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3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1.3.1 研究方法的主要特征

研究方法是揭示研究对象的手段。组织行为学与其他学科一样,也具有作为揭示客观规律性手段的科学方法。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收集资料的客观性

如实观察和实验是任何科学的研究方法的基本要求和主要特点之一。研究人员只能从收集和现有的客观资料和数据的分析中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而绝不能带着主观偏见去收集证据。

2)观察和实验条件的可控性

观察和实验必须控制在一定的条件之下,并在观察和实验之前预先确定。只有这样才能使研究者知道可能影响被试者反应的各种因素。例如,我们要研究工人班组的气氛和士气对工人生产效率和思想情绪的影响,实验的条件就必须排除班组之间在生产技术要求、操作方法和劳动强度等方面的差异对生产率的影响,而使相比较的两个班组只在气氛和士气两个方面有差异。

3)分析方法的系统性

鉴于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所以一方面必须把每个因素都置入整个大系统中去研究分析,决不可孤立地研究分析;另一方面,由于新的知识又是建立在过去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的,它是整个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因此还要把该学科过去和现在的全部知识加以系统化、条理化。

4)所得结论的再现性

如果我们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只要在原先那种可控制的条件下,重复同样的实验,应该得到相同的结论。反过来说也一样,只有不断地重复得到同样的结论,才能证明这种研究方法是科学的研究方法。

5)对未来的预见性

如果收集的资料和数据是客观的,分析方法是系统的,那么所得出的结论就会符合客观规律。这种符合客观规律性的结论,就有预测人的未来的心理和行为的可能性,从而就可以事先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止消极行为,激发积极行为。

1.3.2 研究方法的系统过程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从系统的过程来看,可以分为4个步骤,如图1.8所示。下面介绍每一步骤的任务和作用:

图1.8 研究方法的系统过程

(1)观察和实验

收集有关个人、群体、组织行为和环境的情况,如实地记录各种数据的资料。

(2)系统分析

分析说明个人、群体、组织和环境情况产生的原因及其相互关系。

(3)预测

做出关于个人、群体和组织可能出现的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的预测。

(4)检验

通过系统和控制性的研究来检验所做出结论的正确性。

1.3.3 研究方法的分类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可以按研究的性质、研究的深度和研究的可控性3种情况进行分类。

1)按研究的性质分类

(1)理论性研究

这种研究主要是为了积累组织行为学的学科知识,并不直接着眼于实用。例如对人性的探索,对激励的心理规律的研究等。

(2)应用性研究

这种研究方法侧重于对观察结果的证明,以及如何把这种新发现的研究成果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3)服务性研究

这种研究主要是指对咨询人员或顾问人员所作的研究。

(4)工作性研究

这种研究是指针对具体情况进行的研究性调查。通过调查分析,使人们认清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措施。

2)按研究的深度分类

(1)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主要是为了了解客观事物的特点和出现频率。这种研究一般只反映组织行为的现实,不涉及事物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者也不施行干预措施。企业中经常采用的人员基本情况调查、职工态度调查、心理挫折的各种表现分析等都属此类。

(2)预测性研究

这是实际管理人员提前考虑今后可能发生情况的方法。比如,经理要对他所主管的人员的行为、工作成效及整个组织总目标的完成情况做出预测。这种预测性研究对有计划地控制人的行为和绩效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3)因果性研究

这种研究要求弄清楚各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发展趋势。如研究工作绩效与满意感的关系。有人认为绩效是因,满意感是果;有人认为满意感是因,绩效是果;也有人认为绩效和满意感互为因果。因果性研究就是要解决这类问题。

3)按研究变量的可控程度分类

(1)案例分析

这是研究人员通过查阅各种原始记录,或通过访问、发调查表和实地观察所收集到的有关某一个人或某个群体的情况,用文字如实地记录下来,并写出分析意见。

(2)现场调查

就是对某些个人或群体进行访问并发给其调查表,收集所需要的各种资料和数据。这种调查有普查和抽查两种。研究者对研究对象、施用方法、时间长短有一定控制的可能。

(3)实验室实验

这种方法比案例分析和现场调查能更好地控制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条件,使之能更明确地反映两种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如在实验室里观察灯光对人的工作效率的影响。

(4)现场实验

就是把实验室的方法应用到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现实生活中去。这比实验室实验更接近生活,但不如在实验室里那样容易控制影响因变量和自变量的其他条件。

以上4种研究方法都是常用的方法,各种方法都有利有弊,在具体的研究工作中应综合使用。

1.3.4 研究的具体方法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目前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观察法

在日常生活条件下,观察者通过感官直接观察他人的行为,并把观察结果按一定条件做系统记录的研究方法,称为观察法。在现代研究中,观察往往借助于各种视听辅助手段,如录像、录音、摄影等。

观察法按被观察者所处的实际情境特点,可分为自然观察与控制观察两种。自然观察是在完全自然的条件下所进行的观察,被观察者一般并不知道自己正处于被观察状态。例如,要了解员工成就动机的强度,可以观察他们在上班、娱乐、文化考试等各种不同场合的行为。控制观察是在限定条件下进行的观察,被观察者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自己正处于被观察状态。例如,为了进行时间—动作分析,观察者就要系统地观察工人的操作方式。

观察法目的明确、使用方便、所得材料比较系统,已在组织行为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但运用这种方法,只能了解大量的表面现象,很难了解复杂现象的本质特征,对“为什么”难以做出回答。因此,最好能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2)访谈法

研究者通过面对面的谈话,以口头信息沟通的途径直接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特征的方法称为访谈法。

根据访谈过程的结构模式的不同,可以把访谈法分为两大类,有组织的访谈和无组织的访谈。有组织的访谈结构严密、层次分明,具有固定的谈话模式。研究者根据预先拟定的提纲提出问题,被研究者依次对问题进行回答。这些问题一般涉及的范围较小,整个谈话过程中被研究者犹如做了一份口头问卷。如招聘中的第一次谈话,了解年龄、学历、工作经历等就属于有组织的谈话。无组织的访谈结构松散、层次交错、气氛活跃,没有固定的模式。研究者提出的问题涉及范围很广,被研究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主动地、无拘束地回答。通过这种谈话,双方不仅交换了意见,也交流了感情。

有效的访谈式研究必须遵循下列原则:

①有明确的目的;

②挑选能提供信息的对象;

③访谈过程中要建立开诚布公和合作气氛;

④访问者要具有启发引导、灵机应变和控制不着边际的谈话技巧。

3)自陈法

运用内容明确、表达恰当的问卷,让被研究对象根据个人情况自行选择答案的研究方法称为自陈法。

常用的自陈法有问卷法和量表法。其中问卷法是由研究者拟定问题,交给研究对象回答。莫雷诺的群体成员关系分析法就是典型的问卷法。他制订了一种表式,分成“吸引”“排斥”和“不关心”三类,由群体内个人对其他成员自行填报。量表法还包括是非选择、多项选择和等级排列3种。例如我们熟悉的利克特(R.Likert)的五点量表,这种量表在每一陈述语后引出5种不同的答案,分别为“极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让被试者根据个人判断选择其一。

自陈法的优点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广泛的材料,并使结果达到数量化。但自陈法所取得的材料很难进行质量分析,因而无法把所得结论与被研究者的实际行为进行比较。

4)测验法

采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量表或精密的测量仪器测量被研究者的有关行为特征和心理品质的研究方法称为测验法。例如智力测验、机械能力测验、个性测验、手指灵巧度测验等。在组织行为学研究中,测验法往往为人员选拔、安置和提升等提供依据。采用标准化的测验工具,需特别注意检验其信度和效度。

5)个案法

对某一个体、某一群体或某一组织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进行调查,从而研究其行为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种研究方法称为个案法。例如对某先进集体进行较长时间的调查研究,了解集体的人员状况、生产状况、群体内人际关系、智力结构、集体风气、关键事件等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整理出能反映该先进集体特点的详细材料。这样的一份材料就是个案,个案产生的全过程就是个案研究过程。

6)实验法

参见前面“研究方法的分类”中的介绍。

7)定量法

目前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已开始由定性的分析逐步深入到定量的分析,更多采用数学手段。建立数学模型、借助数学上的分析手段,有助于弥补定性研究的不足。

以上几种方法都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也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实际应用中宜几种方法配合使用。 fDSVxpSXgd88ZocLHlOqzsEgXa3kMyh2fW9Eo9UAKriKzR3uYXPwfW6MwTFMcgQ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