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4 5G应用场景

5G四大应用场景如图1-5所示。

图1-5 5G四大应用场景

(1)大规模物联网(Massive IoT/MTC/M2M):用于海量连接设备,要求超低功耗、深度覆盖,比如远程抄表和物流跟踪管理等应用。

(2)任务关键控制(MCC):任务关键性物联网主要应用于无人驾驶、自动工厂、智能电网等领域,要求超低时延与超高可靠,也称为uRLLC,比如我们要体验增强现实(Argument Reality,AR)或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远程控制和游戏等业务时,数据需要传送到云端进行分析处理,并实时传回处理后的数据或指令,这一来回的过程时延一定要足够低,低到用户无法觉察到。另外,机器对时延比人类更敏感,对时延要求更高,尤其是5G的车联网、自动工厂和远程机器人等应用。

(3)增强的移动宽带(eMBB):超高传输速率(大于10Gbit/s),5G时代将面向4K/8K超高清视频、全息技术、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应用,移动宽带的主要需求是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4)轻量级NR,即所谓NR-Lite,从3GPP Rel17开始定义NR-Lite应用场景及所采用的技术。

初期,5G定义了eMBB、uRLLC和mMTC三大场景,eMBB主要针对4K/8K、VR/AR等大带宽应用,uRLLC主要针对远程机器人控制、自动驾驶等超高可靠超低时延应用,而NB-IoT和eMTC将演进为mMTC,主要针对低速率的大规模物联网连接。

简单来讲,uRLLC针对的是“高端”物联网应用场景,而mMTC针对的是“低端”物联网应用场景,那么问题就来了,在eMBB、mMTC与uRLLC之间存在的“中端物联网市场”的空白地带由谁来解决?比如以5G智能制造为例,只有机器人控制、AI质量检查等应用才需要超大带宽和超低时延的网络能力,而对于工厂内的监控摄像头、大量传感器而言,超大带宽和超低时延可能就是浪费,而NB-IoT/eMTC在时延和带宽能力上又不能满足需求。这个空白地带就是NR-Lite的用武之地。

NR-Lite的性能与成本介于eMTC/NB-IoT与NR eMBB/uRLLC之间,仅占用10MHz或20MHz带宽,支持下行速率100Mbit/s、上行速率50Mbit/s,主要应用于工业物联网传感器、监控摄像头、可穿戴设备等场景。NR-Lite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 降低UE成本和复杂性;

● 减少UE上、下行带宽;

● 减少UE接收(Rx)天线个数,包括2Rx和1Rx;

● 降低基带复杂度;

● 降低UE发射(Tx)功率等级;

● 研究进一步提升UE能效的技术;

● 研究RRC空闲(Idle)和不活跃(Inactive)等状态下的节电技术,包括空闲模式RRM、寻呼唤醒等;

● 研究基于RRC连接状态(Connected)下低功耗技术。 i3n04dn+Q/RqzhF9QCuzACJi6PhqYvaqH4l7X5RKS/g35BN0me5eUz4mWjy4g06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