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自杀心理危机

(一)自杀心理危机概念

1954年,美国心理学家G.Caplan开始对心理危机进行系统研究,并于1964年首次提出心理危机相关理论。他认为,每个人的内心都处于一种稳定状态,使之与环境相协调,当面临重大变故使个体感到无法解决、束手无策时,这种平衡便会被打破,正常的生活受到影响,内心的情绪不断积累,当个体所面临的困境超过了他的能力时,个体将无所适从甚至出现思维和行为紊乱现象,就会产生暂时的心理困扰,造成暂时性的心理失衡,从而引发心理危机。《人类自杀史》一书中提到了Punukollu的观点,他认为心理危机是个体运用通常应对应激的方法或机制仍不能处理当前所遇的外部或内部应激时所出现的一种反应。本书研究的自杀心理危机属于心理危机的一种,主要是指当个体出现的心理危机达到自身所不能承受的地步,已经严重影响到学习、训练、工作、生活时,将导致个体精神崩溃,甚至可能会引起自杀。

(二)自杀影响因素

1.客观因素

1)国家反腐高压态势,自身难保逃避惩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

党的十八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对待贪污腐败的问题上重拳出击,绝不姑息,把管党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与此同时,巡视制度的常态化,把反腐工作高效有序推进。呈现出有腐必惩、有贪必肃、发现一个、处理一个的全覆盖、零容忍的高压态势,违纪违法人员担心东窗事发、害怕被组织查问,内心恐慌焦虑,心理负担加重,选择用自杀的方式逃避法纪惩处。

2)受社会不良思想影响,心态严重失衡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社会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一些人显得浮躁,由于受到社会不良思想影响,导致一些人的心态严重失衡,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自杀倾向,发生了令人担忧的事故问题。特别是近年来,一些人在暴富之后,过着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的生活。另一些人受其影响,深感理想信念高于天太大太空,不符合实际,反而崇尚金钱至上要及时行乐,追赶时尚潮流、追求高档生活、热衷透支消费,相互之间盲目攀比,长此以往,导致价值取向发生偏移,迷失自我。

经过调研发现,新型网络赌博正在逐渐兴起。与传统网络赌博相比,新型网络赌博省去了赌博建站、发展会员、投注洗钱等烦琐环节,主要以智能手机为载体,行为隐蔽、手段多样、泛滥迅速、打击困难。据监测发现,常用的赌博软件有20余种,有的还利用斗地主、打麻将等方式进行网络赌博。有些人不顾家人劝说和朋友忠告,陷入赌博的漩涡之中,不堪忍受追债痛苦和巨大的精神压力,在金钱利益的驱使下作出极端行为,更有甚者,在债台高筑的情况下,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高某,因参与网络赌博欠下巨额债务,成为“负翁”,总想着一定可以翻身,于是四处找人借钱,越赌越输,越输越赌,越陷越深,无法自拔,因无力偿还欠款,导致“三观”扭曲,最终精神崩溃,自杀身亡。

3)工作压力难以排解,心理负荷加重

一些人长期处于高负荷工作状态,生理和心理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加上心理防护意识差,自我调适能力弱,遇到问题也不愿寻求帮助,时间长了很容易产生心理疾患,表现为冲动、暴躁、易激惹、坐立难安、紧张失眠,还有的表现出消极、忧愁甚至绝望,诱发心理问题的触点多、燃点低,自杀现象时有发生。某部李某,正是由于单位项目验收加上审计,工作压力过大,又赶上亲人去世,在各种压力交织下,最终不堪重负,用自杀的手段结束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4)社会改革转型深入,前途未卜忧虑重重

随着社会改革转型的逐步深入,人们的思想变得更加活跃,一方面盼望着改革政策尽快落地,另一方面又怕改革会造成阵痛,触动自己的实际利益,思想压力、现实诉求和个人想法明显增多。随着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一些单位撤并降改,不少单位精简整编,原来想去的单位没有了,曾经梦想的岗位裁减了,对未来不知所措。有的人担心改革后对人员专业素质要求更高,产生了本领恐慌和能力危机,害怕自己能力有限而被淘汰;有的人担心改革之后福利待遇下降,在高物价、高房价面前,待遇没有明显优势,照顾老人、抚养子女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有的人担心换了工作环境之后,面对新的社交圈自己难以适应,无法融入;有的人担心巡视审计暴露出问题,等等。这些人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患得患失的忧虑和瞻前顾后的犹豫,容易造成心理失衡。

5)对异常迹象不敏感,问题苗头难以遏制

自杀者在自杀前会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下了很大的决心以后才会实施自杀行为,往往会在语言、情绪、行为等方面留下一定的线索,有迹象可查、有征兆可寻,但是身边的人对这些异常迹象敏感性不强,由事先“没注意”“没发现”“没想到”,到事后“很吃惊”“很意外”“吓一跳”。如果能及时发现,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自杀行为是能够预防的。蒋某,因恋爱受挫而茶饭不思、情绪低落、精神恍惚、状态不佳,但是身边人却对这些苗头表象反应迟钝、缺乏警觉,没有及时捕捉这些危险信号,也没有采取紧急措施,错过了挽救生命的最佳时机,蒋某最终自杀身亡。

2.主观因素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一个人能有足够的勇气自杀,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叠加所致的,客观因素固然重要,但是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主观因素。

1)违纪违法问题滋生,心存侥幸走向深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强军目标的必然要求 。当前,反腐力度明显加大,惩治了一大批贪污腐败分子,查处了一大批大案要案。但是在某些单位,特别是基层单位,由于权力过于集中,再加上受到社会上歪风邪气的影响,导致违纪违法的问题仍然存在。

(1)东窗事发,担心后果。落马的官员在狱中曾经忏悔道:“我为什么鬼迷心窍贪污堕落,为什么执迷不悟越陷越深,为什么追求享乐放纵自己?变成这个样子不是偶然的,是自己的贪欲让自己坠入深渊。”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有些人内心贪欲日益膨胀,唯利是图,作出违法乱纪的事情,逾越了法纪红线,一旦身边有人被查处,便害怕连累自己,担心自己的恶行昭然于世,惶惶不可终日,心理压力不断增大。东窗事发之后,害怕被组织查处问责,试图逃避法律制裁,感到自己前途渺茫,采用自杀的极端方式,自绝于党,自绝于人民。如果这些人不触碰贪污腐败这根高压红线,便不会被利己主义所驱使,也不会沦为“阶下囚”等待法律的制裁,就不会感觉前途渺茫,生命已无任何意义。

(2)抱有幻想,企图逃避。违纪违法人员从第一次收受钱财,到第二次、第三次……一直存在侥幸心理,觉得不会被发现,从而一步步走向深渊,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部分党员干部在违纪违法之后,始终抱有幻想,把退休或者离岗当成自己的“保命符”和“安全岛”,依然存在侥幸心理,殊不知组织一时没发现,并不代表自己永远不会被惩治,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一旦被抓,幻想也随之破灭,便采取自杀的方式逃避现实。

2)价值取向发生扭曲,人生迷茫寻求解脱

“活着没有意思”几乎是所有自杀者在自杀前的想法和感受。笔者通过调研发现,在发生的自杀案例中,自杀者认为所有的烦恼都会随着自己的死烟消云散,把自杀当作一种解脱痛苦的方法,人生观、价值观都有失偏颇,表现为以下几点。

(1)漠视自己的生命,个人主义倾向明显。一些青年人从小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是父母的“掌中宝”“心头肉”,没受过一点委屈,这导致他们从小就滋生了自私自利的个性,个人主义和自我设计在他们的心中根深蒂固,把别人的关心和关爱当作理所应当,经常抱有“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想法,“我”的观念比较强,“我们”的意识很淡薄,过度以自我为中心,稍有不如意便一蹶不振,自寻短见,缺乏对生命的敬畏感和责任感。

(2)心理反差较大,人生道路迷失方向。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们的压力也在无形中增加,时常感到“压力山大”。有的人把追求个人成功当作生命的全部,在这种情况下,人生观、价值观极易发生扭曲,一旦“自我设计”与现实情况发生矛盾,内心出现强烈的心理反差,对前途丧失信心,走上轻生的道路。

(3)贪图物质享乐,过度重视个人得失。义利观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有些人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受“享乐主义”影响,把时常“享受”挂在嘴上、放在心里,把“挣大钱”当作自己的人生目标,极度崇尚金钱,过于看重个人物质利益,而忽视精神价值。

3)思维狭隘认知片面,行为偏激走向极端

知是行之始,知之深切,方能行之自觉。认知是行动的先导,解决了认知方面的问题,人的心理问题便会迎刃而解,变负性认知为积极认知。自我认知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评价与认知,是对自我身心特征的认识。性格特点、成长氛围和教育环境的不同,会使人对同一件事情有着不同的认知。片面、错误的认知会导致个体“钻牛角尖”想不开,如果不能及时进行自我调节,日积月累,个体便会不堪心理重负,采取自杀等极端行为。

(1)绝对化的认知偏差。有绝对化思维方式的人,总是用完美主义的眼光去审视自己和他人,在他们的头脑里,总是以事物的两个极端“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作为标准衡量身边的人或事。他们最常说的就是“我必须成功”“别人就应该这样对待我”“我就应该这样做”等,但是对于他们来说,不可能在每件事情上都获得成功,一旦事情没有向他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他们便跟自己过不去,跟他人过不去,这种极端的思维方式会让他们感到痛苦不堪。

(2)以偏概全的认知偏差。有些人在遭遇打击之后,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是个废物”,通过一件事情的失败,来否定自己的全部价值,一叶障目,从而产生自暴自弃等消极处世的心理状态。单位一直作为苗子培养的吕某,怀疑自己得了肾虚,在泌尿科和神经内科都检查不出有任何问题的情况下,他没有接受医生的建议去看心理科,而是去看了其他科。回来后,吕某多次对朋友说:“自己这么年轻就得了肾虚,恐怕永远治不好了。”对未来忧虑,产生了自卑心理。最终吕某因自卑导致极度绝望,自杀身亡。心理学家阿尔弗德雷·阿德勒揭示,由身体缺陷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自卑,既能摧毁一个人,使人自甘堕落或患上精神疾病,也能使人发奋图强,补偿弱点 。而吕某恰好就是被这种难言之隐所引起的自卑击垮的。

4)挫折打击难以应付,心灰意冷陷入绝望

“挫折”在《辞海》中解释为“失利、挫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它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障碍或者干扰,致使个人动机难以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情绪反应。

当前,大多数年轻人都是“被抱大的一代”,从小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备受家人关爱,没吃过苦、没受过罪、承受力差、涉世不深。受父母长期过度保护,造成心理承受力与抗挫折能力逐渐弱化,一旦遭遇挫折,难以应付和解决问题,心灰意冷陷入悲观绝望,不惜用自杀的方式来逃避,一死了之,一了百了。有的人遭遇家庭方面的挫折,如夫妻感情不和、亲人突然离世、家庭财产突然发生变故等都会给个体带来心理创伤。王某,婚后与妻子感情不和,面临婚姻危机,提出离婚,在其父母和妻子强烈反对的情况下,离婚不成,割腕自杀。他在遗书中写道:“她说离,我就生,她说不离,我就死。”这就是由于婚姻受挫导致的过激行为。

5)心理缺陷意志消沉,精神问题导致崩溃

心理缺陷与传统的身体疾病不同,它属于精神层面的问题,主要是指无法保持正常人所具有的心理调节和适应等能力,心理特点明显偏离心理健康标准,但尚未达到心理疾病的程度。心理缺陷会造成社会适应不良,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心理缺陷就是性格缺陷和情感缺陷。

(1)性格缺陷。性格缺陷包括无力性格、不适应性格、偏执性格、分裂性格、爆发性格、强迫性格和癔症性格。无力性格的人精力和体力不足,容易疲乏,情绪不是很愉悦,缺乏克服困难的精神;不适应性格的人对社会适应不良,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差,判断和辨别能力不足;偏执性格的人往往很固执,敏感多疑、嫉妒心强,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爱责备、抱怨;分裂性格的人往往很内向,孤独怕羞、情感冷漠,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差,喜欢独自一人活动;爆发性格的人常常因为遇到一点小小的刺激便很容易激发愤怒;强迫性格的人往往过度追求自我安全和身体健康,有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有时候会反复检查门是否锁好、计算机是否关闭,但这并不能判定是强迫性格,只有明知这么做不合理,但又无力摆脱这种念头,并伴有内心痛苦时,才能判定偏离了正常心理状态,出现了强迫性格;癔症性格的人心理发展不成熟,常以自我为中心,感情丰富但不深刻,热情、不稳重,容易接受暗示,很喜欢表现自我。

(2)情感缺陷。情感缺陷包括焦虑、抑郁、疑病、狂躁和淡漠。焦虑的人对客观事物和人际关系表现出过度的担忧、紧张、犹豫不决,有强烈的生存欲望,但对自己的健康心存忧虑;抑郁的人情绪常处于忧郁、沮丧、悲哀、苦闷状态,缺乏人生的动力和乐趣,生存欲望低;疑病的人往往怀疑自己有某种疾病,反复求医,同时伴有身体上的疑病性不适症状;狂躁的人情绪高涨、兴奋、活跃,动作增多、言语增多、声音高亢,有强烈的欢快感;淡漠的人对外界环境和自身状况漠不关心,无动于衷,非常孤独,不合群。

出现心理缺陷,如果不引起足够重视,严重了将会出现精神问题,引发心理疾病,甚至走上自杀的不归路。朱某,悲观厌世,外出就诊时从医院顶层跳楼身亡,他在遗书中写道:“我对生活失去了动力,犹如行尸走肉,不要太悲伤,来世再见吧。”由此可见,由心理缺陷导致的精神问题,足以摧毁一个人。

6)人际交往失当失范,心灵慰藉无处寻求

马斯洛说过,没有朋友的人,既不会分享快乐,也不会分担痛苦。每个人都是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人际交往,正当的人际交往有利于人的成长,不正当的人际交往则百害而无一利。

(1)人际关系日趋紧张激化。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自然而然地,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失调引起的。有的人由于社交经验不足,不善沟通,因一点小事便互相推诿扯皮、发生口角,甚至大打出手,难以互相理解和宽恕,造成人际关系紧张恶化,彼此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有的人因性格问题,戒备心很强,遇事喜欢自我封闭,不愿意向身边的人吐露心声,难以融入集体,久而久之,产生孤独感和苦闷感无法得到有效释放,负性情绪持续叠加,精神压力过大,导致自杀。

(2)痴迷网络交友逃避现实。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每个人都可以使用移动手机上网浏览网页、新闻等,以此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有些人时常出现在论坛、博客、微信等热门网络社区,这些网络社区为人们释放压力、广交朋友、宣泄情绪等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和支持,但是互联网的虚拟性容易使人丧失判断能力,难辨真伪,对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消极影响。有的人长期痴迷于虚拟世界、聊天交友、网上恋爱、网上结婚等,习惯了“键对键”交流,逃避“面对面”交流,对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充满恐惧,将自己的真情实感寄托于虚拟世界,沉溺其中无法自拔,与人的交往能力减退,感情日渐疏远,造成思想滑坡、心理问题多发。袁某,终日沉溺于网络交友难以自拔,应该完成的毕业论文毫无进展,遭遇学业困难,最终选择自我毁灭。

(三)自杀心理危机风险线索识别

欲自杀者在自杀前极少会掩盖自己的自杀意图,大多数是有迹可循的,这时,同事、朋友和家人往往是自杀风险线索识别的重要人物,他们身上肩负着“第一反应人”的使命任务,及时识别自杀发生前的线索,按照“诱发有原因、激化有条件、事前有线索、演变有轨迹”的规律特点,紧盯自杀前出现的异常苗头,切实把工作做在问题发生之前,将自杀行为防患于未然,扼杀在摇篮。自杀线索反映了自杀的征兆,根据个体自杀前出现的异常反应,将自杀心理危机风险线索归纳为情绪情感、言语、认知、行为、身体健康状况、经济收支情况和心理评估七个方面。

1.情绪情感线索

自杀者通常会表露出焦虑、绝望、抑郁、情绪异常等情绪情感线索。焦虑是人们在遇到困难、挫折、打击等状况时出现的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但是对于自杀者来说,焦虑已经到了难以自制的地步,自杀者会出现焦虑难安、惶惶终日、紧张不安、六神无主的情况。绝望是人类负性情感的一种,它通常因事业、生活、家庭等受到沉重打击而产生。当事人在绝望无助、心灰意冷的情况下,看不到任何希望,对未来感到失望透顶。有绝望情绪的自杀者打心眼儿里就认定自己是个“废物”,什么也得不到,什么都不想干。抑郁是一种负性情绪,使人心情低落,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长时间处于抑郁状态,很容易发展成为抑郁症。在自杀事件中,由抑郁症导致的自杀事件占据很大比例。情绪异常表现为容易被激惹,具有攻击性,或者出乎意料地由悲伤转为安静平和,甚至表现愉快,情绪波动比较大。

2.言语线索

通常来说,言语线索分为直接言语线索和间接言语线索。直接言语线索就是向身边的朋友、同事、亲人直接表露“我不想活了”“活着一点意思都没有,还不如死了算了”等,与他们探讨有关自杀的话题,并向他们诉说自己的自杀计划等。间接言语线索包括在信函、日记、微信、绘画中表露自己想死的念头,“我真的很崩溃,感觉人生没有意义了”“看不到未来的路,活得好辛苦”,或者和朋友、家人谈论有关人生意义的话题等。

3.认知线索

自杀者认知功能会扭曲,注意力往往过分集中在自己极端的情绪反应之中,或“只有死亡才能解决一切”的自杀意念之中,从而出现记忆与认知能力方面的消退和偏差,判断、辨别和做决定的能力明显下降。在面对困难时,不是想着怎么解决问题,而是想着如何逃避问题,这时自杀便成了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朋友、同事、家人都时常反映当事人“明显不在状态”“感觉像是变了个人似的”“与大家交流很少,感觉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等。部分人还会出现记忆力减退,无法集中注意力,产生幻觉,工作能力下降,做事缺乏判断力、犹豫不决、没有主见等。

4.行为线索

当事人在自杀前会做自己平时几乎不去做的事情,如将自己喜爱的东西全部赠予他人,与身边的同事、朋友、亲人告别等。在社交、工作、生活等方面也会表现出不愿交往、喜欢独处、消极怠工、无故受伤、有条理地安排后事等反常行为。此外,有过自杀未遂史的人还会有自残倾向,做出自我伤害的举动,收集用于自杀的药品、工具,频繁光顾高层建筑物平台、无人深水区等危险区域。

5.身体健康状况线索

由身体疾病引发人的自杀行为不在少数,有相当一部分自杀者往往会被失眠多梦、食欲锐减、心悸、头痛、倦怠等多种身体不适所困扰,出现血压、心电生理及脑电生理异常等临床表现,还有一些人长期被疼痛性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等)、恶性疾病(如癌症)等困扰,这些疾病发病时间长,不容易治愈,使人心理压力增大,同时由疾病可能引发抑郁症,势必增加了自杀的风险。朱某,患有双向情感障碍。所谓“双向”,一方面是狂躁,表现为精力旺盛、活动过多、滔滔不绝;另一方面是抑郁,表现为无精打采,什么事情都不想做,这两种状态交替出现。这种表现在外人看来,当他情绪好的时候,表现积极、乐于助人;当他情绪差的时候,很少与人沟通,不参加集体活动。他自己也经常感到身体不适,四处求医,但始终找不到真正的病因,内心十分痛苦,最终不堪忍受,走上绝路。

6.经济收支情况线索

纵观近年来发生的自杀事件,涉及经济问题导致自杀的事件比比皆是。由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赌博及现金贷开始兴起。一些人先尝甜头、后尝苦头,逐步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轻则造成财产损失、倾家荡产;重则导致“三观”扭曲、精神崩溃,最终走向自我毁灭。此外,因违规违纪和违法犯罪,在被组织调查期间畏罪自杀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7.心理评估线索

借助相关的专业量表对个体进行心理评估,得到的结果也是自杀心理危机风险的线索之一,能增加自杀风险性评估的准确性。由于没有一个量表可以包含所有的自杀风险因素,因此学者研制出了许多有关自杀的量表,常用的量表有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贝克自杀意念量表(SSI)、自杀态度问卷(QSA)、抑郁自评量表(SDS)、贝克抑郁量表(BDI)等,能够对自杀倾向进行心理评估。

(四)自杀心理危机风险线索处置

对已经掌握了自杀心理危机风险线索的个体,应积极主动采取措施进行干预,缓解其自杀冲动,劝说其放弃自杀念头,主要应把握好以下环节。

1.给予关心关爱,避免批评指责

在危机状态下,人们通常会感到沮丧、无助、抑郁、焦虑。因此,要积极主动上前靠近,尽可能地进行安慰、鼓励,表示真诚的关心和对他的担忧。这时要特别注意,不能激惹欲自杀者,千万不要对这种自杀想法加以指责。欲自杀者通常认为,选择自杀是解决问题最圆满的方式,如果对这种想法进行指责,会给欲自杀者带来更大的压力,应当给予欲自杀者充分的关心关爱,让他感觉到温暖。

2.耐心倾听接纳,寻找自杀动机

让有自杀意念的人尽情倾诉自己的烦恼、愁苦、哀伤和愤怒,耐心倾听并接纳他们的情绪,不加以指责。耐心倾听既可以表达对对方的尊重,也可以细致、全面地获取更多信息,找到他企图自杀的动机和原因。而且,对方在宽松和安全的氛围里倾诉自己的烦恼和释放情感困惑,自杀倾向也会有所淡化。

3.与其讨论自杀,促其放弃自杀

我们可以直接与有自杀倾向的个体讨论有关自杀或死亡的话题,不必担心这会诱导其自杀;相反,坦率地交谈会降低自杀的危险度。可以由对他们的关心切入正题,如“我觉得你最近状态不是很好,我很担心你,你愿意跟我聊聊吗?”“当这种糟糕的情绪困扰你时,你会自杀吗?”“你觉得解决问题的方式除了自杀,还可以用别的方式解决吗?”

要注意激发个体对亲友的牵挂和责任。一个人做出自杀决定之时,往往关闭了自己的心灵大门,无暇顾及他人的感受。我们要帮助他重新记起对亲友的责任,让他想想自杀会给亲友造成什么样的痛苦,使他对这个世界重新有所牵挂,放弃自杀念头。

4.及时反映汇报,获取支持帮助

对有自杀倾向的人不应给予保密,应及时向所在单位领导汇报,争取外界的关爱和多方的支持,包括领导、朋友和亲人的关心。周围人的支持和帮助是对有自杀征兆者最直接、最有效的干预,但要注意不宜过分宣扬,以免给企图自杀者带来额外的心理压力。

5.做好安全防护,防止自杀发生

一是不要使有自杀倾向者单独工作、生活和居住;二是认真检查有可能作为自杀工具的危险物品,加强对其住所的安全防护;三是有条件的话,陪同寻求精神心理卫生机构或自杀干预机构专业人员的帮助。 Wwr6bH17E1NV9UOFVriuzRBx/NbYq/yrgG8KGV871FWWEjmB6eMrUFgIIuKW4VZ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