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译者序

本书所介绍的方法适用于大多数人。书中的原型尼克拉斯·卢曼,原本就和如今的大多数人一样,做着朝九晚五的公务员工作,平日里回家以后就读一读自己喜欢的书,连最初做笔记的方式也和大多数人没有差别,比如在空白处写写评论。只是他很快意识到这样做笔记除了会得到大量笔记,不会有任何成果。于是,卢曼改变了记笔记的方式,转而将笔记记到卡片上,收集到卡片盒里,并且经常思考某些笔记如何与另一些笔记建立联系。在卢曼的卡片盒里,一个个原本孤立的想法渐渐变成了想法集群,并衍生出更多系统性的思想。这套笔记系统成了卢曼的生产力引擎,使他这个酿酒师的儿子从公务员变成了社会学教授,并使他凭借高质量、高产出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社会学家之一。

以往教授笔记方法的图书多以两类为主:一类是教授记笔记的形式,比如一页纸法、九宫格法、思维导图法;另一类则以教授原理为主,如费曼笔记法、康奈尔笔记法、PQ4R法等。这些内容大多只能解决眼前的问题,即让大家把笔记记起来,但是久而久之积累下来的笔记将把我们引向何处却很少提及。常见的情况是这学期记了很多笔记,下学期又重新开始,或者是读某本书记了一些笔记,读另一本书时又重新开始记。这样的问题在于我们的学习成果不能跨领域、跨时间形成累积,不能帮助我们取得更大的作为。非常可惜。

本书以卢曼卡片盒为核心的一整套记笔记流程,不仅可以让我们有效地记录想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想法还可以汇聚成想法集群,在我们学习其他内容时帮助我们理解,在我们需要输出时可以引用已有的素材创作出满意的作品。

因为平日里的所读所想都已经被记录,众多的想法集群再经过长期的迭代,甚至都已经孵化出了论文的雏形。如果你是学生或科研工作者,不会再为写论文发愁,如果你是知识工作者,不需要再为明天的更新写什么而发愁,也不需要为在自己和热点之间寻找结合点而焦虑,因为你平日里的输入就是在输出,最后写出来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当开始写译者序时,我遇到了作者在书中说的情况,即有太多东西想写,需要精心做出取舍并组织好内容。而现实中当我们想写一些东西时,却往往不知道从何写起,只能面对着空白屏幕或白纸从零开始,然后凭感觉、凭记忆、凭运气去写作。这也正是本书所说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工作流程的区别之一。前者是把功夫花在平时,当我们前期学习时,就以一种聪明的方式记笔记,这些笔记会成为我们日后的生产性资料。后者常常是以计划开始,然后围绕某个主题去搜集资料,这样就难免有很大的随机性,甚至经常要持续面临阶段性的风险和可能最终失败的代价。

书中的精彩内容有很多,每位读者从自己的经验出发,都可以读出不同的内涵。这里以译者的视角选择几例与读者朋友分享。

为什么要记笔记?我们看书学习时会产生自己的思考,这样的洞见来之不易,如果不记笔记,往往会转瞬即逝,因此记笔记可以巩固我们的思考成果。自己的思考并不意味着完全不同于原始的知识,有时哪怕是精简一下语言,调整一下语序,使得下一次再查看时不需要花费和第一次一样多的时间,那么我们花在第一次学习上的时间也就有了价值。更不要说像本书建议的那样,用自己的语言,以标准化的格式记下笔记,再在笔记之间建立联系,产生更多新的想法了。一个笔记系统不仅可以是我们的外接大脑,也可以是生产力的助推器。

为什么同样都是记笔记,却很少有人能像作者和书中介绍的卢曼那样轻松且顺利地做研究呢?这就是作者在书的末尾谈到的为什么不是写一篇文章,而是要写一本书来向读者介绍这种方式的原因了。这是一套工作流程,而不仅仅是一个工具加上几个概念那么简单。为了形成这套工作流程,我们需要先自己阅读本书,然后用自己的话记下自己的理解,并要巩固这些思考成果。之后选择一项不得不做的学习任务或工作任务,借助某个工具将书中的部分方法付诸实践。一段时间后,再结合使用经历回头重新看看,有哪些部分自己当时看的时候没在意,又有哪些地方自己看到了但是没能记下来,还有哪些自己记下来了却没能去应用。学习时,我们需要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又一层地解构书中的原理;而运用时,则需要像在故宫修漆器类文物一样,分多次、分层地复原书中的原理。

既然书中介绍的卢曼卡片盒方法那么好,为什么长久以来很少有人能用这套方法取得像卢曼一样杰出的成就呢?书中提到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人们普遍认为巨大的成就一定来源于伟大的想法,这和译者的切身感受一致——一些人已经用Anki(一款很受欢迎的间隔复习软件)提高了学习质量,另一些人则还在寻找所谓的更厉害的工具。其实哪有什么惊人绝技,有的只是把简单有效的方法用到极致罢了。

看过这本书以后,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好?

许多外国人写的书在中国读者心里都有一种“明明可以通过一篇文章说清楚的事情,却偏偏要写一本书”的印象,本书却是个例外,至少对那些具备相关知识或经验的读者,或者是愿意花时间将原理付诸实践的读者来说,信息量其实很大,而且是常看常新。

比如本书的核心,将记笔记分为闪念笔记、文献笔记和永久笔记三类,许多人或多或少地都在做某些方面,但为什么做不好呢?可能也记了很多灵感,但是不是因为分散在许多个地方而没有集中于一处,并且没有及时整理呢?在记笔记时,是抄录,还是用自己的话?是有选择地记,还是什么都想记?在整理文献笔记时,是否以标准化的统一格式记录?记了永久笔记以后,能否像卢曼一样,每天抽出固定的时间在笔记中漫游、思考和寻找可能的联系?这些读起来很容易,但做得到或做不到,结果却是云泥之差。

又比如书中介绍的两种衡量记忆的方法,我们究竟该用哪一种?或者是以哪一种为主?如果直接抛弃通过重复来记忆的“存储强度”,只依赖于通过建立联系来记忆的“提取强度”,相信很多人会压根就不知道自己记过某些笔记,又如何能将它们与新笔记建立联系呢?以译者的经验,如果已经是某个领域的资深专家,可以完全依赖“提取强度”去记忆,因为可供建立联系的已有知识已经相当充足了;如果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新手,还是要以“存储强度”的一遍遍重复作为主要的记忆方式,也是为后续学习储备前置知识;如果是介于新手和专家之间的水平,那么可以将两种方式适当配比,融入自己的学习之中。

如果读者只是从网上浏览了别人分享的关于这本书的书摘,那么这种既不是自己的理解又没有语境的干货,就很难在自己的知识、情感和实践层面等找到契合点,这就是教育学上讲的“惰性知识”,自然很难为己所用。如果读者看过原书,也有了自己的思考,却没能记得住,或者习惯性地用一句“一看就会、一做就废”来搪塞自己,那么可能忽视了学习心理学上关于成功模仿的四要素——观察、保持、复现和动机。书中提到了两种记忆方式,一种“提取强度”,采用Zettelkasten等工具,通过建立频繁的联系来增强记忆;另一种是“存储强度”,通过闪卡类工具,如译者长期在普及的Anki软件,通过间隔复习来增强记忆。只有先记住,让原理在头脑中保持住,才有下一步在实践中复现的可能性。由于自身知识的不足,我们常常在第一次学习时错过某些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又由于实践的缺乏,常常会忽略某些重要的方面。译者建议读者在实践书中这套工作流程时,给自己更多的耐心,在学习和实践方面交替进行多次。如果没有理论的指导,实践就会变得盲目;而如果没有实践的充实,那么理论就会显得空洞。

本书的内容相当精彩,留给读者朋友们自行探索,相信会对大家改善学习有所帮助。

译者能有幸作为本书的翻译,还要感谢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王树义老师的牵线,同时感谢人民邮电出版社的张渝涓女士在促成本书顺利出版方面给予的全程支持。还要感谢我的前同事冯淑娴,她是本书的第一位非专业读者,也是一位优秀的语文老师。很多对专业读者来说不言自明的地方,在非专业读者看来都存在疑问,在她的反馈下,本书的诸多地方又做了修改,使得内容的难度对于普通读者也更加友好。

不过,由于译者水平有限,译文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译者 陈琳
学习骇客公众号主理人 tPrmh4lkdYcktzYttB8uDuksx+8e3MgbCnOz9aqcIkqALUxGBu2IGFcmfm8SmfQ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