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闻思修的障碍

傲慢

听闻佛法时,如果我们发现自己的注意力经常从聆听、辨析法义上偏离,而有意无意地挑法师的毛病,觉得法师这里讲得不够清楚、那里讲得不够究竟,语速不是太慢就是太快,对佛法的理解不如自己正确,如果这种念头频繁地出现,就该小心傲慢正在障碍我们的闻思了。虽然佛陀也一再告诫大家不要盲目接受他的教法,要理性地分析、判断、验证,你可以对法师所讲的内容提出疑问,但应就事论事,不针对个人,无论怎样仍然要保持对法师的敬意。普通世间人对待传授世俗知识、技艺的老师都知道要尊敬,学佛的人动不动就看不起向自己传授佛法的老师,这实在有点说不过去。做人基本的修养都没有,还怎么学佛呢?

若是自心不清净,就算在佛菩萨身上也能看到一堆毛病,可是这样做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像是捡破烂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习惯性地四下寻找,看有没有破烂,这样到头来自己得到的只是一堆破烂而已。闻思修行佛法是一趟探索诸法实相、还原本来面目的旅程,但愿我们不要把它变成一趟拾荒之旅。

傲慢几乎是无孔不入的。人们多么喜欢攀比,生活中到处有竞赛,论胜负。别人比自己强就嫉妒,不如自己就倨傲,与自己差不多就更要争得激烈。有时故意贬低别人,抬高自己。即使勉强承认别人的优点,也会不屑地说:“你好你的,我就这样,也挺好,没必要向你学什么。”嫉妒、倨傲、争强好胜,这些都是傲慢。细观察下,我们平时的情绪常常处于傲慢烦恼中。

傲慢的基石是“我”,因此对治傲慢的一个方法就是随时随地观察自己,看自己的身体、身体的行动和感觉、内心的感受、思想等是怎样不停地变化的,由此而慢慢体会到:并不存在一个常恒一体、独立、绝对的“我”。“我”既不存,心怀傲慢自以为是也就显得可笑了。建立无我的见地需要长时间反复地观察、串习,这样做的同时,我们还可以采用其他更简单易行的辅助性方法对治傲慢,比如养成自省的习惯、忏悔罪障、赞叹他人功德、对人以礼相待等。

不相信正法与佛陀

学佛使我们有机会重新认识自己和世界,尤其是金刚乘的教法,把修行人与事、物、心原本的状况连接,一切是那样直接、清新、纯粹!你需要放下成见,去认知、学习和体验,像学步的婴儿一样谦卑而热切。可是我们多么习惯有成见和经验撑腰,否则就觉得心里没有底,总想走回头路或半途而废。一再跌倒、饱受挫败时仍然保持对正法和佛陀的信心,是多么难。但我们要知道,无始以来在轮回中形成的观念和习气不可能一朝一夕改变,所以闻思修行遇到困难在所难免,几乎所有修行者和成就者都是这样从困境中一步一步坚持走下来的,我们又有什么好抱怨和灰心的呢?

因为不能了达法义或修行进展不顺利而对正法和佛陀产生怀疑,认为佛陀所教导的不对,这是不合理的。过去和现在都有无数修行者在学习和实践佛陀的教法,并且他们当中许多人以自己的修行成就验证了佛法的真实不虚,所以我们最好还是不要以个人暂时的失败去否定一个被反复证明为有效的修行体系吧。

不希求正法

不希求正法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不觉得佛法有多么珍贵,对自己有什么价值,所以认为学不学佛法都无所谓。这也是世人普遍的心态。面对巨大的生存压力,人们忙于应对,很少有时间去关注生命本质的问题。或许也觉得佛法不无道理,只是离自己的生活太遥远,等现实人生中迫在眉睫的问题都解决了,再谈佛法的事。

有人看了释迦牟尼佛的传记,不理解佛陀在因地为了求四句偈乃至为了求一句正法而不惜粉身碎骨、极尽苦行是为了什么。不过是一个偈子,饿不能充饥,冷不能御寒,付出那样巨大的代价去求取,值得吗?

值不值得,是见地的问题。比如说,现在许多人都认为用一生的辛劳去换取一套房子、一辆车是值得的,而为了彻底解脱痛苦去努力修行是不值得的;废寝忘食地打牌、聊天是值得的,因守八关斋戒而忍受一点饥渴之苦是不值得的;为了买一台电脑或一部手机,风餐露宿排队争抢,买到了欣喜若狂,没买到则失魂落魄、茶饭不香,这样的行为被认为是最时尚、合情理的,而如果一个人认真闻思佛法,过简单、有节制的生活,周围的人便会觉得他很可怜,在浪费生命。

我并不想在此讨论价值观的问题,个人的选择和倾向背后有其深远的因缘,确是一言难尽,而这些年见过的人和事越多,我越是能体会到佛经中所说“佛出世难,如优昙花,值佛生信,亦复甚难”。

不希求正法的不仅是一般世人,佛教徒也会时常陷入这种心态。这就是不希求正法的另一种表现。有道是: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两年,佛在西天。初入佛门的人大都道心恳切,果真是念念不离佛法,时间一长则不免懈怠,失去当初求法的热情。真正学佛是要真做功夫的,从最琐碎、平实处一路埋头做下去,不是一年两年,而是几年几十年,不松懈不放弃。如掷石入深潭,一沉到底。

说到做功夫,有些人以为就是指上蒲团打坐,坐的时间越长,功夫越深;也有人认为功夫要到红尘中去历练,躲进深山或关起门来打坐不算真功夫。这两种看法都失之片面。不少学佛的人只是学打坐,以为坐功到了就是得道,至于闻思、磕头、忏悔、放生、念咒、念佛及其他善行,都是“著相了”,未得要领。其实,禅坐只是入定的一种方法,不是学佛的目的,由定生慧方能入道。没有智慧观照,一味枯坐,坐上千万年也还是在轮回中不得解脱,更不要说圆满觉悟了。《楞严经》云:“如澄浊水,贮于净器,静深不动,沙土自沉,清水现前,名为初伏客尘烦恼。去泥纯水,名为永断根本无明。”用功到了身心一如、静境现前,还仅是初步功夫,若耽著于此,无明难断。

然而,完全不要静定、不做功课,也是对佛法修行的误解。经书里说得明白,你我如一壶浊水,要静深不动,才能沙土自沉,清水现前;四下折腾,只能是越搅越混。

慧由定生,定从戒来。善护身语意、远离贪嗔痴,就是持戒。初学者极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身处愦闹中而不被外境所转,是不可能的。我见过一些佛教徒,从行为上完全看不出学佛人的样子,杀、盗、淫、妄、酒五戒中一条戒律也不守。如果在红尘中打滚,家长里短,吃喝玩乐,百无禁忌,就是修行,那么全世界的人都在修行了,可是这样的修行有什么结果呢?无非在轮回痛苦中越陷越深。既是这样,还用得着修行吗,你不修也是这个结果。的确有一些大成就者示现在酒肆乐坊度化众生,嬉笑怒骂、行为不羁,但是他们高深的修证境界不是一般人所能企及。他们有能力做到“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而一般人几杯酒下肚,不要说不知道佛祖在哪里,连自己在哪里都不知道了。

有不少人喜欢这样,学佛不持戒,也不信因果,说是“万法皆空,不必执著”。佛将灭度时曾叮嘱弟子:佛灭度后,以戒为师 。持戒为的是除烦恼习气,烦恼习气即是生死、轮回,除了习气便了生死、出轮回。不持戒,这满身的习气如何除?“万法皆空”不假,但这个空是无而显、显而空,是缘起性空,不是不存在。你我的究竟本质是空性,却仍有你我的显现;事物的究竟本质是空性,仍有因果的显现。空性的你吃下空性的馒头,仍然会吃饱,而且会消化、排泄。同样道理,空性的我们如果除习气、求解脱,就会解脱;我行我素贪嗔痴,就会轮回。尽管解脱、轮回也都是空性的,但不会因其本性为空,显现上就错乱因果——种轮回的因而得解脱的果。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是说大家学佛要踏踏实实,真正从净化自己的身语意开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不要装神弄鬼,总想上天入地。而且我们学佛不能只顾两腿一盘自己舒服,还要心怀众生的疾苦,切实为众生服务,上求下化,自利利他。

有人认为藏传佛教特别强调的闻思和前行修法是针对下等根器者设立的方便法门,对根器比较好的人来说根本不必要。我曾听人说:“五十万前行只是没有意义的苦行,最多是把身体锻炼得比较好而已,而且几年也修不完,太浪费时间;不如一言之下顿悟如来本意。”还有人对我说:“闻思是舍本逐末绕圈子,学佛最主要是明心见性,不悟本心,学法无益。”

的确,在藏汉历史上都有许多显现上不经闻思便证悟本性的例子。麦彭仁波切七岁时,在玩耍中唱出宣演诸佛无上密意的《定解宝灯论》,显现上没有经过多少闻思便自然通达三藏,写出诸多光耀古今的显密论著。荣素班智达幼年尚在母亲怀里吃奶,便能对班智达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对答如流。大圆满祖师贝若扎那的杰出弟子邦甘麦彭滚波是在八十岁时,路遇贝若扎那上师,蒙师点拨,当下彻证大圆满,而在这之前他从来没有闻思过。汉地过去也有像禅宗六祖慧能这样的高僧大德,显现上不经闻思和前行便证悟自性。但是我们要知道,闻思是为了明法义,前行是为了调柔相续。如果已经深契佛法要义,不闻思也是可以的。六祖慧能大师显现上虽然没有多少正式闻思参学的经历,却能讲经说法,随便拿一部佛经向他请教,他能告诉你这里面真正讲的是什么。他不闻思,因为他已经懂了。而你不闻思,你就不懂,不懂还不要学吗?

前辈大德所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是为针砭但求知解、不重行证的流弊,并不是说要摈弃闻思。一般人修法大致都要经历三个阶段:先明了义理(理解),然后求行解相应,再至证悟,不可稍有知解便以为证悟了。纽西龙多上师曾说:“作为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应当合理地通过理解、体验与证悟三种途径正确把握安立五道十地的原则。当前有些人错误地把理解当成证悟的境界,‘无散无修’‘见修同时’之类的大话其实无有任何实义,清楚地了知地道功德之安立原则实乃非常关键。《法界宝藏论》是大全知(无垢光尊者)证悟境界的如实记录,其中第九品之前宣讲的皆为见解,第十品讲修习,十一品讲行为,十二品讲暂时的道果,十三品讲究竟之正果。”见解需要通过闻思来获得、串习和巩固。

前行又岂是如有些人所说“浪费时间”和“无意义的苦行”?修前行是修出离心、菩提心,积资净障,调柔相续。没有出离心,严格地讲就不算真正学修解脱道;没有菩提心,就不可能圆满觉悟。专心修前行,自然无人我是非,贪嗔、嫉妒、恼害之心也少了。前行修得好,远离世间八法。八风吹不动,对境无妄心,就是禅定。此定不着定相痕迹,行住坐卧不离其中。阿琼仁波切在《前行备忘录》中写道:“传统上,前行修完后,上等修行者即能成就四禅,中等修行者可修成初禅,下等修行者也能达到欲心一境。”定慧本是一体,许多人都是在修前行的阶段显现开悟的。

所谓言下顿悟者,或在顿悟之前已用功多年,相续成熟,只待最后刹那,拨机一点,便现见本性;或偕宿慧于言下顿悟,一悟之后,仍需依止上师,于寂静处保任涵养多年,证量方能透彻稳固。除极个别特殊根器者外,这悟前悟后,都要修要行。

一般所说开悟是指现量见到空性,又称见道、登地。根据显宗道次第,见道之前有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之后,有修道二地至七地的不清净地,修道八地至十地的三清净地。修到十地,本具智慧仍未全体显露,十地菩萨见如来藏仍如夜晚视物不甚分明 。在十地最后,以金刚喻定破除最后一分至微细的习气,自性光明才无余现前,到此方是圆满无上正等正觉。哪里是一般人所想的那样,随便什么根器没头没脑地就“悟”了,“悟”了以后从此休息。

即使修无上大圆满法,也有共同前行、不共前行、秘密前行等次第;进入正行后,仍然有证量上的区别和递进。我的根本上师法王如意宝曾说,他十几岁证悟时定中获得的现量与三十几岁所得的证量有很大差别,五十多岁又是一番境界,到六七十岁再回头看从前的修行笔记,能很清楚看到修证境界是怎样层层递进的:这时候是玛哈约嘎的境界,这时到了阿努约嘎的境界,这是阿底约嘎……而在当时他并不清楚达到的是什么证量,每到一个新境界都以为那就是阿底约嘎呢!每次我想起法王如意宝的这些话,心里都深深感动,他老人家是在慈悲地示现,教我们在修行中要戒骄戒躁。华智仁波切也曾经说过:不要急于说这就是法身。

有一个关于大圆满传承祖师如来芽尊者的故事非常具有启发性:

当年,如来芽尊者在匝热神山居住多年坚持苦修。一天,他走出山洞,站在阳光下向拉萨方向眺望,想起自己的根本上师与大圆满心滴部诸位传承上师。长时间的苦修使他的身体虚弱到了极点,对上师强烈的思念和敬信心竟使他昏厥过去。当他苏醒后发现往日护持心性的执著已全然消失,再没有任何所观、所修的影痕存心,无散无乱之觉性已融入实相。然而,尊者当时并不知道这是何种境界,他觉得非常惋惜和沮丧,心想:“如果刚才不来到阳光下,自己还会有一定的修行境界,但现在却什么也没有了。”他决定立刻下山去拜见上师,一是为了遣除心中的疑惑,二来,上师年纪大了,他很想再见见上师。

经历长途跋涉后,尊者终于来到上师晋美林巴面前。他向上师述说了自己修行的情况,不想上师听后却显得极为欢喜,对他说:“我儿,你所证悟的与道完全相符,如此看来,必定能证得法性灭尽相!”

尊者在上师身边又度过了一年的时光,把往日听受的教言又做了更进一步的思维,使其意义愈发明朗。之后,尊者在匝查玛地方闭关修行二十多年。

由此可见,仅仅认识觉性本面还不够,还要继续修持,经由层层修证境界直至圆满获得不现一切的坚地,即大圆满法性尽地。

证悟空性与生起大悲心是同时的,生起大悲心与断除恶行是同时的。一悟便休,休的是妄想,却不是菩萨的六度万行。真正悟道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见比虚空高,取舍因果较粉细。

只要切实修行,肯定会有进步。上等修行者天天都在进步,中等修行者月月进步,下等修行者也会年年进步。倘若修行无进展,应该是没有掌握要领。仲敦巴尊者说:闻思修交替反复乃修行之关要。尤其对还不太懂佛法的人来说,应先闻思,了解法的字面含义,生起相似的定解后,再上座修习。闻思修交替进行、反复串习是极为必要的。

座上反复忆持法义,这叫观察修;直到无须忆想也能持守法义时,便安住于对法的定解中,入定,直到再次生起分别念,这叫安住修。对于观察与安住的修持重点,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中说:“乃至未生定解前,方便观察引定解,已生定解于彼中,不离定解而修行。”

初学者的心相续不够安静调柔,分别念频繁生起,安住的时间会很短,杂念生起时应忆念观察法义,复入定,复观察。如此循环往复,修行境界才能不断巩固、增上。

上座是这样,下座仍然要善加护持心念,串习法义,令定解不退,无论行住坐卧,无论深山闹市,这颗心都以正知正念摄持住,不为外境所转,这才算初得定力。

外散

心识散乱于六种外境是轮回一切迷现之根本、一切苦恼的来源。你我众人平常总在尘劳里,在喜怒、得失、五欲里过活,眼耳鼻舌身意始终在攀缘外境,少有厌烦思静之心。不要说收摄六根,反照回光,就是一般的耐心专心做事,都很难得。大家可以观察自己和周围的人,若一天不打电话、不上网、不看电视、不与人说三道四,心里便惶惶然不知所措。当然这不仅是个人的问题,大的生活环境也是鼓励人散乱的。一个人越是四处攀缘、妄念不断,越能见容于社会。

有一位居士跟我说,她平日在家大部分时间用来闻思修行佛法,对网络和现实中各种社交、娱乐活动都不太感兴趣,对物质生活的要求也很简单,亲戚朋友们只是不解,总追问她:“你什么都不做,待着干吗呢?”有时她只好说:“那我应该做什么?”答案真是五花八门:聊天、刷朋友圈、唱歌、看电影、玩游戏……

现在像她这样既不享受当下(其实我一直不是很明白人们所说的“享受当下”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为将来打算的人被认为是不懂得生活的人。甚至有学佛多年的道友也很不以为然,跟我说:像她这样,生活寡淡无趣至此,会不会是有什么心理问题?

大家似乎对别人的与己不同都很没耐心,只要和自己不一样的,就会想对方是不是有病,而自己则永远正确且高明。其实,若有一些自知之明的话就会知道,自己现在所过的生活与古往今来多数人的生活,只是方式不同而已,本质上并没有多大区别,没钱的为衣食忙,有钱的或纵情声色或提心吊胆怕人害自己。为名为利,为儿为女,终日散乱,筹划营计。话说高明,高明在哪里?

关于我们这种喜欢散乱的习气,无著菩萨是怎么开示的呢?他说:

昔日之种种,

如雁过长空,已了无踪迹,

追忆无益,

若念当念盛衰与离合,

除正法外无可依赖。

未来之生计,

如旱地撒网,多实现不了,

筹划无益,

若念当念无常与死期,

岂有暇行非法无义事。

眼前之琐事,

如梦中经历,

精勤无益,

故当舍弃。

内收

与散乱相对的另一种障碍是内收,六根过度收摄,强迫自己不听不看、不闻不问,时时处于紧张对抗中,像个执法的管家一样严肃地看着自己,没有幽默感。人在紧张时视界会变狭小,只能看见眼前小范围内的事物。同样,闻法时过于内收,便见木不见林,只抓住个别词义,学了今天的忘了昨天的,不知前后呼应、融会贯通。紧张也会让人疲倦,修行时出现昏沉、掉举的情况。

学佛是探知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旅程,一个修行者除了要有清净的发心外,他必定是一个怀有强烈好奇心的人,总想知道“然后是什么”。这种好奇心给修行带来了一股活泼轻快的气息。像一个学习中的婴孩,很认真也很放松,没有强烈的目标感,不要求自己达到如何的水平,却对遇到的每一件事物感兴趣,热情地去了解、学习。他学习,因为他要长大,那是他成长的过程。修行也是我们成长的过程,我们只是很想弄清楚自己是怎么一回事,世界又是怎么一回事。

保持好奇心和幽默感有助于对治内收。

疲厌

疲厌也是障碍大家修行的一种常见情况。没有恒心耐心,做什么都是三分钟热度,新鲜劲儿一过去马上就厌烦了,学佛也是这样。此外,平时作息没有规律,生活无节制,四大不调,气脉不通,坐下来听法修法不到片刻便腰酸腿疼,根本坐不下去,勉强为之,则烦恼丛生。所以,要解决疲厌的问题,一方面是生理和心理的调节,另一方面是不断巩固对佛法的希求之心和坚持学习的恒心。

记得喇荣五明佛学院初建时,人不多,每天上课前,我们一群学生便捧着经夹等在经堂外,心里有些激动地等待法王如意宝到来。虽然是每天都上课,都见到上师,但每天这时候,我心里还是会紧张、激动。法王如意宝总是一边念着麦彭仁波切的一个长咒,一边光着脚“咚咚咚”一路走过来。我们纷纷弯腰行礼,簇拥着上师进入经堂,围坐在上师法座的三面。那个小小的法座靠近窗户,法王如意宝便在窗前给我们授课。当时真是没有条件,什么都简陋,很多年里我们都没能为上师再做一个更庄严、更舒服一些的法座。阳光从法王如意宝背后照进来,他散发着光辉的剪影深深印在我脑海里。

后来学院听课的人多起来,每逢法王如意宝上课,经堂容不下,大部分人都不得不坐到外面去,我自己也经常是在露天里听课,夏天就坐在烈日下,冬天就坐在风雪里,下雨也不打伞(实际上也没有伞,那时伞是高级物品,没几个人有)。不光我这样,大家都是这样。尽管我们那时没有宽敞的经堂、舒服的坐垫,但所有人都踊跃欢喜,觉得自己遇到像法王如意宝这样的具德上师,能有听闻甚深教言的机会,是无数劫积累资粮的善果,心里高兴还来不及,哪里会在乎一点点日晒雨淋。

再后来,我们有了新的大经堂,不用再坐到外面去听课,可是每天上课大家都要提前去抢着坐经堂中间的天井,哪怕在冬天这意味着在结冰的水泥地上头顶鹅毛大雪,大家也要抢着坐,因为在那里能看见在三楼讲课的上师法王如意宝。

法王如意宝少年时期从家乡色达步行五百多公里到石渠江玛佛学院拜见托嘎如意宝,沿途靠乞食维生,翻山越岭,不知克服了多少困难。之后在上师座下全面听受显密教法,年纪虽小,却也能和其他大人一样忍受千辛万苦而丝毫不动摇精进学法的决心。那时,法王如意宝父母双亡,没有人供养他在外求学所需的衣食,他便常年靠江玛佛学院定期配给僧众的少量酸奶维生。他住的草坯房狭小简陋,四壁透风。每当秋冬来临,没有足够御寒的衣服,便在屋里挖一个坑,里面填满干草,每天便坐在坑里看书,以此取暖。晚上总是彻夜用功,累了就靠在坑壁上休息一会儿。

法王如意宝常常用无垢光尊者依止上师革玛燃匝的故事来鼓励自己。无垢光尊者在最贫困的时候,曾经靠区区三藏升糌粑粉维持了两个月的生活,每当下雪就钻进一个牛毛口袋里取暖。这个口袋既做盖被又当褥垫。尽管生活艰难,无垢光尊者仍然坚持在上师面前恭听了诸多法要。后来尊者也被人们称为“住在牛毛口袋里的全知者”。

我想,无始以来我们流转轮回,必定都吃过很多苦,然而那些苦想来大多是白受的。今生为求正法受苦却是不同,这一回,苦不会白受,我们在菩提路上每一分辛苦、每一分付出都是成佛的资粮,就像祖师大德们示现的那样。 f47hMGYr6Qf+LFN3YxKY4rw0+pZsS08XbIeuPEhWHQed5v6ad1xyCHh+BBSMPc6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