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长时段的魅力

曾经读到过一条很不错的段子,记得其中的两句:人生的成功就是……一百年还没有挂到墙上,三百年后还挂在墙上。前面一句意味着长寿,后面一句意味着被后人铭记。为什么要三百年后呢?我们不是经常说要就近观察么?要拿放大镜、显微镜去分析么?不是说要切身地去体验么?难道说这样做还不够?这似乎说明,离得太近反而不容易看清楚。换句话说,微观上无论多么精细的观察,都不能替代宏观上的判断!三百年后,让我们离得更远了,能够从更加宏观的角度判断这个人,从而更加准确地确定其历史地位。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想做到宏观,就必须站得足够远。在空间上,我们可以尽可能地拓展,从中国拓展到全世界,进行全球比较。所以,我们会经常听到一句话: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更大空间范围的比较无疑有助于我们识别一件事或一个人。但仅仅有空间上的拓展是不够的,时间上的拓展同样必不可少,而且两者还不能相互取代。时间上的拓展不可能向未来延伸,因为未来还没有发生,充满不确定性。它只能向过去延伸,过去是已经发生过的,把古今串联起来,也能产生许多的比较。它的好处就在于可以把一件事或一个人的全过程,从其产生到最后的影响,串联起来,从而判断其价值与意义。

长时段是人类演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人类演化的竞技场上,与现代人曾经同时存在的至少有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可能还有某些形态上类似现代人的直立人,但是,这些人类群体都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为什么现代人能够成功呢?原因颇多,单纯从石器研究的结果来看,现代人胜在更好的预见性,也就是对时间深度的考虑。他们在考虑生计问题时,不仅要考虑当下能不能吃饱,还要考虑明天、后天、春天、冬天;不仅要考虑狩猎能否成功,还要考虑能否获取其他食物。在时间的分配上,除了考虑吃喝的问题,还要考虑社会交往,考虑做一件事更深远的意义。未雨绸缪、高瞻远瞩、深谋远虑……人们总是不吝用诸多美好的词语来肯定人类的这种优秀品质。古环境研究显示,更新世时,气候相当不稳定,资源供给变化不定。在这样的情况下,唯有那种能够应对高度不确定性风险的人类才能生存下来。现代人类正是这些成功者的后裔。随着人类文化的演化,人类长时段的眼光已经不止于几天、甚至一年,而是延伸到几十年、几百年的范围。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现代人的世界只有成功,没有失败,短视仍然是人类所面对的重要问题,尤其在一个追求资本收益最大化的时代,短视带来了数不胜数的教训。当杀虫农药滴滴涕(DDT)刚刚出现的时候,大家都在欢呼科技的进步,然而,过了一些年之后,人们发现它对环境产生了巨大的伤害,鸟类体内含滴滴涕会导致产软壳蛋而不能孵化,尤其是食物链顶端的食肉类鸟类如美国的白头海雕几乎因此灭绝。我小时候还见过这种农药,现在已经禁用。另一种类似的农药是66粉(也叫666,可不是现在“牛牛牛”的意思),我还记得村子里有人把它洒在头上,用来消灭虱子,现在想来有点不寒而栗。从长时段的视角里,我们对技术的态度更加理性,既看到它的成功之处,也会对其后果有所警醒。技术是把双刃剑,只有用在恰当的地方才会增加人类的福祉;若是用错了地方,它所施加给人类的伤害也将是前所未有的。现代技术不断在更新,不断深入到人类难以预料的领域,像人工智能、基因编辑技术等等。对于我们当代人类来说,未雨绸缪仍然是必需的。我们应该不希望看到未来的敌人竟然是人类自己创造的东西。长时段对于我们把握不确定的对象是有借鉴意义的。

考古学拥有长时段的眼光,它研究整个人类的历史。史前史几乎是考古学专属的领域,而今考古学通过物质遗存研究(即垃圾考古),进入到当代社会领域,由此,考古学可以说贯通了整个人类历史。也正因为如此,考古学必然地具有长时段的眼光,也就是上面所说的宏观的视角。以直立行走为例,这是人类进化中关键的一个步骤,直立行走解放了人类的双手,让双手可以自由地活动,从制造工具到表达意思。它可以让人类边吃东西边行走,食草动物就不能这么做,人类于是可以连续追踪某只动物,不让这只动物进食,直至它倒下。直立行走有利于长距离奔跑,就长程马拉松而言,马都不是人类的对手。直立行走的好处还有很多,但是直立行走也带来一系列的问题。直立姿态下,人类把自己最柔弱的腹部暴露出来,必须依赖群体防卫从而保卫安全,人类的社会性进一步加强,语言由此产生,又因为发声、呼吸与进食是同一通道,于是人类边说话边进食,就容易噎到。人类的髋骨必须相当紧固,但这导致难产频发,尤其是当人类的大脑扩充之后。为了产出后代,人类的婴儿都必须提前生产出来,因此,所有的人类都是早产儿!这是直立行走之后不得已的选择。长时段的考察,让我们清楚地看到直立行走的意义与后果。

几乎所有的人类发展都可以进行长时段的分析,最近研究者对于农业起源的反思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农业起源对人类演化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有了农业,才有了稳定的生产剩余,才可以有工匠阶层,才可以有专门的知识阶层,才可能有我们通常所说的文明。经过农业时代的长期发展,大家又看到,农业带来了食物的单调、水源污染、传染病流行等问题,人们的健康状况甚至不如狩猎采集时代。更糟糕的是,人们的工作强度更大了,社会出现分化,有的人开始不劳而获。所谓文明,它的另一面则是大规模的战争、屠杀,是无尽的冲突,是残酷的压迫。长时段考察似乎必定会带来辩证的眼光。当然,这样的辩证思考并不是简单地看到优点,同时也看到缺点。它还意味着要回到历史情境中去考察,也就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距今1万年前后,华北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同时迈入了农业起源的门槛,周边地区则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具体到不同地区,我们要看当地环境条件的约束;还要看资源禀赋的积累,即既有的发展是否支持走向农业;还要看社会条件,即当时的社会发展是否支持形成生产剩余。

长时段并不仅仅提供宏观、辩证的思维能力,让我们能够更理性、客观地去看问题,更有意义的地方或许是更有利于我们看清人类自己在历史中的位置,确定自己是否站在了正确的地方。成王败寇之类相对主义的说辞对许多人是有杀伤力的,以至于怀疑世界上是否还存在普遍的标准。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大浪淘沙,最终我们还是能够确定一些基本的标准。长时段宛如锚石,让我们在现实风浪面前保持稳定。的确,生活中充满了种种突发的事情,有时候只是一段解不开的线头、一顿没有吃好的午餐、数分钟的等待,就让人陷入灰暗的心理状态,好像世界变得毫无希望一般。然而,稍稍放长一点时间再来看,就会发现许多担心是多余的。无论发生什么,在我们有限的生命之中,地球仍旧转动,太阳依然每天升起。社会发展也是如此,虽然会有所波折,甚至是危机,如果我们能够看清楚自己在历史中的位置,那么心里可能会平静得多。

当代中国正处在一个历史关头上,在报刊上我们会读到“百年未有之变局”这样的表述。的确如此,因为中国正在迅速崛起,西方有些保守的人不能接受,千方百计想遏制中国的发展,中国就处在世界格局发生重大调整的转折点上。从历史书上我们会读到“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李鸿章面临西方列强的入侵,无计可施,只能如此慨叹。但是一百多年后,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中国重新站到了历史舞台的中央,我们也给了蒋廷黻之问一个完美的回答:我们能够实现近代化,能够利用科学与机械,能够打破家乡与家族观念……作为一名史前考古研究者,我更关心另一个更大的变革,那是万年尺度的,那就是中国正从农业时代走进工商业时代。人类历史按照生产方式划分的话,只有三个时代:狩猎采集、农业、工商业。我们正处在两个时代的转型之间,我们正在完成时代的转型。我知道尽管这个过程不会一帆风顺,但是历史转型已经发生,我们已经行走在新的轨道上,未来的发展是可以预期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心平气和,可以多一点耐心,少一点焦躁。

长时段来看人类的发展,追溯人类演化的足迹,我们就可以更好地认识到人的本质。大约距今600万年,人类与黑猩猩分开;距今400万年,人类已经能够直立行走。下一个关键节点是制造石器工具,从简单的砍砸器、石片到复合工具(如弓箭),石器技术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有效率。至少是在距今50万年前后,人类已经能够用火;距今30万年前后,人类可能有了语言能力;距今7万年前,人类有了艺术品;距今1万年前后发明了农业。这一系列人类演化的里程碑,反映了人类在技术、社会与精神世界上的发展。所有这些东西叫作“文化”!人是什么?人就是拥有文化的动物。文化是一系列演变的结果,直至精神世界的形成,文化终于有了完整的结构。精神的本质是能动性,人能动地赋予物以意义,然后为这些意义所推动。什么是人?这就是人!经过600万年的演化,人类从黑猩猩那样的动物出发,如今拥有了科学、技术、思想、审美等复杂的世界。演化的过程也有歧路,一些人类种群灭绝(如尼安德特人);也有波折,如十多万年前现代人曾经经历过生存瓶颈期,可繁衍人口降至万人左右。回顾人类演化史,我们能够得到诸多的经验与教训。

在年鉴学派历史学家布罗代尔那里,长时段(Longue Durée)有点类似历史规律,这是一种狭义的说法。长时段本身就是考察历史的视角,长时段可以帮助我们看到历史中规律性的一面。比如考察人类史,我们会注意到开放环境与关键约束的重要性,环境封闭且不能突破关键约束,就可能导致文化或社会发展停滞与失败。我们还会注意到长时段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念有很好的亲和力。必然性与偶然性、量变与质变、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在长时段里很容易发现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长时段自带辩证法这一思维利器。

最后,我想说长时段应该是人的修养,它帮助我们去发现事物的意义与本质。于我个人而言,可能是与专业训练相关,但是这样的视角是可以为大家所共享的。也许更合适的称呼应该叫作历史修养。人文学科以文史哲与艺术为代表,这些学科都是探索或创造事物意义的学科,这些意义与事物本身的自然性质相关,但其意义都是属于人类社会的,是一种文化上的意义。历史考察的是意义的生成、累积与变化。长时段的考察是宏观上把握,是不可还原为微观的宏观。长时段无疑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因为它负责仰望星空! dg5OlAR68mxGPpyDZ7ZDd2X5FF6IKYxdUz0SXOOLCcGqpX4/3ulWXNrJ8X0bcfV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