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3 盆景造型的艺术手法

所谓艺术手法是为获得某些艺术效果而采用的对艺术形象的具体处理方法。盆景造型的艺术手法有剪裁、夸张、对比、穿插、藏景、呼应和象征。

2.3.1 剪裁

在盆景制作过程中,剪裁就是指对风景素材和树、石进行取舍、提炼、加工与组合。对桩材进行剪裁是盆景造型的一项基本功。通过剪裁,裁去多余,留其所需;裁去一般,留取精华;裁去平淡,突出主题;裁去粗俗,留取高雅;亦可补其所缺,避其所短,从而塑造出理想的造型。剪裁亦是弃丑示美的艺术取舍过程。剪裁看似简单,实则需要创作者能慧眼识珠,且具有相当的艺术修养。盆景制作中的剪裁是不可修复的,特别是对树桩的修剪。若胸无成竹,贸然动手,极易酿成大错。艺术创作道路上,往往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对树桩进行修剪,首先,要了解各种树木的萌芽力和成枝力,以及枝芽类型及其生长特性;其次,要明确创作意图,先立意构图,“意在笔先”;再者,要摄取树坯的精华,因材修剪,随枝造型,根据造型的需要“强则抑,弱则扶,密则疏,疏则截”。同一树坯,由于立意不同,取舍有所侧重,造型后的艺术表现形式就有可能出现天壤之别。

在山水盆景制作中,往往采用“集零成整”的手法,即在若干素材中,各取一点,然后结构成一座浑然一体的形象。例如,在制作反映自然风景题材的山水盆景素材收集中,可以取东山一座山峰的形象作盆景主峰的形象,取西山一个(或两个)峰形作客山的形象,再取南(北)山的一些山体余脉或树石溪泉作盆景的陪衬形象。这样,通过艺术加工处理,就可以按照结构规律构造出一件完整的、统一的盆景形象。对石材的裁截,应根据构图的要求,去粗取精,先用彩色笔标记好切割线,然后小心锯截。

剪裁手法的应用,不能简单理解为仅仅是对素材的精简处理。剪裁中既有减,也有加。特别是在对素材细部处理时,往往要加上一些素材本身所没有的东西,使取用的素材完整,从而构建独立的盆景形象体系。

2.3.2 夸张

夸张是对客观事物形象的强调和夸大,是再创造的表现和升华。自然中的树木,由于不确定的生长环境,以及一些生物或非生物的侵害,形成了一些夸张变形的基础,给盆景的创造带来了灵感和启示。盆景创作,即以自然中的夸张变形为依据,又以作者的创造理念为主导,将自然美应用夸张的艺术手法展现在盆中,获得浓郁的趣味。“艺术要求抓住对象的本质特征,狠狠地表现,重重地表现,强调地表现”。只有夸张才是艺术上最真实的,只有真实的夸张才能有感人的魅力。

夸张手法主要在景物的形体、比例及态势等三个方面应用。其中形体夸张最为普遍。自然界中的山体大多是宽度与厚度远大于高度的,在盆景制作中则可对山的高度进行夸张,使山的高度远大于山的宽度和厚度;自然界中的缓坡在盆景制作中常常夸张成陡壁,陡壁夸张成悬崖,层岩夸张成片层状等。盆景中各种景象的比例虽然大致反映了自然界同一景物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但不可能一一对应。如盆景中树与山、山与路、人与山、人与桥、人与河等,都必须进行夸张处理。对于态势的夸张处理,主要反映在盆景制作中,对盆景景物的倾斜状态、奔趋性等动势造型方面,如山石的悬垂横斜等。

盆景是对大自然景观的浓缩,在制作中不免要将景物夸张一些。正因如此,盆景中的树木往往较自然中的树木更显得苍古、优美,山峰往往较自然中的更显得奇险、高耸(图2-20)。夸张能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突出表现创作主体的意蕴。

图2-20 夸张的艺术表现

2.3.3 对比

对比是盆景艺术的重要艺术表现手法,是对立统一辩证规律在艺术创作中的具体运用。鲜明的对比,可以增强对视觉的刺激程度,突出主题和意境,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对比来自差异,差异小则形成变化,差异大则形成对比。对比的手法十分丰富。在盆景造型中,可以从尺度(大小、高低、粗细、重轻、厚薄、宽窄)、状态(曲直、正斜、疏密、虚实、枯荣、藏露)、位置(前后、左右、上下)、性质(刚柔、巧拙、动静)以及色彩等多方面形成对比。

对比运用得当可使盆景生动、活泼,但对比不宜一味过强,要注意对比中的协调、变化中的统一,即要做到刚柔相济、直曲和谐、疏密得当、虚实相生、有露有藏的对比和谐统一。不和谐的对比会使景物远离主题,失去和谐,从而使景物杂乱无章,失去美感。

如郑永泰作品《剑之恋》(图2-21),舍利干笔直、高耸,尽显顶天立地、直插云霄的气势;红 木枝条横向蜿蜒,花色火红,柔美无限。干基部,舍利干在前中,红 木干将其包裹;中部以上,两树干扭转成一左一右并列,红 木向右的两枝条,一上一下、一前一后将舍利干环绕。作品中直曲、刚柔、疏密、虚实、明暗对比强烈,颇具感染力。题名“剑之恋”,进一步深化意境,引发联想:一直一曲的两干,似一对笑傲江湖的神仙眷侣。作者通过精细的布局,把众多美的因素和谐构建在一整体中,互相对比、相映成趣,十分精彩。

图2-21 郑永泰《剑之恋》

2.3.4 穿插

穿插是景象各部分相互交错伸入而使景象体系内的结合更为紧密、更为自然的一种艺术手法。其作用是加强景物之间的和谐联系,增强景象的层次感和深度感。其在方法上可使用河流、道路、山的余脉、树木的枝条,以及石块凸出部分等素材实现。例如,河流在山间穿插,能使空间显得开阔;道路在山间穿插,能丰富山脚、山腰的起伏变化。但是景物的穿插并不是景物的联结,各自应是相对独立的。通过山石的穿插布置,形成“山外有山”的深远感。如图2-22所示,左边主景由主峰和多个小陪峰前后交错重叠布置,使主景山浑厚险峻;右陪峰和后陪峰穿插交错,三部分山景间有河流穿插而过,水面上有帆船点缀,景物层次丰富,自然和谐。

图2-22 穿插的艺术表现

2.3.5 藏景

含蓄美是盆景的重要艺术特色。盆景布景时,有露有藏,方显含蓄。藏景是以景物的显露部分为诱因,把观者的视觉注意与想象活动导引到景物的有意隐藏部分。景物露出部分是引导观者注意并探寻隐藏部分的诱因,而隐藏部分促使观者进行想象,是造成意境的动力。“景越藏则境界越大,景越露则境界越小”,解决好藏露结合的问题,可以创造出意境。

露中有藏的表现手法在山水盆景中常用到,给人群山起伏、水岸延绵之感。犹如水岸线迂回曲折,道路、小溪时隐时现,盆景配件也要露中有藏,如此才能展现景外有景、景中生情的意境。如宋代画家郭熙所言:“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之;山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山水盆景虽无法表现烟霞,但可以通过种植树木、放置配件、大小山石的遮掩等,来“锁其腰”“断其脉”。如图2-22所示,主峰前有稍矮的山峰“锁其腰”,山脚有矮小的石块遮掩,群山上有树木“断其脉”。这些藏景的手法,不仅是艺术表现的需要,更是对自然法则的遵从。

树桩盆景中,孤植式须注意枝干的“露”与“藏”,枝叶穿插变化、相互掩映,树干有隐有现,才能显得繁茂;丛植式宜前后错落穿插、树木枝干相互遮挡,方能显出丛林之幽深;又如树木配石,可石藏树中,可树藏石后,相互掩映(图2-23),如此才能给人深邃的意境和无穷的回味。藏与露的处理要视需要而定,必须在艺术实践中掌握好分寸。

图2-23 藏景的艺术表现

2.3.6 呼应

呼应是通过景物之间的相似处理、相互顾盼趋向等方法加强景物之间的联系。它能使彼此间得到相互和谐、相互联系,产生完整统一的效果。盆景中的相似性处理,即以各景物具有共同的特征为联系桥梁;而相互顾盼主要从盆景景物的姿态、倾向、奔趋等特点中产生。如树桩盆景中,枝条之间、树与树之间在方向上、形态上都要有呼应[图2-24(a)]。山水盆景中,不同的山峰在形态、纹理、方向上也要有呼应[图2-24(b)]。一个成功的盆景作品,在于能够将许多不同的构成部分取得统一。巧用呼应,是使盆景中繁杂的变化转化为高度统一的有效手法。

图2-24 呼应的艺术表现

另外,调整盆景景物之间的位置关系,使它们处于若即若离的状态也能建立呼应关系。若主、客山距离太远,感觉呈分离状态,其呼应关系就很弱;但如果距离太近就会因拥挤而出现主、客山相互排斥,其呼应关系依然很弱。当然,盆景景物中,主、客、陪等各种景物采用相互穿插的布局形式,同样能达到一定的呼应效果。

2.3.7 象征

象征是由景物的某些特点而引人产生特定联想,从而扩大景物的艺术内容的一种手法。象征手法依靠引起联想而塑造盆景景物的意境情感形象。联想的诱发是象征的直接使用目的。由象征引起的联想分为类比联想和接近联想。类比联想是由对一种景物的感受而引起对与该景物相类似的事物的联想。不论类比明显或隐晦、直接或间接,盆景中傲岸的松、虚心的竹、热情的枫、坦荡的水、坚定的石,都可被看作人的品格或精神象征。接近联想是由一种景象引起对它在空间和时间上接近的另一种景物的联想。如由石潭可以联想到瀑布,由盆中的帆船小配件可产生对海的联想。

盆景艺术运用象形的手法,使树木形象在似与不似之间,有别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形象,通过寓意于象,表现独特的意味。如郑永泰以榕树独特的树干和根蔓塑造出“白鹿回头”的形象,结合题名《白鹿回头问苍穹》[图2-2(b)],使作品意味无穷。他的另一作品《老榆探海化蓬莱》(图2-25),横卧的老桩犹如蜿蜒起伏、连绵无尽的山峦,丘壑突兀,险象环生,洞幻深幽,若隐若现。桩体上部培养出的多株小树,犹如郁郁葱葱、翠绿欲滴的丛林,远近分明,高矮错落,疏密有致。干顶向左伸向水面,犹如坚磐砺岩经海浪冲击雕琢成的镂空涧洞。山洞中,两樵夫一左一右,一坐一斜躺,悠闲休憩。题名中“探”字用得巧妙,增加了作品的动势。“蓬莱”即古代神话中海上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之一,使人联想到蓬莱仙岛,更进一步深化意境。

图2-25 郑永泰《老榆探海化蓬莱》 KYDuODc3O2VeR2hpAXmM+YhWQ71IChcWAg8zUDE8xNkr7RJYgF32wmBb3o1gZEB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