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是立竿见影的。孙崇祖的良苦用心,并没有马上改变孙家鼐内向、老实、“闷皮”的秉性,却为他指明了努力方向。慢慢地,孙林氏发现,小五子读书能坐稳屁股了,写字能一笔一划了,说话能有条不紊了,办事能有根有底了。作为母亲,心里像喝蜜似的。
但她没有想到,有一件喜事的强刺激,让小五子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仿佛换了个人似的。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道光十八年(1838年),24岁的孙家泽捷足先登,在同辈子孙中率先考中进士,并被皇上授予内阁中书,成为京官。捷报传来,满城欢喜。孙家鼐当然也很高兴,很骄傲,每天都是笑眯眯、乐呵呵的,话也多了起来,就像自己得了进士一般。
可是,没有多长时间,母亲发现他的情绪越来越低沉,好像不太对劲。不问还好,一问他却嚎啕大哭。孙林氏大惊,以为是谁欺负他了,就想问个究竟。经过再三追问,他从儿子的哭诉中,听出了个大概。
原来,这几天,其他三个儿子受到大哥的激励,潜心攻读,需要跑腿的事儿,孙林氏都叫老五去。老五也愿意,从来不怠慢。可是,亲戚邻居们见到孙家老五,有的是开玩笑,也有的是羡慕嫉妒恨,便拿他开心:
叔叔大爷说:“小五子,这下你家风光了。老大做了大官,你就等着吃香喝辣吧。唉,你真是傻人有傻福呀!”
哥哥嫂子说:“孙老五,你成天东一头、西一脑的,忙乎个啥?还不回家像你大哥那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他可没有他大哥那个脑子。一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弟兄五个,前四个都是人精、学霸,怎么这个老疙瘩傻乎乎的?也许是老天的报应!”“老孙家祖辈修桥铺路、行善积德,才有了孙家老大的今天。可是,老来得子子不聪,这个老五不愣不傻,也不聪明,还不怎么要强,的确让人发愁啊……”
小伙伴们更是直截了当:“孙大傻子,你大哥都当大官了,你家有的是钱,赶紧给我上供,否则,别怪老子对你不客气……”
素来贤惠的孙林氏听后,也是满脸通红、满肚怒火,她把双手往腰间一掐,大声地对家鼐说:“他们敢?!无事别惹事,有事甭怕事。以后谁在你面前讽刺挖苦,你跟我说,老娘给你做主。我不信,还没有王法了!”
母亲虽然这么说,但为了少生闲气,她还是能不指使老疙瘩出门,尽量不派他出门;而孙家鼐呢,能不出去,也是尽量不出去。即使出门办事,也是抄小巷子、挑人少的地方走,赶紧去,赶紧回,遇到熟人低头走,别人说话装着没听见……他的手里,不是捧着一本书,就是攥着一支笔,读累了,写累了,他就手持一柄木剑,在院子里面舞来舞去。母亲看在眼里,喜在心头,悄悄地去见爷爷,告诉他:老疙瘩总算开窍了!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才十六岁,孙家鼐就考取了秀才。
三年后,父母做主,为他迎娶怀远州同衔宋干的女儿……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他与堂哥家縠 同为拔贡;
两年后,也就是咸丰元年(1851),他首次参加顺天府乡试,就成为举人,年仅二十五岁。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中举这一年,二哥家铎进士及第,授江西即用知县;三哥家怿中举后,实授刑部员外郎;四哥家丞少年得志,入京朝考(大省6人,中省4人,小省2人),夺得一等优贡荣誉,当即被任命为浙江乐清知县,走马上任。而当年很多人考中进士后,因为官员超编,没处安排,只能寄居京师,排队、抽签、挖门子,耐心地等待后补。有的十年八年,都补不上呢
精光,因精(狡诈)而光(光蛋);憨厚,因憨而厚。此时,连那些曾经嘲笑过孙家鼐是“孙大傻子”的人,也不得不低下头来,认为他是大智若愚、外圆内方,认为进士及第、升官发财,对于他来说,犹如囊中取物一样轻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