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自杀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理论依据

(一)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创立,是在医疗实践中创立的一种独特理论,后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发展。安娜·弗洛伊德、哈特曼、埃里克森等人形成了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理论,霍妮、弗洛姆和沙利文等人形成了新精神分析理论,这些理论不断丰富着精神分析理论体系,也不断影响着临床心理治疗。至今为止,精神分析的学术思想仍然是心理学理论体系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1.人格结构理论对自杀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指导

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id),是与生俱来的动物性的活动,遵循着快乐原则,它不顾及社会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的约束,追求本能欲望的即时满足。弗洛伊德将本我中的基本需求称为“生本能”,是促进个体开展生存活动,如进食、饮水、睡眠、性等活动的驱动力,代表一种进取性、建设性和创造性的力量,指向生命与种族的延续;除了“生本能”,本我还包括破坏性、攻击性与自毁性的原始性冲动,弗洛伊德将其称为“死本能”,杀人或伤人行为,就是本我中“死本能”的对外释放,自杀则是“死本能”的对己释放。自我(ego)是现实化的本能,介于本我和超我之间,它遵循现实原则,即本我的各种需求,如果不能在现实条件下获得即时满足,就必须迁就现实的限制,学习如何在现实中获得需求的满足。超我(superego)是道德化的自我,它遵循道德原则。超我是个体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将社会的道德规范要求和法律法规等内化的结果。

本我追求欲望的满足,是必要的原动力。超我按照社会道德法纪要求维持正常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自我则需要按照现实的原则不断权衡和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既按照现实和超我的要求,延迟转移释放本我的能量,又给予本我欲望适当的满足。因此,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他的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是彼此协调的。如果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失衡冲突了,他的各种本能欲望得不到社会道德规范的接纳,社会道德规范要求的,他又很难做到,于是自我就变得左右为难,既无法适应社会,也很难与别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内心充满了矛盾与痛苦,容易引发各种心理危机,甚至诱发自杀。因此,在自杀心理危机干预中,要重点关注当事人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缓解这些冲突,稳定情绪,帮助他们恢复内心的和谐。

2.焦虑与自我防御理论对自杀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指导

人格发展过程中,如果本我、自我和超我产生冲突,就会引发个体焦虑。弗洛伊德将焦虑分为现实性焦虑、神经性焦虑和道德性焦虑。例如,某人受到恐怖袭击,这种恐惧来自外部世界,因此会引发他的现实性焦虑。相反,神经性焦虑和道德性焦虑是来自个体内部的威胁。当个体担心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本能而作出会引来权威者惩罚的事情时,神经性焦虑就会出现。例如,某人从事重要工作时,总是担心自己因能力不足无法顺利完成工作而被领导处分,因而抑制不住地反复检查工作方案,这种焦虑就属于神经性焦虑。当个体担心会违反社会标准时,道德性焦虑就会出现,如某人捡到别人遗失的重要财物并据为己有时,就会诱发他的道德性焦虑。

为了能有效应对现实性焦虑、神经性焦虑和道德性焦虑,个体需要启动自我心理防御机制。通常,这些心理防御机制会无意识地运行,以帮助个体减轻压力、适应环境,维持心理平衡。但是,如果这些心理防御机制被过度使用,就会发展成一种回避现实的病态。这种理论最初是由弗洛伊德提出的,之后安娜·弗洛伊德对其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后来的心理学家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处于自杀心理危机中个体常见的自我防御机制有压抑、否认、反向形成、投射和退行。

1)压抑(Repression)

压抑是指将那些危险的或令人痛苦的想法和感受排除在知觉范围之外,是一种最基本的防御机制,也是焦虑的来源。被压抑的欲望与冲动并没有消失,而存在于潜意识当中,一旦遇到合适的时机,就会寻求爆发或满足。长期使用压抑的防御机制来处理现实危机,会积累被压抑的原始欲望与冲动,极端行为爆发的可能性也随之提高。例如,一个人陷入自杀心理危机的原因,是长期遭受欺凌或不公正待遇而忍气吞声,最终选择自杀。

2)否认(Denial)

否认是指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拒绝使人感到焦虑痛苦的事件,是防御机制中最简单的执行方式。处于自杀心理危机中的个体,常采取否认的防御机制回避现实困难,直到不得不直面时,个体内心趋于崩溃。例如,某人邀同伴一起去游泳,眼看着同伴不幸溺亡却无力施救,他可能会采取否认的方式,拒绝接受同伴溺亡,但当他不得不面对现实时,可能陷于精神崩溃,甚至出现自杀倾向。

3)反向形成(Reaction Formation)

反向形成是人们通过采取与令人不安的欲望相反的有意识的态度和行为,从而避免自己无法接受的冲动,使自己无须直面本应出现的焦虑。这种表现可能是个体会用虚情假意的爱来隐藏自己的恨。例如,某人痛恨领导欺凌新来的同事,可能用讨好奉承的方式来迎合领导,以此避免痛恨领导的情绪外显而影响与领导的人际关系。如果他长期使用反向形成的防御机制,可能因负性情绪积压或持续心理冲突导致爆发式释放,甚至出现杀人或自杀的倾向。

4)投射(Projection)

投射是指把自己产生的无法接受的情感或意念归因于他人。例如,某人曾因极度自卑而自杀,原因是他觉得自己有很多缺点,对自己很失望,他还认为,别人都关注着自己的这些缺点,与别人的互动交流中处处能感受到别人对自己的失望,于是对自己和生活失去信心,选择自杀。

5)退行(Regression)

退行是指当个体遇到强大的压力、焦虑时,可能会采取过去适宜、现在已经不成熟的行为,倒退到一个早期的人格发展阶段。例如,学生在临考时压力很大,出现强烈的不适应感,产生尿床的行为。这种退行行为是严重适应不良的表现,会给当事人带来更大的焦虑和心理冲突,如尿床可能带来的非议或嘲笑,这些反过来会加重他的适应不良,诱发当事人极端否定性的自我评价,甚至诱发自杀。此外,很多因适应不良而自杀的人,也可能会在自杀前出现一些退行行为,这也成为自杀识别的线索之一。

通常,处于自杀心理危机中的个体,容易陷在各种焦虑中无法自拔,因此,帮助当事人澄清焦虑的类型和分析自我防御机制的方式,对稳定当事人情绪、解除自杀心理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3.个体心理学理论对自杀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指导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取自“Individual”的拉丁文原意,即“整体、不可分的”。他反对像弗洛伊德那样将心理划分为几个部分,并强调本能的观点,他主张以一种整体的视角来研究心理学,并借鉴了社会学的理论角度。

阿德勒认为推动人们成长的动力,不是力比多,而是人们对于自卑感的补偿。他认为每个人出生都会有一种自卑感,当人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而产生自卑感时,就会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来弥补这一缺陷,在实现一个目标以后,又会发现新的不足并开始进行新一轮的努力,就在这样的不断实现与超越中实现个体的成长。人们为了实现对自卑的超越,会发展出个体所特有的一系列行为方式,阿德勒将其称为生活风格。要了解一个人的生活风格,可以从出生顺序、早期回忆和个体对梦的解释中探寻。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为开展自杀心理危机干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很大一部分处于自杀心理危机中的个体,正是因为未能良好地处理自卑与超越的矛盾,对生活失去希望,对自己失去信心,充满了挫败感和无助感,才选择自杀的。因此,在开展自杀心理危机干预时,可以通过其朋友和亲人,了解他原生家庭的成员出生顺序,对当事人的人格及行为方式进行初步评估;也可以通过他的亲人或最亲密的朋友获取其早期的生活经历,尤其是他本人曾经谈论过的早期记忆,因为人们对童年的记忆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他们现在的行为;还可以在当事人进入稳定期以后,在良好的咨访关系的基础上,引导当事人分享他的梦境及他对于梦境的解释,因为个体在梦境中对问题持有的态度和体验的情绪与清醒时的一致性是比较高的。通过这些方式全面地了解当事人,分析其心理危机的产生原因,帮助他稳定情绪、化解危机。

4.客体关系理论对自杀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指导

客体关系理论将关注的焦点转向个体成长和正在经历的环境。客体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客体关系中的客体指的是有特别意义的人或物,是个人感情的内驱力或目标。客体关系理论认为,父母(尤其是与母亲的亲密关系和母亲的养育)及其他的重要他人作为一种外部客体,对建立内部心理结构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人格的形成是外部客体内化的结果。内化是一个心理过程,是指个体将其所处环境中的规则性互动和特征转化为内部的规则和特征。处于自杀心理危机中的个体,之所以矛盾地处于自杀和求生欲,即死本能和生本能之间,既与他所处的外部环境和经历的现实事件有关,也与他的人格基础和对现实环境与事件的认知表象有关。这些认知表象是与客体有关的映像、想法、感觉或记忆,也被称为客体表象或内在客体。在开展自杀心理危机干预时,必须对当事人的重要他人和重要事物做深入了解,为当事人提供重要的社会支持和可利用的资源,减少他们的无助感,帮助他们重建希望感。

精神分析理论在自杀心理危机干预中应用的核心是“分析”,无论是经典的精神分析理论还是新精神分析理论,都帮助当事人解决内心的冲突,达到整合的最佳心境,从而解除心理危机状态,实现个人的成长。

(二)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

行为主义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1913年创立的,行为主义倡导心理学从对意识的研究转向对行为的研究,认为所有行为都是由外部环境因素引起的,主张研究可观察的行为。华生强调心理学研究行为的任务是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规律性的关系,从而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知刺激,从而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华生有一个著名断言:“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和我可用以培育他们的特殊世界,我可以保证,随机选出一个,不论他的才能、倾向、本能和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把他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特殊人物,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领袖,甚至乞丐或小偷。”

1.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对自杀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指导

20世纪初,生理学家伊凡·巴甫洛夫在研究狗的消化作用时发现了条件反射,这被公认为是发现了人和动物学习各种行为的最基本的生理机制理论。巴甫洛夫认为,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种类型。无条件反射是指有机体生来固有的对保存生命有重要意义的反射,如异物入眼人本能地分泌眼泪;条件反射是通过在有机体大脑皮质上建立暂时神经联系来实现的,是有机体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后天习得的反射,如学生听到上课铃就进教室。

巴甫洛夫提出的强化与消退、泛化与分化的概念,对开展自杀心理危机干预有重要意义。强化是将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但当条件刺激不被无条件刺激强化时,就会出现条件反射的消退。泛化是指在条件反射形成初期,除条件刺激本身外,那些与该刺激相似的刺激也能引起条件反射;而分化则能有效区别条件刺激和相似的条件刺激,只对条件刺激发生反应。例如,一名学生军训前听到起床哨不会产生起床的反应,但是军训以后通过训练,他听到起床哨产生了起床的行为反应,这就是强化。当该学生因适应障碍而被迫中断训练时,如果对他没有一日生活制度的要求,那么他听到哨声起床的行为就可能会逐渐消退。如果其适应障碍日益严重,他可能在听到哨声甚至闹铃声、电话声时,都会产生严重的应激反应,这就是泛化。而经过一段时间的针对性干预治疗后,该学生的反应可能产生分化,只对哨声产生反应,而对闹铃声、电话声不再产生反应。

这种应答性经典条件反射在治疗中的应用称为行为治疗,最初是通过华生等人对儿童的动物恐怖脱敏发展起来的。根据这一原则建立的第一个系统的行为治疗模式是20世纪50年代由沃尔甫提出的交互抑制的系统脱敏法。在开展自杀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系统脱敏法常被用来治疗不良行为反应。

处于自杀心理危机中的个体,可能因为对某个特定事件、特定人物、特定物品或泛化对象产生极度的恐惧和焦虑,最终选择自杀,因此,在进行心理干预时,对不良行为的矫正通常需要用到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治疗自杀心理危机的步骤如下。

(1)教危机当事人掌握放松的技巧。处于自杀危机中的个体情绪常陷入高度焦虑或恐惧状态,干预者可以让危机当事人平躺,全身处于放松状态,让他想象自己处于一个非常安全、非常舒适的情境中,内心逐渐安静平和。干预者用轻柔的声调引导当事人依次练习前臂、头面部、颈、肩、背、胸、腹及下肢的放松,重点强调面部肌肉放松。每天一次,每次20~30分钟,要求当事人反复练习,直至运用自如。

(2)构建焦虑或恐惧等级。在良好的咨访关系的基础上,干预者引导当事人说出他焦虑或恐惧的事件或情境,然后让当事人对其焦虑或恐惧进行等级划定,从引起最小焦虑或恐惧到最大焦虑或恐惧,按照0~100构建一个等级表,0代表完全放松,100代表难以承受的最高等级。每一级刺激引起的焦虑量或恐惧量,应是全身放松能应对的程度,这是系统脱敏治疗的关键之处。干预者要求当事人闭上眼睛想象所能接受等级的刺激画面,画面要具体、清晰,能让当事人置身其中并唤起情绪或躯体反应。

(3)系统脱敏。在当事人基本掌握放松技术后,按照其所构建的焦虑或恐惧等级表,由小到大逐级脱敏。即让当事人想象最低等级的刺激情境,当他感受到紧张或恐惧时,中止他的想象,引导他进行放松训练,缓解所诱发的情绪或躯体反应,等他情绪平复后再重复以上过程。每次放松后,干预者都要询问当事人的焦虑或恐惧分数,如果超过25分,就需要继续放松。反复训练后,如果当事人对此等级情境不再焦虑或恐惧了,就可以进入更高等级的脱敏治疗了。如此逐级而上地进行脱敏治疗,直到当事人对最高等级的刺激脱敏,并鼓励当事人在生活中不断练习,巩固疗效。

2.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对自杀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指导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体系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以后,是斯金纳在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的基础上,凭借精确严谨的行为分析方法,建立的操作行为主义体系。它对一些难以回避的主观现象坚持以操作强化原理进行具有说服力的解释,极大地提高了预测和控制有机体行为的能力,也推动了心理学在教育、管理、临床心理咨询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指由强化有机体自发的操作性行为而形成的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既可以用于消除一种不良行为,也可以用于巩固理想的行为。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的两个基本过程是强化和惩罚。斯金纳认为,在任何特定的情境下,个体的行为都很可能伴随着某种结果,如得到赞扬、报酬或解决问题后的满足感,那么今后在类似情况下,个体很可能重复这一行为,这些结果被称为强化。如果个体的行为伴随着负性或令人不悦的结果,那么今后在类似情况下,个体很少会再重复这一行为,这些结果被称为惩罚。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称为行为矫正,广泛用于个体治疗和集体治疗。阳性强化法就是基于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它认为行为是后天习得的,一个习得行为如果得以持续,一定与它的结果被强化有关,如果想建立或保持某种行为,必须对其施加奖励;如果要消除某种行为,就得设法给予惩罚。这种被称为赏罚法的行为矫正方法常被用于自杀心理危机干预,在实施过程中,以阳性强化法为主,及时奖励正常行为,漠视或淡化异常行为。例如,某人人际关系冷漠,平时别人很少关注或关心他,他偶然一次受伤的经历,让他体验到了受伤后领导、朋友对他的关心和关注,被关心、被关注就成了他受伤这一刺激的反应,如果受伤(刺激)和被关心(反应)之间在时间上反复结合,可能就会强化他的受伤行为,他可能会反复出现自残或自杀行为。但若朋友发现他是蓄意自残或自杀以博取关注,在他自残或自杀以后,不再热情关注他,甚至鄙夷这种行为,那么他的自残或自杀行为就可能因得不到强化而消退。

3.社会观察学习理论对自杀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指导

20世纪60年代,认知心理学日益崛起,形成了班图拉的社会观察学习理论。在认知心理学思想和方法的冲击下,班图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突破了行为主义把人类仅看作由外部环境刺激塑造的被动接受者的局限,注重社会互动在行为塑造和控制方面的作用,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他的学习理论将强化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又被称为社会认知行为主义。

观察学习又称替代学习,是指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的观察,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使现存的行为反应特点得到矫正。它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观察学习并不一定具有外显的反应;二是观察学习并不依赖直接强化;三是认知过程在观察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思维、信念和期待等认知过程调节着人的行为,通过改变认知,可以改变人的行为。

生活中,人们的很多行为都是观察学习得来的,其中也包括自杀行为。在临床咨询和治疗中发现,很大一部分自杀者存在家族自杀史或自杀接触史,即目睹过自杀或接触过经历自杀危机的人。例如,某人幼年时曾目睹母亲自杀,后经历挫折与失败,也选择自杀的方式解脱,这都是一种社会观察学习。因此,我们在开展自杀心理危机教育时,往往不会详细介绍自杀者的自杀过程或自杀细节,以避免自杀模仿。

班图拉的社会观察学习理论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称为模仿法,又称示范法,是向危机当事人呈现某种示范行为,让其观察示范者是怎么做到,之后又得到了怎样的后果,以引起当事人模仿示范者开展类似行为的治疗方法。这种模仿法常被用于自杀心理危机干预的心理治疗和行为矫正。通过对处于自杀心理危机中的个体进行心理分析,引导他观察那些与他有着相似经历或同样困惑的人或者他认为优秀的人解决矛盾和困惑的行为方式;然后,引导危机当事人将观察到的行为进行认知上的演习或实际上的操作,以便长久记忆;接下来,引导危机当事人正确选择和重新组织反应要素,在信息反馈的基础上进行自我观察和矫正反馈,并在足够的动机和激励作用下实施观察学习行为。通过这种方式,帮助自杀心理危机中的当事人从示范者身上学习积极行为,矫正不良行为,化解自杀心理危机。

(三)认知心理学理论

认知心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美国逐渐兴起的,它认为人的情绪、情感、动机和行为是由认知活动决定的。认知疗法是认知心理学的临床应用,它认为当事人的不良情绪和行为是不良认知(歪曲的、不合理的、消极的信念或思想)和思维方式导致的。治疗的基本原则就是通过改变人的认知来矫正人的不良行为。

1.贝克的认知理论对自杀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指导

贝克认为每个人的情感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他们认知外部世界的方式和处世的方法。贝克认为如果人们不能正确进行认知和思维,对外界信息不能作出适当的解释和评价,或者对自己的自动化思维中的某些错误观念不能内省和批判,或者不顾客观现实,过分刻板地按照个体成长过程中习得的社会认可的行为准则行事,就会导致行为与环境不相协调,出现情绪困扰和不适应的行为。

贝克认为有情绪困扰的人容易犯特有的逻辑错误,即将客观现实向自我贬低的方向歪曲,贝克把认知过程中常见的不合理认知总结为以下几种。

(1)主观推断。主观推断即在证据缺乏或不充分时就草率地得出结论。在大部分情境中,都是往最糟糕的情况和结果去进行主观推断。

(2)选择性概括。选择性概括即仅根据个别细节而不考虑其他情况便对整个事件下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其他信息被忽略,整体背景的重要性也被忽视,而那些与失败和剥夺相关的内容被关注。

(3)过度引申。过度引申是指在一件事的基础上得出关于能力、操作或价值的普遍性结论。

(4)夸大或缩小。夸大或缩小即用一种比实际大或小的意义来感知一个事件或情境。

(5)极端思维。极端思维即用全或无、非黑即白的方式来思考和解释,或者按照“不是/就是”的两极思维对经验进行分类。

认知疗法理论强调人的认知、情绪和行为三者的和谐统一,且认知起主导作用。因此,要开展自杀心理危机干预,解决当事人的各种情绪问题和制止自杀行为就必须重视改变当事人的认知方式。危机干预者可以按照贝克提出的五种具体的认知技术,开展自杀心理危机干预。

(1)识别自动思维。很多处于自杀心理危机中的个体,意识不到在不愉快情绪出现之前,已经存在了一些容易导致错误认知的自动化思维,因此当事人在认识过程中首先要学会识别自动思维,尤其是那些在愤怒、悲观和焦虑情绪之前出现的特殊思维。

(2)识别认知性错误。处于自杀心理危机中的个体容易从消极的角度来看待和处理一切事物,他们的观点往往与事实大相径庭,并带有强烈的悲观色彩。典型的认知错误有之前提到的五种常见的不合理认知。

(3)真实性检验。真实性检验即将当事人的自动化思维和错误观念视为一种假设,然后鼓励当事人在严格设计的行为模式或情境中对这一假设进行验证。通过这种方法,让当事人认识到他原来的观念是不符合实际的,并自觉加以改变,这是治疗的核心。

(4)去中心化。有些处于自杀心理危机中的个体会感到自己是人们注意的中心,一言一行都受到他人的瞩目和评论,所以会产生强烈的无助感和悲观感。此时,干预者可以要求当事人改变以往与人交往的方式,在行为举止上稍有变化,然后让他记录别人不良反应的次数,结果当事人会发现很少有人注意到他的变化。

(5)抑郁和焦虑水平监控。处于自杀心理危机中的个体往往认为他们的抑郁或焦虑情绪会一直持续,而实际上,情绪是存在开始、高峰和消退周期的。鼓励当事人了解情绪波动规律,并对自己的抑郁和焦虑情绪进行监控,有利于提高治疗信心。

认知疗法以当前为关注点,治疗目标包括缓解症状,帮助当事人解决他们最紧迫的问题,以及教给当事人防止复发的方法,因此非常适用于开展自杀心理危机干预。

2.埃利斯合理情绪疗法对自杀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指导

合理情绪疗法又称为理性情绪疗法,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于20世纪50年代首创的一种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这种方法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的方式改变非理性观念,从而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ABC理论是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理论,其中,A代表诱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s),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Beliefs),C代表这一事件过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Consequences)。在一般情况下,人们总是认为是外部诱发事件(A)直接引起了情绪和行为反应结果(C)。埃利斯认为,情绪和不良行为结果(C)并非由外部诱发事件(A)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由个体对这些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B)造成的,尽管这一过程因自动化而不经常被人所意识。要改变情绪和行为结果,就必须改变自己的想法和观念,这是治疗实践的核心。治疗所用的重要方法是驳斥和辩论不合理信念(D)(Disputing Irrational Beliefs),使之转变为合理的观念认知,最终形成新的情绪和行为治疗效果(E)(New Emotive and Behavioral Effects)。因此,形成了A—B—C—D—E治疗模型。

在开展自杀心理危机干预的过程中,干预者可以向当事人介绍合理情绪疗法的ABC理论,使当事人能够接受用这一理论来分析自己的问题;然后帮助当事人领悟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并不是由早年生活经历和现实生活事件引起的,而是由他现在持有的不合理认知造成的,是可以改变的,他必须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结果负责;通过与当事人的不合理信念辩论,开展各种专业的心理治疗技术应用,帮助当事人摆脱原有的不合理认知和思维方式,在认知方式、思维过程和情绪行为表现等方面重建新的反应模式,减少他在日后生活中的情绪困扰和不良行为反应,解除自杀心理危机。

(四)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20世纪60年代初,人本主义心理学在美国兴起,它既反对精神分析的生物还原论,又反对行为主义的机械决定论,因此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它主张研究人的本性、潜能、价值、生命意义和自我实现等。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性本善,人类的本性中蕴藏着无限的潜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不仅侧重了解人性,更主张改善环境以利于人性的充分发展,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

1.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对自杀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指导

亚伯拉罕·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认为动机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和源泉。马斯洛将人的需要由低向高分为五个层次,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是自我实现理论,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需要。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是指个体在成长中身心各方面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的过程和结果。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对于自我潜能发挥和完成的欲望,是一种使人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

在自杀心理危机干预中,我们应该秉承人本主义心理学自我实现的理论,相信危机当事人自己的力量,他们本身具有强大的自我修复的能力,我们只需要帮助他厘清思路,营造良好的社会人际环境,当事人凭借自己的力量就能走出困境,重获新生。我们可以将马斯洛对希望成为自我实现的人提出的几条建议,送给处于自杀心理危机中的个体:

(1)把自己的感情出口放宽,要有宽广的心胸。

(2)在任何情境中都尝试从积极乐观的角度看问题,从长远的利益做决定。

(3)对生活环境中的一切多欣赏、少抱怨,有不如意的地方设法改善。

(4)设定积极可行的生活目标,然后全力以赴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但是也绝对不能期望未来的结果一定不会失败。

(5)不要使自己的生活僵化,要为自己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留一些弹性空间,偶尔放松一下身心,有助于自己潜能的发挥。

(6)与人坦率相处,让别人看到你的长处与缺点,也让别人分享你的快乐与痛苦。

2.罗杰斯的以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论对自杀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指导

卡尔·罗杰斯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他认为人性的核心从本质上来说是积极发展变化的,每个人都值得信赖,都有丰富的潜能资源等待去开发,通过不断的自我理解、自我指导、积极改变,走向自我实现。人有自我实现的倾向是以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论的核心。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是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重要内容,也是罗杰斯对心理学的一个最突出的贡献。该理论充分相信人的潜力,认为应把主动权交给当事人,以当事人为核心,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无须直接干预,只要建立融洽的咨访关系,营造安全、真诚、理解、共情的氛围,就能发掘当事人的潜力进行自我治愈。咨访的重点不是放在当事人的过去,不一定要追究当事人的病史或病因,而是直接处理当事人当前的情绪困扰,帮助当事人寻找迷失的自我、探寻真实的自我、重建新的自我,不仅解决当事人当前的问题,更要促进当事人的人格成长。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以关系为主导的方法,因此在罗杰斯的治疗策略中并不包括为当事人做什么的技术。没有固定的步骤、技术或工具可以促进当事人向某一治疗目标进步,取而代之的是对关系体验的促进策略。“以人为中心的治疗”必须具备三个必要的态度性条件,才能形成一种不具威胁性和防御性的、开放的治疗关系,使当事人愿意暴露并重新评价自己的主观体验和经验世界。

(1)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即对当事人完全的接纳、不评判、不指导、由衷的信任和正性期望。这是心理治疗的根本立足点,干预者越是让当事人体验到一种温暖、积极、接纳的态度,成长和变化就越有可能发生。

(2)准确的共情。准确的共情是干预者站在当事人的立场角度,用当事人的价值评价标准去看问题,与当事人感同身受,避免主观的评价和任何一种理论的解释,更不要提供预先规定的行为处方。干预者关注当事人的叙事性陈述及情感活动,帮助当事人呈现、澄清并进一步探索自己的体验。积极的倾听有利于准确的共情。

(3)真诚透明。真诚透明是指干预者不把真实的自己藏在职业角色背后,在治疗中的表现与在现实生活中一样坦率,自由地表达和交流,而不是被某种角色和技术所羁绊。

在“以人为中心的治疗”中,当事人的经验感受才是治疗和咨访的焦点所在。这个过程不是以问题、症状或行为为中心的,而是当事人对自己的经验开放,自由而充分地体验自己的情感、信任自己的过程。

在开展自杀心理危机干预中,也应坚持“以人为中心”的治疗,以促进个体人性的实现和人格的改变为终极目标。次级目标则是帮助他们改变自我结构,以开放的态度对待情绪经验,缩小自我认知与自我体验之间的差异,学会倾听自我,与内在的声音对话,接纳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减少内在冲突、增强自尊心和自我整合能力,渡过心理危机,提高对生活方式的满意度,从而成为一个自我实现的人。 W5H/oBd2iU1hpxEJ1UDS4eWTadxYnzybX4K4+dZOJQWlu3vxprqsWMKt7EQv2Pt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