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儒学的修为

儒学能够成为指导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的学说,不仅在于它的理论形态与帝制体系之间的契合,更在于它的思想倾向和精神追求符合士阶层的文化心态和人文理想。因而儒家学说作为中国古代文化传承的载体,不仅成为士人修身治国的理论基础,而且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人文传统和价值取向。

儒学思想的优点是人本意识浓厚,缺点在于这种人本的关怀是建立在怀古情绪之中的。孔子一直对周朝制度的衰亡和解体带有伤感,因而以恢复周礼作为自己的使命,而《诗经》《春秋》《仪礼》恰好产生于春秋战国这一政治变局之中,没有成功的经验可资借鉴,便不由自主地把孔子对周制的怀念注入进去,使大家觉得天下大乱,是因为违背了周制。那么周制是从哪里来的呢,来自文王、周公,他们又继承了尧舜等的治国经验。这样,先秦乃至秦汉儒生逐渐勾勒出三代治世的图景,并将这些图景作为一种理想,希望现实中的君臣以三代圣君贤臣为榜样,以仁义、礼乐治国,逐渐演化成了王道政治理想。王道思想将建立“小康”“大同”社会作为理想,将圣君贤臣作为治国模式,讲究“内圣外王”的政治人格,试图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等途径培养一个个健全的个人,而后参与到家、国政治体系之中,通过均富、安民、礼乐教化等建立起一个上下合同而有序的社会形态。

儒家学说从诞生之日起,就有参与政治、融入社会、改变人生的意识。可以说孔子、孟子周游列国,正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为了实现这一理想,孔子听说有人要用他,就不免心动。《论语·阳货》中记载公山弗扰、佛肸招孔子,孔子想去,而为子路劝阻的事情。建立在这种强烈致用心态上的儒学,自产生之日起,就强烈地关注现实,渴望参与政事。孔子弟子中的子贡、冉有、子游等都曾入仕,秦汉之际,孔子后裔孔鲋直接参加陈胜的起义。汉代以后,儒生可以直接通过察举、科举等制度参与政治,因而经书中经世致用的精神在儒学的传承中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儒学充满着强烈的政治批判意识。《论语·季氏》中说:“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说的是天下按照治道运行的时候,礼乐等制度的建设和征伐等政令的发布都出自天子;无道的时候,则正好相反,大夫不尊天子,自行发布政令,这就不可避免地引起下层百姓的议论。大家注意,在孔子看来,庶人议政是合法的。因而在《论语》中,有很多议论、批评朝政的话,如季氏伐颛臾、冉有等人聚敛等,都引起了孔子的评论。

这种政治批判精神的形成,取决于两个定位:第一,先秦儒家认为君臣之间并非隶属关系,而是合作关系。孔子说“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孟子也说“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郭店竹简《语丛一》里说的“君臣,朋友其择者也”,“友,君臣之道也”。正是这种意识的反映。这种带有遇合色彩的君臣关系,能够使士人从旁观的视角来审视政治的得失,因而形成了独立的士人舆论。但在汉代以后,随着士人逐渐变成文吏或官员,其政治批判的客观性遂有所削弱。不过历史形成的“清议”思潮,如东汉晚期的太学生、明末东林党人的政治批判,正是这种旁观视角的延续。第二,儒家学说的理想性。我们说儒家思想长时期为大家所公认,正在于其所设计和描述的“思想图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渴望实现而未能实现的。这种带有完美色彩的图景在成为一个民族公认的理想追求时,便成为融合族群、调和矛盾的最大公约数,因而历代帝王都将之作为目标。这就使儒学在成为政治意识形态的同时,也成为现实政治的参照,因而士人常以经书的描绘来比照现实政治,从中寻找批判的理论依据,从而引经据典来讨论政事,这成为中国士人的话语传统。我们在这里提出士人,是因为他们不仅熟知经典的描述,而且也具有参与现实政治的可能性,更具有担负这种建设的责任感。

儒家思想最值得我们肯定的,就是始终坚持通过士人的培养,引导人人向善,在改变自我的同时,去改变社会的风气。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他提倡随时随地学习,向周围每一个人学习,选择那些著名的人物、完善的道德、善良的行为和深刻的思想,去学习、去领悟。“善”,无论在儒家学说还是在道家学说,均指代最高的德行和最美的境界。作为现实生活中的人,我们的每一步努力都应该向善靠拢,思想修炼也好,行为校正也好,都应把“尽善尽美”作为自己修身的要求。人生不光是做事,更重要的是做人;学习不光是学知识,更是学修身。《荀子》开篇就是《劝学》,认为人要在后天努力中不断学习,通过礼乐熏陶,通过严格要求,把个性中恶的东西抛弃掉,才能成长为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

那么,怎么去学习呢?要坚持不懈。《荀子·劝学》又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成功之道就是要勤奋、要坚持。孔子概括说,对知识的学习,要“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习”在古汉语中的意思是“鸟反复学飞”,要反复来练习、来温习。在德行上的修炼中,要做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论语·季氏》)。说人要成长,要交三种朋友:“友直,友谅,友多闻。”(《论语·季氏》)就是要与正直、宽容、博学的人交往。正直的人清澈透明,心机纯正;宽容的人胸襟博大,宽和容众;博学的人博通古今,视野开阔。与这样的人交往,有助于提高自己的修养和格局。而与那些脾气古怪的人、性格柔弱的人、阿谀奉承的人交往,心胸会变得越来越狭隘,心理越来越阴暗,行为越来越懦弱,久而久之,一生就被毁掉了。因此,孔子又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焉。”(《论语·里仁》)看到好的行为,首先要想我们是不是也能做到,看到不好的行为,应该反省我们有没有类似的举动?有时候我们看到一些人品德不好时,会不屑一顾,甚至嘲笑。但孔子说,看到别人的错误时,我们要感觉很悲伤,来反思自己是不是也是如此,以此警省自己。

学习、修身是儒家学说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儒家培养君子的基本手段。通过学习,人可以掌握很多的社会经验和人生的哲理;通过修身,则可以把这些经验和哲理变成自己的行为。虽然“至善”不可能立刻实现,但如果一个人不停地去追求,就会实现自己的价值;虽然“至善”不可能由一个人来实现,但如果大家都向着完善完美的境地努力,我们的社会就会一点点地好起来。儒家就是要培养这样的人,来作为社会风气的引领者,道德行为的实践者。这样的大丈夫才是一个社会的脊梁,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中流砥柱。如果社会上的人都是充满仁爱的人,善于学习的人,那我们这个社会中,就少了很多的罪恶,少了很多的灰暗。

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浩然之气就是道德充实所形成的铮铮傲骨和伟岸气度:“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这是所有人心中期望的理想,也是我们心目中的品格伟人和道德完人。这种傲骨来自于理想人格的坚持,这种气度来自于仁爱精神的宽广。这些精神是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尊敬自己的老人,然后尊敬别人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爱护别人的孩子。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就可以先做家里的榜样,再做天下人的榜样。把这种思想和行为推广出去,就可以治理天下。在儒家看来,修养身心的目的,除了完善自己的品格,更要把内心的仁爱、善良施于周围的人,广施于天下。

儒家的修身治国思想,彰显了他们的宽容、博大和严谨。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让别人去做。我们反过来看纵横家: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想办法让别人去做。一比较,做人的境界和高下就分出来了。孔子又主张:“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颜渊》)即使自己不能顺利发展,也不要抱怨。这里面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说自己没有怨言,国家怎么样自己也不埋怨,不愤世嫉俗,默默地去建设它,去改变它;在家也是如此,不要发牢骚,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家庭琐事。二是要兢兢业业,认真负责,自己治家,家人不埋怨我们;自己行政,国人也不埋怨我们。如果能达到这样的世事洞晓,人情练达,就可以去治理天下了。

儒家强调的修身,是以学习来提高自己的知识和德行,通过修身把知识和德行转化为自己的行动,进而推广到自己的家庭中,推广到社会中,进而担负起建设国家和服务社会的使命。儒家的智慧,在于深沉的自我坚持,坚贞的自我修炼,看起来不聪明,却是成就事业的第一步。一个人只有自我修养到一定的境界,才能把个人的价值和整个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把自己的修养作为事业发展的开端,把天下人的德行培育作为学说的立意,鼓舞并激励人人向善,人人进取。这种刚健不息、勇于进步、不断完善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一个人如此,一个国家如此,一个社会也是如此,只有不断提高,不断完善,前赴后继,才能够战胜所有困难,实现至善至高的理想。

坚持学习和修身,是为了达到“内圣”;注重人伦关系和社会秩序的顺畅,是儒家“外王”之道的立足点。儒家把社会归结为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五类关系,并规定出各种身份的人在社会关系中的行为准则,来保证个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比如说,用忠来处理上下级关系,用孝来处理父子关系,用和来处理夫妻关系,用义来处理兄弟关系,用信来处理朋友关系。

儒家认为治国之道是国、家和身三者统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族是由一个个家庭作为单元构成的,国家是一个个家族构成的。儒家从培养一个个体入手,从个体的角度来看,一个家族先要内部和谐。一个人在家族内部能够给妻子做榜样,给家庭其他成员做榜样,能跟家族成员处理好关系,这样的人将来参加工作,才能够跟同事、领导处好关系。把对长辈的“孝”和对国家的“忠”联系起来,把家里兄弟之间的“悌”移作外面朋友之间的“义”,在家里先做一个好孩子,在工作上做一个好职员,然后才能做一个好领导。

从国家的角度来看,一个国家要想治理好,首先要注意实现每个家庭的和睦,一个个家庭关系处理得好,社会才会稳定。中国古代为什么愿意去表彰那些贞妇、孝子呢?就是用榜样的力量,宣扬一种道德,弘扬一股正气,这些正是国家秩序和社会稳定所需要的。儒家说:“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善于理政的人,能够让老百姓富足起来;善于理国的人,能够使民心向善。为了引人向善,儒家主张兴教育:“兴国之本在教化,教化之本在学校。”让国家振兴,首先就要振兴教育。那么,振兴教育的根本在哪呢?在学校。所以,儒家从培养人开始做起,试图一步一步地把社会上所有的成员和公民,都培养成为心智完善、知识丰富、修养良好的人。百姓文质彬彬,国家没有理由不文明;百姓富足了,国家没有理由不富强;百姓拥戴政府,国家没有理由不稳定。由内圣到外王,由个体到整体,一家一邦地向善,最终达到天下大治。 08ZQ3R8K5qgxCgT6XiaSNMlCCNI0fI/LwD3jcllcIDQkc8y2PFli05UAkjT8h36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