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出离心

出离心

开门见山就谈出离心,对许多人来说都不好接受,可是要绕过出离心去说别的,人生短短几十年,东绕西绕,转眼就没了。佛教的修行,再怎么绕终归要回到出离心上来。

出离心并非人人生而有之,一开始就是为了解脱而学佛,大多数人的起点没这么高。出离心要一步步培养起来。大家刚开始进到佛门里来,多是因为遇到了难事,求佛菩萨帮忙解决问题的,要不就是求福报,求平安,希望这辈子能少点磨难,多点快乐。然而有些人慢慢就体会到,人这一辈子,沟沟坎坎是填不完的,快乐不是没有,转瞬即逝。多好的缘分,多好的人,轻易也就散了。这世间的事真是没道理可讲,你不学佛不生出离心,一切也是转头成空。知道世间法有多么靠不住,修出离心才算是有点影子了。否则,总想抓住点什么方觉人生不空虚,比如功名利禄、是非功过或者感情等等,那修行很难有进步。

佛法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它出世间的一面。出世间,不是说一定要在形式上从社会中抽离出去,关键是内心放下对得失、苦乐、称讥、赞毁的希望和恐惧,厌离这生死疲劳无尽循环的游戏,为此而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舍弃这一面而谈佛法、学佛法,怕是只能触及佛法的皮毛而已。

我知道,大多数人成长、生活的环境和主流传统都不鼓励人们过多地关注解脱轮回这件事,今生今世一帆风顺、幸福安稳就够了。即使在信佛学佛的人当中,也有不少人认为现世的幸福美满是学佛最起码应得的好处,如果连眼前想要的都得不到,还说什么来生来世得大福报。就算不以财富、地位、才智、健康、长寿等为目标,也应该在追求解脱的过程中,顺便把这些福报体现出来,这也是大乘佛教度化众生的方便,否则学佛就有点理不直气不壮,不但不能说服身边的亲朋好友跟着一起学佛,连自己也开始犹疑了。现世、世俗的福报常被当作衡量学佛是否有成效的指标。说某位名人、富豪也是信佛的,大家便感到备受鼓舞。如果一位居士越来越穷或者工作生活不太顺利,人们就会想:要么是佛法不灵,要么是他学佛没学好。

你也许会说:释迦牟尼佛的堂弟阿难尊者当初就是因为羡慕佛陀宝相庄严,自己也想修成那样美好的相貌,才决定跟随佛陀出家的,可见要接引众生,自身各项条件还是要过硬,要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和说服力,才能把爱漂亮、爱健康、爱享受、爱这爱那的众生们接引到学佛求解脱的路上来。我想,如果为了众生解脱而发愿示现福寿圆满,那很好。那是大出离心、大悲心。真要是发了这样大的愿心,十方三世诸佛菩萨都会随喜赞叹的。

你看《佛说无量寿经》里阿弥陀佛在因地时所发四十八愿,是何等样的气概!他作佛时,要身体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身口常出无量妙香;他作佛时,寿命无量,就算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声闻缘觉,于百千劫里以智慧力日夜计算,也算不尽他的寿量;他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都将称叹传颂他的名号、功德;他作佛时,要成就一个具足无量不可思议功德庄严的美好刹土,七宝成树,黄金为地,建立常然,无衰无变……

阿弥陀佛在因地为法藏比丘时,发深广志愿,积功累德,“由是因缘,能令无量众生,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十方世界所有众生看见他,被他的身光照耀,听闻他的名号,都会心生欢喜,希望能追随他左右,在他的极乐刹土生活、修行,永不退转,直至成佛。

相比之下,扪心自问,大家平时希望自己年轻漂亮、杰出富有,求这求那,是为了众生的解脱吗?说来惭愧,你我众人与诸佛菩萨的差别就在这里,佛菩萨做什么都是为众生,我们做什么都是为自己。嘴上说学佛,心里还是不免为自己打算,明明是放不下眼前的生活受用,却还要找借口说是为了接引众生,不做自了汉。

法藏比丘出家前是一位国君,因听世自在王如来说法,欢喜开解,生起道心,毅然弃国捐王,行作沙门。他不仅放弃了一生一世的荣华富贵,连来生来世的享受也一概不再期求,其后“于不可思议兆载永劫,积殖菩萨无量德行,不生欲觉嗔觉害觉,不起欲想嗔想害想,不著色声香味触之法,忍力成就不计众苦,少欲知足无染恚痴,三昧常寂智慧无碍,无有虚伪谄曲之心,和颜软语先意承问,勇猛精进志愿无惓,专求清白之法。”

阿弥陀佛的万德庄严是由此兆载永劫的精勤修行感应而来的。

这世间再没有一个人福德和智慧高过释迦牟尼佛的,可是佛陀为后人示现的修行之路也是这样,他放弃舒适荣耀的宫廷生活,舍下了授记中若不出家即可得到的转轮王位,去做苦行僧。虽然避世、苦行本身并非修行的目的,但在不停顿地追名逐利、散乱攀缘的同时,修行解脱道几乎是不可能的。

心里放下才是真放下

我并不是说,大家学佛就得马上放下一切,万念俱灰地跑到深山里去不见人。有人心下烦躁起来,便嚷嚷着要去“闭关”,好像烦恼能被门关在外面似的。但不管怎样,真能闭关修法也是好的。周围的道友都随喜赞叹,送饭送水替他护关。我后来问:“你闭关都修了什么法?有什么验相没有?”他说:“也没修什么特别的法,就是每天看看书,打打坐,喝喝茶。”这是闭关吗?这是休假。闭关有克期取证的意味在里面,摈弃干扰,专心致志,务必要在设定期限内圆满完成某一修法,获得相应的验相。不是说你烦了,不想见人,就叫闭关。

面对生活的琐碎和挫折,谁还没有个厌烦得想一走了之的时候?可郁闷归郁闷,真狠下心来跟过去现在做个了断的不多。再说,你就算表面上放下了,可心里还有很大的不平,不服气,处处想显得自己高明,那么你的厌世不过是与人竞争的一种手段,与解脱无关。

心里放下才是真放下。有些人学佛,不在出离心上下功夫,开口就是:我是出家好呢还是不出家好?心里为此很纠结,跑来问我。这倒让我为了难。出家当然好,修行的外在障碍少,可以专心办道,进步自然快,但前提条件是要有出离心。与世无争不是做做样子,是心里真觉得这世间的五光十色没什么好。否则加入僧团过集体生活,很容易与道友发生矛盾,或是成天被人围着叫“师父”“师父”,不自我膨胀才怪。在家同样可以修行,可以解脱,然而里里外外障碍多,意志不坚定的话,修行路上是进一步退十步,举步维艰。说来说去,关键还是出离心。有出离心的人,出家的因缘成熟了就出家,因缘不具足就带发修行,一样解脱。不用为此另生出一桩烦恼来,也不必一定等到出家了才开始修行。

在家身份的,尤其不能忘记自己是修行人,虽然也朝九晚五为生活打拼,却终究与一般人不同。别人想的是如何在人群当中混出头,你想的却是要尽早结束这头出头没的痛苦循环。别人可以随心所欲、随波逐流,而你,懈怠放逸了要知道心生惭愧。这一点很重要。在家学佛的人容易犯一个毛病,就是名利财色统统都要,一点不亏待自己,最后解脱也要,成佛也要,所以他耽著世间而心无愧疚,反倒觉得世间出世间两不耽误,才叫有本事。你若讲出离心,他觉得你小里小气走极端,没有大乘气象。的确有很多大菩萨示现不离凡俗享受五欲,但他心无挂碍,无有恐惧,远离颠倒梦想,五欲动摇不了他。我们自己是什么程度自己知道。若没到这种境界,就还是老老实实,尽量远离诱惑障难。

佛门当然讲福报。佛陀教授的八万四千法门,无一不是在帮助我们积累福德和智慧二种资粮。修行和世间福报的关系,就像烧柴火做饭的同时会产生炊烟一样,修行是为了解脱,不是为福报,而自然会伴生福报。

有一位居士看见电视里播放名人显贵的镜头,对我说:师父,这些人福报这么大,以前一定做过很大的善事。我说佛经里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曾有个穷人拿着一把豌豆准备向一位新娘抛撒,以示庆贺,这时正巧遇见德护如来前往城中,穷人生起极大的信心,将豌豆撒向佛陀,其中四粒落入佛的钵中,两粒触到佛的胸口。以此异熟果,他转生为南瞻部洲的转轮王;以四粒豆落入佛钵中的果报,执掌四大部洲的国政八万年;两粒豆接触到佛的胸口,其中一粒的果报是成为四大天王的主尊八万年,另一粒的果报是在三十三天第三十七代帝释王朝中与帝释天平起平坐,共同执掌国政。

世间的荣华富贵其实并不难求,也不需要很大的福报,且再怎样荣耀光鲜,还是烦恼不断,难得安乐,多大的权势也敌不过生老病死。若能勘破这一层,生起出离心、菩提心,那是真正有大福报。

初学者心怀众生,从一开始就以上求佛果、下化众生为学佛的目标,着实令人随喜赞叹。但是利益众生与自己精进闻思修行并不矛盾,不能借口“利益众生”“随顺众生”而放松自己的修行或者纵容自己去追求世间八法。努力修行正是为了更好地帮助众生。如果自己的出离心、慈悲心还很微弱,对佛法还只是一知半解,又怎能善巧地帮助其他众生,分担他们的愁苦、引导他们走向解脱?就像一个没有双手的人要下水救人,太难了。

作为初学者,我们安静下来老老实实闻思修行,就是在利益众生。真正的修行人,他的寂静调柔,可以感动人心,令人对佛法生起信心。虽说是个浮躁的年代,人们在内心深处仍然保留着对宁静淡泊的敬重和向往。在一个浮躁的年代,也唯有寂静调柔的心才让人真正地信服。

悲观?乐观?

解脱的基础是出离心,那么怎样才能有出离心?一个方法就是修共同外前行。

我想很多人都会同意,修出离心是最让他们感到挫败的经历,有时甚至比修慈悲更让人为难。生活里有太多的东西,不是那么轻易就能放开的。有一位居士对我说:书上总是把“舍弃今生”作为出离心的注解,这让她感到沮丧甚至恐惧,害怕一旦生起出离心,人生从此就变得灰色、了无生趣了。从小起她接受的教育是热爱生活,而不是唾弃生活。的确,生活并不永远是阳光灿烂,但却不能因此全盘否定生活的意义。如果成为佛教徒就意味着要成为一个悲观主义者,那还不如没有信仰而快乐地生活。听她这么说,我不禁哈哈大笑:“看来你做佛教徒做得不太快乐,不过别担心自己吃亏了,那些不是佛教徒的也同样过得不太开心。”这世界上恐怕找不到一个彻头彻尾快乐的人。轮回里任何一种生命形态都不能免于痛苦。所以,才要出离啊。

别老琢磨自己是悲观主义还是乐观主义,这不重要。为了表明自己的合群和积极向上,我们已经浪费了太多时间做无谓的追逐。如果跟众人做一样的事就能更快乐、更能讨人欢喜的话,我想这世间应该早就没有冲突、争斗,也没有不开心的人了,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表现得像别人一样躁动,热心于积累财富名声,追求安逸享受,却并没有因此让别人更高兴、更接受我们一些,或者让自己更少一点烦恼。

我们喜欢贴标签——积极、消极、乐观、悲观,其实佛陀并没有教我们应该乐观还是应该悲观,他只是说要放下执著。消极、悲观不是因为放下了执著,相反,正是因为放不下,对某些人、某些事、对自己的经历遭遇太执著了,才会悲观厌世。

说到乐观,欲望多不一定是积极乐观。有一位道友曾对我说她在喇荣五明佛学院短期进修时,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佛学院出家人的快乐心态。以世间标准而言,那里的许多出家人可以说是一无所有,换了一般人身处他们那样的境地大概要愁死了,但是他们每一天都很快乐,勤奋地闻思修行,对未来充满了信心。每过一天,他们就向解脱迈进一步。那里的年轻人朝气蓬勃,老年人安详喜乐。他们说,今生是如此幸福,能依止具德上师听闻殊胜妙法,依教奉行,来世也不用担心,因为他们戒律清净,每天都在精进地积资净障。如果你去过学院,看过那里的出家人灿烂的笑容,你会知道他们说的是真心话。大家想一想,自己在物质上比学院的多数人都富裕不知多少倍,而他们自在快乐,对未来充满信心;自己却总是焦虑不安,拥有的再多也觉得未来没保障。为什么呢?

世间八法

《成实论》云:“又世八法,利衰称讥毁誉苦乐,人在世间必受此事,故名世法。”舍弃今生的真正含义便是舍弃这世间八法。不希求安逸富足、被赞美、被关注,不惧怕磨难挫折、被诋毁、被忽视。

远离世间八法是真出世,否则把头剃了,苦行也好,闭关也好,东奔西跑做出各种让人惊奇的事也好,都是在世间法里打转,都是为了增饰今生。阿底峡尊者曾说:纵然具备智慧超群、戒律清净、讲经说法、观修境界等功德,如果没有舍弃世间八法,一切所为也只能成为现世的生计。

三十几年前我在熙日森学习,当时特诺堪布有一位弟子叫桑珠,与我年龄相仿,精闻思,勤苦行,待人谦卑柔和,大家都非常佩服。我们私下里说他就像米拉日巴尊者一样勇猛精进,为法忘躯。后来我在才旺晋美堪布座下继续求学,桑珠也来到堪布处求《六中阴》的修法。堪布让他先去新龙为大家请法本。桑珠辛辛苦苦请回来几十本法本,没想到,堪布却不允许他参加之后的传法和听课。他很难过,觉得才旺晋美堪布对他不公平。一天,堪布当着大伙儿的面对桑珠说:“你世间八法的习气太重了。”说着便脱下自己贴身的衣服递给桑珠,让他赶紧穿上。桑珠没有按照上师的话去做,而是把带着上师体温的衣服推到一边。堪布见缘起被破坏了,长叹一声道:“看来我是无法调伏你的,你还是去找别的上师吧。听说色达堪布晋美彭措在讲学,他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大德,你去他那里试一试。”桑珠于是离开了才旺晋美堪布。我很替他惋惜,也深刻体会到世间八法对修行人是多么大的妨碍。后来我到喇荣五明佛学院求学,桑珠也来到学院,依然行苦行,精进无比,赞叹随喜的人众多。虽然我那时也是别人接济的对象,但见他比我还贫穷,衣不掩体,便把自己最完整的一件长袍送给了他。没过多久,他被一座寺庙认定为活佛,很快就被接回去坐床了。我再次见到他时,他满身绫罗绸缎,得意洋洋地被仆从簇拥着,已经不认识我这个穷小子了。再后来,我听说他被取消活佛的头衔,还俗做生意去了,富甲一方。后来又听说他与人械斗,被抓起来判了刑……

以前法王如意宝讲课时,常常提起他小时候与玉科夏扎仁波切的一段对话。大圆满龙钦宁提传承上师玉科夏扎仁波切晚年住在色达附近,法王如意宝那时十几岁,还没有去石渠求学。一天,他去拜访夏扎仁波切,进门后看见仁波切的屋子大而舒适,里面摆满了三宝所依和书籍,不禁问道:“您不是夏扎瓦(舍世行者)吗?怎么还有这么多财物?”素以严肃著称的夏扎仁波切听到这个孩子大胆而直接的问题,笑了起来,说道:“不愧是嘉贡宗族的后代,什么都不怕呀!孩子,‘夏扎瓦’的意思是指某人已经断除了对名利或世间的贪著,而不是指表面贫穷卑微、内心却渴望财富声名的人。”法王如意宝常以此故事教诫我们要真正从内心断除对世间的执著。

佛教历史上著名的反面人物提婆达多,很多人都以为他是一副劣迹斑斑的恶人模样。据史料记载,提婆达多威仪过人、持戒精严,外在行为纤尘不染,无可挑剔,追随他的人非常多,即使在佛陀的僧团中也有不少比丘因仰慕他的威仪而转投其门下。如果仅看表面现象,的确很难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真的厌离轮回、志在解脱。 Nva614i9CvLSkglfN0oz8d2cl1cth+beMNAsHVzRe/ao5Ul7cE7i9zigaaKcWdC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