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这疑惑没有存在多久。
三天之后,大秦皇帝正式诏告天下。
阵亡陇西军五千兵卒以及各级将领尽皆在原本基础上进爵三级。
笔架城一战中,在城墙上阵亡的匈奴蛮夷,每人赏铜币百枚,荣誉一等勋章。
笔架城两万匈奴战俘因善秦之功,即曰起尽皆恢复自由身,特赐大秦户籍,籍贯河西郡。
幸存之兵卒四百三十三人,一应赏赐同上。唯一不同的是,他们这四百三十三人所有的勋章都将由皇帝亲授。
这一次对陇西军阵亡兵卒的赏赐可以说优待至极。
最为重要的是,这五千人将会是第一批得到大秦勋章的大秦兵卒。
两万匈奴战俘被赐予大秦户籍,同样也让大秦百姓哗然。
这,都是嬴政,也是赢刚想要的结果。
之所以让大秦百姓都知道笔架城之战这个对大秦而言并不太光彩的战绩,赢刚是想然所有人都知道,大秦并不是四海之内唯我独尊,大秦周边还有着没有发现却确实存在的敌人。
而对阵亡兵卒的抚恤和赏赐,以及对两万笔架城匈奴战俘的赏赐,自然是要在大秦军中和其余数十万的大秦战俘中树立榜样了。
让所有人都知道,朝廷从未曾吝啬过赏赐,当然前提是你要对得起大秦。只要你有功,无论你是战俘也好,还是大秦子民也好,都一样能够得到应得的赏赐。
赢刚相信,从笔架城的事情上,无路对秦人还是异族,很多人都会从中学到点什么。这对赢刚而言就够了。
无论是对赢刚而言还是对大秦而言,笔架城一事都实在算不得什么大事。封建时代,人口是国家最重要的一环;而人命同样也是最不值钱的一种。
所以大秦各地因为笔架城一战经过旬日的沸腾,渐渐恢复往曰的平静。
但平静的背后又将是一阵惊涛骇浪。
数十万东胡人在归附大秦之后很快就被嬴政一分为三分别新设了北海郡、陇西郡和黑龙江郡。
将东胡部族分而治之的事情,嬴政全权交给了赢刚,而赢刚做的极为干脆。
他很清楚胡忠如今虽然在东胡一族中的话语权颇重,但是却不能真正的完全掌控整个东胡部族,东胡一族中的那些长老虽然一个个垂垂老矣,手中掌控的力量却是不弱。
所以,胡亥当初在分割东胡部族的时候主要分割的也就是那些心中有别的想法的大族,对胡忠部族却是少有触动,毕竟北海郡还需要胡忠这个基本上完全臣服于大秦的东胡首领来镇守。
而对于那些别有用心的东胡势力,赢刚采取最为简单的办法,就是将他们的家眷全部安置在咸阳。
有了家眷作为人质,纵然这些人心怀二心,也不敢太过放肆。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随着那些力量不弱的东胡长老族人被抽调分割,他们也只得老老实实的跟着胡忠到了北海郡,为大秦牧边、建城。
可惜,人算终究不如天算。
冒顿的反扑虽然最后因为辽东军及时的救援而功亏一篑,却也让胡忠的核心族人死伤无数。
实力锐减的胡忠部族终于不能够再完全的压制那些早就对东胡臣服大秦、牛羊马匹由太仆寺造册管理、东胡人学习大秦文字、筑城、屯田等等诸事不满的东胡长老们了。
其实早在赢刚分割东胡部族的数十万族人时,东胡部族就曾经为到底是继续归附大秦还是叛出大秦有过一次争论。
在那些有野心的东胡部族长老们看来,如今东胡一族最大的敌人匈奴人已经被秦人打的几近消亡,而东胡一族又得到了为数众多的大秦制式兵械的武装,实力相较于当初的匈奴甚至还要超出一线。
匈奴人尚且能够让秦人数百年来只能望阴山兴叹而无法越雷池一步,更不要说如今的东胡人了。更何况,匈奴人走了,阴山以北广袤的肥沃草原都属于东胡一族的了。
这个时候东胡人叛出大秦,秦人想要征伐东胡一族,却已然是不可能了。
因为东胡人羽翼已丰。
大草原本就是上天赐给东胡人最大的礼物,作为草原上的雄鹰,任何人来到这大草原也只能是望草兴叹,而不能奈何东胡人半点。
更何况东胡人世代生活在大草原上,逐水草而居,牧马放羊,怎么能学习秦人的文字?怎么能抛弃东胡部族的传统建城屯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这不是东胡人应该有的生活。这是那秦皇想要让东胡人灭族而使出来的恶毒手段。
在狼居胥山同匈奴人最后一战之后,这样的矛盾就开始在平夷郡的东胡人中发酵,萌发,并最终演变成一场战乱。
一方是以胡忠为首的忠于大秦的东胡人,另一方则是主张叛秦的东胡长老们。
在狼居胥山下最终举起了手中的秦制兵械对自己的族人扬起了屠刀。
好在胡忠察觉到平夷郡即将到来的乱象之后,第一时间就像九原军求援。
其实这个乱局早在胡忠孤注一掷同匈奴人一战的时候就已经埋下。
收到消息的蒙恬,第一时间亲自带领三万精锐驰援胡忠。
他同样更清楚,一旦胡忠这股效忠大秦的东胡首领被那些想要叛出大秦的东胡人给诛杀殆尽的话,那么大秦又要耗费无数的人力和物力来平定草原上的动乱。
匈奴人被打跑了,东胡人就将成为大秦的心腹之患。更有甚者这动乱也将直接影响到北海郡、黑龙江两郡。因为在这两郡中,有着总数超过三十万的东胡人。
一个处理不当,大秦的北方都将陷入一片混乱当中。
蒙恬亲自领三万驰援而来的九原军精骑马不停蹄的一路追杀三天三夜,在茫茫草原上留下一道完全用血肉铺成的道路之后,最终将十余个叛乱的东胡长老尽皆斩于马下。
只有二长侥幸领着千余亲信在茫茫夜色的掩护下逃过蒙恬的追杀。
跟随叛乱的长老逃窜的两万多东胡骑兵,也大多被蒙恬大军埋葬在茫茫草原深处,风化为成片的枯骨。
东胡虽然经此一闹元气大伤,但剩下的东胡人彻底成为了大秦的附庸。
为了一劳永逸,赢刚将剩下的东胡人分散在草原的各个地方,然后又将一部分匈奴人和秦军士卒全部调派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