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绿江,在后世是华夏同某鲜的分界线。而在如今的大秦,从鸭绿江下游开始包括后世某鲜的大半领土以及清川江大部驹都是大秦的辽东郡管辖范围,是大秦的领土。
辽东郡如果再扩大一部分,就能将某鲜首都都纳入大秦的领土。
地广人稀的辽东郡和辽西两郡,加起来统共也只有三座城池。其中两座城池还是两郡的郡治所在。而辽东郡更是只有郡治襄平一城,其他地方与其说是城,不如说是一个个小村落。
辽东郡所辖的土地,包括鸭绿江下游一直延伸到后世某鲜境内的清川江下游,靠近海边的狭长地带,皆都是大秦辽东郡的管辖范围。
从匈奴人手中解救出来的东胡百姓总计五十多万人,这些人中,十万人安置在陇西一带,十万人放在了陈郡等中原之地,剩下的三十万人则全部放在辽东。
如今的匈奴一族虽然说元气大伤,但是真正的根基还没有被摧毁。以赢刚的估计,如今冒顿或者说匈奴一族依然能召集起最少十五万人左右的控弦之士。
而在狼居胥山匈奴一族数百年的积累被搬的一干二净,无数储备起来的草料被焚烧之后。
如果匈奴一族想要恢复元气,那么冒顿只有两个选择。
第一是夺回狼居胥山,击败秦军从大秦夺得补给。
第二就是继续往西,看看能不能找到其余的部落,劫掠一番。
显而易见,冒顿选择第二点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不管是为了报仇还是为了继续维持冒顿一族对匈奴的统治,冒顿都必须夺回被大秦占据的狼居胥山。
因为,狼居胥山是匈奴一族的信仰和归宿所在。
所以,严格说起来如今大秦最为危险的其实正是在狼居胥山建立的北海郡。
蓟城之战为什么会败?
根本原因正是因为莫扎临阵归附大秦的举动了。
如果莫扎不在阵前临时选择归附大秦的话,那么不要说九原军出城追击的六万步卒凶多吉少,怕是李信的辽东军到了,也将会面临一场苦战。
毕竟,骑兵对骑兵。虽然九原军和辽东军装备骑兵三神器比匈奴骑兵至少数百年时间,但是在人数上,冒顿天然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更何况即便冒顿打不过秦军,如果他想跑。也能施施然的从容撤退,而不会如先前那般放弃了帐下精锐骑兵,匆忙逃窜。
东胡一族对大秦有功,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但是近百万的东胡人对大秦的整体利益而言,却有着威胁。
这个时候没有计划生育,也不可能有计划生育。草原上牧民,白天牧羊牧马,晚上除了床上那点事,还能有什么娱乐活动?
近百万的东胡人,需要多少老秦人来稀释?
又需要多久才能将他们真正的融合到大秦的体系中?
嬴政不知道。但是他却不能冒险给将来留下隐患。
后世的五胡乱华之所以爆发的原因,一方面是西晋诸侯王之间的内斗,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人口比例上的失调。
莫扎统领是当初归附匈奴的最大的几个东胡部落。
有这些大部落在,东胡人就会有主心骨。但是如果这些部落都没有了,那么被胡亥分割到三地的东胡人,将彻底的成为大秦的附庸。
只要政策得当,这些人最终都会以成为秦人而自豪,并最终被大秦所同化融合,成为大秦的一部分。
也许很残酷,但是嬴政不得不这样做。
所以辽东之地,蒙恬麾下不单单有李信的十万辽东军,自己麾下的十五万九原军,还有咸阳调动过来的五万虎贲军。
看似三十万大军是为了保护东胡人,但实际上,这些人更像是为了防止冒顿反扑将辽东那三十万东胡百姓都杀的一干二净而准备的。
当然这一点嬴政自然不会说。
至少在东胡人的血还没有流够之前,他是不可能说明的。
开春这一天,近四十人的巡按御史离开咸阳,启程前往大秦各郡考课郡守以下各级官吏。
于这些巡按御史同行的,还有包括宗正府、太仆寺以及新设六部在内的数百名吏员。
这数百人组成的庞大“考察团”,在离开咸阳之后,将会分道扬镳,各自前往既定的郡治之地,负责遴选考课各郡郡守、郡尉、郡监以下新设的各级官吏,并最终汇总上报吏部任命。
于此同时,除新设的北海郡以及大秦北部没有郡守皆有统兵大将代理民生军事的郡治外,各地郡守也在这一天纷纷启程奉诏前往咸阳奏事,各郡大小事物具交由郡丞代理。
在嬴政下达的诏令中是奏事,而大秦朝野上下包括三省六部在内的各府各衙都很清楚,奏事只是表象。确实是奏事,但是如果面驾奏事让皇帝不满意,那么估计想要回去就难了。
御史和六部吏员下去,各郡郡守进京。
一出,一进。代表着,嬴政在改革了大秦中央官制之后,正式开始了对天下各郡地方吏治的改革。
中央官制的改革进行的很顺利,地方上的吏治改革正在稳步推进。大秦对周边异族的扫荡和融合也在进行,大秦内部经过短暂的年余混乱之后,已经恢复往日的平静。
基于秦国减赋税、轻徭役、免酷刑的一系列动作,从黑冰台收集到的情报来看,原六国百姓,对大秦的信任和归属感正在逐步增加。
虽然齐赵魏韩四国还割据在关东之地,但实际上这些人已经慢慢倾向于秦国的统治,但嬴政相信,总有一天,无论是关中老秦人,还是原六国百姓都会以大秦为荣,都会以被称为秦人而自豪。
华夏先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如今的大秦还处于草创初期,作为第一个建立帝制的帝国,其实大秦的制度除了秉承周制外,很多都是当年的帝国初创时摸着石头过河的产物。
可即便因为大秦国祚太短,但是大秦的许多制度依然为后世王朝所效仿,郡县制更是流传千年即便到后世大科技时代依然在华夏大地使用。
现如今不管是官制改革也好,还是律法改革等等也罢。赢刚只是想在自己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给大秦注入点不一样的适合大秦环境的先进因素。
虽然到目前为止一切还都顺利,但是赢刚并没有得意忘形,反而是愈发的小心翼翼。
因为他很清楚,改革其实就是革掉了很多人的利益,若是急了,就会引起狗急跳墙,反倒一发不可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