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龙骨奇遇
——鹤年堂

鹤年堂成立于1405年,始创人为丁鹤年。鹤年堂可谓是京城最老的老字号药铺了。

自古以来,人人皆怕死,即便是九五至尊的皇帝。再英明的皇帝,也容易在这事儿上犯糊涂。民间相传,唐太宗李世民,就是乱吃丹药丢了性命;大清朝雍正爷,传说也是因为乱吃丹药而死的。上行而下效,皇帝爱养生,达官贵人、平民百姓自然也就要跟着学。

对于喜欢吃且热衷于吃的中华民族来说,将“吃”和“养生”糅合在一起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在老北京,就有这么一家老字号养生药铺——鹤年堂。

鹤年堂,始创于1405年,可谓是京城最老的老字号药铺了,比同仁堂还要早上二百多年。鹤年堂的创始人叫丁鹤年,也是一个很传奇的人物。

丁鹤年是色目人。元朝时候,色目人地位很高,多为高官上将、巨商大贾。丁鹤年就出生在这样一个贵族家庭,曾祖阿老丁、曾叔祖乌马儿都是西域巨商;祖父苫思丁、职马禄都是元朝的高官;父亲一辈兄弟四个中则有三个中了进士。

丁鹤年的姐姐月娥也很有才华。丁鹤年十二岁丧父,“幼时读书皆月娥口授”。当然,他自己从小也聪明伶俐,十七岁精通《诗》《书》和“三礼”。按照这样的成长轨迹,他长大之后应该也会在元朝出仕。谁知道在丁鹤年十八岁那年发生了“红巾军”起义,全国都陷入一片战乱之中,于是他开始了逃难生涯。

居无定所的日子里,他常寄居寺庙,由此也结交了一批“禅侣”。丁鹤年在这段艰难的生活中也开始参禅。至明成祖永乐登基后,政策上不再歧视色目人,而是进行安抚、融合,于是北京城成了色目人的聚集地。丁鹤年也辗转到了北京,开始走街串巷地行医。1405年,丁鹤年在色目人聚居地牛街附近的菜市口,创办了鹤年堂。

昔年丁鹤年的祖父以“善药食(药膳)、长乐饮(保健药汤)”闻名于大都,丁鹤年从小耳濡目染,深得祖父遗福,自己对于养生也有一套见地。1407年,丁鹤年结合家传秘方,采用长白山人参、鹿茸、不老草,研制出“避瘟金汤”;1408年,丁鹤年推出“鹤年甘露饮”。这些汤剂驰名京城,让鹤年堂站稳了脚跟。到嘉靖时期,鹤年堂研制的“长生不老鹤年春酒”和“鹤年四宝酒”被列为宫廷秘方。据说清朝顺治年间,鹤年堂还为孝庄皇后配制过“白凤丸”“女金丹”等专供御用的药品。到乾隆时期,鹤年堂研制了四时调养药膳、虚衰对症调养药膳、女性美容安神养颜药膳,以及多种有食疗效果的粥、汤、茶、酒、菜。“丸散膏丹同仁堂,汤剂饮片鹤年堂。”老北京人都知道,丸药数同仁堂拔尖,汤药还是鹤年堂的好。鹤年堂前店后坊,饮片加工精细,“半夏不见边,木通飞上天,陈皮一条线,枳壳赛纽襻”。

清朝顺治年间,鹤年堂所在的菜市口,成了“刑人于市,与众弃之”的法场。每年交秋,大理寺、都察院、刑部与九卿共同对犯人会审,冬至前处斩,这叫“秋决”或“出大差”。晚清重臣肃顺、戊戌变法“六君子”,都是在菜市口鹤年堂店铺前被杀。每当有犯人要行刑时,鹤年堂都要关门停业,监斩官刑前到店里喝茶休息。时候一到,监斩官就开始“办公”。因此,“鹤年堂讨刀伤药”就成了老北京人嘲骂人的一句俚语,意思是“死到临头”了。

鹤年堂还与甲骨文的发现有一段不得不说的关系。1899年,朝廷的南书房行走、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因为染上伤寒去鹤年堂找大夫看病。他自身略懂医道,见大夫开的药方上有一味叫“龙骨”的药,觉得新奇,便把这“龙骨”拿过来看看到底是啥。谁知他这个无意间的举动,给我国古文字研究带来了一个巨大的惊喜。

犯人被押赴菜市口

药包里的“龙骨”看起来是一些不规则的甲片,王懿荣随意翻了几下,赫然发现一片拇指大小的龙骨上有几个纹缕清晰的手刻符号。凭着在金石文字方面的精深造诣,他觉得这有可能是一个大发现。于是他一面火速请来好友—琉璃厂清秘阁古玩商孙秋帆和同事刑部主事孙诒让一起到他家来鉴定,一面将鹤年堂的龙骨全部打包。考虑到可能其他药铺也有这种龙骨出售,王懿荣干脆将全北京的龙骨都买下。当时的龙骨做药材卖,一斤才卖六文钱。但这样大规模的收购导致龟甲、兽骨价格暴涨,从原来几文钱一斤直接涨到按字论价,每个字二两五钱,甚至一些外国人都开始抢购。

甲骨文的发现者王懿荣

龙骨都收购回来之后,王懿荣一边对照史料典籍,一边用放大镜仔细观看“龙骨”上的刻画。这些“龙骨”上的文字与他所研究的金文有些差别:用笔纤细,多方折而少圆转。他想起《尚书》中记载的“惟殷先人,有典有册”,得出一个结论——这些刻画应该是殷商时期的文字。

中国国家博物馆中收藏的“龙骨”

王懿荣发现甲骨文约半年后,北京城外响起了八国联军的炮声。慈禧太后在对八国联军宣战前下旨:“着派兵部侍郎李端遇、王懿荣为京师团练大臣,办理京师团练事宜,督率兵勇,以保京城安定。”前面提到过,王懿荣本是国子监祭酒,是清朝最高学府的行政长官,职责是掌大学之法与教学考试,类似今天的教育部部长。而团练是指征集壮丁编制成团,施以军事训练,用以捍御盗匪的武装,类似民兵组织。从“教育部部长”到“民兵司令”,王懿荣的“跨步”为何这么大?

原来,慈禧六十大寿那年正赶上甲午战争爆发,老佛爷却忙着为生日庆典搞铺张浪费,仅装饰景点的工程就需白银二百四十万两。王懿荣为此连上三折,请求“暂停点景但行朝贺”,得罪了慈禧太后,于是老佛爷找到机会就给了他这样一个送死的职位。在接到京师团练大臣的任命时,王懿荣只有一声叹息:“此天与我以死所也。”

最终,王懿荣阻止八国联军入侵失败,与夫人谢氏、长媳张氏投井殉国。王懿荣死后,其后人为了还债将他收藏的甲骨卖给了《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刘鹗据此印成甲骨文的首部著录《铁云藏龟》,公之于世,引起了轰动。

菜市口刑场

讨刀伤药的鹤年堂

菜市口大街原本是京城城南最宽的一条街道,是辽金北京城安东门东侧的街巷,旧时称为檀州街。元朝这里逐渐成为菜园,明朝时,此地是京城最大的“菜市”,沿街菜摊、菜店众多,全城的人都来此买菜,特称为“菜市街”,当时的菜商被称为“菜牙”。清乾隆年间,这里被称为菜市口。说起菜市口,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刑场。其实,菜市口作为刑场是从清朝开始的。元朝的刑场曾设在柴市,即现在的交道口附近,文天祥就是在这里就义的。到了明朝,刑场改在了北京的西市,即现在的西四一带,于谦和袁崇焕都是在西市被害。到了清朝,清廷将刑场从明朝时的西四牌楼(西市)移至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当年菜市口刑场位置就在今天的铁门胡同南口稍偏向西南的马路上,也就是原宣武区菜市口百货商场旧址附近。 0PrMbmaMvvxJq9nQFDCXgWQdwimc0FFy4czcKOGs36z5UVEwwwS8Sc3DyOf5LOT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