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被误解的“三思而后行”

要达到“静”的境界,要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静”不是一种静态的状态,而是一种做事、办事的方法。

曾国藩有句家训名言很是让人喜欢:“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做事未必苛求十分把握,五六分就可以了。

人们常说“三思而后行”,以为是孔夫子的教诲。殊不知,这句话虽然出自《论语》,但《论语》不只是孔子语录,而且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录集。

首先,这压根儿就不是孔子的原话,而是对季文子行为的一句概述,说他办事总是絮絮叨叨、磨磨叽叽。其次,孔子可没表扬季文子,反倒是委婉批评。《论语·公冶长》记载: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意思是想两遍就够了,干吗磨叽呢?强迫症啊?!

这其实是被误解了的“三思而后行”。

必要的思考很必要,不必要的思考很不必要。所以曾国藩认为,有五六分把握就可以放手去干。这是因为有了静功做前提,就越是能静下心来,越是能科学思考,越是能加速决策,越是能规避风险,越是能高效执行。

对此,另一位儒家圣贤王阳明曾经说:“夫学、问、思、辨,皆所以为学,未有学而不行者也。”

意思就是说,学习、询问、思考、分辨,这些都是为了学习某一件事,而要掌握这件事,光学不做是不可能的。这与孔子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一个道理。正因此,王阳明悟出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思想,并在自己的人生中予以一次又一次的实践。

很难想象,在钻研哲学、精研书画、教育子弟的同时,王阳明还能有条不紊地带兵打仗,能够迅速剿灭多年积重难返的匪患,能够用四十三天就平定了宁王朱宸濠策划数十年的叛乱。他之所以能够获得这么大的成功,都离不开他知行合一的智慧。

王阳明从小就立志做圣人,他的父亲听说这件事之后觉得他是狂妄自大,但是王阳明却从立定志向之后,就一直在行动。他处处寻师访友,学习做圣人的法门,虽然屡试屡败,却依然屡败屡试,直到最后的顿悟。

为了验证“格物致知”的道理,他特地去格竹,虽然没格出什么道理,还大病了一场,却因此知道通过外物寻找“理”是行不通的。这些都是在行动中获得进一步思考的可能。

一味地思考,做事的勇气就会一点点地被消磨掉;过度地思考,只会带来拖延,而“三思”又是自己拖延下去的绝佳借口。事情往往一拖再拖,等到拖不下去的时候,才会仓促行动。而行动起来的时候才发现,有很多问题是在行动中才呈现出来的,而此时,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解决这些问题,只能草草收场。其实,王阳明和宁王朱宸濠的一战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 hMz4CckyDE75ha3Q7E21sPIFe/AsUIEI8W7YOWm3SzhZZUug1XSRMtbv2f5iD6H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