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何谓“道”?说起来,“道”带给中国人的烦恼、妙趣和鼓舞,真算是这个神秘古国的神秘事之一——恍惚迷离,若有还无,不可捉摸,却又人人认真地将它作为终生追求的标的。我们大多知道东郭子向庄子问“道”的事:

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

一个是热心讨教,一个则恍若意存戏谑,漫辞以应。我们也听说过唐宋以下的一些和尚,行住坐卧,参禅入迷,弄得如梦如醉,魂不守舍,忽然一天时至机圆,看到一片黄叶坠地,哈哈一笑,原来如此,悟“道”了。“道”便是这样作弄人,慕“道”者上穷碧落下黄泉求之不得,悟“道”者则意态自若,举手投足之间与“道”同在。

字典上言“道”字的初义是“所行道也” ,原不过是平常的一个名词,就是“路”。但此字自被大易接进哲学园地后,身价百倍,一变而成为大易哲学的托命符。我们不能肯定说究竟什么时候“道”字开始进入易学,但从易学发展史上看,似乎应该是在殷末周初之际,那时候文王演易,用易学于筮,筮是占断吉凶的术,它所根据的原理原则,叫作“道”。故当时的易学分为“道”与“术”两大部分,庄子后来屡言之“道术”一名 实由此来。“道”既为筮术的理则,而筮术又是为人断事决疑的,所以“道”也就成了支配人事的理则。及至后来,筮术寝衰,孔子与老子二人摒弃筮术,以纯粹哲学思想论易,“道”也就成了与现象界事物之相对待,《易经·系辞传》:“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即此哲学性之相对义。再往后,到了秦汉以下,修“道”之风大炽,“道”的主要意旨又表现在修行境界上。所以如果要细述“道”的含义演变,倒也是一条逶迤的长流。

但上面乃是依于“道”的名称而言,如就“道”的实质上讲则不能这样说,它乃是亘古长存的一大流行作用,成宇宙,生万物,无乎不在,所谓“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 。人在“道”中,以其优越的灵智,观察、推理、体省,认知“道”之作用之不虚,大易哲学之初创建,正由于伏羲氏见“道”之存在之故。因而,在大易哲学的四项基本认识条件中,“道”当然是首要,象、术、数三者,均为表现“道”而立;犹人之有精神与躯体,“道”是大易哲学的精神,是大易哲学的实质内容。虽是这样,正如古人已经昭示我们的,人站在为“道”所生的万物之一的立场,对于无所不在的“道”,是不能为它下一个简明而周全的定义的。今兹归纳“道”之多种含义为四方面,认识之于后。

一、道为形上而遍在

言“道”为形上而遍在,乃就其“存在”一方面立义(此言“存在”,系由“道”之功用上知)。《易经·系辞传》以“形而上”“形而下”明“道”与“器”之相对待,只提出了“形”字,并未论及此一字之含义,实则我们必得对此一关键字有清楚的认识,才能了解“道”为“形而上”的意义。“形而上”的“形”,乃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一)凡一切有形象、占有空间时间的物质。可察、可触、可分之粗物质固然是,不可察、不可触、不可分之细物质元素,也包括在内。

(二)理性思考活动中所产生的具体概念。具体概念虽非物质,却是有体有象,对于“道”而言,是滞碍的存在,故也落入“形”。

(三)心念所行之意识作用。粗言之,由思量寻求;细言之,自心念之稍动转。总之,一动心念,即落“形”域。

以上第一层含义,粗细物质非为“形而上”,已不必论。第二层含义,具体概念非为“形而上”,如孔子云“朝闻道,夕死可矣” ,“死”与“生”是人由观察经验所得的两个概念,“闻道”之人不落入此两概念,不为此两概念所困,“死”或“生”已无关乎己,故“夕死可矣”。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也是就概念之滞碍于心上说,言为心声,既属“可道”,必有概念形之于心,如此则落于概念之“形”之滞碍上,故非“常道”。第三层意义,谓心意识转动之间即非“形而上”,为更一进言,此一义因入于哲思精微处,故古人论之尤着力,例如孔子曾说:“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意”“必”“固”“我”均为心意识作用,均属心行之滞碍,故孔子要除去之。庄子以比喻出之,更易使人明白,《庄子·达生》中说:“忘足,履之适也;忘要,带之适也;知忘是非,心之适也;不内变,不外从,事会之适也;始乎适而未尝不适者,忘适之适也。”所谓“忘”,即心意识之未起动转;心未动,自然“不内变”;不内变,自然“不外从”,自然“忘足”“忘要”“忘是非”;彻头彻尾,一“忘”到底,便是“忘适之适”,便是“形而上”,也便是入于“道”。

至于“道”之“遍在”一义,乃跟随“形而上”义来,“道”既不落于“形”之滞碍,则“遍”一切有形、无形而“在”。这里需注意“在”字,“在”非“是”,前面我们曾引过庄子回答东郭子问“道”的话,说“道在蝼蚁”“在稊稗”“在瓦甓”“在屎溺”,如果改“在”作“是”,言“道是蝼蚁”“是稊稗”……那便错了,因为那样便是将“道”落入“形而下”的某一物上,成了“有限”的存在,而非“遍在”了。一般人看庄子这段话,大多只着重前面所引的一节,其实最紧要的话是下面这段:

……东郭子不应。庄子曰: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汝唯莫必,无乎逃物。至道若是……物物者,与物无际,而物有际者,所谓物际者也。不际之际,际之不际者也。谓盈虚衰杀,彼为盈虚非盈虚,彼为衰杀非衰杀,彼为本末非本末,彼为积散非积散也。

“汝唯莫必,无乎逃物”八个字,才是庄子郑重回答东郭子的话。意思是:你不要老是执着于“道”一定在某处或者是某物,也不要离开物而想别有一个“道”。庄子的意思,换句话说,便是“道”“遍在”于物,即物见“道”。“物物者”以下,言“道”与“物”的关系,即“在”物而非“是”物,讲得真精彩;二者“不际之际,际之不际”的关系,正是佛家所谓的“不即不离”。

二、道为一

在中国哲学中,没有发生过像西方哲学中那样的“一”“多”之辩,中国哲学自伏羲氏画八卦起,便“一”“多”之义融通于一个思想体系中。言“一”,其中已含有“多”;言“多”,其中已自有“一”在。虽然中国人论“道”,恒言“一”而罕言“多”,因为“多”是着眼于“道”之分别性,而“一”是着眼于“道”之整合性;着眼于“道”之分别性,则分无穷尽,物无穷尽,最后越走越入于细枝末节,将迷于物而不见“道”;着眼于“道”之整合性,则统万物而为一,得“道”之全体大用。是以“道”虽然为“一”也为“多”,然而孔、孟、老、庄无不强调“道”之为“一”:

孔子曰:“吾道一以贯之。”

孟子曰:“夫道,一而已矣。”

老子曰:“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庄子曰:“恢恑憰怪,道通为一。”

中国人是尚全体大用的民族。

一个最值得注意的例子,是庄子对惠施的批评,《庄子·天下》曾载有惠施的学说若干则,其中如“鸡三足”“卵有毛”“轮不辗地”“飞鸟之景,未尝动也”“镞矢之疾,而有不行不止之时”“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等,很显然都是向“多”分析而得理辩。我们且听一听庄子如何批评他:

……弱于德,强于物,其涂隩矣。由天地之道,观惠施之能,其犹一蚊一虻之劳者也,其于物也何庸?夫充一尚可曰愈,贵道几矣。惠施不能以此自宁,散于万物而不厌,卒以善辩为名。惜乎!惠施之才,骀荡而不得,逐万物而不反,是穷响以声,形与影竞走也。悲夫!

庄子这段话在中国哲学史上极为重要,乃代表着中国哲学的正统精神。他批评惠施说:“弱于德,强于物。”这是什么意思呢?“德”者,得也,得乎天地之道为“德”,故“德”之精神在于上趋而同于天地之道之“一”,“物”则相反,下趋而务于分析之“多”;今惠施之学,不求上趋于天地之道,而务于析物辩理而立说,故庄子批评他“弱于德,强于物”,批评他“其涂隩矣”。下面“夫充一尚可曰愈,贵道几矣”,直率指出中国哲学的精神重在道之为“一”;“散于万物而不厌”,则直率指出惠施之学说之病,“不厌”二字很重要,是说惠施务于析“多”而不回头照顾“一”之大道,有悖于中国哲学之精神。《庄子·天下》以此一段批评惠施的话作结束,未始不含有明揭中国哲学正统精神之意,而惠施的学说在后世终不能得到发扬。

“道为一”之义,应作两方面看:

一方面就整体而言,统宇宙万物为“一”,此“一”为绝对而无待,大易哲学即以符号“一”表示之,名之为“太极”。“太极”与“道”无殊,按之名义,前者是就哲学思想体系的根源上说,为变化生生之本;后者是就作用之流行义上说,为变化生生之法则。然而古人对此二名称之用,并无严明之界限,往往可以互相代换使用,例如《易经·系辞传》言:“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此“一”应为太极符号之“ ”,也可以“道”言之。又如“一阴一阳之谓道”,此“道”又何尝不可以“太极”言?因为“太极生两仪”,“一阴一阳”原即是“太极”的化身。再如老子的话:“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此“道”实则也就是“太极”。

另一方面,乃就整体中之个别体言,又各为一“ ”。宇宙间万事万物,均出于整体之“ ”,然任一事、任一物就其自性上说,又各圆满无缺:泰山、秋毫,彭祖、殇子,鲲与鹏、蜩与学鸠, ”“ ”平等。佛家以海水喻整体之“ ”,而以众沤喻个别体之“ ”,一一沤中见大海水之性。宋儒则言“一物一太极”“人心为一个宇宙”。而大易哲学则以卦象出之,六十四卦象各为一独立之“ ”,又总为一整体之“ ”。

尽管这样,分就整体与个别体两方面,终是落入物象概念而言,如完全抛却物象概念,则形上之道,超时超空,无整体也无个别体,毕竟是“ ”。这可以借老子的话以明之:“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句中“天”“地”“神”“谷”“万物”“侯王”都是物象,抛却这些物象之执着,则所余者无非是“ ”。古人所以恒言“道为一”,而不言“为多”,义即在此。

三、道之自然流行义

言“道”之为“流行”,非由“体”上见,乃由“用”上显。前文已说过,“道”是形上的存在,它超乎概念,甚或心意识之动转;也就是说,它是完全不落滞碍的,故无“体”可言。虽然它却有昭然若揭的功用,观察宇宙万物,无时不在变动中,而万物之变动,并非盲目纷乱,互冲互撞,乃有一致之协调性。大而言,日月、四时之运转,动植物之生死荣枯;小而言,心理变化、生理变化、知觉反应等,冥冥之中,俨然性性相通。于是归纳万物变动之情状,人不得不承认形上之“道”之存在。然而,这个形上之“道”又显然不是物外的客观的存在,何以言之?如果“物”与“道”是两回事,则“道”之使“物”,何以会如此密合无间?且“物”如独立自存,何以会为“道”所支使?“物”在变化中,其质素不停地增减,此增减之质素何所去,又何所来?诸如此等问题,在古人心中一定经过了深切的思考。我们只要读《庄子·天运》之文:“天其运乎?地其处乎?日月其争于所乎?孰主张是?孰维纲是?孰居无事推而行是?……”便知庄子曾想到过在物外有客观支配物的力量,但是凭空设立一个物外的力量,既不能离物而证实其有,又终不能解答万物流转的问题,故古人终于将思想落在“物”与“道”合一上。也就是说,没有“物”外之“道”,“物”的变动本身即是“道”之存在。这一思想远在伏羲氏所画的八卦之中便已表现得明明白白,以后世代相承,更无异议,孔子言:“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即此思想之继承。所以,总宇宙万物之变化,无非一“道”之流转。

以上乃就观察宇宙万物之变动而言,然而古人也同时采取“体证”的途径。人是万物之一,人之所以为人,即为“道”之功用之呈现,而人与其他物不同者,在于有灵智可知“道”。如此,人便也可以不借对外物之观察而只就本身反省内求以明“道”。古人把“体证”的功夫归到一个“诚”字上,《中庸》上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孟子则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这中间都指内省体证的功夫。人秉一“诚”,反身内求,脱落物障,从意念初动之最微细处,体会“道”之作用,于此见“道”之为流行之义之不虚。

“道”之为流行之作用,由观察见于宇宙万物之变动,由体证则切实得知其真,然如问此一流行之作用何来?《易经》则归之“自然”。何谓“自然”?不知其然而然是也。人何以幼而生长,老而衰死?不知其然而然。何以见景生情,因物兴感?不知其然而然。人何以为如此之人?何以为如此之人之事?不知其然而然。由人自身之不知其然而然,推而知宇宙万物之变动,均为不知其然而然,故知“道”之流行为不知其然而然,为“自然”。道家易论“道”言“自然”,儒门易则分就乾、坤二作用立名,曰“易”、曰“简”。“易”言乾之自然之性,“简”言坤之自然之性,名异而义实同。

唯“道”之作用为自然流行,又为绝对而无待,故其势用强大无匹,宇宙间无一物不在此流行势用之中;如滔滔大江水之流动,万物一滴一点之微,只有在不知不觉中顺流而下。庄子有个比喻说得好:“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 儒家则合此自然流行之“道”于人事德目上,孔子曰:“我欲仁,斯仁至矣。” 孟子曰:“仁者无敌。” “仁”之所以“欲”而即“至”,“仁者”之所以“无敌”,正由于“仁”之德应合于“道”之自然流行之作用,人行“仁”德,乃顺“道”而行故。

四、道之变化生生义

第三小节言“道”之自然流行,乃就其为整体之“ ”之义而言,由此,则宇宙万物总为一大流行之作用,而物物之个体之变化则融入此作用之中而不显。今再就物物个体之多着眼,则变化生生,熙熙攘攘,而于异类殊种,千差万别之间,见“道”之逶迤流通之趣。就“ ”言“道”之自然流行也好,就“多”言“道”之变化生生也好,一是“道”之本性之常,只是诉诸文字,不得不作两方面说。

论“道”之变化生生之义,必得说到“阴阳”。说起来,阴、阳二性的提出,真是中国哲学中一桩了不起的意识,通过万物之纷纷扰扰,古圣把握到阴、阳二性,使中国哲学较世界各国哲学思想早几千年发展成熟(后文将论及)。何谓“阳”?“道”之作用之动而健进之一面。何谓“阴”?“道”之作用之顺承阳而反退之一面。“道”只是一大流行作用,分阴分阳,乃进一步对此作用之观察分析。“道”之具阴、阳二性,表现于宇宙整体之为“ ”中,也表现于万物个别体之为“多”中,即贯通宇宙万物,无论巨细,均不脱阴、阳二性。

《易经·系辞传》“一阴一阳之谓道”句,包括有两层意义:

第一,“道”之流行为圆道。古圣观察天时、人事、物境,无不成圆道流转,故泰卦九三爻辞谓:“无平不陂,无往不复。”《易经·系辞传》谓:“周流六虚。”“道”既为圆道周流之运动,则在有立场的人看来,自然有进退、往返,阴阳之义于焉成立。此就思想之上层义而言。

第二,“道”为万物变化生生之法则。此则就宇宙万物之生成而言,“道”由“ ”下落为阴、阳二性,阳性为始动先发,阴性为顺承继起。从此,二性交替往来,变化生生由此展开。

《易经·系辞传》之“一阴一阳之谓道”,重在第二层义,所以下面接着言“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继之者善”乃赞扬变化生生之功,“成之者性”乃言阴阳之落入万物之性分之中。由此可知,阴阳之分,即变化之事起,即生生之功现,“阴阳”“变化”与“生生”,在实质含义上是相同的,言“阴阳”,乃就万物化生之性上说;言“生生”,乃就万物现形之功用上说;言“变化”,乃就万物形现形消之状态上说。大易哲学为重“生”的哲学,故特别在“变化”中再提出“生生”二字。

易道尚变,关于变化生生之义,应该说的话太多,本书后文将细述,故此处不多说。唯需再强调说明的是,我们切不可因上面哲学思想上之分别层次,而误将道之自然流行与万物之变化生生视为两截。二者原是一事,即此即彼,非此无彼,前举东郭子问道于庄子之文时已说过,在《庄子·齐物论》中,庄子又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生死是“物”的变化,也是“道”的流行,在“物”与“道”之间,无空隙可言。 UAWIcnPQAuCHbzBVlh1qFYPOkjK7yAxTA6xdjo9l/kyrxhvYFJ5dlYvXmXGGOXw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