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诗经·秦风·无衣》

所谓《秦风》,就是秦国的曲调。秦国和其他诸侯国不一样,它身处周王朝的西北边陲,建国比较晚。很多东方的诸侯国,包括上一首诗中提到的卫国,都是西周分封的诸侯国,但秦国直到东周初年才建国。西周的时候,秦国的祖先还是周王朝的附庸,一直替周王朝养马。到了西周末年,周幽王 烽火戏诸侯 ,被犬戎杀死在骊山脚下,他的儿子周平王被迫东迁,定都洛阳,史称东周,又叫春秋战国。周平王东迁的时候,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周平王很受感动,就把他封在了岐山以西,这才建立了秦国。直到这个时候,秦国才取得了和其他老牌诸侯国平起平坐的地位,所以说它建国晚。

建国晚还不是秦国的唯一特征,它的第二个特征是战争多。 秦国人建国之前,主要活动在甘肃天水一带,与西戎接壤,双方为争地盘,战争一直没断过。后来,周平王分封秦襄公的时候,又对他说:“戎人不讲道义,侵夺我岐(qí)山、沣(fēng)水的土地,你如果能赶走戎人,这些土地就归秦国。”什么意思呢?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些地方理论上是我的,但是目前它不在我的控制之下,而是在西戎人的手里。你若有本事夺回来,它就是你的。想想看,周幽王就是被西戎人杀死的,周平王也是被西戎人逼走的,周天子都解决不了的问题,让秦国来解决,这不是出难题吗?但秦国确实争气,经过若干年拼杀,真把这些地盘从西戎手里夺了过来,由此称霸关中。再后来,秦国又东出函谷关,和关东六国开战,一直打出了一个统一的秦朝。可以说,秦国就是一个以武装立国的国家,在不断打仗的过程中,秦国发展出了高度的尚武精神,让人害怕,但是也让人精神为之一振。什么叫尚武精神呢?看诗文: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jǐ),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首先看关键词。

先说几个字——袍、泽、裳。这三个字有共性,都是衣字旁。可能有人会疑惑,“泽”不是衣字旁呀。没错,现在“泽”字不是衣部,但是,这个“泽”是通假字,通“襗”,这不就是衣字旁了吗?上一首诗说过,斜玉旁的字都和玉相关,比如琼瑶、琼玖、琼琚。同样,衣字旁的字也都和衣服相关。袍是什么?袍是长袍,穿在军人身上,就叫战袍。泽是贴身穿的内衣,就是汗衫。裳呢?古代人上衣下裳,裳是下面穿的裙子。古代还没有发明裤子,腿冷了只能穿胫(jìng)衣,就是套住腿的两条裤筒,胫衣外面还得穿裙子,这裙子就是裳。这是三种衣服。

再来看一组名词——戈矛、矛戟和甲兵。这是一组兵器。戈是一根长柄配一个横着的刃,样子有点儿像镰刀,主要功能是钩。矛是一根长柄配一个尖头,主要功能是刺。戟是戈和矛的合体,既有横刃又有尖头,既能钩又能刺,威力更大。而甲兵则是铠甲和兵器的合称,泛指兵器。其实,不仅甲兵泛指兵器,戈矛和矛戟也可以泛指兵器,我们熟知的成语—— 金戈铁马 折戟沉沙 中,戈和戟不就是泛指兵器吗?

最后看一组动词——同仇、偕作和偕行。什么叫同仇?你恨谁我恨谁,这就是同仇,强调的是思想的一致。什么叫偕作?你干什么我干什么,这就叫偕作,强调的是行动的一致。什么叫偕行?你到哪儿我到哪儿,这就是偕行,强调的是方向的一致。

知道了这些关键点,再来翻译这首诗,就容易了。

谁说没有衣裳穿?你我一同披战袍。国王兴兵要打仗,赶紧修理戈和矛。同仇敌忾(kài)赴战壕。

谁说没有衣裳穿?你我一同披汗衫。国王兴兵要打仗,赶紧修理矛和戟,并肩携手在一起。

谁说没有衣裳穿?你我一同穿战裙。国王兴兵要打仗,赶紧修理甲和兵,同心协力向前行。

这首诗好在哪里?

这首诗用的也是复沓的写法。三段结构都差不多,只是变了几个词而已,这是它跟《木瓜》一样的地方。但是,两首诗也有不一样的地方。不一样在哪儿呢?《木瓜》诗里,木瓜、木桃、木李都是差不多的水果,而琼琚、琼瑶、琼玖,也都是差不多的美玉。三段意思基本一样,彼此之间是平行关系,唱起来的感觉像单曲循环,缠绵委婉。

但是,《无衣》却不同。它的名词虽然差别不大,但动词却不一样了。它的动词是递进式的,第一段同仇,是情感;第二段偕作,是行动;而到了第三段偕行,战士们已经穿好了战袍,擦亮了武器,雄赳赳(jiū)气昂昂地走上了战场。这样的歌唱起来,就不再是平行式的单曲循环,而是一段比一段激昂,再加上四字一句的整齐句式,整首诗就有了进行曲的感觉,让你不由自主地跟着它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很多人说,这就是中国最早的军歌。

结构像进行曲,气势更像进行曲。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一般认为是周幽王末年,犬戎攻打镐(hào)京的那段时间。大敌当前,周王室摇摇欲坠,这个时候,本来跟周王室关系不深的秦人却表现得比谁都积极,他们只等周幽王一声令下,马上一呼百应,奋勇向前。这一下子就显示出秦人的精神面貌了。什么样的精神面貌呢?要打仗了,大家都在做准备,只要有谁喊一嗓子,“我没衣服了”,马上就有无数人回应,“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在这样万众一心的情况下,再吝啬的人也慷慨起来了,再懦弱的人也英勇起来了,千千万万人好像变成了一个人,一个人又好像变成了千千万万人。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团结就是力量”。大家一起磨刀霍霍(huò),一起奋勇向前,这是多么动人的画面啊!

我们讲古代的英雄,很容易会想到一个说法——“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这当然是对的,因为河北这一带跟少数民族山戎接壤,赵武灵王还学习胡服骑射,非常具有尚武精神。但是,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燕赵壮士中个人英雄比较多,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但是,秦国的壮士不一样,他们不是哪一个人,而是一个英雄群体,他们讲究“ 袍泽之谊 ”,他们永远“ 同仇敌忾 ”。事实上,这两个成语就出自这首《无衣》。有了这样的精神,还有什么仗打不赢呢?

《无衣》这首诗写在春秋初年,距离后来秦灭六国,还有差不多五百年的时间。但是,尽管如此,后来那个视死如归,所向披靡(mǐ)的秦国已经在这首诗里初露端倪了。

事实上,不仅大秦帝国在这首诗里初露端倪,中国大名鼎鼎的边塞诗也在这首诗里初露端倪了。像我们熟悉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等等,不都有这首《无衣》的影子吗?

在中国历史的发端时期,我们就选这两首诗——《木瓜》和《无衣》作为代表。因为这两首诗对应着先秦时期的两件大事:一件叫礼乐,一件叫征伐。我们用《木瓜》代表礼乐,代表中国人重义轻利的精神;用《无衣》代表征伐,代表中国人慷慨激昂的勇气。这样的精神和勇气,对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

另外,从这两首诗中也可以看出当时两大地域的差别。这两大地域,以崤(xiáo)山函谷关为界,东面叫关东,西面叫关西。关东地区经济发达,文化水平高,人们彬彬有礼,写出的诗也温柔多情,《木瓜》可以作为代表;而关西地区经济以农业为主,人们文化程度不高,但是老百姓都质朴尚武,写出的诗也慷慨激昂,《无衣》可以作为代表。中国古代讲“关东出相,关西出将”,从这两首诗里,就可以看出民风的差别来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中国人就沿着《诗经》开创的道路走了下来,紧接着,就要走到秦汉时期,唱出属于秦汉时代的诗歌了。

这首诗讲了哪些内容呢?

1.秦国的特点是什么?

2.裳、泽、袍是指什么?戈、矛、戟、甲、兵又是指什么?

3.这首诗表达了什么精神? gNKDr7LBSZQlE/jzozO+gSZlCAOs3M4FCIFEZ8BywmUGg+7nPd6oLUCfqYwjcvu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