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企业管理者而言,没有什么比“出问题了”这句话更让人心惊胆战的了。对于希望安然无事、进展顺利的人而言,“出问题了”是一种惊吓,更是令人头痛的瞬间。
问题意味着“麻烦”,看到了也想当作没看到,能拖则拖。希望尽早、快速解决无论如何都躲不开的问题,这是一般人的思维方式。
丰田的思维方式则相反。下面,举一个曾经发生在丰田的真实案例。
一个年轻的丰田人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听了这个好点子的与会人员不仅没有提出反对意见,甚至一致认为那是个很棒的想法,必须立刻实施。但是收到报告的大野耐一先生却表达了忧虑:
“没有异议就等于放跑了异议。如果你们没有异议,那就去创造异议,弄清楚异议之后再去做。”
无论多么出众的想法,实施起来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届时,只有提前设想到问题才能快速应对处理,如果忽略了这一点,发生问题时就会手忙脚乱,要么处理错误,要么浪费时间。
换言之,对于丰田而言,问题是“理所当然”的存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没有问题”就意味着“没有看见问题”或者“潜藏着问题”。
有一种说法是丰田式中有三个“KIKU(きく)”,分别是“聞く”、“聴く”和“訊く”
,表示“听人说话”时的不同姿态。
这是丰田管理人员为了协助进行生产改革参观合作公司时发生的事。来到现场的管理人员召集了现场的负责人,并问他们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提问)。负责人列举了两三个问题,然后回答“没有其他问题了”。当时,能够做到这一步的生产现场,已经算是相当优秀的了。
但丰田的管理人员却认为不应该这样,于是开始更详细地追问“仓库的整理整顿情况怎么样了?”“不良率怎么样了?”“生产计划进展顺利吗?”(询问),进一步找出了二三十个问题。随后,通过一边和负责人巡视工厂,一边问“这里怎么样了?”“这方面进展如何?”,管理人员很快又发现了一百多个问题(追问)。
对于在这个工厂里工作的人来说,问题是不好的存在,他们不希望出问题,也没有养成问“为什么”的习惯。因此,他们要么注意不到问题,要么即使注意到了也会认为某种程度的问题没什么大不了,倾向于就此打住。在这种情况下,即便询问他们也只能得到“什么问题都没有”的回答。
而对于丰田的管理人员而言,有问题是很自然的。尤其是生产现场,没有哪个生产现场能够保证一天里什么状况都不发生。人只要工作,就可能会因为身体不舒服而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工作,甚至可能会疏忽大意,忘掉重要的事情。机械也是如此,只要维护上稍有懈怠,就无法按照设定进行工作。
换句话说,如果要认真列出问题点,那么问题点应该有无数个,是写不尽的。忘记这一点,认为“没有问题”,只会错过难得的解决问题的机会(改善的机会),这就是丰田式思维。
没有问题也要找出问题并进行改善。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问题要尽可能避开,但是对于企业家而言,问题是理所当然的存在,积极把问题视作改善的机会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