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己及人的“恕道”

南怀瑾说:在历史上,有不少刻薄寡恩的政治领导人,都不得善终。所以古代的人,如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孔子,乃至于齐桓公、晋文公这些人,他们在思想上、功业上,能够使他人望尘莫及,并没有什么其他特别的本领,他们不过善于推广他们的仁心,也就是孔子所说的那种推己及人的“恕道”。

春秋时期的一个冬天,齐国连下三天大雪。齐景公披件狐腋皮袍,坐在厅堂欣赏雪景,觉得景致新奇,心中盼望再多下几天,也许更漂亮。恰好大夫晏子入宫奏事,看见齐景公赏雪的情景,若有所思地望着翩翩下降的白絮。景公说:“下了三天雪,一点都不冷,倒是春暖的时候啦!”

晏子看景公皮袍裹得紧紧的,又在室内,就有意追问:“真的不冷吗?”景公点点头。晏子知道景公并没有理解他的意思,又说道:“我听闻古之贤君:自己吃饱了要去想想还有人饿着;自己穿暖了要想想还有人冻着;自己安逸了要想想还有人累着。可是我看,大王好像忘了别人啊!”

景公听了很是羞愧,一句话也答不出来。

晏子的一席话实际上就是讲述了“恕道”的内涵。

其实,在古代不仅“恕道”的意义重大,现如今它的现实意义也不容忽视。“恕”字包含了相互体谅的意思,即遇事要换位思考,做事要推己及人,仁爱待人,这样就可能改变已有的不正确做法,就会遇事待人多一分理解,少一分对立。

弘一法师曾说:“唯求自利的人,不能往生。”意思是人生在世,永远想着自己的人往往或被他人唾弃,或自陷泥潭。而推己及人是人际关系中友好相处、缓和矛盾的最佳润滑剂。所以,当我们与别人见解不同或闹矛盾的时候,我们要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想,就会多一分理解,矛盾就会减少几分;当我们想要伤害、报复别人的时候,采取推己及人的做法,就有可能会打消这个念头。如此一来,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自然就会产生,宽和待人就会随着你的“恕道”的修炼程度发扬出来,你也会成为一个受欢迎、受尊敬的人。

“恕道”、推己及人是一切社会公德的基础,因为要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就要遵守社会公德。如果每个人做任何事都能提前想一想自己这样做对社会有什么负面影响,对别人会有什么不良影响,想一想别人是不是也有这种要求,想一想这样做别人会有怎样的感受,很多看似不可解决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恕道”和推己及人也是一种换位思考,举例而言,公交司机如果把自己当成乘客去想一想,售货员如果把自己当成顾客去想一想,司机就不会因乘客行动迟慢而催促,售货员就不会因顾客挑剔商品而发怒了。所以,无论我们从事的是何种行业,多站在自己的服务对象角度去看问题,心态自然而然就会转变,态度自然而然也就不再偏激。

就个人而言,拥有“恕道”和推己及人的意识意义非常重大。譬如说,婆媳关系很差的家庭,就需要推己及人的互相体谅。作为儿媳妇可多想想:有一天,自己也会老,谁来照顾自己,自己的儿媳妇是否能够孝敬自己。作为婆婆也要多想想:儿媳妇是陪伴自己走完人生最后时光的重要家庭成员,是让她心怀怨愤地照顾自己,还是心甘情愿地照顾自己,全看平日相处得如何。婆媳双方若能互相替对方着想,这样的婆媳关系才能向好的一面看齐,家庭环境才能和谐稳定。

《孟子·梁惠王上》有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是说: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这就是推己及人换位思考在社会中的具象表现,同时也是个人修身的重要部分。《大学》里有句话:“自天子以至庶人,宜以修身为本。”即无论你是什么地位,修身始终要进行,这是为人之本,也是社会之本。如果给修身分一下层次,推己及人的换位思考就是值得去追求的高境界。

当然,推己及人的道理很好理解,做到却不容易。推己及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从身边最简单的事情、自己最亲近的人开始,然后再扩大到更大的范围,推及到自己不认识的人中。人经常反思和换位思考,长久下去就会有精彩的收获。 GAWImEd4CCBb8z8V3CEoAz/JwtJjoWcrMMu/MFJvbfnMThtX+ItgfFpesRkoFuN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