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百七十八章 整顿银行

大老板听完秘书的汇报,沉思许久,说:“这像不像一个局?”

周文韬苦笑:“不好说。刘汉深不可测,真有可能。

按说在他眼皮底下卷走十五亿,他却不知情,这太不可思议。

尤其他不追逃,却要整顿银行。

他是能找到任何人的,安福两人藏哪都没用,刘汉整顿完了银行,立刻就去把钱弄回来,或者弄到香江的公司先放着,再加上两个公司一块土地,他还赚了。

所以,我们不用追逃,让他追去吧,那俩人死定了。

他的出发点是好的,就为整顿银行,为钱不用这么麻烦,这也太麻烦了。”

大老板微微颔首,又感叹不已:

“他早说过银行系统的风险,如何整顿都说过,我们是开会无比积极,咨询的时候无比虚心,做的时候人人都有困难,而且言之凿凿,确实困难重重,井部是如此,银行也是如此,其他部门也是如此。”

周文韬也痛苦不已:“就像人人都被束缚住了,个个有心无力啊。不裁人不行了。精简机构,取消繁杂的手续,才能提升办事效率。”

大老板沉默许久,笑道:“这也是办法,一切都从青山开始。谁要说照着做也做不了,我只能裁他了。”

周文韬眼睛一亮:“让刘汉精简青山机构?”

大老板把头扭过去:“我什么都没说。”

秘书心领神会,好,我说。

……

赵至臻正在办公室,琢磨银行的事,忽然电话响起。

他连忙接起:“我是赵至臻。”

“我是周文韬,银行那件事,你是否知情?”

“我刚知道。这是我用人不当,我检讨。”

“不,责任不在你。你说双重管理是弊端吗?”

“不是,根源不在这。还是风控制度缺失,这个我们有心无力,说了不算。”

“我不这么认为,什么叫试验田?你可以说了算。上面改不动是太庞大,但青山改起来就简单了。有些事情要看的全面一点,这只是银行的事吗?你好想想。”

周文韬挂了电话。

赵至臻愣了许久,抹了一把冷汗,玛德,这是让我再往鬼门关靠一靠啊。

他拨通了刘汉的电话。

“带梦儿过来吃饭吧。”

“爸,我正准备去银行。”

“先来我这。”

“好。我再带一个,她叫郑毓秀,原来是恒生银行的,后来被我推荐进龙组。”

“明白,带来吧。”

……

刘汉带着赵梦和郑毓秀很快赶到。

赵至臻把周文韬的话说了一遍。

刘汉笑道:“这是好事啊。你愁什么?”

赵至臻巨汗,“你是天不怕地不怕,我进去了你也没事,这是五品芝麻官能干的事吗?”

刘汉哈哈大笑:“爸,你也不会进去的。我们能做的事情,别人模仿不来。比如机构精简之后,需要辞退一万人,按工龄和级别给钱,平均每人三万的标准,谁不愿意?”

“那是三个亿,你拿钱啊?”赵至臻震惊。

“我不能公开拿钱,换个名义,比如让叶传香投资三个亿成立一个公司,聘请这一万人,然后公司涉案了,罪名是倒卖军火,就一颗子弹,还不够判,然后你勒令关闭,大家必须散伙。

公司的承诺没兑现,按合约必须赔偿他们失去铁饭碗的损失,大家分钱走人。

就和纤维厂一个道理,快速打造一个中产阶层,他们才是发展第三产业的中坚。

没有这个阶层,消费无法升级,第三产业无法爆发。

而你精简掉的一万人,都是教育程度比较高的,比较理性的一群人,最适合做中产阶层。

其中会有很多人,收购中小国企,变成私人企业,加速国有企业的改造。”

郑毓秀却险些笑喷了,一颗子弹,倒卖军火罪?

赵至臻思索了一下,疑惑地问:“叶传香还有三亿?”

“你想多了。安福的钱我再拿回来,只能存香江。”

“噢,对,存香江,你必须真扛了这十五亿。”赵至臻精神大振:“咱们说说精简的问题,机构怎么合并改造,简化程序,才能效率最大化?”

刘汉说:“我只有三个建议。

第一,打造一个综合办公大厅,把各部门聚集在一个楼里,联合办公,一般的事情当场解决。

第二,电话局的人增加十倍,放开安装电话的限制,有什么可限制的?缺什么造什么呗,程控交换机换最大的,我们有了中产阶层,就有了强大的需求,把他们的钱再赚回来。

第三,计生×全裁掉,不要转到电话局,就是裁掉,保留个牌子就行了,让卫生部门兼职。

严厉打击计生工作中的暴力行为,动手就开除,打一耳光送监狱,三年起步,杀一儆百。

市场经济最需要的就是人口增长,这个部门起的作用完全相反。

参考一下米国的禁酒令,遏制人性的需求,是什么后果?

黑社会开始迅速壮大,井察开始迅速腐拜,犯罪率迅速上升。

不但酒税收入没了,还花费高昂的成本去执行禁酒令,民众的灵魂不但没净化,反倒退化了,妇女该挨揍继续挨揍,没看见任何好处,却一大堆弊端摆在那,最后不得不取消。

堵不如疏啊,千万别在堵上下功夫。”

刘汉这四个字是见一个说一个,说的苦口婆心,结果个个麻木不仁。

唯一能听的,就是他老丈人。

赵至臻思索着点头,计生取消是不可能的,已经写进先法,只能遇到红灯绕着走。

倒是电话局扩容是个很好的疏导办法,能转移不少闲人过去,还赚钱。

郑毓秀笑问:“要参考香江的架构吗?”

赵至臻兴致勃勃地道:“你给我讲讲,肯定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郑毓秀精炼的描述了一遍,尤其是和内地对比,她感触特别深的地方,香江是如何做的。

四人一通商议,效率超高,很快就把框架定下,比四十年后的机构还精简高效,只需要定下哪些机构合并、组建什么样的新机构就行了,具体操作是赵至臻的事。

粗放式推进,刘汉只抓路线,老丈人能做的他都不管。

刘汉最后说:“爸,让梦儿帮你吧,谁去谁留,每一个人都需要看过。”

赵至臻欣然点头,女儿真是一个臂助。 +yf/DRWoZ2ex5NbnIK2fT+RTq4/zH00PRJ1Wg0b/Ix3xubu2QV6lTf9A/yvAZIk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