当作一次接受教训、磨炼意志的机会,把挫折和苦难视同一笔宝贵的财富,那么,是不是就能坦然面对?而当你能够胸怀宽广地面对各种困境,你的职场素养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大幅度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