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理论阐释

一、什么是“民主”?

民主一词源于希腊字“demos”,意为人民。《辞海》对其定义为:原意指人民的权力。民主用于国家形式,即成为一种国家制度,与“专制”相对立。民主不仅指政体,也指国体,指哪个阶级掌握国家政权、管理国家,对内实行民主制,对其敌对阶级实行专政。

其实,“民主”仅被理解为制度层面和操作层面,那就大大削减了这个词里包含的终极思考和济世情怀。因为制度和手段都存有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局限性,制度,从来不是千篇一律一成不变的,手段,也只是众多治理方法中的一种。而曾经站在中国历史文化高峰上进行顶层设计的学者们,他们视角中的“民主”概念传达出的终极目的与济世关怀,具有永恒意义和普世价值,因不受时代制度变迁所限而经典。

(一)以民为主

“民主”在中国文化中,首先有“以民为主”的含义。《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人民才是邦国的根本,人民是国家的首要。《尚书》作为上古文献,就提出了治国要“以民为主”的思想。甚至,它十分严厉地训诫统治者“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以及“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这其实是在表明:民意就是天意。如果说“民”就是“天”,那么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将自己称为“天子”,从文化本意上讲,那应该是“人民之子”的意思,他要奉从人民的意志、满足人民的需求。天子,不但不能为所欲为,反而应当顺从民意。

《老子》也说“太上,不知有之”,说“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意思是,在最好的时代里,人民只是模糊感觉到统治者的存在而已,也就是,统治阶层虽超乎于民却顺乎于民,不与人民产生明显的距离;老子又称,这样的统治者,为百姓谋福利成功了,人民却感觉这本就是老百姓自己顺其自然的状态,本就是生活该有的样子。这难道不是一种最大程度的“以民为主”?统治者作为效劳于民的一个掌舵者,却早已无限虚化了自己的声音与功绩,在这大地上,只有人民作为主人自然而然的身影。

孟子目睹当时社会变得礼崩乐坏、甚嚣尘上,却在《孟子》里更为明确地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认为,天下所有的贵重,全都在民众身上。由此可见,无论统治上层如何兴衰往来、无论社会制度如何更改变幻,那贵重不变的,始终都是人民大众。

以历史的眼光来看,所有的朝代更迭、制度变迁都是岁月洗礼中的过客,唯有广大人民才是在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中都永世不变的主人。所以,中国文化里的圣贤,是为亘古不变的人民而思考命运的。他们与政客不同,政客的服务对象是当权者,而圣贤的关怀对象是为民者。他们的思考结果,不是仅为时政出谋划策,而是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因此,才体现着最本质的人文关怀,才沉淀为岁月洪流中永不淘汰的金玉良言。

(二)为民做主

“民主”的第二层含义,是“为民做主”,这个概念是对治国者、国家政府而言的。除了一些极端的无政府主义,所有形态的国家都必然要形成统治部门,来代表人民实现对国家的治理,无论这个统治阶层是由世袭担当还是由选举产生的。所以,人们就要求国家统治者为民做主。

“民主”一词最早出自《尚书》中的“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这里说的“民主”,是指人民的主人,也就是国家统治者。那么什么样的人,才配为人民之主呢?《尚书》里又说“皇天无亲,惟'是辅”,这是说上天没有偏私亲近之人,只辅助贤德之君成事。既然要求君有德,那么君之德就在于能为民做主,所以《荀子》说“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这是说上天生育了人民,并非为了君主,相反,上天设立了君主,却是为了人民。

这种“为民做主”的思想深入人心,直到中国古代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第五任皇帝雍正,还特地在他处理政务的养心殿西暖阁里手书一副对联,写道:“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不能用整个天下来供奉国君,要以国君之毕生来治理天下。这句话,也是《史记》中记载尧帝之言的推衍,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不能损害天下人而只利于一个人。可见,中国古代文明社会,从尧舜时代的开启,到清朝的收端,“为民做主”的思想作为国家政府的君德要求贯穿了始终。

虽然在体制层面上,中国古代社会没有出现现代意义上的民主制,但是在思想层面,它是中国文化里早已探讨过的社会话题和坚持始终的政治概念。从文化学的角度看,“民主”的思想以民为主、为民做主,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从不陌生,它从哲学规律上俯瞰历史兴亡,从民本思想上制约君民关系。

(三)由民做主

“民主”的第三层含义,就是由人民当家作主,人民自己就是国家的主人。

一方面,从社会制度上讲,这是民主制度的体现,人民并不是被国家统治的对象,而是统治国家的主人,政府只是接受人民的委任而管理国家,要按照人民的意志行事,国家权力来源于全体人民。

而另一方面,从公民意识和个人素养上来讲,由民做主、民为主人,就要求每一个公民都要具有主人翁意识。清代思想家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匹夫,是泛指平民百姓,每个公民的言行举止,都关系着天下兴亡的走向。

要成为国家的主人,就要有作为主人的担当。所谓“铁肩担道义”,每个民众肩上都担负着自己对于国家社会的一份意义,虽然在影响力上有大小之分,但是积少成多,担出了一个铁打的国家。对我们每一个公民来讲,道义不需宏大,只要在生活和工作中,担负一份正义、传递正能量,承担一份责任、不忘社会公心,就是我们在当下的一份“铁肩担道义”,就是我们为国家兴盛而尽己之责的一份主人翁意识。

而今天我们还要注意:“由民做主”的民,是广大民众,“民为主人”的民,是人民百姓。当我们高喊“民主”的时候,是要把大众利益作为服务对象的,而不是把利己主义就认作廉价的民主。只以自我利益为根本,而不顾家国社会的广大利益,那只是一种泛滥自由主义,是一种不尽义务、只享权利的自私自利的代名词。

所以,中国文化里的“民主”是投注给人间一种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情怀,“以民为主”体现社会的责任,“为民做主”要求政府的责任,“由民做主”需要民众的责任,民主国家的构建,人人有责。

二、民主,共同的政治理念,多样的道路选择

(一)民主,人类共同的政治理想

人们不断追问一个问题,我们的国家应当由谁做主?应当为谁服务?社会靠谁来治理?历史给出的答案是,国家主权在民,当为民众服务,由人民确定管理方式,建设民主政治。

历史经验反复表明,政治民主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拥有了政治民主,人们能够自由选择,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能够更好地发挥首创精神,激发创业的热情;能够自由表达观点,维护自己的权益。政治民主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有效模式。国家只有充分代表民众意愿,努力维护国民利益,才能赢得国民的认同。统治者如果毫不顾虑国民的感受,与民争利,民众必然与执政者离心离德,甚至导致朝代的更替。

民主,成为人类共同的政治理想。古时候,人民期盼着能够出现民之主,即能够很好维护民众利益的开明君主;近代以来,获得选举权的民众期盼着选出民之主,即选举出能够代表自己的执政官;当前,人们更期望能够实现民自主,即对重大社会事务的参与管理。

数千年来,经过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民主正在由少数政体变成多数政体,从特殊政体成为常规政体。这里面凝结着人类的希望,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趋势。

(二)民主,不同民族创造了不同模式

民主是人类共同的政治理想,但是民主从来没有现成的模式。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总是根据自己的历史传统与现实使命选择自己的道路。

各个国家的民主制度,总有自己的发展条件。古希腊是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是因为它以商贸经济为主体,破除了氏族社会依赖的血缘关系。英国是议会制度的发源地,是因为它在中世纪就有了宪章和议会体系。美国成为西方式民主国家的代表,是因为它是移民国家,最初就实行社区自治。

民主典范的照抄照搬,总会出现各种问题。墨西哥与美国一道铁丝网相隔,实行的是美国体制,却贫富分化,矛盾交织;亚非拉国家发生了“颜色”革命,推行西方民主,却导致社会动荡,经济停滞。

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实行封建专制,但也探索形成了民本政治,强调“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为了推动生产发展,政府要敬授天时;为了倾听民众意愿,历代都有言官巡视;为了吸引人才治国,推行了科举考试。中国长期以来走在世界前列,离不开民本政治。

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人民民主就是始终高扬的旗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政治不断推进。1978年11月,安徽小岗村18位村民决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农民开始自主决定自己的道路。1989年11月,邓小平同志身体力行,废除了领导终身制。2004年9月,全国人大举行了历史上首次立法听证会。2008年,国务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虽然这条道路还不完善,但它是中国人民努力探索的正确方向,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前进,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三、中国才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鲜明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家。

(一)西方无权垄断“民主国家”的标准

当代西方政治话语的实质,是试图把以多党制、代议制、“一人一票”等为主要特征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确定为唯一合法的民主形式,进而垄断“民主国家”内涵和标准的解释权、评判权,并与“人权”“自由”“正义”等价值理念捆绑在一起,使“民主”成为具有高度二元对立或定性的价值概念。一旦用之照应现实,就会形成民主与非民主、正义与非正义、自由与不自由的评价和判断。我们必须摆脱西方的政治话语诱导,避免落入他们的政治话语陷阱。

实际上,许多西方学者都承认他们的民主制度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西式民主制度从形式上大致可分为议会制(君主立宪与议会共和)、总统制、半总统制,从学理上又可分为“多元民主”“精英民主”“激进民主”“多头统治民主”“参与式民主”等。西方人不顾自身民主的多元性,却轻易地否认他国的民主形式,断定中国的“人民民主”不是民主,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是“民主国家”。显然,西方人的逻辑是典型的“白马非马”式诡辩。

民主是人类文明的潮流,但走什么样的民主政治道路,没有固定模式。中国全方位迅速发展,恰好证明了当代中国正走在人类文明潮流的康庄大道之上。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中国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群众参与民主政治的热情得到有序释放。可是,为什么西方人不愿意承认中国是“民主国家”呢?美国学者约翰·卡珀一语道破天机:“西方学者不愿相信中国是民主的,许多人甚至拒绝承认中国正走向民主……他们认为西方政治制度更优越,中国只有向西方学习才能实现真正的政治现代化。”实际上,任何国家都无权垄断民主制度的标准,更无权把自己的制度强加在别国之上。我们必须认清西方民主话语的虚妄性,阐明社会主义中国的民主性质和特点,认真对待民主价值的命名权,掌握民主价值观的话语权。

(二)西式民主并不像西方描绘的那般光鲜

民主既是一种价值理想,也是一种现实的社会治理安排。民主制度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建立和发展的,具有历史性和民族性的特点。

西方民主只是民主在当下历史条件下的一种暂时的历史形态。在历史上,雅典的民主制是建立在所谓“自由民”对大量奴隶的奴役基础上的,当时的雅典不仅妇女没有民主权利,奴隶也只是“会说话的工具”,根本不被当作人看。美国建国时就提出了民主的价值和原则,但直到1865年南北战争结束,美国黑人才获得宪法赋予的形式上的自由权利,1920年女性经过近百年斗争才获得了投票权。数十年来,美国政治的门阀化、家族化、贵族化日益明显,肯尼迪家族、布什家族、克林顿家族在美国政坛地位显赫,美国历史上至少有三位赢得大多数普选票却输掉大选的总统候选人。在美国大选党内初选中的超级党代表,发挥着防止像桑德斯这样更受下层人民青睐的候选人出线的功能。当代西方民主制度,只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21世纪经济技术条件下的一种阶段性演进形态,其本质仍然是维护资产阶级及垄断资本利益的政治安排。

西式民主并不适合其他文化背景和不同社会历史发展条件的非西方国家。不同的国家都是根据自己的社会发展阶段和历史文化特点,制定国家管理和社会治理的制度,因此其民主政治制度是多种多样的。不能笼统地说“民主是个好东西”,只有符合这个国家的文化传统、社会发展阶段和人民群众发展需要的民主才是好东西。民主更不等于“一人一票”,其存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是社会的基本稳定和有序发展。“阿拉伯之春”和“茉莉花革命”的惨烈事实告诉我们,一个非西方国家在所谓的“民主转型”后很难拥有稳定和秩序,不仅难以享受民主红利,而且极易走向政治动荡、社会无序甚至爆发内战,经济社会发展更无从谈起。鞋子合适不合适,只有穿鞋的人自己清楚。

(三)中国正在稳步迈向人民民主的新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现所有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主要看国家领导层能否依法有序更替,全体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人民群众能否畅通表达利益要求,社会各方面能否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国家决策能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各方面人才能否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国家领导和管理体系,执政党能否依照宪法法律规定实现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权力运用能否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社会主义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取得了伟大成就。通过改革和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废除了实际上存在的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实现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层的制度化有序更替。修改和完善宪法,不断巩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推动基层群众自治,人民实现了内容广泛、层次丰富的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深入开展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了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中国的民主不仅体现在政治领域,而且贯穿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中国的民主不仅是人民有投票权,而且是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领域中广泛问题的民主协商;中国的民主不仅是国家政治运作的层面,而且是在基层社会各方面的民主实践。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正日益向着广泛多层制度化的方向不断发展。用群众习惯的方式来解决群众身边的问题,大家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正是有这样广泛而深厚的民主制度安排和民主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才不断彰显着真实性、有效性、优越性。

总之,我们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优越性,以扎根历史、立足当代的中国民主政治实践为检验标准,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现民主价值方面的成就和优势,回击国内外一些人和势力出于政治目的和意识形态偏见而对“民主国家”内涵的垄断与歪曲,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提升中国在国际政治话语体系中的话语权和领导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他指出: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的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我们要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切实防止出现人民形式上有权、实际上无权的现象。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4W4e0zBYMObKdAppYcAok18pzebWotnSE2NTEf/BCms9KMKVYuMTCIStbF1iVK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