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费是指直接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生产工人开支的各项费用,由完成全部工程内容所需的定额工日消耗量及零星工作消耗量乘以人工单价计算而得。
目前,我国的人工单价均采用综合人工单价的形式,即根据综合取定不同工种、不同技术等级的工资单价及相应的工时比例进行加权平均,得出能够反映工程建设中生产工人一般价格水平的人工单价。
人工费的计算表达式为:
    人工费=
    
    (工日数×人工单价)
   
人工单价内容包括下述内容。
①计时工资或计件工资:按计时工资标准和工作时间或对已做工作按计件单价支付给个人的劳动报酬。
②奖金:对超额劳动和增收节支支付给个人的劳动报酬,如节约奖、劳动竞赛奖等。
③津贴补贴: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个人的津贴,以及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支付给个人的物价补贴,如流动施工津贴、特殊地区施工津贴、高温(寒)作业临时津贴、高空津贴等。
④加班加点工资:按规定支付的在法定节假日工作的加班工资和在法定日工作时间外延时工作的加点工资。
⑤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因病、工伤、产假、计划生育假、婚丧假、事假、探亲假、定期休假、停工学习、执行国家或社会义务等原因按计时工资标准或计时工资标准的一定比例支付的工资。
传统的基本工资是根据工资标准计算的。现阶段企业的工资标准基本上由企业内部制定。要从理论上理解基本工资的确定原理,就需要了解原工资标准的计算方法。
工资标准是指国家规定的工人在单位时间内(日或月)按照不同的工资等级所取得的工资数额。
工资等级是按国家有关规定或企业有关规定,按劳动者的技术水平、熟练程度和工作责任大小等因素划分的工资级别。
工资等级系数也称工资级差系数,是某一等级的工资标准与一级工工资标准的比值。例如,国家原规定的建筑工人的工资等级系数 K n 的计算公式为:
K n =(1.187) n- 1
式中 n ——工资等级;
K n —— n 级工工资等级系数;
1.187——工资等级系数的公比。
(4)工资标准的计算方法
计算月工资标准的计算公式为:
F n = F 1 × K n
式中 F n —— n 级工工资标准;
F 1 ——一级工工资标准;
K n —— n 级工工资等级系数。
国家原规定的某类工资区建筑工人工资标准及工资等级系数见表3.1。
表3.1 建筑工人工资标准表
   【例3.1】 计算六级建筑工月工资标准。
【解】 由表3.1可知,六级工工资等级系数为2.358,则
六级工月工资标准=33.66× 2.358=79.37(元)
预算定额的人工单价包括综合平均工资等级的基本工资、工资性补贴、医疗保险费等。
计算工人小组的平均工资或平均工资等级系数,应采用综合平均工资等级系数的计算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例3.2】 某抹灰班组由12人组成,各等级的工人及工资等级系数如下,求综合平均工资等级系数和工资标准(已知 F 1 =33.66元/月)。
一级工:1人,工资等级系数1.000;
二级工:2人,工资等级系数1.187;
三级工:2人,工资等级系数1.409;
四级工:2人,工资等级系数1.672;
五级工:3人,工资等级系数1.985;
六级工:1人,工资等级系数2.358;
七级工:1人,工资等级系数2.800。
【解】 ①求综合平均工资等级系数
   ②求综合平均工资标准
抹灰工小组综合平均工资标准=33.66×1.7208=57.92(元/月)
预算定额人工单价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法定节日天数如下:
新年(元旦),放假1天(1月1日);
春节,放假3天(除夕、正月初一、初二);
清明节,放假1天(清明当日);
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端午节,放假1天(端午当日);
中秋节,放假1天(中秋当日);
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人工工日单价组成内容在各部门、各地区并不完全相同,近几年国家陆续出台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失业保险等改革措施。
    人工单价的确定
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生活消费指数、人工单价的组成内容、劳动力市场供需变化、政府推行的社会保障和福利政策也会影响人工单价的浮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