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1 知觉与行为

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从感觉与知觉开始的。一切较高级与复杂的心理活动,都要以感觉和知觉作为基础,即在感觉与知觉所获得材料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因此,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必须首先研究感觉与知觉。

2.1.1 感觉与知觉

感觉是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或个别部分在人脑中的反映。

在日常生活中,人时刻都会接触到外界的许多事物,它们直接作用于人的各种感觉器官,从而在人脑中产生各种各样的感觉。例如,人们看到的颜色、听到的声音、闻到的气味等。同样,身体的运动与姿态,体内器官的状况,也能作用于有关的感觉器官,而在大脑中产生舒适、疼痛、饥渴等感觉。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或各个部分在人脑中的反映。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并不是各自孤立的作用于人,而是组合成整体,同时或相继作用于人的感官,于是人的大脑中就产生事物的整体印象。例如,当我们拿起苹果品尝时,苹果的颜色、气味、表面光滑度和味道等个别属性,分别作用于眼、鼻、手、舌等感觉器官,在脑中产生相应的感觉,这些感觉的有机组合,就构成了完整的苹果印象,这就是对苹果的知觉。

感觉和知觉的共同点在于,两者都是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当前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产生的主观印象都是具体的感性形象。感觉和知觉的区别在于,感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如形状、色泽、气味、温度等);知觉则是对事物各种属性、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和整体的反映。感觉和知觉又有联系,感觉是知觉的成分,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在感觉之上产生的,它依赖于人脑中储存的一系列感觉信息组合,没有感觉,就不会有知觉。当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与人的感官时,人脑首先产生对这些事物个别属性或个别部分的反映,这是感觉;但是人脑的活动并不只是停留在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层次上,现实某些感觉信息的作用会引起整个感觉信息组合的兴奋,通过自觉形成的意识活动,立即过渡到对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这就是知觉。

知觉的基础是社会实践,检验知觉真实性的标准,也只能是社会实践。随着人类社会实践向无限广度和深度的发展,知觉的对象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人们对如何感知这些对象的探讨也会更加深入、更加科学。

知觉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印象,因而知觉受人的各种主观意识特点的影响和制约。如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情绪体验等都直接影响着感知过程。所以,不同的人对同一对象的知觉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往往是不相同或不完全相同的,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对于同样对象的知觉也往往是不相同或不完全相同的。

2.1.2 社会知觉的内容

1)社会知觉的概念

社会知觉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 J.S.Bruner)于1947年首先提出来的。从知觉对象看,可以把知觉划分为对物的知觉和对人的知觉。他们都服从于知觉的一般规律,但是,它们又表现出各自的特殊性。物是相对静止的,人在感知事物时,人是能动的,知觉的对象是被动的;而对人的感知就不同了,当人知觉人而不是物时,他(她)并不仅是停留在被感知者音容笑貌、身体姿态、言谈举止等外在表现上,还要依据这些人的外部特征知觉对象整体的另一部分——内部心理状态,即他(她)的态度、动机、观点、个性特点等,这是对人的知觉与对物的知觉的根本区别。

社会知觉就是对人的知觉,就是对人和社会群体的知觉,就是对社会对象的知觉。它是知觉主体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影响着主体的心理活动,调节着主体的社会行为。组织行为学特别注重对社会知觉的研究,因为它跟人的行为密切相关。

2)社会知觉的分类

社会知觉实质上是对人的知觉,而我们在感知人的过程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进行,所以就有不同的社会知觉类型,即对人的知觉、人际知觉、自我知觉、角色知觉等。

(1)对人的知觉

对人的知觉是指通过对他人的外部特征的感知,借以了解其动机、感情、意图的认识活动。人的外部物质特征主要包括容貌、穿戴、仪表、风度、言谈、举止等,这些都是知觉的对象。在人与人的交往接触中,尤其是初次接触时,总会给人以鲜明的感知,甚至直接影响人们之间交往的深度、交往的质量。当然,这其中也有知觉者自我主观的知觉因素的作用。比如说,有的人看别人首先是看重相貌,以貌取人;有的人看别人首先是看人品,按人品给人归类;有的人看别人看重穿戴,按穿戴划分人。总之,对人的知觉既受知觉对象的外部特征影响,也受知觉者自己主观因素的影响。

(2)人际知觉

人际知觉是指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它主要以人的交际行为为知觉对象,对人们交往中的动作、表情、态度、言语、礼节等进行感知。这种感知有明显的感情因素在起作用,会使人们相互之间产生或者好的,或者一般的,或者对立的情感。

(3)自我知觉

自我知觉是指一个人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观察而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自我感知,是自己对自己的看法。一个思维健全的正常人在社会实践中,不仅要感知周围的人和事,他也要感知自我,即自悟。两个过程交错进行,自我知觉与他人知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4)角色知觉

角色知觉是指对人们所表现的社会角色行为的感知。每个人都在社会中充当着某些角色,如某个人是他父母的儿子,又是他儿子的父亲;是他领导的部属,又是他部属的领导;是他学生的老师,又是他老师的学生等。这就要求每个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在每一天的人际交往中,把握住各种角色知觉,掌握住各种角色的行为标准,形成角色意识,使人的行为合乎规范。

2.1.3 影响知觉准确性的因素

现实中,人的知觉往往不准确,不符合实际情况,甚至产生错觉。知觉的偏差会影响人的认识,误导人的行为,给工作造成损失。因此,在组织管理活动中,必须研究影响知觉准确性的因素,减少偏差和失误。

影响知觉准确性的因素可以大致归为三个方面:知觉者的主观因素,知觉对象的特征,知觉环境的特点。

1)知觉者的主观因素

知觉者主观因素的不同导致个体的差异。即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知觉。这些因素主要有:

(1)兴趣和爱好

人在兴趣和爱好方面的个体差异会影响知觉的选择性,通常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最容易产生知觉,并把握更多的细节,“见微知著”;自己不感兴趣的事物往往被排除掉,“视而不见”。例如,一个书法爱好者和一个绘画爱好者一起去字画店,绘画爱好者往往首先看有没有新画册;而书法爱好者则会在书法集的柜台前流连忘返,对别人关注的新书,他们则可能根本没有注意到。此外,兴趣和爱好相近的人,也往往有相近的知觉,容易沟通,从而形成非正式群体。

(2)需要和动机

人们的需要和动机的不同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们的知觉选择。一般来说,凡是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合乎其动机的事物,就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和注意的中心;反之,则不易被人感知到。例如:一个干渴难耐的人,将注意力集中于面前的水和饮料,而对眼前的食物视而不见。

(3)知识和经验

个体具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于知觉选择性的影响也很大。例如,对同一台戏曲节目,外行人和内行人的知觉就有区别,所谓“外行看热闹(故事情节),内行看门道(唱腔、动作)”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4)个性特征

个性也是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例如,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在知觉的深度和广度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一般来讲,多血质的人感知速度快、范围广,但不细致;黏液质的人感知速度慢、范围窄,但比较深入细致。

此外,个人的价值观、对未来的预期、身体状况、自身条件等因素也会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由主观因素造成的个体知觉差异性,使人的知觉世界各有千秋。虽然知觉反映了客体的本质属性,但在具体的反映形式和结果上,却体现着个人风格。

2)知觉对象的特征

①人们在感知事物时,会根据对象的特征进行组织、整合。这种整合遵循一定规则:

a.接近律。在时间、空间上接近的对象,有被感知为同类的倾向。例如:一个车间的两个工人同时要求辞职,人们很容易觉得他们是串通一气的,其实可能仅仅是个巧合。如图2.1所示,对8条线段的知觉,往往把它们分成4组,而不是知觉为8条线段组成的整体。

图2.1 接近律示意图

图2.2 相似律示意图

b.相似律。具有相似的对象易被感知为一组。如图2.2所示。有16个小方块,但人们往往不把他们感知为一个整体,而是感知为两行空心方块和两行实心方块的两组图形。

c.闭锁律。人们能够把分散而有一定联系的知觉对象的反映结合起来,组成一个整体,这是感知整体对象的形式和能力之一。事实上,一组分散的知觉对象包围一个空间,同样容易被人们感知为一个单元。例如:在火车车厢里面对面坐的若干个乘客,比背靠背坐的乘客,更容易被感知为一个单元。

d.连接律。在空间、时间上有连续性的对象,容易被感知为一个整体。例如:弹奏钢琴的声音因其连续性被感知为乐曲。

这些规则的意义在于使知觉更为简便有效,通过对知觉对象的组织,更迅速地把握他们。因此,这些规则又统称为知觉组织的“简明性规则”。

知觉的简明性组织倾向,往往使人对时空或运动特征有关联而实质毫不相关的对象之间做出因果的判断,产生错觉。比如,一位员工上班路上偶然碰到厂长,就一同来到厂里,有人马上认为他们的关系不一般。

②知觉对象的颜色、形状、大小、声音、强度和高低、运动状态、新奇性和重复次数都会影响感知的结果。

由颜色引起的知觉差异,已被我们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如不同的人喜欢不同颜色的服装,家内装饰利用“四季色”产生不同的装饰效果,交通规则中的红绿灯等。由形状引起的知觉差异很多,如等长的垂直线段和水平线段,但看起来垂直线段比水平线段要长。最著名的是缪勒-莱依尔(Muller-Lyer)错觉(如图2.3所示):两条等长线段两端附加箭头,一条线段两端箭头向外,而另一条两端箭头向内,后者显得长些。

图2.3 缪勒⁃莱依尔错觉示意图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形状大、强度高、新奇、熟悉的事物更容易被感知。例如,在人群中,身材高大的人、衣着奇特的人、熟人一般会先进入眼帘而被感知到。鞭炮声比掌声更容易被感知。

一般情况下,动态的事物,重复次数多的事物更容易被感知。例如,晚上在广场上,那些颜色变化、运动的霓虹灯广告牌就比静止的广告牌给人印象更深刻。而商品广告的多次重复也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3)知觉的情境因素

知觉的情境因素通过影响人的感受性而改变感知的效果。所谓感受性就是人的感觉灵敏度,人对外界刺激物的感觉能力。人的感受性在环境作用下发生的变化,表现为下列现象:

(1)适应

由于刺激对感觉器官的持续作用而引起感受性变化的现象叫作适应。它可以表现为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表现为降低。例如,晚上从有灯光的屋子中走出来。开始觉得一片漆黑,慢慢会辨别出周围物体的轮廓,这是视觉的适应现象;冬天用冷水洗衣服,开始感觉到手冷,过一阵子就不冷了,这是皮肤对温度的适应现象。

(2)对比

同一感觉器官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对比。例如,吃了糖以后接着吃广柑,觉得广柑很酸,这种情况为先后对比。同时对比,也称为对象与背景的对比,对感受性和知觉的影响很大。同一事物在不同背景下,可以使人产生不同的知觉。比如,同一个人穿横条纹的衣服会显得胖些,穿竖条纹的衣服会显得瘦些。

(3)敏感化

在某些因素影响下,感受性暂时提高的现象称为敏感化。它与适应不同,适应会使感受性提高或降低;而敏感化则是感受性的提高,是由不同于适应的原因引起的。例如,感觉的相互作用、人的心理活动变化、兴奋性药物刺激等都能提高敏感性,加深人对某一事物、活动的感知。

(4)感受性降低

感受性降低与适应引起的感受性变化不同,它是由其他因素引起的。知觉的相互作用、人的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不良嗜好的作用以及某些药物的刺激等都会引起感受性降低。如考试两个小时感觉只有一会儿,而等车10分钟却会感觉时间很长。

综上所述,人的知觉是知觉主体、知觉对象、外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是一个主观反映客观的过程,它一般包括观察感觉、理解选择、组织、解释和反应等环节。由于任何知觉者自身必然具有这样或那样的局限性,知觉对象的特征也会千奇百怪、参差不齐,知觉环境不断转换,这些因素作用于人的感知过程,就会使人的知觉产生偏差,形成错觉。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必须引起注意,提高认识,努力克服。

4)社会知觉中的若干效应

在社会知觉领域,由于知觉的主体、客体都是人,影响知觉准确性的因素还会更多地涉及人的态度、价值观念、道德品质、个性等。主体客体双方的关系、相对地位、思想方法、社会经验和知觉对象行为的真实程度等,也会影响社会知觉的准确性。这就使社会知觉的问题更为复杂,产生错觉的可能性大为增加。社会知觉发生偏差或错觉时,有多种反应效果。这里我们只就若干典型的效应及其应用加以简述。

(1)第一印象效应(首因效应)

第一印象效应是指人对人的知觉中留下的第一印象。它能够以同样的性质影响着人们再一次发生的知觉。如果在对一个人的感知过程中。某人给我们留下了比较美好的第一印象,这种印象就将影响到以后我们对他(她)的知觉;反之亦然。即使我们感知的某人表现已经变化了,第一印象形成的影响,也将是缓慢地、滞后地改变的。

这种效应告诉我们,在看待别人时,一定要避免受第一印象的不良影响。看人不能先入为主,要有发展的眼光,以第一印象为先导,连续观察感知,反复深入甄别,防止对人进行错误判断和错误结论。另一方面,凡是领导者、公关人员等,一定要注意给自己的工作对象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这又确实是今后更好地展开工作的良好基础。

(2)晕轮效应

所谓“晕轮效应”是指在感知过程中,通过获得知觉对象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而将其扩大为整体的认知活动。晕轮效应是对别人认知的一种偏差倾向,实质上是“以点代面”的思想方法,只见一点,不见其余。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希以实验证明了晕轮效应,这种效应往往在对道德品质的感知中表现得很明显。

晕轮效应对人们的启示在于:首先,对人对事要防止以点代面、以偏概全,避免晕轮效应的这种遮掩性和弥散性,如“情人眼里出西施”,或者是“厌恶和尚恨其袈裟”等不良效应;其次,要注意防止把自己的主张强加于人,避免以己度人的“投射倾向”。要启发别人理解自己的意向,“引而不发”,潜移默化地在感知别人中感应别人。这些对组织的领导者尤其重要。

(3)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是指在感知过程中,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对于反馈对象的印象起着强烈的影响。它和首因效应正好相反。一般说来,在感知熟人时,近因效应起较大的作用;在感知陌生人时,首因效应起较大的作用。

将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结合起来会得到有益的启示:首先,要预防两种效应的消极影响,既不能“先入为主”,也不能不究以往,只看现在,而应该以联系发展的态度感知事物,把对人、对事的每一次感知,都当作我们认知事物过程中的一个阶段,避免形而上学的片面性;其次,要在一定条件下,发挥两种效应的积极作用。讲话、办事、接触人、做具体工作,要善始善终,不能虎头蛇尾。

(4)定型效应

定型效应是人们在头脑中把形成的对某类知觉对象的形象固定下来,并对以后有关该对象的知觉产生强烈影响的效应。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不断地感知某类对象,因而对该类对象逐渐形成了固定化的印象。提起商人,就联想到“奸诈”;提起教师,就与文质彬彬联系在一起;提起工人总是以身体强壮、性情豪爽为其形象;等等。以至于对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职业、不同的社会角色都形成固定的印象。这就是意识中的定型效应。

在组织管理工作中,注意利用定型效应的积极方面,克服定型效应的消极方面。例如:对于工作程序、教学程序、日常事务性工作等,都要培养起人们的定型效应,使工作有序进行;而对于认识上的偏见、交往中的误解、体制上的弊端造成的定型效应,如过去落后的人现在一定落后、三十几岁的人当不了领导等定型心态,要实事求是地纠正。

社会知觉中存在着多种心理效应,不能一一研究。但择其要者,略数三四,已经使我们看出端倪:一方面,在组织行为学研究中,各种管理者可以而且应该利用好上述效应,以便提高管理水平,跟上当代的“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潮流;另一方面,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知觉偏差是难以避免的。管理者的任务是找出知觉偏差的原因,尽量纠正偏差,以获得准确、全面的认识,保证组织活动的顺利进行。

2.1.4 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是说明和分析人的行为活动因果关系的理论。人们用它来解释、控制和预测相关的环境,以及随这种环境而出现的行为,因而也称“认知理论”,即通过改变人们的自我感觉、自我认识来改变和调整人的行为的理论。从最后的目标来看,归因理论也是一种行为改造理论。归因理论是在美国心理学家海德(F.Heider)的社会认知理论和人际关系理论的基础上,经过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罗斯(L.Ross)和澳大利亚心理学家安德鲁斯(Andrens)等人的推动而发展起来的。

归因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有:

第一,人们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包括内部原因与外部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的分析。

第二,社会推理问题。根据人的行为及其结果,来对行为者稳定的心理特征和素质、个性差异做出合理的推断。

行为的期望与预测。根据过去的典型行为及其结果,来推断在某种条件下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可能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B.Weiner)1974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现实生活中,一般人对行为的成功或失败进行分析时常做4种归因:努力、能力、任务难度、机遇。这4种因素又可按内外因、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进一步分类:从内外因来分,努力和能力属于个体内因,任务难度和机遇属于外部原因;从稳定性来分,能力和任务难度属于稳定性因素,努力与机遇属于不稳定性因素;从可控性来分,努力是可以控制的因素,任务难度和机遇则超出了个人控制的范围。维纳的归因模式概括如表2.1所示。

表2.1 成功与失败的归因

需要说明的是:“能力”指的是人们能够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条件,具有先天素质的成分。先天素质是获得从事某种活动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否变成现实性又取决于后天的许多复杂条件;它很难笼统划分为可控或非控制因素,因而在表2.1中作为空白。

对行为的因果关系的分析推测,直接影响和决定以后的行为,成就的获得又依赖于对过去工作是否成功的不同归因。因此人们把成功和失败归因于何种因素,对以后的工作积极性有很大影响。

①如果行为者把工作学习中的失败和挫折归因于智力差、能力低等稳定的内因,则不会增加今后的努力与持续性行为,因为他认为努力起不了作用。

②假如把失败归因于自己努力不够这个相对不稳定的内因,则可能增强今后的努力与持续性行为。

③假如把失败归因于不稳定的外因,如偶然生病或其他事故等,一般不会影响人的积极性,仍可能增强今后的努力与持续性行为。

④假如把失败归因于工作(学习)任务重、难度等稳定性的外因,则可能降低行为者的自信心、成就动机、努力程度和持续性。

总之,如果把工作和学习中的失败和挫折归因于智力差、能力低、任务难等内外原因中的稳定因素,就会降低人们对成功的期望和信心,难以产生坚定的努力持续行为;相反,如果把失败归因于自己不努力、马虎大意等不稳定性的偶然因素,就会使行为者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接受教训,改正不稳定因素造成的影响,增强成功的信心,坚持努力行为,争取成功机会。

归因理论对我们认识人的行为规律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组织管理工作中,各级领导者要注意树立通过改变人的思想认识来改变人的行为的工作方针,对成功者或失败者今后行为的引导,尽可能把成功和失败归因为不稳定因素。对于成功者而言,不能把成功完全或主要归因于他们智力水平高、能力强,要引导他们注意不稳定性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如他们最近的工作努力、各方面的支持配合、工作任务容易完成、个人情绪状态良好等。对于失败者来说,要防止它们将失败归结于他们太笨、能力太差、水平太低,要引导他们注意不稳定性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如他们最近精力不够集中、情绪不够稳定、没有和各方面协调好、领导指导不力等。这样成功者才能不骄不躁,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利于以后的工作;失败者才会继续保持工作的信心,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争取成功的可能。 bfIgq5bv6AV1iRu73dcQYvlaS9Bzxb6Fo6wZqk7GpdE0uuvi5HbnP45qGjuUMxL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