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导读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人类社会发展与科技发展相携而行。由哲学到自然科学再到分科的学问,自文艺复兴后发展一日千里。从石器工具到计算机再到肉眼不可见的分子、原子、量子技术,科技在帮助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为了说清楚科技发展的历史与规律,科技史书籍应运而生。

描述科技史的书不少,能把科技史写好的却不多,而这本马特·里德利的新书恰属其中之一。

有幸和团队刚刚重译了马特·里德利的《基因组》,又拿到了他这本讲述科技进步的新书,开卷眼前一亮,细品妙处颇多。

上一本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科技史作品当属吴军的《全球科技通史》,读完倍感科技史编撰之不易。科技史之所以难写,首先在于科技发展的历史着实纷繁芜杂,好比要描述一棵参天大树上的众多枝叶,而且这棵大树的新枝嫩叶还在加速生长,如何在有限的章节里“突出主干,亦取旁枝,兼顾新芽”就成了对笔者修为的第一层考验。其次,与科技史相关的作品,特别是从单一学科角度来描述的图书浩如烟海,如何结合大的时代背景,并跨越时空尺度将精彩故事缀玉联珠又不落俗套,则成了对笔者知识广度、深度的另一层考验。所谓“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大抵如此。

很明显,马特·里德利在这部作品里做得很好。与一般的编年体或分科体科技史不同,他从更高的维度总结了相关科技的共性,同时辅以历史甚至史前史背景,深入剖析了特定科技、创新或发明产生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马特·里德利的生物学知识深厚,然而能挑战科技史这样庞大的题材,可见其生物学之外的造诣。特别是每一章的开篇,都是一众大师的名言警句,显而易见,内容经过了他的精心撷选。比如,他引用了老福特的“失败只是重新开始的机会,而这次你会更加明智”作为第3章“交通”的引语;他选择颇具有讽刺意味的句子“有一个关于摩尔定律的定律。预测摩尔定律失效的人的数量每两年会翻一番”,作为第6章“通信与计算”的引语;“当一项新发明首先被提出时,它会遭遇到所有人的反对。可怜的发明家只能绞尽脑汁来推进它”这句话道尽了创新者的无奈,被他作为第11章“对创新的抵制”的明义。而更能引起我共鸣的,则是第8章“创新的本质”中来自杰斐逊的这句“自由是科学和美德的伟大父母,一个国家自由的程度决定了其科学和美德伟大的程度”。此处的自由,是指精神之丰盛自由。在全人类创新迟滞的今天,我们当以何种态度重新审视科技进步的本质,并如先贤们一般鼓足一往无前创新的勇气,是当代人,尤其是当代青年最该思考的核心问题。

第9章“创新经济学”中有关“创新既是科学之母,也是创新之女”的内容,让我心有戚戚焉。作者并不认可所谓“科学–技术–创新”的“线性模式”,还纠正了对“线性模式”的圣经,即拜登上台后再次大热的来自1945年范内瓦·布什的《科学:无尽的前沿》的误解。虽然我们常将科技连用,但其实往往没有搞清楚“科学”(Science)和“技术”(Technology)的关系,科学一般指发现,即认识自然的能力,故往往只有“第一”才能被世人认知。而技术一般指发明,即改造自然的能力,很明显技术可以不断地追赶迭代,最后比拼的是效率。创新明显在二者之间都可以存在。

诺贝尔奖获得者悉尼·布伦纳谈论20世纪80年代的生物学的一句名言令我印象颇深:“科学的进步依赖于新技术、新发现和新想法,新技术优于新发现,新发现优于新想法。”这句话强调了技术工具的重要性,尤其强调了先进的技术工具比聪明的头脑更重要。试想一下,如果人没有发明显微镜,微生物学就不可能建立;若没有发明测序技术,则不可能有基因组学。正是因为创新集成孕育了新技术,新技术带来了新发现,新发现催生了新理念,才产生了新科学和新学科。

我所在的华大基因,创始人汪建一直在用这句话启迪我们:“究竟是科技创新还是创新科技?物理学的100年,是由曼哈顿原子弹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大型正负电子对撞机以及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所奠基,那么生命科学的超级工程在哪里?”可以说,自然科学走到了今天,大科学装置的应用不可或缺,生命科学亦是如此。我们和作者共同企望着,生命科学领域的突破性创新将使人类不仅长命百岁,而且健康自足;不仅物质繁荣,也能精神丰盛。创新不仅是自由之子,也是繁荣之母。

马克·吐温说:“历史不会重复自己,但会押着同样的韵脚。”

黑格尔写道:“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无法从历史中学到任何教训。”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云:“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关于历史,这几位大咖非常有见地。然而这几句总结,仅适合于评价社会史。至于科技史,因为科技基于物理定律,大多又可被数学语言描述,所有成果都需要通过长期实践来证实或证伪,故科技史是极为客观真实的。事实上,在绝大部分情况下,人类只要登上了科技树的某一枝杈,则必然在此基础上向上攀登而不是倒退。这也是本书认为的终极创新,生命——人类存在的根本意义之一。

由此,科技史值得学习。

可见,本书值得一阅。

如何使用本书

携书如历三千世,无书唯度一平生。

一本好书,是一个作者数年乃至终身智慧的结晶。好读书,读好书,则是让人生丰盈最简单的路径。如果能够充分地汲取书中的养分,未来还能学以致用,实乃人生一大快事。

放眼全球,中国是图书价格比较亲民的国家。虽然购书的成本不高,但花在阅读上的时间可是很宝贵的。如何最大限度地了解书中妙处,是需要仔细思量的事。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地阅读呢?看书前我们需要做些必要的准备工作,这就像我们在拿到一个新玩具、新电器之时,为了让它发挥最大的功用,都会先看看说明书,研究一番。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大抵如此。

马特·里德利的这本书不同于一般的科技史科普作品,既不是编年史也不是分科史,其章节是以问题为脉络来组织的。本书知识结构新,历史跨度大,阐述维度多,观点又极其犀利,但受篇幅限制,很多关键细节作者只能点到为止,来不及一一细述。故要发挥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阅读之前,咱们还得一起做做功课。

首先,建议快速浏览一下世界史,尤其是对文艺复兴以来的欧洲、亚洲、美洲史的横向比较,特别要重视同一时代不同地区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而思考中国在近代科技落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比如1776年,英国人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亚当·斯密出版了《国富论》,美国发表了《独立宣言》,而同一时期的清政府平定了大小金川之乱,命有关衙署删销书籍……

其次,建议快速浏览一下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以来的重大技术和产业突破,如第一台计算机ENIAC的发明、摩尔定律的提出、DNA双螺旋的发现等,也包括20世纪的一众大型科学工程,如曼哈顿原子弹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等。这些有助于理解作者纵横捭阖的章节内容。

再次,我建议了解以下两个知识点:一个是“李约瑟之问”,也称“李约瑟难题”。李约瑟在其编著的15卷《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出这样的问题:“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带着这个问题和可能的答案阅读本书,在当前创新驱动的大背景下,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另一个则是罗斯福时代的科学顾问范内瓦·布什发表的关于美国科学政策的报告《科学:无尽的前沿》,报告的核心点是科技新范式的转变,在拜登上台后,这份报告再次受到热议。虽然该报告发表于70多年前,但在今天看来,依然有着重要意义。

这本书怎么读最好?不同的读书风格可以有不同的阅读方法,我的建议如下:

如果你不想花太多时间,主要想看精华内容,我建议重点看第8、9、11、12章。

如果你想全面地了解本书的内容,我建议可以先看第7~9章,然后从第1章开始阅读。

如果你看书较快,有充裕的阅读时间,同时又是专业人士,我建议你看两遍(我就是这样看的)。第一遍顺序看一次,第二遍选择精彩的章节精读。

好书难得,百看不厌,我就不剧透了,精彩任君采撷。当然,也别忽略推荐序、引言、后记等提纲挈领之处,请花时间粗读一下,对理解图书内容有帮助。

开卷有益,愿诸君乐得其趣,受益匪浅。

尹烨
华大基因CEO gxdyLs+L0TTARTZTxElre2KeuDmIA141VNLmaKiORGDaH+1RVEBL469oDZIh7sh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